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嫡女芳年-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计策这么顺利,还真是多亏了卷碧的功劳!她预计得也就是让卷碧寻了双枝制造些动静,以期于引起这府中老爷的关注,进而介入关注。卷碧比她想象中的做得更出色,运气也站在她这一边,竟让大老爷听了壁脚,尾随而至。不过这样更真实,更能让那位父亲信服,她所求也就更有把握。

    能够在家境败落,父亲早逝,还能发奋图强,一路累官至如今的四品工部郎中,在任评优,入六部观政,她这位父亲显然不是那等可以随意糊弄的算计。

    “姑娘,桌板要收回房间吗?用不用留着后用?”行至院中,卷碧询问,老爷见过了,夫人还没亲眼看见呢!她家姑娘自幼聪慧,一举一动皆有自己的深意,她愚钝不明,却养下了好习惯,不懂则问,绝不自作主张。洪妈妈经常说,做奴婢得忠心,背主的奴婢总归没有好下场;做奴婢的可以笨,却也好过自作主张反害了主人的好!

第五章 剥茧() 
洪妈妈的父亲是个老童生,幼时曾教导洪妈妈识了些字,只是后来父亲屡试不第,又染上大病,洪妈妈自请卖了自己,换得银钱给父亲治病。正好夫人当时年幼,石家老夫人要寻几个周全懂事的丫头,陪伴侍候孙女,洪妈妈就这样被罗家买了去,开蒙读书这些丫鬟都在旁边服侍,更是听了些圣人之言,也就知道的更多,看得更多。

    后来洪妈妈随着夫人陪嫁到了沈家来,只是洪妈妈不是那等伶牙俐齿的人,少言稳重,虽不冒尖往老爷身边凑,惹得夫人厌烦,却也因为这样的稳重,与夫人的脾性有三分相似,也就不怎么得夫人喜欢,机缘巧合,在二小姐生的时候,洪妈妈也有了次女刚好才半岁,正有奶水,也就顺次被夫人给了四姑娘做乳娘。

    “桌板收回侧厅,过犹不及!”无意看见是动之以情,过了就失之意味,太过功利!苏璃提笔以左手写下一个稍显凌厉的等字,前世能从一届孤儿爬到那个位置在大城市里立足,她最不缺的就是耐心,她成功的因由,也是耐心啊!如今的处境,更是一个需要耐心的周全,一步错万事皆空,只是,本就没有拥有,还能比现在更差?她又缘何不敢赌上一把!生命珍惜,她想好好的活着,这不过是改善的初端,今后走出这个院子才是真正进入是非风云迭起!

    父亲不好算计,她的母亲也非庸人。母亲是石家嫡出长女,幼时养在祖父母身边,得了官至三品户部侍郎的祖父亲自教养,曾随祖父外出游历,走了半个大秦增长眼界见闻,气度学识不输男儿,即使高嫁那些公侯伯府也是使得的。这人,一旦有了眼界见识,学以致用,这智慧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

    所以啊,对于母亲也不能掉以轻心!父亲也是托了石家心疼长女,又有身为母亲父亲,也就是她时任国子监祭酒的外祖父学生的身份,以及官至礼部侍郎的堂伯父亲自保媒,罗家人喜父亲人品才学,勤奋上进,家里只有寡母,人口简单,才使得女儿下嫁,与之缔结姻缘。

    能将这府中上上下下打理妥当,锦簇花团,养下了七个孩子,除了两个庶女,府里四个少爷三个姑娘尽皆嫡出,一母同胞,自然也非愚人。

    沈芳年抬步迈入客厅,室内的阴寒让她不由打个寒颤,这室内还不如老天给了笑脸,出了太阳有点儿暖意的外边。

    她这身体早产,还没来得及调养,倒是万分的畏冷俱寒,到了冬日里,恨不得日日裹着棉被。

    “姑娘可真厉害,您是怎么知道老爷今天那个点儿会在后花园,甚至是会在小梅林那边?”卷碧心疼的寻了件棉长袄披裹在沈芳年单薄的身上,疑惑的询问。

    最近日子越发越不好过,那王婆子日益苛待,却没见姑娘着急上火。直至昨日姑娘吩咐她约夫人身边的大丫鬟双枝出来,尽量在小梅林那边与双枝纠缠一下。那些话,有姑娘的指点,却更多是她心中的愤慨,也亏着这真情流露,她才没有露出什么破绽,坏了姑娘的妙计。

