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劫炼仙录-第1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话下。”

“非也,我只是瞧那些盐枭们肥得很。灾民们眼看就要入境了,只要从他们身上刮一丁点盐屑下来,就有无数人可以得到衣食。你放心吧,我也知道私盐问题错综复杂。朝廷对私盐贩子用重刑,贩三到十斤者即可处斩,然冒死私贩者尤屡禁不绝。真要禁起私盐来,许多人要掉脑袋不说,百姓也要身被其苦,除了能搏得上官考绩时打个上等之外,反倒要捱百姓的骂,这样废力不讨好的事情我是不会做的。”

私盐是历朝历代的一个痼疾,自汉武帝盐铁专卖以来,私盐随之出现,屡禁不绝,并且越来越猖狂,有的甚至拿起武器造反,如唐末黄巢就是私盐贩子出身,到后来私盐贩子们发展成势力相当强大的帮会。朝廷税收来源有限,仅靠土地、人口税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横征暴敛又怕激起民怨,因此,对食盐这样的生活必需品进行垄断经营,不是最优,也是次优的选择,盐业专卖带来的各种收入,总体上占财政收入的一半左右,这还不包括官员们从中获得的利益。

私盐的利润奇高,盐的零售价格要高于产地价格十几倍乃至几十倍。盐价奇高的原因最主要是沉重的盐税负担,例如两淮盐课清单包括奏销正课共二十五项、考核正课共九项、不入奏考正课四项、不入奏考杂项三十项、不入奏考杂费二十五项。从两淮到汉口的盐,一引盐的正课是一两一钱七分零,陆续加上各种杂课后已达十二两。除了这种正规或非正规苛捐杂税外,还有各种养活庞大盐政人员的支出要盐商交纳。

而私盐逃避了这些税课,即使价格比出产地高数倍、十数倍,仍旧比官盐要低一半以上,而且最重要的是官盐的质量奇差,各个环节的官、吏为了获利,往往向盐中掺沙子或其他东西,有时掺杂的比例达到了三分之一以上。

官盐价高质次,私盐价次质高,从老百姓得到实惠的角度来说,私盐并不是一件太坏的事。

第六章 乌衣贼踪(上)

 袁道宗本有些担心对私盐打击太厉害会让百姓利益受损,听到“陶勋”的保证后,他才放了心,道:“本县的私盐大多控制在青竹帮手上,青竹帮总舵在江浙,乃是江南最大的帮派之一,其结交官府、控制地头、势力盘根错节,恐怕不大好动。摸清他们的底细,还须靠孙管家那边出手。”

“嗯,你先摸清他们在本县地贩运网络吧,要让盐枭们出银子,就得掐住他们的七寸才行。”

吃过午饭后,袁道宗交待好衙门里的事情,提了几样礼盒换上便装,向人打听到金剑门的驻地,独自前往。

金剑门在县城的堂口设在城南“金剑武馆”,武馆门口站着两名彪形大汉如守门金刚般,袁道宗请他们往里通传。很快,门里一阵脚步声,全综带领两名手下从照壁后面迎出来,热热闹闹地将他请进客厅。

武馆是间三进三出的大宅子,客厅又叫做“演武堂”,门前一块十余丈长、五六丈宽的大坪,两边摆满兵器架和石锁等器械。

进客厅落座寒喧过几句,袁道宗指着放在桌上的几个小礼盒道:“今天上午承蒙门主仗义出手,免去了太苍三丑的纠缠,袁某特来致谢,第一次见面,些许心意不成敬意。”

“哎呀,袁班头太客气了,全某无功不敢受禄呀。早上的事,说起来还是我的不对,当时袁班头已经占到上风,正要教训三个丑类的时候反被我冒昧打断,全某只有过哪有功呢?不过班头也不要怪我多事,太苍三杰是青竹帮程天青程堂主的客人,大家都是地面上的朋友,抬头不见低头见,能让一分是一分,总要使地界和睦才是。”

