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王牌坦克手-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大龙没有说话,只是眯着眼睛紧紧的注视着坂元勇的眼睛。

    坂元勇调整了一下坐姿,面对面正对着吴大龙,说到:“其实我的问题很简单,你只要告诉我贵国战车连队的编制即可,有几辆战车,有没有反坦克炮,配合的步兵有多少?”

    吴大龙放松下来,他向后靠到椅背上,然后说到:“我们国军的战车的编制”

    坂元勇满意的点了点头,拿起笔准备记录。

    “我们国军一个战车连,有坦克100辆,反坦克炮200门,步兵要多少有多少,炮弹也是要多少有多少。”

    坂元勇脸上的笑容凝固住,慢慢的放下笔。

    坂元勇:“你是在戏弄我吗?”

    吴大龙:“可惜老子的战车毁了,不然再给你三次机会你也打不中我!”

    坂元勇:“你们这些支那人果然都一样,除了说大话,什么本事都没有。”

    吴大龙:“我们中国人是爱说大话,那是因为我们活的大气。不像你们那个弹丸小国,从天皇到你们这群走狗都他娘的是侏儒。”

    吴大龙边说,边竖起一个小拇指在坂元勇面前比划着。

    坂元勇大怒,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对门外的宪兵喊了两句。

    宪兵们冲进来,把吴大龙架起来就往外拖,吴大龙也不反抗,任凭他们拖着来到院子里。

    宪兵一脚踹在他的膝盖窝上,让他面朝墙跪在地上,吴大龙听到身后拉枪栓的声音。

    这时,坂元勇跟了出来,大骂宪兵。

    坂元勇:“不要在我住的地方杀人!太脏了!”

    说完,坂元勇转身刚要回屋,正撞上站在一旁的老乡绅,坂元勇看着他那副畏畏缩缩的脸就气不打一处来,揪起他的脖领子一把甩给院子里的宪兵。

    坂元勇:“把这个肮脏碍事的老家伙一起杀掉!”

    坂元勇看着宪兵押着吴大龙和老乡绅走出了院子,掸了掸自己手上的土。

    坂元勇:“死的远一点!支那猪!”

    长江边的一条小土路上,吴大龙和老乡绅被绑着双手,一前一后的慢慢走着,押着他们俩的宪兵端着枪跟在后面,不知道在聊着什么,不时发出笑声。

    老乡绅:“老总,你是打鬼子被抓的吗?”

    吴大龙:“废话!老子和你不一样,孬种!”

    老乡绅并没有反驳什么,只是岣嵝的身子拖着腿往前走,低声又像是自言自语:“我全家都被鬼子杀了,我的儿子,小孙子,就在我面前,死了,我恨他们,我想报仇。可我,这副老骨头,能干什么?我活下来,可依然没有机会,真的干不成什么了。”

    吴大龙斜眼看了一眼,并没有搭话

    老乡绅回头看了看身后的鬼子,又抬起头看了看吴大龙,然后对吴大龙说:

    “希望你能活下来,看在我救了你的份儿上,将来替我多杀俩鬼子吧。”

    吴大龙:“啥?”

    没等吴大龙反应过来,老乡绅突然转身扑向那两个鬼子,并用身体死死的挡住了吴大龙的方向,两个鬼子毫无防备,一个被撞倒在地,另一个慌乱中也把枪掉在了地上。

    吴大龙见状,愣了一下。

    老乡绅:“山后面就是长江!”