    “这是卷碧和宝笙告诉我的啊!”沈芳年侧首摇了摇指,大大的杏核眼上扬,笑得神秘娇俏,狡黠的流光在她眸底流转,“卷碧说,园子里老爷少时亲手种的梅花开了,宝笙说老爷今天会休沐在家,老爷休沐在家之时,必会去给祖母问安,陪祖母说话用餐,祖母每日用餐时间是固定在辰时初。”她出不去,洪妈妈卷碧宝笙就是她的耳朵眼睛,为她收集外界的信息,积沙成塔,这是个水磨工夫。

    “老爷今年新升入六部,祖母肯定不会留他说话太久,基本上,差不多也就是就近那个点儿,所以,我能想到这个办法,都是卷碧宝笙的功劳呢,要不然足不出户的瞎子聋子,又怎么能够想到办法!就像卷碧手巧,也难为无米之炊嘛!至于剩下的,我们也就是赌一赌运气啦!还好,天无绝人之路,显然,我们运气很好呢!”

    这个运气,也是她等待已久的机会,重要的中心人物不在场,她所有的盘算都是瞎子抛媚眼,没人看,何必浪费力气!这位父亲在她出生那年离京外任,直至今年始归,夏秋那会儿,父亲刚刚归京,政务正忙,正事要紧时候,仕途为先,不会有心思管这些后宅小事!寒冬酝酿,在这年节之下,朝政内外都可以稍稍喘口气歇息歇息的时间,正是她的机会来临!

    “那也是姑娘聪慧!”卷碧坚定的称赞,就像她们,一样守着这些信息,也没能灵光一闪,就想出了锦囊妙计!“只是,姑娘姑娘怎么不直接找夫人,您是夫人的亲生女儿,就是夫人不喜,想也不愿意看到您这样被人糟践!”

    “母亲啊!”沈芳年口中品味琢磨着这两个陌生的词汇,轻轻叹了一口气道:“无论是洪妈妈口中,还是你们听到的消息中,母亲都是一个尽善完美的人!”

    母亲石氏十五岁嫁到沈家,身份环境使然,沈家中馈一手掌握,新婚当年顺利有孕在身,有了嫡长子大哥沈敬轩。所受挫折,无外乎一是当时生大哥时伤了身子,老夫人恐母亲势力大,府里没有她说话的空间,独子也要被媳妇一手掌握,以此为由,以绵延子嗣为借口,塞了个妾室给丈夫。二是有她,难产早产,大出血,几乎去了半条命这样的险情。又逢上司送给父亲的妾室作祟,长女三子中招得病险些夭折,一团乱麻。

    长子那点儿不顺,也在她紧接着吃一堑长一智,调理好身体,又顺利的诞下二子三子这一对双生子,喜得老夫人有孙子万事足,再加上母亲改变策略的恭谨体贴孝顺自此万事不理,母亲在府里也就一切顺遂。至于她这点儿忌讳,顺着老夫人的意思,隔离了她,即孝顺了老人,也远离的心头所厌。乱麻抽丝拨茧,拨乱反正,上平顺婆母,下严惩发卖坏心妾室,自然是平生顺遂,辅助丈夫功业有成,荫母封妻,最后还有了一对福气代表的龙凤胎,再周全顺遂不过。

第六章 解析() 
“夫人这样的性情,骨子里必然要强,观念不易改呢!你家姑娘我是夫人那锦绣人生上唯二的不顺,现如今,孝道大于天,长辈院子里的猫猫狗狗,都是尊贵不能怠慢的,更逞论,那王婆子是长辈的陪嫁,咱们就是抓住证据闹到夫人面前又如何!”

