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帽子王崛起-第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袁术的脑袋从徐州送到许都,而后又从许都转送到冀州,到了袁绍手里已经是七月底。

    虽说袁绍与袁术是亲兄弟,曹操并不担心袁绍会为袁术报仇,只因为这两兄弟水火不容,在这之前他们俩可一直站在对立面。

    正是基于这一点判断,曹操该干嘛还是照干不误。

    许都使者告诉袁绍,袁术的死亡与曹操无关,是刘备杀了袁术,而后把首级送到朝廷请赏。

    曹操把自己撇得很干净,但是,袁绍能不能相信又是另一回事。

    别看在袁术还活着的时候,袁家俩兄弟并不和睦,甚至还相互较劲。

    可那是以前,如今袁术死了,所有的恩怨一笔勾销,毕竟袁家一父俩兄弟,打断骨头连着筋,袁绍咋一看到袁术的首级,当时就懵了。

    袁绍双眼发直,好半天没有动静。

    显然,袁绍没有料到会出现这种结果,说好了袁术要来冀州养老,怎么突然就死了?

    袁绍的手下都看着他的脸,发现大将军脸上已经是老泪纵横,悲痛欲绝。

    袁绍想克制自己,可惜心中压抑的那股情绪终于爆发,忍不住嚎啕大哭:“呜呜。。。。。。”

    在袁家,袁绍是哥哥,袁术年幼是弟弟,但是袁绍是庶出,袁术是嫡出,俩兄弟待遇自然不一样。也正是这种不一样待遇,让哥俩产生矛盾,袁术自以为自己是嫡出,所以瞧不起小老婆生的袁绍。而袁绍自然为此心中不忿,与袁术憋着劲。

    不过,尽管他俩不是一个妈所生,却有个共同的爹,都是袁逢的儿子。

    在年轻的时候或许很计较,现在袁绍和袁术都老了,有些事自然也就看开了。又不是他一家有庶子、嫡子之分,这天下都一样,袁绍不照样重视嫡子嘛。只是袁术和袁绍兄弟俩内情略微复杂一些而已,更牵扯到争霸,致使年轻的时候俩兄弟关系相当恶劣。

    年初的时候,袁术来信说要把皇位让给自己,他要来冀州与兄弟团聚。那时候袁绍心里也很柔软,一口答应了袁术来冀州养老之事。

    涉及到争霸,哪怕亲兄弟也不行,这是原则问题。

    如今袁术不想争霸了,袁家兄弟之间也就没有了利益冲突,尤其是袁术和袁绍都逐渐步入老年行列,血缘上的亲情自然而然凸显出来。

    袁绍还在等待亲兄弟见面呐,人没有来,倒是人头送来了,这种巨大的反差让袁绍如何承受?

    “曹阿瞒、大耳贼刘备,你们竟然合谋杀了我兄弟,我袁绍与你们势不两立,今生今世袁某必杀尔等,为我兄弟报仇!”

    悲愤过后,袁绍的脸色狰狞可怖,发誓要为袁术报仇雪恨。

    袁术的人头是曹操派人送来的,人却是刘备杀的,虽然具体详情袁绍不知道,大略想想其中的过程,估计曹操和刘备二人都脱不了干系,一定是曹操令刘备截杀袁术北上,凶手必然是大耳贼。所以,无论是曹操,亦或是刘备,他俩都脱不了干系。

    袁绍召集文武官,商议兴兵伐曹。

    谋士田丰说:“兵起连年,百姓疲敝,仓廪无积,不可复兴大军。宜先遣人献捷天子,若不得通,乃表称曹操隔我王路,然后提兵屯黎阳,更与河内增益舟楫,善置兵器,分遣精兵,屯扎边鄙。三年之中,大事可定矣。“

    谋士审配表示反对,说:“不然,以明公之神武,抚河朔之强盛,兴兵讨曹贼,易如反掌,何必迁延日月?”

    谋士沮授说:“制胜之策,不在强盛。曹操法令既行,士卒精练,比公孙瓒坐受困者不同。今弃献捷良策,而兴无名之兵,窃为明公不取。”

    谋士郭图不甘寂寞,说:“非也,兵加曹操,岂曰无名?曹操、刘备合谋陷害,明公为弟报仇,此天经地义!”

    尼玛,乱了,袁绍谋士不少,正方、反方各执一词,这就是冀州的特色。如果袁绍是个英明的主,或许从中做出正确的选择。问题是袁绍好像并不太英明,能不能从这些纷乱见解中做出最佳选择,真的很难说。

    田丰说的理由都对,计策也非常稳妥,但是,需要准备三年,袁绍有那么大的耐心吗?