    吴大龙连忙跑上山头,“啪。啪。”身后的枪声响起,他本能的一蜷身子滚到了山坡的另一面,并向下滑去。

    喊叫声在他身后传来,接着又是一声枪响,一切归于平静。

    从山头一直滚到江边的吴大龙还来不及爬起来,那两个鬼子已经来到了山头上。吴大龙看着他们举起枪指向自己所在的方向,知道这一次在劫难逃,慢慢闭上了眼睛。

    两个鬼子往吴大龙的方向连开数枪,子弹打在他周围几米甚至十几米的范围内,之后两个鬼子相互说了两句,便转身离开了山头。

    惊魂未定的吴大龙缓缓的支撑起半个身子,才发现自己躺在了江边的死尸堆里。鬼子无法找到他,所以胡乱开了几枪便放弃了。

    成百上千的尸体散落在这片不大的江岸上,还有更多的尸体不断地被江水冲上岸。

    吴大龙顺着江面向上游望去,夜色中火光冲天的南京城格外刺眼。

第4章 急切() 
1938年1月中旬,苏联。

    在列宁格勒的基洛夫工厂的库房中,姜维紧紧的裹着大衣,盯着在他面前整齐停放着的83辆t…26型战车。

    他不时的跺跺脚,用手拢住嘴哈着气,却仍旧无法驱赶走满身的寒意。

    一名由苏联方面指派给他的翻译不耐烦的自顾自点了根烟,他好像能从这支香烟中汲取到热量似的,深深地吸了一口。

    翻译:“姜少校,你这样做并不符合我国的办事流程。”

    姜维用手指抹了一把跟前这辆t…26的前装甲,然后把手伸向翻译,把指尖的灰尘给他看了看。

    姜维:“从我第一次来基洛夫工厂,这批战车就已经生产完毕停在这里了。现在半个月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却还没有起运。”

    翻译刚要张口劝他,姜维摆了摆手。

    姜维:“来之前我已经给贵国的外交部打过电话了,今天基洛夫工厂如果不能给我一个明确的答复,我就在这里自杀殉国。”

    这时,厂长秘书走了进来,和翻译说了两句,翻译如释重负的点了点头。

    翻译:“姜少校,厂长同意见咱们了。”

    两人在秘书的带领下穿过空旷的厂区,来到厂长的办公室里。

    翻译简单介绍了一下,厂长客气的邀请姜维就坐。

    姜维:“不必客气了,我也不想耽误您宝贵的时间,只需要告诉我这批战车到底哪天可以启程运往中国,我马上离开。”

    厂长为难的看了看姜维,又跟翻译交流了一番。

    姜维有些不耐烦,打断了他们的对话。

    姜维:“安德列少尉,你们别想再糊弄我,我要知道真相!”

    翻译看了看姜维,又和厂长嘟囔了几句,最后转过头看着姜维,面露尴尬之色。

    翻译:“厂长说,现在所有的手续都准备好了,只差厂高官的签字。但是,他一直在休假”

    姜维一愣,心中暗暗的骂了两句娘,强压住怒火,苦笑了一声。

    姜维:“那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只要找到这位书记,在文件上签上字,这批战车就可以立刻起运?”

    厂长听完翻译的转述,点了点头。

    姜维:“他在哪里休假?我立刻去找他!”

    一辆汽车飞快的行驶在列宁格勒郊外的乡间小路上,基洛夫厂的秘书手拿公文包坐在副驾位置上,翻译和姜维坐在后座,一路无言。

    姜维的思绪回到了五个月前的上海,他所属的陆军装甲兵团在“淞沪会战”中首次参战,虽然兵团的战士们无不勇往直前,奋力杀敌,但因为和步兵的协同严重脱节,他所在的战车营损失惨重,两个同门好友第一连连长郑绍俞和第二连连长郭恒建都阵亡殉国,就在杀红眼的他准备指挥营部仅剩的两辆坦克冲击日军防线的时候,却收到了上级为保存实力而下达的撤退命令。

    起初的姜维每天夜不能寐,后悔自己没能跟好兄弟们一起战死沙场,直到后来被抽调跟随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次长来到苏联参与军事援助的谈判,见识了苏联强大的军工实力,才逐渐认清自己的使命。他一定要把这些国军急需的装备早日送回中国去,他做梦都想驾驶这些战车上阵杀敌,让日军见识见识国军战车兵团的厉害。

