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帽子王崛起-第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晚秦宜先宠爱小袁,与她浅尝即止,适应有个过程,慢慢来。后面才是正餐,秦宜与杜妹儿、貂蝉展开一场混战,小别之后,二女精力充沛,一场厮杀好不激烈。。。。。。

    skbshge

第117章 喝野菜汤的军队() 
显然,扬州牧秦宜的理由很充分,你让我出力不要紧,总不能让士兵饿肚皮打仗吧?大汉朝廷皇帝旨意下达,我没有意见,但是,你好意思让一群喝野菜汤的军队出兵打仗吗?

    虽说许都距离淮南有相当距离,淮南局势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曹操怎么可能不知情,人间地狱也不过如此。扬州牧秦宜虽然占领淮南,日子不好过是必然的。

    但是,曹操绝不会同情他。

    曹操既然铁了心利用秦宜这颗棋子,却也不会轻易放弃,不就是缺粮草嘛,曹操下令就近调拨粮草给扬州,却也没有多少,三万军队差不多有一个月的数量。

    这个时代粮草很金贵,供给扬州三万军队粮草,也就意味着曹操大军少了三万军队的供给,曹操能不肉疼?

    没办法呀,必须让扬州牧秦宜与徐州牧刘备为敌,只要双方军队打起来,曹操才会对东南方向安心,这个账怎么算都划算。

    好了,粮草已经有了,看看你秦宜还有什么理由推脱。

    是的,粮草来了,扬州牧秦宜也就失去了借口,只好率领扬州兵马出兵徐州。

    满宠也不容易,为了让扬州牧秦宜出兵,硬是在寿春待了十多天。

    如今秦宜答应出兵,满宠归心似箭,却也留了后手,留下一名低级官员随秦宜出兵,言外之意要亲眼所见。对此,秦宜无话可说,人家曹操一方毕竟送来若干粮草,怕就怕你收了粮草不干事。

    满宠为何要急于回去?

    因为他听到一个惊人消息,扬州牧秦宜击败庐江刘勋,江淮一地尽收囊中,而且还有一点蛛丝马迹,江东孙策似乎也败给扬州牧秦宜,详情暂时不知。

    窝日,出大事了,赶紧回去禀报曹操。

    满宠如此惊恐不足为奇,逃出下邳城秦宜手里才几千兵马?

    丫的,半年时间扩充到如此大地盘,实在让人不可思议!

    六月下旬,张辽已经完成了任务回到寿春,夏日炎炎,扬州牧秦宜率领手下大将高顺、张辽以及新面孔周瑜、太史慈、陈武、董袭等武将,总计两万人马,号称三万兵马,渡过淮河北上,向徐州进发。

    大将高顺总览扬州兵马操练,干劲十足,因为他看到了希望,主公秦宜英明无比,高顺坚信,在秦宜的领导下他们一定有一个非常光明的前景。

    不信是吧,你看看这半年的成就,从一群溃逃残兵一下子拥有一州之地,这天下大概头一份。

    最明显的对比便是孙策,197年孙策独立之后与秦宜的情形有点相似,到199年才完全占据江东,那也不过是扬州境内的一部分而已,即便有这点成绩,转眼间被主公吞噬掉,孙策化为灰烬。人人称道的小霸王孙策,在主公秦宜面前,孙策那点成就真的黯淡无光。

    秦宜率兵南下庐江,高顺留在寿春城,一边担负守卫任务一边操练兵马,日以继夜不辞劳苦,可谓呕心沥血,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扬州兵马已经焕然一新。

    对于高顺来说,有秦宜这样的主帅,那是他们的幸事,同样,在秦宜看来,有高顺这样的大将也是幸事。

    如高顺这般出自兵家传承的武将越来越少,毕竟历史延绵,自春秋战国至今,朝代更迭,战火纷飞,天灾人祸,很难说传承不被打断。据高顺自己介绍,他们属于家传,换言之,若那一代香火中断,所谓兵学传承也就断了,幸运的是高家香火一直延续到他这一代。

