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命运的抉择-第1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儿杨开泰不自觉的向左右扫了一眼问道:“绍清呢?怎么没见绍清的影子?”

“父亲,绍清和几个朋友拜访一个学究去了。”孙露一边将众人引进大厅一边回答道。

“胡闹,今天是什么日子啊!竟然还跑去和一帮狐朋狗友瞎混。真是的!来人,去给我把少爷找回来开会。”杨开泰火冒三丈道。他怎么也弄不明白自己的儿子究竟在想些什么。在他看来杨绍清年纪也不小了。也该学着管理商会事宜。孙露现在已经入朝为官成为了商会的后台。那么绍清怎么着也得成为商会的会长啊。这样夫妻搭档杨家的家业才能历久不衰。要不就研读圣贤之书博个功名。靠着儿媳的势力应该也能在朝中谋个官职。可是这小子倒好成天搞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研究什么“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白痴,这还用研究吗。苹果熟了自然就掉下来了嘛。

看着杨开泰气得脸红胡子翘的样子孙露也是感慨万分。对杨绍清来说有时间参加这种会议还不如和几个好友聊聊格物或是做做实验有意思呢。或许在西方人看来杨绍清是个学者。但在东方人看来他是行为怪异的人。价值观相差太大了。于是孙露只好劝说道:“父亲,绍清他们一时半会儿也找不会来。您看股东们都到了。我看还是算了吧。”

“是啊,开泰。年轻人的事就让年轻人自己处理吧。我们几个老头可管不着了。”一旁的陈文豹也摆摆手道。

咳,你家家明是开窍了。又是学做生意,又是学管商会的。如今商会在南洋的生意都由他来打点。这次还随同第一舰队远赴西洋开拓商路。你当然大可放心的。将陈家明和杨绍清一比较之后杨开泰就更加郁闷了。就在此时门外又响起了喊声:“杭州商会王会长、松江商会贾会长驾到。”

“瞧,连客人都到了。开泰,就算了吧。侄女儿,可以开会了吧。”陈文豹开导道。

“是的,陈伯父。人差不多都到齐了。可以开始了。”孙露回头示意冯贵下去准备。

“咳,算了。等那小子回来后看我怎么收拾他。”杨开泰咬牙切齿的嘟囔了一句后立即换了一副嘴脸客气的和杭州商会的王会长打起了招呼。见杨开泰不再追究杨绍清孙露也松了口气。至于回来再算帐嘛。还是给绍清稍个口信叫他近期别回南京了。

在一番中国式的寒暄后,所有人都就座了。此刻孙露占有首席,杨开泰和陈文豹分座左右两边。依次是其他商会的会长和客人。再接下来是商会的主要股东。总共24人。眼见着人都到齐了孙露不由清了清嗓子道:“诸位,首先本官代表朝廷谢谢诸位给予朝廷的诸多捐助。这次朝廷能退胡虏、定江南全仗各位的鼎立相助。”说罢孙露起身对着在场的股东深深的做了揖。

孙露的举动立刻引起了一阵骚动。股东们受宠若惊的连忙起身回礼。更有甚者还感动的热泪盈眶道:“草民们能为朝廷效力是草民们几世修来的福气。朝廷如此礼待草民。真是折杀草民了。”“是啊,我等乃是低贱之人。承蒙朝廷不弃予以官爵。实在是肝脑涂地也无法报答朝廷的恩惠啊。”那些股东纷纷附和起来。确实他们在资助义勇军北上时,并没有想过朝廷最后会给他们什么报答。历来商人都时处于最下层的。统治者只要一声令下他们几代人辛苦经营的家产顿时就会化为泡影。在他们看来资助朝廷完全是为了花钱消灾。但这次朝廷的表现则大大出乎了他们的意料。监国的唐王不但亲自下了诏书表彰他们。还同意让他们捐官爵来提高自身的地位。这些股东或许什么都缺,但就是不缺钱。如今孙露以朝廷大员的身份公开向他们行礼。这些个股东怎能不感动。

看着下面股东感动的模样孙露满意的挥挥手示意他们安静。然后一脸正色道:“诸位不必妄自菲薄。商人又怎样?我孙露可以毫不犹豫的向天下宣布我就是个新安财阀。没有我们这些个商贾。估计现在靼子都要打到香江边了。没有商会稳定物价。哪来江南百姓的安定。所以孙露希望诸位能明白一点。那就是朝廷同商会是同舟共济、荣辱以共、不弃不离!”