    “夫人顶多扣那些婆子一两月的分例意思意思,不能以霹雳手段釜底抽薪,却是完全无法改变我们的处境,反而会让那王婆子等人更加恨怨我们,我们却不能一闹再闹,削薄那一份怜惜,到头来,还是要受制于她们的!再就是,封禁隔离我的命令,最终的发起人是老夫人,我没有重要到夫人会为了一个不喜的女儿去老夫人那里求情争执。”

    “所以,解铃还需系铃人,这府中的重心在于老爷,夫人不会与老爷争执,老夫人那是唯老爷事重!我是因着怕妨克老爷的仕途封禁的,只有老爷发话,夫人会听从,老夫人会顺从,一击必中,咱们才有解禁自由的希望前途呢!”

    终究是不习惯那样亲密的父亲母亲祖母这样的称呼,也就且容她消受最后的自由!既然决定以后融入这个身份,必然要从心底到行动,将自己代入!

    演戏,演戏,演的再好也有破绽,骗不过自己的演技,更别提骗得过别人,她没那么好的演技,也就两世为人不缺耐性,还是本色着墨上场,融入这个身份吧,为了她和身边的人能够过的更好,再做一回斗士又如何!一切,顺心,问心无愧,好好活下去,才是她的本心追求!

    这些年随着对这个时代了解得更多,有些事情想要去做,她这个身份必须要过的明路,得过且过却是不能了!沈芳年面色沉静,目如点漆,伸手轻握,光芒于指缝流泻,被别人掌控命运,终究是有些不甘心呢!

    “那姑娘又怎么确定老爷会帮我们呢?”宝笙只觉得越听自己脑袋一团浆糊,不明就里,止不住倚在沈芳年身边好奇追问。姑娘年纪虽小,却是比她聪慧万倍,她从不以请教姑娘为耻。娘说,不懂装懂害了姑娘才是最大的愚蠢!

    沈芳年笑呵呵的抚了抚宝笙娇憨的俏脸,宝笙是她乳母洪妈妈的女儿,在这样的境遇下,能养成这样娇憨的性情,是她有意放纵,一是为了洪妈妈与她的恩泽,念她小小年纪就来她身边侍候,不忍苛待,二也是让宝笙享了她不曾享受过的单纯,聊表慰藉。只是,以后宝笙恐怕也要帮她支应门庭,却是不会像往昔那样轻松了!

    她耐心的将前因后果深入浅出分析与宝笙听个明白:“老爷那人是典型的士人品性,男主外女主内,负责外务,支撑门柱,教导哥哥们,后宅托与夫人。再加上以往我们听到的消息,可以肯定,老爷崇尚先贤遗风,人品端方,对待公务尽职尽责····”

    这样的人对于看不惯的人是一种迂腐,但是对她来说却是福音:“拥有这样的品性的人,终归不会没有怜悯之心!再加上咱们让老爷亲眼所见的事实,就是他严明追查,也是有根有据,比道听途说更能让人信服!“

    “人总是会相信自己亲眼所见所闻,再者,我再怎么说,也是他的嫡亲女儿,我过得不好,被人苛待,就是为了面子,他也要为我们出头的!这是他的责任与义务啊!”

    责任义务,这个时代不兴这样的词语,只是词糙理不糙,类似的含义。“身为他的女儿,特别是一个孝顺体贴,毫无怨言接受父母的对待,懂事乖巧,还以他为豪为傲的女儿,总是能打动他的恻隐之心的!”·······

    “老夫人那边的辛妈妈···奴婢也打点好了,您就且等着看那王婆子被严惩不怠吧!”

    沈家三进院落,一进为外院,沈家子五六岁间,就移到外院居住,现在沈家长子沈敬轩,次子沈培轩,三子沈益轩都在外院居住。沈敬轩住东厢房,沈培轩沈益轩这两个双生子一左一右合住在西厢房。一进三明两暗五间正房做了府里老爷少爷们的书房,以及沈思成待客的地方。

    沈家二进正院,就是沈思成和其妻石氏的院落,这也是府中最大的院落,除了主院还带着东西两个跨院。主院三明两暗大正方左右配置耳房,抄手游廊自进门处将东西厢房与正房相连接的格局,在正房左侧还接出来一截抱厦厅,那是石氏处理中馈的地点。

    东跨院稍小改名叫诸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