    扬州二万兵马,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浩浩荡荡直逼徐州。

    徐州兵马也不过六万多军队,而且还要分布徐州各城,一个方向顶多也不过二三万而已,短时间内不可能全部集中在一起。所以,扬州两万军队从某一方向进逼徐州,所面对的军队估计数量差不多。

    这一日,大军进入徐州境内,先锋官陈武率两千军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已经深入徐州之境。

    秦宜用人不疑,陈武原本属于孙策手下战将,被收编的时间并不长,第一次出战便被扬州牧秦宜委以重任,内心感动,决心要好好表现一番。

    其实,秦宜心中有数,孙策的铁杆分子都被他杀了,比如大将程普、黄盖、韩当,这些人从孙坚开始就属于孙家的家将,那都是死忠分子,即便俘虏过来,他秦宜也不敢用滴!

    陈武、董袭之流,跟随孙策的时间并不长,即便是周瑜与孙策在儿时便相熟,也不过去年底才投奔孙策,时间太短暂,谈不上有多么的忠诚。更何况太史慈原本就属于对立面,双方大小仗厮杀很多次了,最终被孙策战败,归顺孙策也没有几天时间,谈忠诚那就更扯淡了。

    当主公的选择大将,那是看好他有武技能为我所用。

    武将选择主公,那是看好他能带给大家好前程。

    看准了皆大喜欢,看不准自认倒霉。

    当主公的想要获得大家的拥戴、忠诚,需要有足够的经历和时间,需要有足够的业绩支撑,让手下从心底里佩服,能给大家带来美好前景。只能说孙策运气太差,在最关键时刻掉链子了,大好前程被扬州牧秦宜生生打断。名震天下的江东小霸王被扬州牧秦宜稀里哗啦打败了,简直就跟肥皂泡一样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说明什么?说明大家看走眼了,孙策到底不是明主,比起扬州牧秦宜来说,差距太大。

    换言之,扬州牧秦宜才是真正的明主,大家跟着他混一定不会错的。

    先锋官陈武正行间,前方有探马回报,徐州兵马出动了,即将与扬州兵马遭遇。

    陈武倒是没有多么奇怪,毕竟进入徐州境内已经几十里地,对方应该有所察觉,出兵阻挡也是应有之义。相反的是,陈武略有点兴奋,因为有了对手才有战事,他才会斩杀对手,建立功勋。

    陈武整备军队,列阵以待,不多时便看到远处烟尘大作,似有兵马快速接近。

    skbshge

第118章 刘备三兄弟那些事() 
扬州军队长驱直入,徐州牧刘备能不知道吗?

    虽说这时候没有所谓的边防军,至少一般的戒备还是有的,徐州探马也不是吃素的,早早把扬州牧秦宜大军情报送到了徐州牧刘备那里。

    刘备不敢怠慢,急忙点起两万大军出城,堵截扬州兵马。

    自从徐州牧刘备诓骗曹操五万兵马,紧接着又杀掉曹操亲信徐州牧车胄,双方的仇恨越结越深,刘备这日子过的越发提心吊胆,时时刻刻提防曹操前来报复。

    现在曹操大军没有等来,扬州牧秦宜大军却打过来了,你说刘备是什么心情。

    徐州紧邻扬州,情报来源比较便捷,刘备不仅知道秦宜几乎将大部分袁术军队收归己有,而且还击败庐江太守刘勋,一统淮南。

    至于扬州牧秦宜击杀孙策这件事,估计用不了多久也就会知道的。

    人比人气死人,当年秦宜是神马样子?

