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劫炼仙录-第3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有人不甘心地道:“话虽如此,总不能轻易放过他们。”

“那么你且说说在志悟师弟复原之前本宗用何法可以滞留下陶勋夫妇?软禁他们?与峨嵋派撕破脸皮?”

“是陶勋夫妇伤本宗弟子在先,我们占着理字,我看峨嵋派未必会替陶勋夫妇强出头。”

这时外面有人通传峨嵋派绿眉真人来访。

“请到贵客行院稍候。”志通交待完后问那些持反对意见的人:“你们看看,为了陶勋夫妇峨嵋派不惜遣八眉之一的绿眉真人前来为质,你们谁来告诉我,真要闹翻时难道他们一定不会为他强出头?”

直到这时众人当中才没有人再出言反对。

旁边志彻和尚提醒:“毕竟陶勋夫妇有嫌疑在身,掌门,您看我们是不是该做做准备?”

志通点头道:“令志若和仙医院的人轮流看着那里,为了保护志悟师弟的安全九玄谛视阵必要时不妨打开到最强一层,务必随时能看清楚他的情况和他们的一举一动。”

他们这么做何止是为了保护志悟和尚的安危,亦是有偷师陶勋夫妇施法的奥妙的因素在内,这一点众人心知肚明谁也不说破。

※※※※※※

荏苒间又到腊月,今年因少了丮府的祸害百姓的日子过得甚是舒坦,潭州府城周边寺庙的香客比往年多许多,连城外不少荒僻的小庙也沾了光。

前代季末战乱不休,洞庭以南田园荒芜,百姓亡散。国朝初年,天下鼎定,太祖诏令“许民垦辟为己业,克谣役三年”,之后的二帝亦重申规定“垦荒田永不起科”,潭州府官吏积极而认真地执行朝廷政策,招抚流亡,允许移民“插标占地”,很快邻近几省的人口大批涌来,插标为界,开垦落业,仅府城一带人口就达五十余万,大量荒废的农田被复垦,滩涂荒地也被充分利用起来,人口聚居地出现村落,如左家城、伍家岭、傅家洲等大批地名皆由此得名。

建光庙座落于城北伍家岭的小山岭上,这里东、北两面距浏阳河不过四、五里远,山中多桑树、刺槐、梧桐,尤其多香樟,庙前山门、庙内宫殿、厢房前后广植香樟,翠华亭亭如盖,清香风传数里。

不过此庙的香火着实不旺,盖因其地往西五里便是鼎鼎大名的古开福寺,往东四里是洪山寺,它们规模和在当地的影响力都远比它大。

陶勋夫妇慢慢踱进庙门,他们手里没有拿香火等物,气质特立不群,很快引起僧人的注意。

一位僧人上来相请:“阿弥陀佛,二位贵客,方丈请二位入内奉茶。”

陶勋和丁柔跟随僧人从山顶大殿旁的大樟树下走过,下台阶来到后面禅房,看到一位披袈裟、戴毗卢帽的老僧在房前迎候。陶勋抢先几步上前,和丁柔一起深施一礼:“您就智开禅师吧,晚辈有礼了。”

智开禅师先挥手将弟子使开,双手合什问:“阿弥陀佛,老纳该以见官之礼参见呢还是以仙道界之礼呢?知府夫人是来指点老纳佛理的吗?”

“实不相瞒,做知府的那位是晚辈的分身,圣莲庵的事当年就曾向尊门做过交待。今天我和内子执晚辈礼来见禅师,您又何必如此拒人千里呢?”

“不敢当,不敢当,你是官,老纳是民,身份悬殊,尊夫人更是鼎鼎有名的魔女丁柔,老纳能苟活性命就足可额手相庆了,岂敢同二位攀交情。老纳只有一个要求,来这里进香的香客和庙里的僧徒都是无辜,请放过他们。”

“大师,静仁师太的事我当时已经尽力了。”丁柔忽然小声说道:“可伤害静仁师太的人确实不是我。”

陶勋赶紧接口道:“世传魔女者绝对不是内子,当年兖州魔劫时有一天魔王漏网,它恼恨我斩杀它的许多同伴,故意冒充贱内之名到处作恶,目的为何老禅师自能分辨清楚,不必晚辈多言。”

