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湾区之王-第2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空气产生共振,然后……整座球场都开始震动起来。
  嗡嗡,嗡嗡,脚底板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那涟漪般的震动,与视野里气势磅礴的藏青色交相辉映,穿过眼神,穿过耳膜,狠狠地击打在灵魂深处,震撼得让整个人都僵硬在原地,丝毫无法动弹,哪怕是一根手指,或者一次呼吸。
  “上!上!老鹰!”
  这才是真正的主场比赛,强大的应援声势,让所有的声音都彻底淹没,仿佛就连时光的脚步都再次驻足。
  常规赛前两周的烛台球场,一盘散沙、毫无组织、稀稀拉拉、晃晃悠悠,始终没有能够真正地团结起来,应援和加油都显得有气无力、可有可无,仅仅只是视觉效果之上带来了全场满座的压迫感。
  常规赛第三周的保罗·布朗球场,饱受经济困境折磨的辛辛那提,球迷们根本没有精神气关注比赛。根据三周综合数据统计,目前辛辛那提猛虎是联盟上座率最低的一支球队,现场应援妖风阵阵、神出鬼没。
  一直到现在。陆恪终于感受到了所谓的主场声势,仿佛整座城市都拧成一股绳,侧耳倾听,可以感受到一座城市的灵魂。
  陆恪曾经听说过坊间传闻,橄榄球之所以在美国如此受欢迎,起源于两支球队:匹兹堡钢人和绿湾包装工。
  两支球队都是NFL的传统强队,同时也是NFL最成功的球队之一,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自己球队所属的城市,在历史上都经历过最黑暗最糟糕的一段低迷时间,甚至是威胁到生存问题的低谷。
  钢人队和包装工队的球迷主要构成都是贫困居民,包括了蓝领工人,包括了低保人群,包括了贫民窟居民。在绝望之中,两支球队用一场又一场的胜利,将整座城市团结起来,将所有球迷和所有居民团结起来,一步一个脚印带领着城市摆脱低谷,重回巅峰。
  正是因为如此,匹兹堡钢人和绿湾包装工的球迷,永远是最为忠诚也最为铁杆的,即使球队的战绩再糟糕再可怕,他们也永远不会丧失信心,坚定不移地支持着球队。自然而然地,每一个比赛日,都将成为整座城市的狂欢之日,犹如圣诞节一般。
  今天,陆恪在费城的林肯金融球场,感受到了这股狂热,让人热血沸腾,让人忘乎所以,更让人慷慨激昂。体育,总是如此迷人,与政治无关,与经济无关,与生活无关,却与一切都有关。
  “叮”,脑海之中传来了响声,提醒着陆恪,比赛任务再次公布了。
  “比赛任务:
  在正式比赛之中完成达阵;任务要求:无;任务奖励:每次达阵基础点数+1。
  在正式比赛之中提高传球成功率;任务要求:传球成功率至少百分之六十;任务奖励:基础点数+1。
  在正式比赛之中控制失误;任务要求:抄截数和掉球数小于或等于两次;任务奖励;基础点数+1。
  在正式比赛之中注意比赛控制;任务要求:合理分配传跑平衡,跑球比例至少百分之三十,合理分配传球目标,每一位在场接球球员至少接球一次;任务奖励:基础点数+1。
  在正式比赛之中取得胜利;任务要求:无;任务奖励:基础点数+3。”
  比赛任务出现变化了!