    不过是吕布手下一个不起眼的喽啰而已,秦宜的情况刘备很清楚。

    虽然人家秦宜出道晚,发展的速度却非常惊人,到今天为止已经大大超越了自己这个老江湖。

    按照目前双方实力比较,刘备根本不敢打扬州牧秦宜的主意,而且还要小心对方算计自己。

    更何况,现阶段刘玄德四面楚歌,与曹操成为不可化解的死敌,又失去了冀州袁绍这个驰援,估计若不是中间隔着一个曹操,袁绍也会发兵攻打自己。

    惨啊,刘备原本以为脱离曹操掌控,占据徐州慢慢发展壮大,真没有想到局势会发展到如此糟糕境地。

    人若开始走霉运,闹心事越来越多,义弟张飞喜欢喝酒,这家伙喝了酒便闹事,以前说他几句还能听,实在不听话的时候,自己滴几滴眼泪,兄弟俩抱头哭一场,再大的事也能化解。这段时间奇了怪了,自己这一招竟然不好使了,多说几句张飞,这杀才便吹胡子瞪眼,好怕怕哎。

    按理说刘备三兄弟关系很铁,一般不会因为外因产生动摇。

    但凡事情都不会是绝对的,首先是扬州牧秦宜施恩于张飞,而后听了扬州牧秦宜一番说辞,回去真的仔细观察刘备的言行举止,尤其是流眼泪这件事情,知道秦宜所言不假。

    闲来无事张飞也尝试着流眼泪,可惜这玩意儿不那么好玩。

    以前刘备流泪,张飞以为那是真情流露,现在醒悟了,根本不是那一码子事,纯粹是戏子表演!

    到了后来可就热闹了,郭嘉、荀彧等曹操谋士策划了一场阴谋,有组织地散布谣言,中伤刘备声誉。

    谣言来势凶猛,徐州原本是曹操掌控之地,再加上这不是一般的流言蜚语,而是有组织、有详细策划的谣言,威力绝对强大,一时间徐州境内到处都在传播不利于刘备的言论。

    身在徐州的刘备三兄弟不可能不知道这些不利言论,关羽还好一些,倒是在前段时间里,张飞与刘备因杀了袁术的事,闹的有点不爽快,更容易被谣言所动摇。

    张飞是个实在人,你若真怀疑刘备道德有问题,装在心里不就得了嘛。

    问题是张飞心里装不下事情,跑到关羽那边讨论起谣言的真实性,讨论刘备的道德问题。

    这件事情变复杂了,郭嘉、荀攸等谋士可不是一般的人,如果谣言没有杀伤力,他们也不会费那么大事折腾,绝对直击刘备缺陷所在。

    张飞与关羽讨论谣言的真实性,这才坏菜了!

    刘备所有的事情,张飞和关羽最清楚,与谣言一一对证,发现了许多蛛丝马迹,这个大耳贼刘备的人品还真有问题哎!

    刚开始关羽对这些消息很抵触,毕竟刘备是他结义大哥,架不住张飞敲边鼓,说:“二哥,你也别全不信,有一些言论可能是无中生有,但也不全是假话,就比如传言说大哥是伪君子,善于表演,若不信你就学大哥那样流几滴眼泪给我瞧一瞧。演戏可不是谁都能演的,实话说流泪这件事我练习很久,绝对没有大哥那种本事。而大哥流泪的本事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兄弟我仔细观察过,只要他想,可以随时随地随随便便的流眼泪,眼里比女人还要容易流。”

    张飞的话,关羽反驳不了,他也试着挤一挤眼睛,确实很难流眼泪。

    仅凭这一点关羽不可能接受张飞的观点,关羽说:“不过是几滴眼泪而已,也可能大哥就这种习惯。”

    “二哥,你这句话俺不爱听,眼泪是真情流露,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以前大哥悲伤流眼泪,俺张飞也跟着悲伤,这些年不知道跟着大哥伤心多少次。现在回想起来俺亏了,大哥的眼泪不值钱,俺的眼泪可值钱,男儿不到伤心处怎么可能随便流眼泪,说句戳心窝子的话,大哥这是欺骗俺的感情。”

    张飞不愿意了,噼里啪啦说了一大通,一下子上升到感情高度。

    这下子关羽不淡定了,张飞说的也不是没道理,若大哥欺骗兄弟的感情,那就是原则问题,令关云长不得不好好想一想。

    不错,不光是张飞,关羽不也有这种经历嘛,大哥悲伤,做兄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