孙露话音刚落,大厅里就响起了一阵欢呼声。在众人眼中孙露无疑是他们的护身符。所谓“官商共生”背靠大树好乘凉。股东们知道只要孙露在朝一天,就有他们一天的好日子。此刻能得到孙露这样的保证当然是幸喜若狂的。只听孙露继续说道:“既然是荣辱以共。朝廷当然也不会就此亏待各位。朝廷已经决定给予商会四条优惠政策。其一、解除海禁、取消对外贸易的限制,朝廷只向进出口货物抽一重关税。货物在大明境内的关税和杂税全部废止。其二、取消盐铁官营制度。在大明境内盐铁可以自由交易。其三、废除赋役制,官府不得以任何理由‘和买’民间商品。其四、朝廷除即定的正税外。其他赋税一律得经过议会同意才可实行。各地方官府未经地方议会的同意不得收取任何赋税或杂费。”

孙露的话音刚落所有的股东就象是看外星人般看着她。一时间整个大厅鸦雀无声。过了半天杨开泰才会过神来问道:“露儿啊,你这…这不是在开玩笑吧?”

却见孙露从容一笑道:“千真完确。这是朝廷的公文。只等唐王正式登基后再诏告天下实施。不过,诸位在此之前一定要做好准备。以免出现混乱。”

“这,这怎么可能?”陈文豹看着公文激动的说道。他那拿公文的手都不禁颤抖了。取消盐铁官营?由议会决定是否征税?这是在历朝历代都没发生过的事情。还有取消了那该死的赋役制。看着文书上面盖的大印。想起自己年轻时应役向官府交付贡赋由于没给够“铺垫钱”。结果不但赔了钱。还得象罪犯一样领受“官司密钩”的刑罚。陈文豹不禁老泪纵横了起来。不少年长的股东也跟着抽泣着。

忽然一个股东跪倒在地朝着皇宫的方向磕头道:“吾皇万岁!吾皇英明!”于是包括杨开泰和陈文豹在内的所有商贾都跪倒在地高呼吾皇万岁起来。一旁的孙露冷冷的看着这一切。她不明白这些人为什么要去感谢皇帝。带给他们这一切的不是皇帝而是他们自己。忽然孙露的一声冷笑打破了这种虔诚的气氛。只见她对着众人大声说道:“诸位难道认为这样就万事大吉了吗!”

*******************************************************************************

注解:押租制:是以佃权的商品化和货币化为前提的,并常是加押减租,反映佃农以货币实力获得更多的自由。永佃制:是使佃农有完备的经营自由,并可出卖田面,导致经营权和土地所有权的分离,这是颇具现代意义的。它不仅提高经营者的效率,而且使出卖田面和所获得的小租,含有垫支资本报偿的意义,使土地权力大为陵替了。我国虽然从16世纪开始推行押租制和永佃制。17世纪以后,押租制和永佃制都有所推广。但在封建制度下个人的货币财产得不到保障因此押租制和永佃制未能成为租佃的主要形式。也没能形成商业性质的租佃农场。

资本主义农场:就是农场或牧场生产的产品基本上是为了在市场上销售,即商业性农业或商业性牧业。经营农场或牧场的人也就成为农牧业资本家。他们雇用工人,利用大农场的资金、场地等方面的优势,改进耕作制度,用四圃轮作制代替休耕制,对土地实行深耕细作,增施有机肥料,提高产量;同时,牛羊由放牧改为圈栏饲养,改进牲畜品种。没实现机械化也能形成资本主义农场。英国的圈地运动就造就了英国的资本主义农场。

