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唐朝当王爷-第1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静静地听完这曲子,谢韫有些欲言又止。

    她从未曾听过这样的歌曲,江南那个地方也从不缺民谣俚曲,她都听过,但都不是这样,婉转意犹未尽,而那些能登大雅之堂乐曲之中,也未有如此奇怪的唱法。

    一个字儿,能变化好几个音,好几个调子。千年以来乐曲走的都是单声音乐的道路,即便有天才的人,将曲子追求的唱法从气势气韵上下功夫,甚至闲来无事改动曲子,要说变化,远不如结合了各种风格的现代音乐来得繁复。

    陈华清明雨上这一曲唱完,以谢韫的功力自然便能清楚感受到歌曲中追求的繁复变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简单肤浅在另一方面却又追求技巧变化复杂到极点的乐曲几乎就是信手拈来变成曲,这对她来说,确实也有着诸多的震撼和启发。

    原来,曲子,是可以如此唱的。

    “窗透初晓,日照西桥,云自摇。”

    “想你当年荷风微摆的衣角。”

    谢韫嘴里面小小哼着这首清明雨上,立刻被开头华丽的辞藻和一副勾勒出唯美的画面吸引。

    尽管这首清明雨上的辞藻颇有造假,比起简言意犹未尽的诗词,多出更多细细品阅的韵脚,但总的来讲,有些地方似有拼凑嫌疑,只是声调上的押韵,平仄方面欠缺火候,但胜在新颖,能让人听出别有一番风味。

    “曲子,倒是好听,音符的变化,也多出许多技巧,但要拿出来传唱,恐怕也是要闹笑话的。”

    谢韫看看陈华。或许是随意,倒像是随意说了句话。

    陈华这首歌毫不经意地追求着有趣的唱词方法,最后便拼出一副调子。只是即便这样,也实在是太吓人了,自创歌曲,说出去,教坊司那帮玩音乐的都要上门讨教,不过话又说回来,那散碎浅白的词句实际上也有着一些若有若无的意境,信手拈来若一个玩世不恭的游戏。

    陈华根本就不在意谢韫的评价,他唱出来,其实是用来消遣的,私底下就这帮子人,肯定不会拿外面宣传,以前中国风的歌曲听的太多,尤其是以方文山为翘楚的能人,写出来的歌,拿古代肯定也是要卖大钱的,博得青楼女子的亲睐,那是没有任何问题。现今,就他们几个人,闲暇消遣,唱曲儿,其实大家听了也一笑置之。

    “好不好听?”陈华其实并不在意自己嗓音唱出清明雨上那种调调没有,他只是想单纯从谢韫那儿知道,这样的歌,会不会受欢迎。毕竟是千年后的音乐,和现在多少是有出入的。

    “其实,还是蛮好听的。”谢韫笑着点了点头:“只是,以前没听过这样的歌曲,似乎调子是全新的曲谱,你能写出来,我看看么?”

    陈华颇显为难,曲谱什么的,他还真不会写,况且,写了,谢韫也不见得能看得懂。

    “还是算了吧,知道怎么唱就好了。”

    谢韫调了调古琴,芊指放在弦上拨动了一个音符,赫然是清明雨上开头的调子,她通过自己的摸索,结合现在的唱法,开始进行融合。

    “远方有琴,愀然空灵;声声催天雨。”

    “涓涓心事说给自己听。”

    轻哼着歌曲,揣摩其中的韵脚,谢韫独醉其中。

    醉心某种唱法,通常都是谢韫在学会某首曲子之后,下功夫去熟能生巧的,她觉得,能把陈华唱的曲子学会了,然后教给自己的学生。

    程丹阳和苏勖老个老头只是惊讶能够听到不同寻常的曲子,也不像谢韫听过后就想深入研究,蜀中的山歌对唱,其实是最原始,也是最自由发挥的,当然,比起陈华唱的曲子,多少缺了点韵味。

    “陈华小子要是去我们们蜀中,绝对唱歌的一把好手,十里八乡的咪猜都要赶着来看你。”程老头笑着打趣道,程铃铛不屑地白眼:“也就那样了,文绉绉的,一点儿气势都没有,蜀中的女子才不喜欢没力气的男人。”