智开禅师脸色稍霁,口中仍道:“陶大人隐藏得深,瞒尽天下人,错非老纳无意间之举也须被蒙在鼓里。峨嵋派否认尊夫人是门下弟子,而今看来也只是掩耳盗铃。二位皆法力通天之辈,又何必浪费唇舌向老纳解释呢。”

“去年在七星岭上前辈应该见识过晚辈的手段,晚辈若想对前辈不利,何须等到现在?今天携妻前来处处依礼而行,就是想向前辈示以坦诚之心。前辈是得道高僧,却对愚夫妇处处防备,难道不是因为心中有魔吗?”

智开禅师呆立半晌,重新合什施礼:“阿弥陀佛,老纳确实有心魔。老纳失礼了,请二位勿要见怪。”

陶勋道:“晚辈岂敢。近大半年间晚辈夫妇一直在九莲佛海做客,最近才来到潭州。今天不揣冒昧前来拜访,原是有事相请。”

“施主不妨明言。”

“潭州知府陶勋夫妇是愚夫妇部分元神的转世之身,替我们了结红尘劫业。自他去年履任以来,颇为地方上的事费心不少,老禅师在潭州居久,您是怎样看待他的呢?”

第十四章 家中喜事(下)

 智开禅师认真地想了想,答道:“人品、才智都是上乘,不贪财、不好色、不贪名,清正廉明,政绩斐然。百姓得此好官牧守是件幸事。”

“我以前听说过,潭州有两害,一是丮府,一是帮会。去年丮府已经被皇帝假陶知府之手整饬,不复为害。然帮会之害却仍在,前年和今年农闲时节,知府调集数千万钱募民伕修缮道路,结果两次均遭帮会杯葛而致大事不谐,徒耗国帑而沮民之心,此是大者,至于各帮各派占据地盘戗害当地乡亲百姓之事不胜枚举。对于此事老禅师又是怎样看的呢?”

“帮会之害老纳亦有所感,只是修仙之徒不该参预凡界事务。施主既然以分身渡尘劫,那么尘事之事任分身自为便了,还是不要参预的好。”

“老禅师说得对,修仙之人不应该参预凡界俗务。晚辈的分身已经准备动手整治本地帮会,这些凡界的事修仙之辈就不必管了,免得一时不慎将红尘的劫数牵扯到修仙界里来。”

智开禅师眼睑跳了跳。

“就象当年在池屏时,通天教暗中支持白莲教造反,围攻池屏城的时候更是跳到了台前,公然插手凡界的战争,晚辈一直随分身而居,愤而出手同他们大打了几场。”说到这里陶勋直摇头:“尘劫因此越陷越深。然则当时之事不得不挺身而出。晚辈嗣后便一直祝祷不要再做那样身不由己的事了。”

智开禅师听出他话中之意,沉思了半晌,道:“白莲教徒亦是我佛信众,只不过池屏造反的那些人被邪神迷惑了心窍,本地的白莲教众同他们根本不是一路,还望陶大人手下留情。”

“以前有个渔夫打渔时捉到一条金鲤,金鲤告诉他自己是龙神,可以满足渔夫的三个心愿换回自己一命,渔夫便放了它。后来渔夫来找龙神,第一次他向龙神要了许多钱财,龙神满足了他;第二次他向龙神提出要做皇帝,龙神也满足了他;渔夫第三次找到龙神,要的却是龙神的内丹,因为他听人说吃了龙神的内丹可以长生不老。您猜龙神怎么答复的?”

智开禅师没有说话。

陶勋笑了笑:“龙神二话不说,一口将渔夫吃掉。”

智开禅师听陶勋讲完故事后沉默不语。

丁柔故意在一旁问道:“龙神为了保命才肯满足渔夫的条件,当渔夫提出的条件威胁到龙神的性命时它吃掉渔夫到底有没有错呢?请大师为晚辈解惑。”

陶勋开解道:“老禅师暗中照拂本地白莲教十余年了,当年的因果早就该了结,今后的因果关联到凡界官府政令,不可能不惹尘劫上身的,难道您当初募建建光庙隐修初衷就是为招惹尘劫上身的么?”