“门主说得不错,袁某只想隐姓埋名地在这里过完下半辈子,如果地面上的朋友照顾,自然求之不得。不过袁某与青竹帮素无瓜葛,他们的客人怎么却要找我的麻烦呢?上午听门主话里有话,所以袁某虚心前来受教。”

“说起来这件事还是和竹云谷的风波有关。班头可能不知道,最近江湖上有一件事,引起了不小的风浪。竹云谷一战,离魂剑在天下英雄面前飞灰烟灭,班头也不知下落,可仙剑的秘密却没有随此消失。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一本叫做《离魂心诀》的内功心法悄悄地在江湖上流传开来,据说它就是刻在离魂剑身上的那篇心法口诀。当日在竹云谷有几千人亲眼看见过、经受过离魂仙剑的威势,于是有人便传说只要练成了剑上的内功心法,就可以天下无敌。

但是,流传到江湖上的这本内功心法残缺不全,只有一小半。即使如此,也惹起了十数起仇杀,据有幸见过那本残书的人说,离魂心诀十分精深,练出来威力极大,要是练全了……嘿嘿嘿,所以很多人就如同当时想抢夺离魂剑一样,将目标放在了离魂心诀上面。前一阵子不知道为何,江湖上一下子冒出了五六个不同版本的《离魂心诀》,真真假假,闹得谁也分不清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所以……”

“天下间真正练过全本离魂心诀的就只在区区在下,所以武林朋友们又想起了我这个被人陷害、被人逼迫,直至家破人亡的人,是吧?”

“班头见谅,在下只是讲出实情而已,对班头并无他意。”

“这个我知道。”袁道宗摆手道:“看来我又要不得安宁了。可惜就算我交出离魂心诀,他们也未必会相信我。”

“班头睿见。不过班头放心,只要你身在秋垣县隐居,我金剑门就绝不会允许武林屑小来烦扰,在秋垣县这个地头,我金剑门说话还是有点儿份量的。”

袁道宗摆手道:“全门主的好意我心领了,袁某自己的事自己担当。我听说令师虞老爷子再过几天就要过六十华诞,知县大老爷也非常关心,我可以透个信给你,届时老爷必定会亲自前往祝寿。”

“好的,我一定转告家师。”

“老爷吩咐过,虞老爷的大寿是本县一件大事,来的人肯定很多,吩咐我务必将辖境内的治安事安排妥当,不许有鸡鸣狗盗、作奸犯科的宵小之辈扰乱地方安宁,虞老爷子德高望重素为武林所仰重,袁某于公于私都会尽力。”

“那在下谢过班头。其实家师早一个月就已经向周围几府、县的武林发出英雄帖,告诫绿林中人不要到秋垣县生事。今天青竹帮的人生事实属意外,相信太苍三杰的行动也是瞒了程堂主的。程堂主知道这件事后会很快到府上登门赔罪的,要是他连这点礼数也没有,我少不得要上门数落数落他。青竹帮虽是江南第一大帮,但在秋垣县地界还轮不到他做主。”

“袁某对全门主的话深信不疑,然则……唉,”袁道宗故意叹了口气:“武林朋友当然要卖虞老爷的面子,可要是平民百姓呢?据我所知,邻近两省突然遭遇大灾,一月之内将有二十万灾民涌入本县县境。说他们全是灾民么,我看也不见得,必定还有不少盗贼混迹其中,他们要是煽动无知百姓闹事,麻烦不小呀。”

“我金剑门绝不会允许他们在秋垣闹事,班头请放心,到时候金剑门愿为公门前驱,保境安民正是本门的宗旨。”

“袁某代敝家主人先行谢过全门主。”袁道宗起身恭敬地施礼。

全综扶住他,问道:“班头称知县大人为主人,这是为何?”