    程丹阳闭嘴了,程铃铛是他的死穴,二丫替自己老爷打抱不平道:“老爷他可有力气了,他都抱得动我,铃铛姐姐你就抱不动……”

    程铃铛暴汗,二丫的思维天马行空,她都不知道如何回答。

    亭子下一群人哈哈大笑起来,两个斗嘴的活宝,为玉山书院带来不少欢声笑语。

    ==========玉山书院的人,正在讨论音乐方面的问题,哄闹一堂。长安城皇宫内的立政殿内,李承乾感觉自己屁股像被架在火上烧烤,如果可以忽略胖子舅舅那时刻都觉得阴险笑脸,长孙精致面容对视下的严厉,李承乾还可以嬉皮笑脸和两位长辈耍小聪明。

    但是,他现在就像是一只站在悬崖边的小老鹰,注定要被成年老鹰一脚踹下悬崖,学会生存的第一堂课程飞翔。

    后宫是不会干涉朝政的,长孙问话问的很有技巧,道:“乾儿,你舅舅说,你最近学到了不少东西,还能出口成章了。今天母后正好有时间,所以要考考你。”

    就知道胖子舅舅进宫,肯定是打小报告,李承乾心里不满,脸上摆着笑容,道:“儿臣只是去玉山脚下劳动了几天,还没怎么学到东西,等过完清明,儿臣还要回去呢,再说了,父皇也没有让儿臣回来的意思,儿臣的一知半解,在母后面前,肯定是不过关的。”

    长孙严厉了起来:“学东西可以,但是要记得自己的身份。”

    “儿臣知道。”李承乾虚心受教,长孙面前,他都是不敢跳的,温顺的小绵羊一只。

    李承乾温顺听话,其实骨子里,是个叛逆的家伙,对长孙,对老李,他都不怎么爱听他们说教,表面上回答知道了,下来做出来的又是另一回事儿。

    知子莫若母,李承乾那点小心思,长孙如何不知。

    “婵儿呢,她有好几日没来立政殿给母后请安了,是不是最近你们两人是否过得不满yi?”长孙管后宫,太子妃和太子的生活和谐,她总是要管的,不知道长孙胖子,给长孙报告了些啥不良消息,长孙今天对此事非常看重。

    “苏婵她身体不舒服,估计是受了风寒。”有关太子妃的事,李承乾的回答都是固定的模式,总之就是生病了,感染风寒了,不能下床,他们两人不能同行,不能出现在一起。

    长孙柳眉竖立:“乾儿,你老实告诉母后,你是不是不喜欢婵儿?”

    以往李承乾听了此话,肯定要违心说一番,他们感情很好啊,因为长孙面前,李承乾怕她,动不动就要挨板子。但今天,李承乾不知从那儿得来的勇气,他觉得,做男人,就要像华哥儿说的,要活得有骨气些。自己本来就不喜欢太子妃,这是一场政治婚姻,成亲前,他连对方的面都没见过,就拉来拜天地,李承乾很反感这种政治上的婚姻。

    “对,儿臣的确是和太子妃感情不和,儿臣根本就不喜欢她,儿臣还不想成亲。”反正休太子妃那是不可能的,自己死的很惨,索性把心里话说出来,长孙也知道了,太子妃以后是要被他晾在一边,就相当于独守冷宫了。李承乾回答的义正言辞,颇有追求自由恋爱的大家族继承人,突然跳出来说他喜欢上了民间女子比喜欢家族安排的人,结果换来的却是长孙毫不留情的一巴掌煽在他脸上。

    “容你此等胡闹,以后,迟早是要出事儿的。”长孙恨铁不成钢骂道,一巴掌扇过去用了很大的劲儿,她打李承乾的次数很少,打过之后,那双手一直是抖的,显然是心疼。

    李承乾摸着他那火辣辣的脸,看着长孙:“儿臣的确是不喜欢太子妃,就算母后想要把我们们两人关在一起,儿臣也对她没有半分心思。母后要是逼急了,儿臣就出家当和尚。”

