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宠医品夫人-第13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子华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大年初一进宫,右相和方子华都知道,定是皇上要在这一晚决定该给他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对此,右相还是有些期待和在意的。反倒是方子华来宽慰他。
  “在府内,为父与你说过的话,可都还记得?”眼看就要见到皇上,右相还是无法完全放心。
  方子华的神情自始至终都没什么变化,好像根本不把右相的担忧放在心上。
  “放心吧爹,孩儿知道该怎么做。”
  右相扫了他一眼,长舒了一口气。他都不记得有多久没有这么紧张过。
  “见到皇上,千万要注意细节。无论皇上给你什么位置,都要谢恩,别丢了我的脸。”右相絮絮叨叨不停。
  虽然如此,但方子华没有一点不耐烦,仍是恭敬地垂首,“孩儿谨记。”
  方子华面无波澜,好像对于这些早已置之度外。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在想什么。
  没有人看到,方子华的眼中闪过一抹狠厉的光。他花费这么多年的蛰伏,总算要有点作用。
  这一天,恐怕只有老天爷知道他期盼了多久。
  所幸,这一天来得并不算晚。
  右相带着儿子进殿之后,就恭敬地跪在皇上面前。
  此时已经聚集了不少官员,整齐地站在广场上。


第四百四十四章 赏赐
  广场上的乐器也都已经准备好。
  从天才微微亮的时候,就陆续有朝臣进宫来,准备等人齐全之后给皇上拜年贺喜。
  右相和儿子到后,一旁的官员大臣也都满面堆笑地凑上来询问一二。
  虽然皇上还没有明说,但大家多少都已经得到消息,所以此番凑上来都是为了恭喜。
  “右相大人过年吉祥,瞧着您精神百倍,真是喜事当头啊。”
  众人笑着问候,但视线都不自觉扫到方子华的身上。
  右相的语气颇有几分得意,接着看向方子华,“给大人请安拜年。”
  “各位大人有礼,晚辈方子华给各位大人拜年。”说着,他九十度鞠躬行礼。
  官员们自当对方子华的印象不错。
  右相如今的身份在朝堂内可以说是无人出其左右。
  左相被罢黜,右相一人独大。皇上也可以说是对右相言听计从。其他的官员都纷纷看清形势,想要攀上右相这根高枝。
  本来他们还以为右相的儿子定然是眼睛长在头上,没想到居然如此有礼貌。
  众人都是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纷纷赞叹道:“右相教导有方,公子性格沉稳有度,实乃大魏的栋梁之才。”
  “没错,百闻不如一见,的确是人中龙凤。”
  ……
  右相听着众人的赞叹也不反驳,脸上也露出满意的笑容。
  同样,方子华也不说什么,但态度看起来却是十分谦卑。
  恭维了一番之后,聚在一起的官员们才散开。
  “这是怎么一回事?”
  “我哪儿知道?这大年初一是百官给皇上拜年贺喜的时候,右相怎么把儿子也带来了?”
  “右相是不是怕我们不知道,皇上要给他儿子封官了?”有人愤愤道。
  众人脸上都不太好看,当着右相的面不好说什么,但也不耽误他们凑在一起议论。
  “说起来,这方子华你们见过么?”
  不少人都是摇头,但也有人知道。
  “小的时候见过几次,但是长大成人之后就很少露面了。”
  “不露面?难不成就是相府内待着,连门都不出?”有人表示怀疑。
  说话的人也是摊手不知,“那还是多年以前,在书堂曾有过几面之缘,不过都是相爷和夫人带着他。”
  “再后来,他的名声传开也是因为考取了功名吧。”这人的话倒是提醒了众人。
  “没错没错,你一说好像的确是这么回事。只不过说起来那也不是最近的事。”
  “有些日子了。本以为右相会借那次机会让儿子出仕,没想到没有一点水花就那么消失了。”
  “嗯,当时还议论过一阵子。”
  众人的记忆都跟着回来了,“据说是右相嫌他年纪太小,还不是入仕为官的时候,就先留在身边多教养几年。”
  “啧啧啧,这种魄力估计也就只有右相能做到。这朝堂上无时无刻不是瞬息万变,谁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教养几年,无异于赌局。”
  其他人也都跟着点头。
  “现在看,还是右相有远见。”一句话就可以做结论。
  寻常人定然不会将有出息的儿子留在身边,而且一留就是几年时间。
  只是现在提起来,所有人的眼神和表情中流露出的都是羡慕。
  右相对诸人对目光和议论只有漠视和虚伪的笑。
  这些年的兢兢业业,皇上对他的信任也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或许整个大魏,只有梁霄和徐若瑾能与他相抗衡。但是梁霄和徐若瑾还不如他与皇上亲近。
  大臣们心中也都有了计较,或许以后不光要看右相的脸色行事,连他的儿子都要敬畏三分。
  夜微言驾到,文武百官按自己的级别一一站好位置,纷纷下跪朝拜。
  夜微言的心情看起来还不错,去年整个大魏都不怎么安稳,新的一年开始意味着所有事都可以有新的起点。
  去年夜微言让大臣们见识到了他的铁血政策和说一不二,宫内外不太平的力量也都被清洗得差不多。
  一切准备就绪,楚大学士上前一步,开始宣读去年大魏所发生的种种,全都是对夜微言的歌功颂德。接下来就是对新一年的贺词。
  夜微言认真的听,偶尔还会点头,广场上群臣也都认真地听着。
  放眼望去,今年广场上的大臣多了不少新面孔,原本的元老大臣,已经只余下屈指可数的几位。
  先帝的痕迹在朝堂上越发难以寻觅。
  大魏的朝堂总算渐渐变成了夜微言一手打造的产物。
  夜微言给众人赐茶赏座之后,初一早晨的仪式也就进行得差不多了。
  难得的,今年夜微言亲手写了几个福字,将其中一个赏赐给了右相,剩下的则是都吩咐身边的太监收好。
  此举令大臣们颇为意外。
  因为夜微言已经许久不曾在大年初一这日将福字赏赐给大臣,即便是十分得皇上宠幸的臣子也都难有这个殊荣。
  不只是百官,就连右相都是面露惊讶,心中兴奋不已。
  夜微言不赏赐福字给大臣也是有讲究的,他亲手写的福,也是将“福”字留在自己这里,所以渐渐没有了赐福这一说。
  正因为如此,这一张福字赐给右相才引得众人侧目,脸上都难掩惊讶和羡慕。
  右相更是激动地带着方子华上前一步跪在地上,“老臣多谢皇上恩典!”