袁道宗脸上流露出复杂的表情,道:“竹云谷一战中,我遭到大半个武林的讨伐,虽然后来承蒙神仙解救洗刷了冤情,然毁家之祸、訾辱之情情何以堪,袁某罹此奇祸劫后余生早心如死灰。当一日神仙将我治好伤,带我出谷然后飘然而去不知所踪,临走时指点我于某时某刻到官道某处等候来此上任的陶知县,说陶大人门下方是我下半辈子安身之所,于是我便隐姓埋名自愿做了陶大人的家奴,随他赴秋垣知县任,蒙老爷看重,还提拔我出任一县班头。”

“原来个中情由如此复杂。唉,说起来,竹云谷之事家师打一开始就知道班头是被冤枉的,本待要赶到谷中为你说公道话,无奈临行时遇到急事,耽搁了两天,等到去的时候竹云谷的事情已经结束,家师也是唏嘘不已哪。”

“虞老爷子的侠义心肠,袁某十分感动,那天的事,只要没有到竹云谷凑热闹的人,袁某都要感激不尽。”袁道宗根本不相信他的话,所以话中带讥。

全综显然没有听出来,只顾道:“还有一件要事要向班头通报。我们这些天为了老师寿诞的事派了很多人打探消息,防止别有用心的人混进来生事,下面的人来报,他们无意中发现有乌衣门的人出现在这附近,不知道会有什么阴谋,班头可要十分小心才是。”

袁道宗吸了一口凉气:“乌衣门?会不会弄错?”

乌衣门是天下最神秘的杀手组织,历史悠久,凡是被乌衣门列入暗杀名单的人基本上等于提前到阎王那里签了到,最近的一次失手也要追溯到两百年前。

“不会,可以肯定是乌衣门,我们的线人晚上解手的时候无意中看见了他们的联络记号,第二天早上再看的时候就没了。也不知道他们的目标是谁。”

袁道宗得到这个重要消息,又聊了几句后便起身告辞。

第六章 乌衣贼踪(下)

 回到衙门,几个手下告诉袁道宗,有人找他,在门房里等候。袁道宗走进门房,一个四十多岁的人起身迎上来。

这人身材甚高,一袭青衫,一双眼睛显得十分精明,他抢先道:“袁班头,鄙人程天青,特代鄙友前来向你赔罪,请受我大礼。”说着就要下拜。

袁道宗连忙伸手扶住他,手刚接触到他的臂肘,一股大力冲来欲将他的双手往下拉。袁道宗微微一笑,内劲运转轻易缷去对方施加的力道,若无其事地将程天青扶起来,仿佛程天青根本没诚意下拜,被他一扶就主动起身了一般。

程天青也非泛泛之辈,破解他的拉扯之力容易,要做到这般从头至尾丝毫不露痕迹却难,他的脸上不禁露出微讶之色。

袁道宗只笑道:“呵呵,程兄如此大礼却是为何?”

程天青知道自己的内力与对方相比差得太远太远,略略平息一下被对方内力反击弄得有些混乱的气息,道:“今天早上在城门口得罪班头的三个人正是鄙友,他们事后对这场误会也是十分后悔,深感没脸再来见班头,所以鄙人独自前来代他们向班头负荆请罪。鄙人也要感谢班头大人大量,不同他们一般见识。”

“既然是误会解释清楚就没事了。程堂主不来,我也要登门拜访的。”

程天青吃了一惊:“班头有何事指教?是不是我的手下其他什么地方得罪了班头或班头手下的弟兄?”

“那倒不是,青竹帮是江南第一大帮,既然在本县设了堂口,我理当上门拜会,以前是我的礼数没到,应当补上才对啊。”

“不敢当,不敢当,袁班头新任显职,应当是我们来贺才对。”

“哈哈,不说这个了,给你透个信,知县大人有意整顿本县盐务,届时地方上的各位朋友要多多支持才是。”

“理当如此,理当如此。”程天青心里暗暗吃惊,开始猜测袁道宗向他透露这个信息的含义。

送走了程天青,袁道宗到签押房找到“陶勋”,将经过详细讲述一遍,然后仍回到班房处理公务。

钟祥和竟陵远在江汉,来回数千里,陶勋为了购棉布已经顾不得太多,白天也施展腾云术赶路,到竟陵的时候刚刚正午。竟陵城内刚刚兴起棉布作坊,棉布的产量近两年逐年提高,到这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