    李承乾脑袋里想着,陈华讲的故事里面,那个叫顺治帝的家伙为了一个董鄂妃出家去五台山当了和尚的事,李承乾就觉得那家伙贼爷们,自己应该学他,反抗要反抗的彻底。

    长孙着实没料到李承乾会说出出家当和尚的话,无忌胖子也是一脸骇然。

    李承乾这是从那儿学来的歪道理呢,居然有此厌世弃俗的想法,长孙兄妹大惊啊。

    “你。”长孙不知道该怎么教育李承乾,当母亲的,被儿子一句话吓的脸蛋红彤彤的,别有一番风情:“母后罚你禁足东宫,待在里面思过,什么时候知道自己说错话了,什么时候就放过你。”

    李承乾顶嘴,道:“父皇也说过,让儿臣什么时候成器了,什么时候就回皇宫。”

    长孙的话,当然是比不过老李说话有威慑力。李承乾也算在长孙面前打了一场小小的胜利。

    长孙被他气得,刚刚抬起手想要抽李承乾这个不成器的家伙几耳光,胖子立刻旁边拉住了她,说着好话,道:“太子,也是年少无知,所以才胡言乱语,妹妹你就别打他了,脸上打起了印记,终归是丢颜面的事。”

    胖子的话倒是好使,长孙肯定也舍不得打李承乾。拂了拂宫装宽袖:“刚才那番话,要是被你父皇听见了,你今天肯定又逃不掉一顿厄难,自己下去好好想想,母后是为了你好,还是在害你。”

    “那儿臣告退。”李承乾其实也不愿意待在这儿,立刻撒腿开跑,他其实是心虚的,毕竟第一次正面和长孙顶嘴,至今心里面都在砰砰砰直跳,血液加快啊。

    李承乾走后,长孙坐在了落地凳子上,一头捧着脑袋,美人头疼伏案状,想了很久,方才对着胖子,道:“乾儿这样子,注定是要吃亏的。他现在不知道珍惜,以后等后悔时,谁又替他说话?”想了想,长孙唤来了外面的宫人:“宣蓝田候回京。”她这一句话说的可有力气了,长孙也是个不好惹的主儿啊。 

第五十九章何处有长生?() 
谁放假的时候,都不喜欢牵扯工作上的事,总觉得做起来肯定是不用心的。负责传长孙懿旨的太监,匆匆跑来玉山传旨,简言明了,长孙宣侯爷去皇宫一趟,太监低眉顺眼,每个朝代太监的模样都一样,看着就像个女人,胭脂气太重,不讨人喜欢。

    他没说啥大事,言语里甚至还有替侯爷高兴,娘娘接见,那是多少人求不来的宠爱。太监没一惊一乍,事情就不大,长孙主导后宫,肯定不会干涉政治上的事,除开政治,其他的都是小事儿,她匆忙宣召,事情的原因,也就一目了然了,肯定是因为李承乾那让人头疼的家伙,让长孙不得不出面主导某些工作。毕竟,长孙的几个儿子,李泰已经被陈华成功送到了吐蕃,留下来的李承乾,最近也在改造,长孙指不定就是为了不争气的李承乾才召见自己的,也间接说明李承乾在宫里面惹出事儿了。

    真是不省心的家伙啊,才放回皇宫几天,又被家长教育了,这年代,家长都能直接请老师过去谈话,而不是家长亲自来找老师交流,教育的权威搞反了,当老师的反而成了受气筒啊。

    长孙的召见,和老李的传召一样,当然是不能拒绝的,这个聪明漂亮的女人,有她自己管理本职工作的一套,全大唐的大臣,包括最难收拾的程咬金,在长孙面前,都要低头哈腰,服服帖帖任宰任坑,长孙的个人魅力,后宫三千佳丽,她是最突出的一个。

    老李不可怕,可怕的是长孙那根绵针,她总能从你家内部矛盾里面给你挑出刺儿来,恰到好处的管一管,堡垒都是从内部攻陷的,全长安怕老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