  一直以来,日常训练任务和特殊任务都是千变万化,几乎隔一段时间就要出现变动,与时俱进;但比赛任务却乏善可陈,而且越来越无聊,几乎已经可以提前预测了,无非就是传球、达阵之类的,没有新意。
  陆恪几乎都要怀疑,比赛任务的安排系统是不是出差错了。今天,比赛任务终于更新了,虽然说,变动不大,但却是一个进步。
  整体来说,比赛任务只是添加了两个新的选项,一个是控制失误,一个则是传球分配。其实,这两个任务的目标都是一致的:提高四分卫对比赛的控制能力。
  每一位四分卫都有自己的传球习惯,比如说佩顿·曼宁和马尔文·哈里森(Marvin Harrison)的搭档,他们就是史上最出色的四分卫和外接手,拥有一系列记录,史上最多传球尝试、史上最多传球码数、史上最多连线达阵等等,两个人在印第安纳波利斯小马的搭档组合,成为联盟历史上最闪耀的搭档之一。
  同样,陆恪也有自己的传球习惯,洛根·纽曼。不仅仅因为两个人是好友,两个人之间的传球默契也是无可比拟的,传球路线、传球力量、跑动位置以及接球习惯等等,这些微妙的细节,不需要沟通,就可以完成。
  很多时候,防守球员明明知道,曼宁就是要传球给哈里森,但就是防不住。于是,哈里森成就了曼宁,曼宁也成就了哈里森。
  但是,换一个角度来说,在王牌绝招之外,顶级四分卫必须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
  如果哈里森受伤了,曼宁就不会传球也不会达阵了,那么曼宁也无法称得上伟大了;事实上,在哈里森之外,曼宁对外接手的调教,堪称联盟一把手,在曼宁手中,无数籍籍无名的外接手,一跃成为联盟顶尖。
  另外,在传球目标选择之外,传跑平衡也是无比重要的,虽然现在已经是完全的传球时代了,但一名优秀四分卫必须明白,什么时候选择传球,什么时候选择跑球,合理配置战术,正确掌控节奏。
  这不是足球或者篮球,依靠某位球员的灵光一闪,单打独斗也一样可以扭转乾坤,绝杀时刻总是让人热血沸腾,成就英雄球员;但是在橄榄球比赛之中,成就任何一名英雄,都需要整个团队的帮助。
  对于四分卫来说,没有跑球的帮助,这几乎就等于少了一条胳膊和一条腿,纯粹地依靠传球赢得比赛,着实太过困难了。即使是拥有四大精英四分卫的四支球队,每一年,他们也都在努力寻找着更加优秀的跑卫,分担四分卫的压力。
  换而言之,分配传球路线,分配传跑平衡,减少传球失误,这是四分卫比赛智慧的体现,同时也是四分卫控制比赛的能力。
  不过,以前,这都是特殊任务的作用;今天,比赛任务之中就提前安排了。为什么呢?
  认真思考一番,陆恪不由猜测着,也许,以前的比赛缺少经验,系统必须临时根据情况,以特殊任务的方式,促进陆恪提高自己的局部水准,就好像打补丁一样;经过三场比赛的磨炼之后,陆恪的实力还没有达到质变的水准,却已经得到了长远的进步,于是任务就直接更新换代了。
  这意味着,比赛任务的难度提高了;那是不是意味着,未来特殊任务的难度也会随之提高呢?
  现在,陆恪隐隐有些明白了,在小七之前,六名宿主之中,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不仅因为日常训练任务的艰辛,还因为难度是时时刻刻在提升的,对于球员来说,稍稍一点松懈,可能就会导致前功尽弃。
  对于陆恪来说,他不仅没有紧张,反而跃跃欲试。因为,这还意味着,他的实力确实得到了提高,也得到了系统的认可。这证明了,他的奋斗和努力终于收获了回报,在成为橄榄球巨星的道路上,又更进了一步。
  “斑比!”耳边传来了嘶吼声,但真正唤醒陆恪的却不是呼声,而是重重落在肩膀上的拍打,洛根的声音在球场的欢呼声之中,微不可闻。
  转过头,洛根就指了指正前方,然后陆恪就跟随着球队一起前冲,进入了林肯金融球场。常规赛第四场,开始了。


第268章 惊涛骇浪
  “啊啊啊!啊啊啊!”
