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丰碑杨门-第5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百姓们很认可这句话。

    现在的西北四府,在杨七的治理下,基本上很难有饿肚子的人。

    在全民服兵役制度下,家中很难出现懒汉和败家子。

    再懒的人,扔到军中磨练一段时间,都会变的勤快起来。

    偶尔有一些冥顽不化的,官府会直接上门带走,送到农垦兵团去搞建设。

    如今东晟府、西夏府,两府之地,开垦了上百万亩良田。

    需要的劳力缺口很大。

    陈江陵这个家伙,甚至开始暗地里勾结了殇倾子,让殇倾子去西北以外的地方帮他抓山野之人当劳力用了。

    总而言之,跟着杨七才有好日子过,这是西北四府百姓们的共识。

    所以杨七被封王,对他们而言,是一件天大的喜讯。

    而作为主人翁的杨七本人其实很懵。

    杨府后院内。

    杨七忙里偷闲,侧躺在软榻上逗弄粉嘟嘟的闺女,小狄青和小宗卫两个小家伙在杨七身上爬上爬下,偶尔抓住杨七的胳膊啃咬,似乎在吃什么好吃的东西。

    两个小家伙还没长牙,只能干啃,顺便糊杨七一个胳膊口水。

    曹琳侧坐在杨七身边,双手握成拳头,很惊喜的道:“郎君,你听说了吗?”

    “嗯?!”

    杨七随口应了一句,捏着闺女的脸颊,看着她用圆溜溜的大眼睛眨巴眨巴的看着自己。

    曹琳表现可比杨七激动多了,她兴奋道:“听说你要被封王了?封王!大宋第二个活着就被册封的异姓王。我爹对大宋劳苦功高,都没这个待遇。”

    曹琳这话说的没错,大宋开国以来,第一个被封王的是符家最早的老太爷。

    那也是一位人物,生了三个女儿,三个女儿都成了皇后。

    可以说荣极一时。

    可惜,现在的符家,已经被从大宋权贵中间除名了。

    “嗯!”

    杨七依旧随口应答了一句,似乎这件事跟他没有半点关系似的。

    曹琳上前拽下了在杨七身上爬的儿子和小狄青,追问道:“你就一点儿也不高兴?”

    杨七抱起了闺女,愕然道:“有什么可高兴的?一没有衮服蟒袍,二没有册封的诏书,谈什么封王?彭湃得知了此事以后,已经派人仔细查过了。封王的事情,存粹是子虚乌有。

    估计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见不得西北四府繁华,所以放出的谣言,来迷惑百姓。

    你也算是见过大世面的人,这种市井流传的鬼话你也信。”

    曹琳神色一黯,不死心的道:“也许是真的呢?”

    杨七闻言愣了愣,随后摇头笑道:“赵光义真要是封我这个眼中钉一个王爵,那就说明所图甚大。到时候就要看看,我能不能付得起这个代价。付不起代价,或者代价太大的事情,我可不干。”

    曹琳皱着眉头,没好气道:“那就是说,封王之说,存粹是骗人的?”

    杨七点点头。

    至少潜伏在汴京城里的稻草人,没有传回来一句有关于封王的消息。

    有名有实的坐拥西北四府,和有实无名的坐拥西北四府,差距还是很大的。

    从杨七嘴里得知了杨七封王之事存粹是子虚乌有,曹琳就显得闷闷不乐。

    杨七也懒得去安慰她。

    望子成龙和望夫成龙是相辅相成的。

    曹琳明显对望夫成龙很有兴趣。

    杨七显然兴趣不大。

    逗弄的半天闺女和儿子,杨七又独自回到书房里去处理公务了。

    就这样,又过了两天。

    彭湃匆匆进入到了书房内,躬身道:“少爷,老爷带着大少爷和五少爷过来了。”

    杨七扔下了手里的奏疏,愕然道:“我爹带着我大哥和我五哥来了?这么兴师动众的,可知道所为何事?”

    彭湃摇摇头,“不知道,不过看他们风尘仆仆的,肯定是一路快马急驰赶过来的。应该是有重要的事情跟你商量。”

    杨七微微皱眉,吩咐道:“先带他们到正堂,我换一身衣服立马过来。”

    “属下这就去办。”

    彭湃一走,杨七起身回到了卧房,换了身衣服以后赶到了正堂。

    到了正堂以后,就看到了老杨大马金刀的坐在上首,丫鬟已经帮老杨换了两盏热茶了,可是老杨却没有喝茶的意思。

    杨大、杨五,一左一右坐在老杨两侧。

    他们两个倒是想喝口茶润润嗓子,可是老杨不喝茶,他们也不敢喝。

    杨七进门以后,躬身施礼,“爹、大哥、五哥……”

    杨大和杨五笑着点了点头。

    老杨冷着脸,沉声质问道:“听说你要封王?”

    杨七愣了愣,失声笑道:“这件事连你们也听说了?”

    杨七顺势走到了椅子前,坐了下来。

    “嘭!”

    老杨突然拍桌,厉声道:“谁让你坐了?”

    杨七吓了一跳,无奈的站起身。

    在老杨、杨大、杨五三人身上扫视了一圈以后,才发现,老杨这是要三堂会审他。

    老杨鄙夷的看着杨七,嫌弃的说道:“就你这德行,也想封王?”

    杨七无奈的翻了个白眼,“封不封王,那是我说了算的吗?再说了,只是底下百姓们乱传的留言而已。没必要兴师动众吧?”

    老杨冷哼一声,喝斥道:“还敢顶嘴?”

    杨七闭口不言。

    老杨厉声道:“无风怎么会起浪?若是你没有封王的心思,别人有怎么会传出这种流言?”