资本主义地租:土地占有者通过对土地进行资本主义耕作而得到的地租。

粮食地租:承租者是劳动农民,租佃土地不是为了利润而是为了糊口,其租金可能比资本主义地租还高得多。如果承租者自己没有土地,或者土地少难以维持生计之际,或者不租佃土地,便没有其他挣钱的机会之时,则粮食地租的条件便会特别苛刻。明朝的地租属于“粮食地租”。

Hoho;今天的注解比较多看起来会有些头痛。柳丁并没有特意学那个国家的土地改革。只是按照情节这么发展下来。目前来看书里的“商会农场”有那么点俄国村社加美国租佃农场的味道。而“新安财阀”又类似于普鲁士的“容克”。至于日后会培养出个什么东西嘛。呵呵,柳丁自己也没底啦。

第五章 第十节 《乙酉宪诰》

“诸位难道认为这样就万事大吉了吗!”孙露的一声反问使得跪倒在地的众人均回过可头。此刻孙露的表情似笑非笑仿佛一切都逃不出她的那双杏目。杨开泰和陈文豹都见过这种表情。那是孙露在新安和他们谈要建立香江商会时的表情。杨开泰和陈文豹均在这一瞬间想起了孙露当时的“太上皇”理论。额头上不禁冒起了冷汗。

这丫头不会真的想就此造反吧。那也太大胆了。要知道成为朝廷大员操控朝廷是一会事。造反自己做皇帝就是另外一会事了。杨开泰实在不敢以自己的身家性命为赌注放手一博。况且现在的一切对于他来说已经足够了。于是杨开泰一边擦着汗一边起身说道:“露儿啊,皇上如此恩宠于我们。我们可要知恩图报啊。”

“是啊,所谓知足长乐。如今商会的势力是我们的前人几辈子也发展不了啊的。做人要知根本啊。”陈文豹也劝柬起来。这女娃可别真的一时头脑发热做出傻事来啊。

孙露看着杨开泰和陈文豹不自在的表情知道他们以为自己就此想要造反。于是话锋一转道:“父亲和陈伯父教训的是。孩儿当然不会忘本。但所谓‘利害’,‘利害’。这利有多大,害也有多大。如今的商会可谓是如日中天。但诸位也别忘了树大也招风啊。”

“有孙会长您在朝廷给我们撑腰。现在哪个不长眼睛的敢招惹商会。”一个股东大声说道。

“是啊,况且我们还有义勇军。有兵有权谁敢挡咱们的财路。咱们就做了他。”另一个海盗出身的股东接口道。

“孙大人该不会是担心朝廷里的那些大臣吧。大人放心,老夫等人久居住江南。同那些个官宦皇亲也素有往来。说实话江南的那些个官宦哪一个没在我们杭州商会入过股。说起来还是自家兄弟。”杭州商会会长王霖生和松江商会会长贾敏则一同打包票道。杭州商会和松江商会是香江商会在江南地区的合作伙伴。孙露之所以同他们合作一方面是因为这两个商会在江南有一定的声望。另一方面则是孙露不想让香江商会直接进入江南。要知道一但放这些新安财阀进入江南。那就犹如将狼放进了羊圈。其“破坏力”不亚于清兵南下。到时候江南的小作坊和小地主以及农民可就要遭殃了。孙露不想因此引起大规模动乱。毕竟战争还没结束。国家需要恢复和稳定。因此她选择了杭州商会和松江商会来帮助她完成这个过渡期。趁着这次江南各地议会的建立,这两个商会在孙露的帮助下顺利的取得了不少席位。并已经开始借用自己原本的声望和议会大肆吸收小作坊主和地主入股。以便在江南建立类似于香江商会的经济组织。

“不错,有我在朝廷给商会撑腰。偶尔出一两个酸儒之辈也坏不了大事。可诸位可曾想过若是有一天我孙露失势了呢?若是朝廷改变主意要将诸位的财产尽数没收呢?当年太祖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