智开禅师陷入长考,从上午一直呆坐到天暮时方下定决心对陶勋道:“罢,老纳想回宗门一段时间。只有一言赠二位及知府大人:上天有好生之德。”

陶勋和丁柔起身长揖到地:“老禅师深明大义,晚辈感佩不已,今后若有差遣时请尽管开口,晚辈敢不尽力。”

从建光庙出来,两人默默地步行在林间小道踏雪而行。

丁柔将身子靠在丈夫肩头,幽幽叹惜:“唉,原想有了分身就可以跳出红尘,谁知仍是镜花水月。”

“柔柔何必如此感叹。我们在尘世活了三十余年,割舍不下的太多,除非做到绝情绝性才能真正跳出红尘,可若是真的绝情绝性,你我夫妻还能似现在这般缱绻相偎么?”

“我们在九莲宗淹留了大半年才脱身出来,不知道在潭州府城的分身现在过得如何了。”

“走吧,去看看他们,替他们亦是替我们自己了却一些麻烦,然后我们在附近寻处地方好好修炼几年。下山前,白眉掌门还有九莲宗志通掌门不是都说天下似乎正在酝酿一场巨大的浩劫么,我们须预做些准备。”

“是啊,我在炼体第七十二境耽搁一年多了,你也该好好研习地藏老人传你的那些法诀。还有老孙头、玉虎、野明、希言、官觳他们几个的修炼,你应该好好地点拔他们。”

“谨遵娘子玉旨。”陶勋忽然嬉皮笑脸地凑到丁柔耳边,一边呵热气吹她耳垂一边道:“特别是要助你早早修炼完炼体,然后娘子才好给我生个胖小子。”

“啐,不许你没个正经。”丁柔娇嗔一声却没将他推开,目光变得有些迷离:“我也想早早为你添丁传宗啊。”

潭州府城内院,陶勋的分身披着棉衣坐在炭盆边批阅公文,丁柔的分身在一旁看书,两人忽抬起头来看到陶勋夫妇站在案前,忙起身道:“你们来了。”【 ﹕。qisuu。】

陶勋领妻子向他俩深深施礼:“愚兄夫妇跳出红尘,却无端将一身的尘缘抛却到你们身上,真是过意不去。”

还礼毕,陶勋的分身道:“兄长何须见外,弟夫妻二人本不存于世,因兄嫂之恩赐方得降生,当初兄长若不开启我们灵智我们亦无今日,能在红尘走一遭本是莫大的幸事,便是承载兄嫂之世俗因果亦是应该的。”

“今后奉养父母、延续景云府陶氏香火都要拜托你们。”

“我们与兄嫂血肉同源,奉养父母、延续香火是天经地义的事。”

“话虽如此,我心终有不安处。你们有何要求随时可以提出来。”

陶勋的分身正色道:“的确有件事就想问问兄长。”

“何事?尽管道来。”

“兄嫂将一身武功留给我们,怎却忘了将修道之术亦留下呢?”

陶勋虽看出他有玩笑的意思,却仍认真地回答:“你也知道无仙缘便不可修仙,你们出世之时皆无仙缘,若强行修炼仙术是祸非福。”

“呵呵,兄长将对红尘的眷恋之情尽付于弟身,弟斩不断红尘之丝又岂会真的寻求仙道。弟只是奇怪,为何兄长无仙缘却能修成无上仙术呢?”

“我连自己从哪里来的都不知道,你的问题我更答不上来。《天册》基础功法在你身上,你若能修炼成功,或许也可如我一般不受仙缘的影响吧。”

丁柔忽然插话问:“妹妹,你是不是有喜了?”

她的分身脸一红,露出幸福的神色答道:“是啊,刚好两个月。”

陶勋和丁柔大喜过望,丁柔兴奋地道:“我先给你听听脉象。”说着将她的分身拉到一旁去了。

陶勋分身道:“有件事须禀告兄长。弟禀报父亲大人,经他老人家允许,将字由亭渊改为岳城,又取号曰道缘。你的弟妹也改了名,加了个女旁名媃。”

“以后我仍是陶亭渊,你是陶岳城,你嫂子是丁柔,我弟妇是丁媃。如此甚好,甚好。”

丁柔听过脉象后走过来笑道:“脉相平稳,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