  尖叫声和呼喊声排山倒海地席卷而至,在整个球场内部不断激荡回旋着,一阵接着一阵的回音,犹如龙卷风一般,张牙舞爪、青面獠牙,声势浩大,无处不在,重重的鼓槌和嗡嗡的噪声在耳膜之上不断回响、再回响,就连脑仁都开始隐隐作痛起来。
  “……七……跑……交叉……”陆恪使用着来自丹田的力量,腹部深处迸发出声音,呼唤着战术,但抬起头来,看着进攻组的一众队友们,他们依旧是一脸茫然,困惑的眼神穿过头盔,落在了陆恪的眼底,这让陆恪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
  再次扬声喊到,重复了一遍战术。不过,这一次不仅仅是依靠喉咙,同时还搭配了手势,又比划又呼喊地,好不容易地将战术传达了出去,然后扫视了一圈,“没问题了?”
  得到了纷纷的肯定之后,陆恪伸出了右手,队友们陆续地叠起了自己的手掌,在陆恪的带领之下,高声呼喊到,“49人!”于是,他们再次走上进攻起始位置,准备开始发动这一档进攻。
  这是陆恪的第二次客场比赛,但现场的氛围和气浪却让人恍惚之间产生一种错觉,这才是真正的第一次客场比赛。从气氛到声势,从应援到干扰,费城老鹰的球迷们真正地展现出了主场的架势。对于彻头彻尾的客场新手来说,陆恪依旧在艰苦地适应之中。
  今天的比赛,第一节开始已经六分三十三秒了。
  经过猜硬币之后,旧金山49人获得了率先进攻的机会,陆恪带领着球队上场。
  在每一次进攻开始之前,陆恪布置战术的时候,现场球迷就会发出难以想象的噪音,铺天盖地地宣泄下来,不要说陆恪和队友之间的沟通了,就连头盔耳塞里直接传递的声音,也稍显不足,陆恪不得不在进攻间隙的时候,跑下场,告诉吉姆·哈勃,必须把耳塞声音调大。
  但随后轮到老鹰队进攻时,所有球迷都会自发性地安静下来,确保迈克尔·维克可以清晰而准确地将战术传递给队友们;只有在进攻与进攻档数间隔之时,球迷们才会疯狂欢呼和应援,给主队球员加油鼓劲。
  即使这不是陆恪的第一次客场比赛,但开场之后,比赛节奏还是稍稍有些错位,尤其是夸张而失控的噪音,严重影响了战术的布置,这对于进攻组来说,着实是一个困扰。
  惊涛骇浪之中,陆恪仿佛驾驶着一艘小舢板,时时刻刻都有颠覆的危险;但问题就在于,小舢板之上还有其他乘客,所有人抱成一团,试图压制住浪头,目前看来,效果微乎其微。那跌宕起伏的颠簸,让人胃部开始翻滚起来。
  自然而然地,进攻组的进攻效率也受到了影响。
  这已经是陆恪第三次带领进攻组上场了。
  第一次进攻,仅仅拿到了一次首攻,在己方的三十四码线被拦了下来,三振出局;第二次进攻,三次首攻到手,推过了半场,来到了对方的四十三码线,但可惜也没有能够更进一步,再次三振出局。
  幸运的是,费城老鹰的进攻组也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节奏,进攻组两次上场,都没有能够推过半场,双双三振出局。
  第一节比赛时间即将过半,场上比分依旧是“0:0”,没有人能够打破僵局。
  现在,旧金山49人第三次尝试推过半场,并且尝试收获分数。凭借着马库斯·林奇的一次四码跑球,还有洛根·纽曼的一次七码接球,他们收获了第一个首攻,来到了己方半场的三十一码处。
  刚才的第一档进攻,陆恪再次将橄榄球交给了林奇,可惜仅仅只推进了两码,于是,现在面临二档八码的局面。
  完成战术布置之后,陆恪站在了手枪阵型之中,没有第一时间弯腰,而是站直了身体,利用身高优势,居高临下地打量着费城老鹰的防守组,确定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回过头,招呼着林奇上前,让林奇站在了自己右手边,两个人平行而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