    列宁格勒市郊,一排样式统一的独栋乡间别墅整齐的沿着公路排列着,姜维乘坐的汽车在其中一间亮着灯的别墅门前缓慢停下来,虽然这里的主人已经提前接到了电话通知,但开门的瞬间,仍旧不太友好的对翻译和秘书嘟囔了几句。

    没有任何寒暄,姜维跟着他们走进书房,秘书快速拿出公文包里的文件摆在桌上,身披睡衣的厂高官拿起桌边的眼镜,简单的浏览了一下文件内容,随后开始一张张的签上自己的名字。

    这位厂高官签完字后,摘下眼镜扔在桌上,秘书立刻探过身子把他签好的文件收到公文包里。

    厂高官:“这下你满意了吧?这位中国来的少校。”

    姜维的两眼一直紧紧的盯着秘书手里的公文包,没注意到厂高官在和自己说话。

    厂高官有些不耐烦的对翻译说:“你告诉他,在苏联,打扰别人休假是非常无礼的行为。”

    翻译有些为难,看了看姜维,又看了看厂高官。

    姜维有些愠怒的用不太熟练的俄语对翻译说:“你不用为难,我听懂了。”

    说完,他走到厂高官的书桌前,用手在地球仪上从列宁格勒到中国的湖南省划了一条线。

    姜维:“我已经等了半个月了,这批战车运到中国也至少需要半个月,你知道一个月的时间,在中国战场上会死多少人吗?”

    厂高官没想到姜维会顶撞自己,更不知该如何回答他的问题。

    姜维:“如果我国没有和日本人作战,我像你这样坐在度假小屋里抽着雪茄喝着伏特加的话,我会非常讲礼貌,你别忘了我国可是礼仪之邦。但是现在被你们耽误的每一天每一小时每一分钟,都有军人在前线阵亡。而这批战车,是他们杀敌救命的希望,只要能早日把这些战车运回中国,别说枉顾礼节,就是让我杀人放火我都不在乎!”

    厂高官被姜维骂的哑口无言,甚至有些恐惧,生怕他发飙再做出什么不理智的行为来。好在翻译官安德列连忙出面打了圆场,连推带搡的带着姜维离开了他的书房,惊魂未定的厂高官刚长出了一口气,姜维再次出现在了书房的门口,吓得他坐的笔杆条直。

    姜维根本没有再正眼看这位厂高官,指了指愣愣的站在书桌边的秘书。

    姜维:“麻烦你快一点,咱们还要连夜赶回基洛夫工厂。”

    秘书连忙点了点头,快步走出了书房。

    翌日,

    中华民国驻圣彼得堡领事馆中,姜维接通了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参谋次长杨杰的电话。

    姜维:“杨次长,第一批战车在今天清晨已经装车起运了。”

    杨杰:“很好,苏联人办事效率低下,没想到这一次能这么快就把物资发出来。”

    电话这头的姜维回想起自己这半个多月的四处奔波,不禁苦笑了一下。

    杨杰:“后面的手续你就交给领事馆的人来办吧,你收拾收拾,让你回国的命令估计很快就会发过去。”

    姜维:“回国?”

    杨杰:“那个杜聿明受蒋委员长指派,要把之前的陆军装甲兵团扩编为第200机械化师,你的这批战车刚好赶上用。”

    姜维:“太好了,国府终于重视起我们战车部队了。”

    杨杰:“所以你也得赶紧回来,这第200师的训练和指挥,肯定不能少了你!”

    姜维:“是,杨次长。”

    中国武汉。

    南京沦陷后,国民政府虽然名义上迁都重庆,但政府机关大部和军事统帅部却在武汉,这里实际上成为全国军事、政治、经济中心和战时首都。

    市郊的第九战区军法委员会临时监狱里。

    一间昏暗的审讯室里,一名国民党宪兵中尉坐在桌前,打开笔记本扫了一眼,随后抬起头看了一眼坐在他面前的人。

    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