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丰碑杨门-第7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杀!”

    纵然只有小猫三两只,他们依然选择了冲锋。

    因为他们从出城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背后没有退路。

    “臣请战!”

    扎马合青木在这个时候,跃跃欲试的在杨七身边抱拳道。

    杨七点点头,低声吩咐了一句,“下手利索点,让他们死的痛快点。”

    “诺!”

    扎马合青木领命以后,率领着扎马合勇士冲了出去。

    只是一个回合,等他再次回到杨七身边的时候。

    战场之上,已经没有敌军的尸体。

    只留下了一地的战马和一地的尸体。

    “全军覆没了?”

    城头上。

    石守信几乎不敢相信眼前看到的这一切。

    仅仅不到半个时辰的交战。

    两万精锐的禁军马军,就这么消失在了他的眼前。

    杨七消灭这两万骑兵,是那么的轻松,那么的写意,甚至还留有很大的余力。

    至少到现在,他都没见到杨七背后站着的那三万精锐的步卒,有任何的动作。

    一种挫败感,一种杨七不可战胜的感觉,从石守信的心头袭来。

    石守信强忍着心头的无力感,声音沙哑的对身旁的家将下令道:“传令下去,固守沧州……不可私自出城作战,违令者,斩……”

    “诺!”

    石守信固守沧州城。

    数十万的禁军将士,坚守在沧洲城不出。

    杨五剿灭了所有的残余以后,回到了杨七身边。

    “石守信固守沧州,他手下又有那么多兵马,咱们该怎么办?强攻的话,咱们会损失不少兵力。用火药的话,对方也有火药,虽然威力比不上咱们,但是他们数量足够的话,咱们的人也冲不到城墙下。”

    古代的城墙,犹如一个梯形堡垒。

    一般铸城的话,是以青砖或青石,混合着糯米汁和铜汁浇灌的。

    若是不能接近城墙底部,破坏城墙的根基。

    单凭火炮轮番轰炸的话,还真没办法炸开城墙。

    这就是杨五担心的所在。

    杨七瞥了一眼沧州城,微微一笑,“既然不能强攻,那就守着。大宋能打的兵马一半儿都在城里。只要咱们困住他们。

    大哥、二哥、三哥,还有我六哥四部分兵马,就能在到那个境内长驱直入,无望而不利。

    石守信固守沧州城,看似有利。

    可实际上,对咱们更有利。”

    事实证明。

    杨七的话,很少出错。

    此后几日内的战报,纷纷应证了杨七的话。

    石守信固守在沧洲城。

    其他宋国东北境的州府,根本就没有多余的兵力防御。

    要知道之前韩琼在这里闹了一场,早就把这里的兵力消耗尽了。

    杨大、杨六二人,率领着兵马南下。

    用长驱直入已经不足以形容他们进军的速度。

    简直就是在赛跑。

    而且他们打仗,完全没有打仗的样子,因为他们遇到的最强的抵抗,也不过是一群数千人的山头势力。

    简直就是在捡城池。

    杨六甚至创造出了一日之内攻破二十城的战绩。

    这个战绩是怎么打出来的?

    杨六什么也没干,他就率领着先头部队,一路冲了下去。

    马不停蹄的跑了一天。

    所到之处,根本不用打。

    大多都是空城,轻易的就被杨六分出去的偏师接管,稍微有些人的城池,也基本上没啥抵抗。

    之前韩琼在这里糟蹋了一阵,早就把能抵抗的人都杀光了。

    八天!

    杨大、杨六只用了八天,就攻占了除过沧州城外的其他宋国东北境的所有城池。

    一路杀到了庐州境内,才勉强遭到了庐州的一直厢军抵抗。

    此事传到了宋国朝堂上,朝堂之上一片哗然。

    然而,还没等到他们做出反应的时候。

    一件令他们更哗然的事情,传入到了汴京城。

    这件让汴京城,乃至整个宋国都哗然的事情,来自于江宁府。

    为了抵御四方入侵。

    赵德芳特地派人领兵去平叛。

    其中有一支,由文臣率领,去负责对付入侵江宁府的杨二、杨三。

    这文臣率领着兵马到了江宁府以后,立马接管了江宁府的一切军政要务。

    然后在他麾下十五万兵马的基础上,又吸纳了江宁府的厢军、镇军、乡兵,一下子把兵力扩充到了二十五万。

    其势头之庞大,可以说是遮蔽了整个江宁府。

    见识到了手下二十五万兵马的雄壮威武之姿,以后,这位文臣做出了一个惊天的举动。

第0835章 吕端献计() 
向入侵江宁府的杨二、杨三部的南国军,发动正面进攻。

    二十五万兵马,雄赳赳气昂昂的就冲向了正在江宁府边上的南国军。

    得到斥候奏报这个消息的时候。

    正在中军大帐内思量如何渡河的杨二、杨三、吕端三人,都以为自己耳朵出问题了,就连正在兼任帐中录事参军的冯拯也一脸愕然。

    杨二难以置信的询问跪在面前的斥候,“你确定,二十五万宋军,正奔此地而来,要可我们决一死战?”

    斥候苦笑道:“属下也以为这事情有些蹊跷,所以派人再三打探,又亲自去打探了一趟。才发现这事是真的。”

    杨二回望杨三,杨三回望吕端。

    吕端似笑非笑的看向了冯拯,“冯贤弟,你对此事如何看?”

