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历史1000问-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印象派的开山之作是哪幅作品?

    克劳德·莫奈(claudemo)于1840年生于法国巴黎,早年随风景画家布丹学习绘画,1862年进入格莱尔画室学习。由于他与学院派艺术趣味无法取得一致,两年后便愤然离开了格莱尔画室,开始探索独立的绘画技法。1874年,莫奈发起和组织了第一届印象派画展。就在这次画展中,莫奈的一幅《日出·印象》引起了欧洲画坛的强烈震动,莫奈也一举成名。

    《日出·印象》被称为印象派绘画的开山之作,描绘了在晨雾笼罩中日出时的港口景象。在由淡紫、微红、蓝灰和橙黄等『色』组成的『色』调中,一轮生机勃勃的红日拖着海水中一缕橙黄『色』的波光冉冉生起。海水、天空、景物在轻松的笔调中,交错渗透,浑然一体。近海中的三只小船,在薄雾中渐渐变得模糊不清,远处的建筑、港口、吊车、船舶、桅杆等也都在晨曦中朦胧隐现……这一切,是画家从一个窗口看出去画成的。如此大胆地用“零『乱』”的笔触来展示雾气交融的景象。这对于一贯正统的沙龙学院派艺术家来说乃是艺术的叛逆。该画完全是一种瞬间的视觉感受和活泼生动的作画情绪使然,以往官方学院派艺术推崇的那种谨慎而明确的轮廓,呆板而僵化的『色』调『荡』然无存。这种具有叛逆『性』的绘画,遭到了官方学院派艺术的诽谤和奚落。有的评论家挖苦说:“『毛』坯的糊墙纸也比这海景完整!”更有人按这幅画的标题,讽喻以莫奈为首的青年艺术家们为“印象派”,于是“印象主义”也就成了这个画派的桂冠。

    何谓意大利复兴运动?

    意大利复兴运动是19世纪意大利争取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的运动。1815年拿破仑战争结束后,意大利恢复封建专制统治,国家四分五裂,受奥地利、法国、西班牙等外国势力统治或控制,只有撒丁王国是独立国家。烧炭党和青年意大利党多次发动起义,争取国家统一,均遭失败。1848年,西西里岛发生人民起义,掀起全国革命浪『潮』。以马志尼为首的民主派先后建立威尼斯共和国和罗马共和国,不久遭覆灭,革命失败。

    此后复兴运动的领导权转入撒丁王国之手。在首相加富尔领导下,撒丁王国逐渐强大,依靠法国对抗奥地利。1859—1860年同奥地利作战,但仅收复伦巴底。1860年,加里波第率红衫军在人民支持下,解放西西里和那不勒斯。撒丁王国乘机夺取胜利果实,1861年建立意大利王国。1866年和1870年又收复威尼斯和罗马,完成意大利的统一。

    是谁发明了邮票?

    世界上第一枚邮票是英国教育家罗兰·希尔(rowlandhill)发明的,因此他被誉为“邮票之父”。1836年的夏天,罗兰·希尔正在伦敦郊外的一个村庄避暑。一天,他正在散步,忽然从后面传来一阵马蹄声,原来是一位邮递员,正骑着马送信呢。

    只见邮递员来到一所简陋的农舍前,高声喊道:“请问爱丽丝小姐在家吗?有您的信。”这时,从屋里出来一位姑娘,邮递员便将一封信交到姑娘手里,说:“爱丽丝小姐,请您付五先令邮费。”

    可是,那位叫爱丽丝的姑娘只看了一眼信封,便将信还给了邮递员:“对不起,先生,我没钱付邮费,这信我不能收,请您把信退回去吧。”“这可不行,国家规定,信件必须由收信人付邮费。信我已经送到了,您怎么能不付邮费呢?”“可我实在没钱,怎么办?”

    罗兰·希尔也没弄清究竟是怎么回事,见他们争执起来,便过去劝解,等问明白是为了付邮费的事,他便摆出一副绅士风度来:“这钱我替这位小姐付了!”说着,他付给邮递员五先令,然后从邮递员手里接过那封信,再递给姑娘:“小姐,现在你可以看信了。”谁知姑娘却说:“谢谢您!先生,信我不看了,我已经知道信的内容了。”

    罗兰·希尔被弄糊涂了:“你连信都没拆开,怎么知道里面的内容?”“哦,先生,是这么回事,我事先和外出的亲人约好,如果他在外面一切平安,便在信封上画一个圆圈,我只要看一眼信封便知道了,刚才我已经看见信封上有一个大大的圆圈了。”“你这可是欺骗行为呀,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我们家很穷,可邮费又太贵!实在没办法,才这么做的。不过,我还是非常感谢您替我付了邮费。”罗兰·希尔听了,心里十分同情,他深深地叹了口气,默默地走开了。

    当时,寄一封信的邮费需要5先令,可别小瞧这5先令,那可相当于当时一个工人辛辛苦苦劳动一天的工资啊。

    后来,罗兰·希尔向『政府』建议,发行一种价格便宜的邮资凭证,由寄信人购买后,贴在信封上,这样就不用收信人付邮费了。英国『政府』采纳了罗兰·希尔的建议,于1840年发行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价格只有一便士,由于是用黑『色』油墨印的,后人便将它命名为“黑便士”邮票。只要贴上这一便士邮票,便可以寄一封信了,12便士才为一先令呢,比原来便宜多了。

    是谁设计了巴黎的埃菲尔铁塔?