  夜微言挑了一张福字交给太监,太监恭敬接过走到右相身边。
  右相跪在地上,神情严肃,双手微微颤抖,接过仿佛有千钧重的福字。
  父子二人齐谢恩,“谢皇上隆恩!”
  夜微言略一点头,“右相无须多礼,大魏有如今的稳定,你功不可没,这是朕的一点心意罢了。”
  右相激动地老泪纵横,忙道:“皇上言重,那倒是老臣该做的,老臣愿为大魏鞠躬尽瘁,拼上这条老命也在所不惜。”
  夜微言点了点头,视线随即落在了右相身后的年轻人身上,“你就是方子华?”
  右相一听,稍稍抬头对身后的儿子使了个眼色。
  他们父子等的就是这一刻。
  尤其是右相,他带儿子进宫就是要趁这个机会让皇上在文武百官面前下旨赐官!


第四百四十五章 登门
  “小民方子华叩见皇上!”
  方子华侧身上前两步,跪拜行礼。
  规规矩矩、毫无畏惧之色。
  夜微言端详他半晌,微微点头,“朕看你沉稳可靠,是朕可以信赖的人才。不如就封你个左员外郎的职位,年后便可去吏部任职。”
  这个决定是夜微言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他早已许诺右相会见他儿子提拔起来。
  朝中大臣也都听说了这个消息,只是在夜微言还没有下令之前,他们也是猜测议论纷纷。
  把吏部左员外郎的位置给了右相的儿子,广场上不少大臣都是倒吸一口凉气。
  众人都低垂着头,怕被人看到自己脸上的惊讶和不满。
  今天是大年初一,朝臣们都没想到皇上会突然给他们一个这么大的“惊喜”。
  右相对皇上的安排则是极为满意,吏部与所有大臣的升迁皆有关系,可以说是六部之首。
  即便现在的位置是员外郎,但前途无限。而且右相也不希望儿子一上来就太引人注目。
  吏部员外郎,足够说明皇上的用意和诚意。
  右相很是满意,嘴角上扬,开心得合不拢嘴。
  只是已经做了吏部左员外郎的方子华,却还是一脸淡定,似是不为所动。
  右相只顾着自己高兴,也没有在意方子华在想什么。
  “多谢皇上!皇上如此看得起犬子,老臣一定会竭力督促他,定不辜负皇上的期望。”右相信誓旦旦地许诺道。
  夜微言满意地点头。
  此时在场的其他大臣都对这个结果很是吃惊,若不是因为还有皇上在场,恐怕早已议论开来。
  即便如此,还是有些大臣在离得较远的位置,小声地说着自己的不服和诧异。
  “那个毛头小子才多大?吏部左员外郎!正五品!皇上怎么能说给就给出去了?”
  “这就是一个开始,现在是左员外郎,迟早就会变成吏部这个!”这人说着偷偷在袖袍里比了比大拇指。
  立刻有人否认,“不可能!”
  “怎么不可能?不信咱们就等着瞧,看看这小子用多久能坐上吏部的头把交椅!”
  纵观全场,此时最难以释怀的恐怕是吏部尚书。
  吏部尚书和侍郎都站得较远,此时低垂着头一脸恭敬,让人猜不透他们的心思。
  一个年轻人,因为右相的缘故轻轻松松就被安排进了吏部。不仅如此,还是左员外郎这样的位置。
  后排传来的风言风语,吏部尚书也有所耳闻。即便如此,吏部尚书对此却不怎么在意。
  他在现在的位置靠的是什么,可不只是经验那么简单。一个小小的左员外郎,他倒是还没怎么放在眼里。
  而且能不能动摇尚书的位置,也不是右相说了算。
  吏部尚书可以给右相面子好好照顾方子华,但却不会把自己的位置都搭进去。
  不仅如此,安插在他这里,他也可以好好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右相风头正劲,吏部尚书也察觉到这一条捷径。
  只要这左员外郎是个会行事的,那么也不在乎将他留在吏部。
  吏部侍郎则是一副看好戏的模样,一上一下,谁知道谁能笑到最后?
  不仅如此,吏部侍郎也想看尚书和右相闹出矛盾。鹬蚌相争,最后得利的自然是他。
  吏部左员外郎任命的消息也很快在皇宫内外传开。
  知道这个消息的人大部分都是一头雾水,因为很多人根本连见都没有见过方子华,甚至是没有听说过。
  方子华就好像横空出世的一般,等众人回神过来的时候,他已经成了彻头彻尾的吏部左员外郎。
  接下来的几天,方子华一直在忙着各处登门拜访。
  他得了皇上的圣旨,年后便到吏部任职,如今还未过完年,他也正好趁这个机会在京都城中多多走动,也好混个脸熟。
  方子华走访时也是礼数周全,每去一个地方都要带着自己精心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