    杨七有点懵。

    这完全是封建大家长的做派。

    什么无风不起浪、一个巴掌拍不响……

    这存粹是不讲理的说法。

    明明什么都没做,身上还要背一口大黑锅。

    一下子就让人觉得憋屈的慌。

    奈何老杨是他老子,他又不能打人,所以有憋屈也只能忍着。

    老杨可不管杨七委屈不委屈,他依旧厉声质问,“今日想要封王,来日你是不是还想着要称帝?老夫一日不管束你,你就在背地里肆意妄为。”

    杨七摊开手,辩解道:“我没有……”

    “呸!”

    老杨黑着脸啐了一口,冷声道:“今日你敢放出流言,胁迫君上封王。来日你必定敢拥兵自立。小子,老夫今日告诉你,你若是敢听信你外婆的话,做出谋逆之事,老夫必定活剐了你。”

    杨七恼怒道:“我真没有!”

    就在这时,彭湃匆匆赶到了正堂,向老杨三人施礼以后,想要低声告诉杨七一些消息。

    老杨讥讽的道:“你果然在背地里谋划一些见不得人的东西。”

    杨七顿时气的瞪了彭湃一眼,“有什么事,光明正大的说。也好让我爹瞧瞧,我有没有在背后谋划一些见不得人的东西。”

    彭湃愣了愣,为难的低声道:“真的说?”

    “说!”

    彭湃轻叹道:“赵普来了,摆着天使的仪仗,已经到了大同府外的驿站。”

    杨七有些懵了。

    这下真解释不清了。

    老杨一听彭湃这话,果然恼了,“好你个杨延嗣,还敢说自己没有胁迫君上封你为王。如今连当朝宰相都甘愿担当天使,特地摆开仪仗前来册封你,你还有什么可辩解的。”

    杨七赶忙追问彭湃,“赵普那个老倌,摆着天使的仪仗,跑到我西北四府来干什么?你打听清楚了没?”

    彭湃迟疑了一下,点点头,“赵普的行辕有重兵把守,一般人接触不多。不过据接触到百姓们说,他们看到了衮服蟒袍,有八成是要给你封王。”

    杨七果断摇头,“这不可能!”

    彭湃沉吟道:“属下也觉得不可能,这里面可能有什么蹊跷。”

    老杨冷笑一声,“能有什么蹊跷,还不是杨延嗣这个逆子胁迫君上,用流言威逼陛下,封他为王。”

    “啪!”

    老杨一拍桌子,厉声质问杨七,“杨延嗣,老夫问你,这个封王的诏书你接还是不接?”

    杨七无奈的道:“八字还没有一撇呢。事到如今一切还只是流言。爹您别听风就是雨啊。”

    老杨蛮横的道:“老夫不管这些,老夫就问你,这封王的诏书你是接还是不接?”

    在老杨威逼下,杨七轻叹道:“不接。”

    老杨质问,“拿什么保证?”

    杨七无语道:“您想让我怎么保证?”

    老杨摊开手,杨大和杨五拆开了老杨身边放着的布包,露出了里面的大金刀,拱手送到了老杨手中。

    “嘭!”

    老杨把大金刀往地上一跺,冷声道:“老夫就坐在这里,盯着你。你若是接下了封王诏书,老夫就一刀劈了你。”

    这是要大义灭亲啊!

    “哎!”

    杨七长叹了一口气,拱手道:“爹您尽管放心,这封王诏书,孩儿是打死都不会接的。”

    老杨完全不相信杨七的承诺。

    他就真的扛着他的大金刀,坐在了正堂里。

    杨大和杨五二人小心翼翼的伺候着。

    两天后。

    赵普老倌摆着巨大的仪仗,浩浩荡荡的到了大同府城前。

    和其他入大同府城的大宋官员没两样。

    赵普很惊叹于大同府城这个边陲城镇的繁华。

    巨大的仪仗到了大同府城门前的时候,居然没有一个人迎接。

    杨七被老杨气的不轻,所以懒得打理赵普老倌。

    换做是以前,赵普老倌一定拂袖就走,顺便回去参杨七一本,然后让赵光义派遣大军过来教育教育杨七什么叫做礼仪。

    可是今时不同往日。

    此番赵普入大同府城,那是带着任务的。

    任务之重,关乎国本。

    面子这东西,赵普早就没有了,他也不在乎这个。

    见到没有人迎接自己,赵普就自己给自己找了一个台阶。

    然后驾着仪仗,浩浩荡荡的入了大同府城。

    绵延一里多地的仪仗,在大同府城内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百姓们奔走相告,争着过来看景。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解释一下杨业这个角色……() 
首先解释一下杨家是降将的这个问题。

    稻草看到很多评论,都在喷杨家,说杨家一家子降将,算什么英雄,算什么忠臣!

    对于这个问题,稻草想要解释几句。

    杨业投降北宋,不是被打败了以后选择了投降的。

    大宋对北汉发动过两次战事,第一次是赵匡胤领导的北伐,当时打到了太原城下,被北汉连和辽国给逼回去了。

    第二次对北汉的北伐,是由赵光义领导的。

    而在赵光义北伐北汉的时候,杨业病倒了,一家子在太行山陪着他养病。

    赵光义打到北汉城下的时候,北汉后主干不过人家,果断投了。

    北汉后主投了以后,赵光义在清剿残余的时候,知道杨业是个人才。

    前后派人去招降,杨业抵死不投。

    这个时候,有人给赵光义出主意,说让北汉后主写信给杨业,让杨业投降。

    北汉后主果断的写信给杨业,命令杨业投降的。

    也就是说,杨业没有对不起北汉,也没有愧对自己的忠诚。反而是北汉后主对不起他,把他给卖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杨业不算是降将,顶多算是一个卖将。

    杨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