    埃菲尔铁塔是一座于1889年建成、位于法国巴黎战神广场上的镂空结构铁塔,高300米,天线高24米,总高324米。埃菲尔铁塔得名于设计它的桥梁工程师居斯塔夫·埃菲尔。铁塔设计新颖独特,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技术杰作,因而成为法国和巴黎的一个重要景点和突出标志。

    埃菲尔铁塔是法国巴黎著名铁塔,坐落在塞纳河南岸马尔斯广场的北端。1887年1月26日动工,1889年5月15日建成开放,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巴黎铁塔有如巴黎圣母院、卢浮宫、凯旋门、香榭利大街一样是巴黎的地标『性』建筑。

    如果说,巴黎圣母院是古代巴黎的象征,那么,埃菲尔铁塔就是现代巴黎的标志。

    是谁为电磁场理论奠定了基础?

    英国物理学家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faraday,1791—1867)受到前人启发,发现了电和磁之间的密切联系,并且第一个用力线和场的概念来表达它们,为后来建立严密的电磁场理论奠定了基础。

    法拉第是许多重要电磁现象的发现者。1821年9月,他发现通电的导线能绕磁铁旋转。这个装置后来发展成为电动机。1831年10月,他发现如果把磁铁『插』入或抽出闭合的导线回路,回路中会出现电流,这个装置后来发展成了发电机。同一年,法拉第还完成了后来演变成变压器的实验。这些实验为以后电的大规模开发和应用奠定了基础。法拉第在电化学方面也有许多重要发现。现在电学和化学上的一些单位和定律就是以法拉第的名字命名的。

第38章 近代史(15)() 
法拉第不仅有实验天才,还有大胆而丰富的想象力。当时人们只知道万物均由原子构成,但他却提出电和磁不是由原子构成,而是以空间中场的形式存在的;电力和磁力的作用可以用场中的力线来表示;他还认为自然界各种各样的力归根到底是统一的。他的这些新颖思想为19世纪以后自然科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法拉第一生致力于科学事业,勤奋工作,不图虚名。他获得了许多荣誉和奖章,但他却深深地收藏起来,连最亲近的朋友都未见过。有人问他喜欢不喜欢这些荣誉,他说:“我从来没有为追求这些荣誉而工作。”难怪科学家麦克斯韦评价法拉第说:“法拉第是科学家中最有成就最高尚的典型。”

    是谁集电磁场理论之大成?

    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是继法拉第之后集电磁场理论之大成的伟大科学家。1831年11月13日生于苏格兰的爱丁堡。10岁时进入爱丁堡中学学习。1847年进入爱丁堡大学学习数学和物理。1850年转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数学系学习,1856年在苏格兰阿伯丁的马里沙耳任自然哲学教授。1860年到伦敦国王学院任自然哲学和天文学教授。于1873年出版了电磁场理论的经典巨著《电磁学通论》,1871年受聘为剑桥大学新设立的卡文迪许试验物理学教授,负责筹建卡文迪许实验室,1874年实验室建成后,他担任这个实验室的第一任主任,直到1879年11月5日在剑桥逝世。

    是谁被称为小提琴之王?

    尼科罗·帕格尼尼(niccolopaganini,1782—1840),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他是音乐史上最负盛名的演奏家之一,被人们称为“小提琴之王”。尼科罗·帕格尼尼幼年即学琴,后去热那亚和帕尔马学习,9岁首次登台演奏自己的作品,13岁旅行演出,足迹遍及维也纳、德国、巴黎和英国,还会演奏吉他和中提琴。在他的《二十四首随想曲》中,显示出惊人的才华。他的演奏将小提琴技巧发挥到了无与伦比的地步,为小提琴演奏艺术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还将吉他的技巧用于小提琴的演奏,大大丰富了小提琴的表现力。

    是谁发明了电池?

    亚历山德罗·伏特(alessandrovolta,1745—1827)出生于意大利科莫一个富有的天主教家庭。

    1792年他开始长途游历,到过德国、荷兰、法国和英国。他访问了一些著名的同行,比如拉普拉斯和拉瓦锡,并和他们共同做实验。他当时还被选为法国科学院的通讯院士,不久又被选为伦敦皇家学会的外国会员。

    伏特经过反复实验,终于发明了被后人称做“伏特电堆”的电池,这就是在铜板和锌板中间夹上卡纸和用盐水浸过的布片,一层一层堆起来的蓄电池。这种电池,今天仍然在使用。

    伏特在一封写给皇家学会会长班克斯的著名信件中介绍了他的发明,用的标题是《论不同导电物质接触产生的电》。电堆能产生连续的电流,它的强度的数量级比从静电起电机能得到的电流大。

    是谁发明了电灯?

    1879年,在美国,人们奔走相告:在即将赴北极探险的“佳内特号”考察船上,装有由托马斯·爱迪生(thomasalvaedison)发明的电灯。在“佳内特号”考察船出发的前夕,许多人涌向码头、踏上船,希望亲眼看看电灯的模样。

    “那电灯比油灯、蜡烛亮多了!”

    “这艘船装上这么个外形像茄子一样的玩意儿,像黑夜里有了一轮太阳!”

    “这东西真是太神了,不可思议!”

    人们七嘴八舌地谈论着,激动、惊喜的心情溢于言表。

    虽然在今天看来,这种内部装有炭做成的灯丝的灯泡,只不过比手电筒亮一点,但是,在当时,着实让人吃了一惊。

    在爱迪生这位伟大的发明家的一生中,发明了许多东西,然而,能够立即得到人们热烈欢迎的却只有电灯。因为电灯的好处是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它的出现,意味着人们的活动不再受到黑暗的制约了。

    是谁发明了电话?

    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alexandergrahambell,1847—1922)美国(英国裔)发明家和企业家。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用的电话机,创建了贝尔电话公司。被世界誉为“电话之父”。

    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1847年生于英国苏格兰,他的祖父亲毕生都从事聋哑人的教育事业,由于家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