    吕端之所以有此一问,那是在出征之前,心向宋国的冯拯曾经义正言辞的告诉他们所有人,此番南国入侵宋国,必然会遭到惨败。

    并且还劝解杨二、杨三,让他们去信给杨七,让杨七放弃这种狂妄的想法。

    然而。

    当杨二、杨三率领着兵马,长驱直入打到了江宁府边上的时候,冯拯心凉了半截子。

    但是对宋国有信心的冯拯依然不肯服软。

    他扬言,朝廷一定会在江宁府布置好一切,给南国军一个迎头痛击。

    然而,他这话说了还不到一日。

    就得到了朝廷派遣了一位只读过几本兵书,却从未征战过沙场的文臣领兵的消息。

    那一刻。

    冯拯整个心都凉了。

    他很想跑到宋国朝堂上去咆哮一番。

    他就想问一句话。

    难道纸上谈兵的赵括的前车之鉴,你们忘了吗?

    然而,即便是心灰意冷。

    冯拯心里仍然抱着一份希望。

    他虽然不通兵事,但是跟随着杨二、杨三时间久了,多少也听到了一些谋略。

    加上他的聪明才智,他能轻易的判断出南国军最薄弱的地方。

    比如此番渡河。

    对南国军中的大部分将士们而言就是个难事。

    因为他们大多人是山里人,对于河水有着天然的畏惧。

    只要宋国朝廷派来的文臣们能抓住这个弱点,利用江宁府水系多的优势,就能在江宁府内拖垮整个南国军。

    就像是南国军在莽山拖垮了禁军一样。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

    朝廷还真派遣了一个棒槌。

    大好的优势不多加利用,居然选择率军过来跟南国军硬碰硬。

    南国军最不怕的是什么?

    最不怕的就是硬碰硬。

    他们不仅有锋利的兵刃,还有厚重的盔甲,最重要的是还有那杀伤力庞大的火器。

    有这些个东西助阵,硬碰硬,宋国兵马根本讨不到好。

    听到了吕端略带嘲讽的笑意,冯拯恨不得找一个地缝钻下去。

    太羞耻了,不仅羞耻,还丢人。

    吕端瞧着冯拯面红耳赤的,知道冯拯已经羞愧的无地自容。

    他也没有穷追猛打下去。

    吕端看向了杨二,问道:“元帅,宋军既然大兵压境而来,我们该如何应对?”

    杨二沉吟了片刻,笑道:“这个时候,我们自然不能渡河。一旦被他们卡在了河中间,那我们可就要完了。传令下去,让将士们收拾好行囊,我们后退五十里。并且让人放出风声去,就说宋军势大,我们怕了,要后撤避其锋芒。”

    杨三闻言一愣,旋即笑着摇头,指了指杨二,“二哥你这一招可真够损的。”

    吕端通过二人的对话,结合自己的分析,也知道了一些门道。

    他试探的问道:“咱们不能渡河,那就让他们渡河?”

    旋即。

    三人相视一笑。

    杨三下去传达杨二的命令。

    杨二则在帐篷里谋划着些什么。

    吕端和冯拯一同出了帐篷。

    吕端并没有急着离去的意思,眼看着冯拯失魂落魄的往前走,他快步赶了上去,凑到了冯拯身边,幽幽道:“为兄大概能理解你此刻的心思……是不是有些不甘,又有些很其不争气的感觉?”

    冯拯迟疑了一下,他觉得事到如今,似乎也没有瞒吕端的价值,所以就认真的点了点头。

    吕端见状,脸上浮起了一丝苦笑,感慨道:“曾几何时,我们心里的想法跟你一样。我们都希望,朝廷的兵马能够打过来,征服杨家。然后那个时候我们一起倒戈相向,成为推到杨家的最后一块稻草。

    然而,我们足足盼了好些年。

    却没有看到任何的希望。

    有几次,朝廷对杨家下手的时候,我们满怀期待的准备举杯庆祝。

    但是,到最后。

    朝廷倒下了,杨家却依然屹立不倒。

    不仅如此。

    在一次次和朝廷作对的途中,朝廷在不断的被削弱。

    而杨家却猛窜势的变强。

    直到今日,已经变得比朝廷还强悍三分。

    我们这些人,也总算是看清楚了。

    杨延嗣就是一头强龙,一头谁也压不住的强龙。

    任何一次对他的挑衅,都只会让他变得更强。

    就比如这一次宋辽两国联合起来对付他。

    他不仅没有在两国的征讨下变弱,反而变得更加强大。

    而反观朝廷,朝廷就像是一头空有着强大身躯的幼稚的小龙。

    它一次次的挑衅强龙,企图打败强龙。

    却不知道,它每一次的挑衅,只会让强龙变得更强大。自己变得更加弱小。

    到如今,强龙足以吞下整个它。”

    冯拯一脸难看的看着吕端。

    吕端平静的道:“告诉你这些并没有其他多余的意思,只是想让你知道,谁弱谁强。你是一个聪明人,应该懂得如何取舍。”

    冯拯抬起头,直愣愣的盯着吕端,沉声道:“你是在劝我背叛朝廷,真心实意的投靠杨家?”

    吕端沉吟了片刻,缓缓点头,“你可以这么认为……”

    冯拯咬牙切齿的道:“然后,在青史上,我就会变成一个和你们一样的乱臣贼子?”

    吕端意外的看着冯拯,好笑道:“我以为你足够聪明,没想到却这么幼稚。历史从来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就比如秦汉时期,嬴政真的是暴君吗?他若真是暴君,又岂会建立起扫六合的霸业,一统天下?

    万里长城,书同文,车同轨,这那一项不是足以功盖千秋的功绩。

    仅仅因为一个焚书坑儒,就被扣上了暴君的帽子?

    可他真的坑杀了所有的儒生?

    他坑杀的只是那些反对他施行政令的儒生。

    任何的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