    审配似乎为了反对而反对,话语中充满赞扬之词,最容易打动袁绍。再加上郭图所说,袁绍是为了袁术报仇,不能说理由不充分。

    袁绍是不是单纯为袁术报仇,其实只有他自己心里明白,别人无从得知。或者说,袁术的死亡,只是袁绍针对曹操的借口,开战嘛,总要有个理由不是?

    为何袁绍突然变得果断,要与曹操决战?原因无非是击败公孙瓒之后,袁绍内心极度膨胀,感觉自己有实力击败曹操。对于袁绍来说,天下最大的对手便是曹操,他与曹操早晚要有一场决战。

    而曹操又挟天子以令诸侯,没有理由出兵的话,无异于对大汉朝廷大不敬。

    在袁绍看来,天下能威胁到自己的势力也只有曹操,他若能击败曹操,其他势力则不足为虑,袁绍内心也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坐上皇帝宝座。

    如今袁术死亡,恰好送给袁绍动武的理由,仅此而已。

    本来这件事情的版本,应该是徐州刘玄德在杀了徐州牧车胄之后,担心曹操报复,欲与冀州袁绍联手应对曹操,并求请郑康成郑玄作书与袁绍。

    如今变了,刘备手下大将,三弟张翼德杀了袁术,刘玄德哪里还敢与袁绍联手?

    其实,这一切始作俑者,应该算在秦宜头上,只不过所有人忽略了秦宜这一因素。

    别忘了,当初秦宜完全可以击杀袁术,但是,他没有这么做,而是指引方向让张翼德去追袁术。也就是说秦宜早就想到了这一步,特意不杀袁术,留给张飞杀袁术。

    秦宜知道张飞的性格,杀性爆棚,当时张飞又是什么处境?这家伙被秦宜暴打一顿,心中肯定憋着气,追上袁术会是什么结果,用脚后跟都能想明白滴!袁术能活才是怪事。

    要不说秦宜真的很坏,他要给刘皇叔挖坑陷害,一个坑接着有一个坑,挖起来不算完。挖坑不要紧,关键是刘玄德至今没有觉悟,把所有的一切恨意都集中在曹操身上。

    呵呵,秦宜狠啊,曹操的仇怨解不开,如今又让刘备与袁绍结仇,几乎把刘皇叔所有的路都给堵死了。

    之所以如此坑害刘备,秦宜知道他是打不死的小强,生命力太顽强,一旦曹操击败刘备,肯定又要跑到袁绍那边。好吧,你丫的逃跑的本事天下第一,我把你投袁绍这条路堵死,看看你往哪里逃?

    投袁绍的路没有了,刘皇叔肯定还有其他路可走,秦宜猜测,刘备可能往豫州找刘辟。但刘辟是黄巾余孽,有损刘皇叔高大上的形象,危害要小得多。算计来算计去,秦宜感觉这种结果还算不错。

    秦宜这个坑挖的真不错,细节变了,历史轨迹没有改变。

    虽说没有刘备写信这个引子,袁绍之弟袁术被人宰了,这便是袁绍起兵最好的理由。

    谋士争论不休,袁绍眉头紧皱,不得已摆摆手,说:“不要再争了,我主意已定,曹贼等杀我兄弟,如此血海深仇焉能不报!”

    袁绍令审配、逢纪为统军,田丰、荀湛、许攸为谋士,颜良、文丑为将军,纠集马军十五万,步兵十五万,共计三十万大军,准备进军黎阳。

    命令下达,冀州一片繁忙,各路兵马集结,筹备粮草,如此大的战役可不会在一天两天准备完善。在冀州准备差不多之时,恰恰是扬州与荆州开战的时候。

    袁绍欲决定出兵黎阳,郭图进言:“明公大举伐曹,必须数曹操之恶,驰檄各郡,造成曹操有罪的声势,这才会显得明公名正言顺。”

    袁绍觉着郭图说的很有道理,遂令书记陈琳草檄。

    陈琳,字孔璋,素有才名,桓帝时为主薄,因谏何进不听,复遭受董卓之乱,避难冀州,被袁绍用为记室。

    陈琳领命草檄,援笔立就。

    “盖闻明主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夫非常者,固非常人所拟也。

    。。。。。。

    其得曹操首级者,封五千户候,赏钱五千万。部曲偏裨将校诸吏降者,勿有所问。广宣恩信,班杨符赏,布告天下,咸使知圣朝有拘迫之难。如律令!”

    檄文言辞犀利,洋洋洒洒陈述曹操罪恶。

    这还不算,檄文最后还有重金悬赏,曹操的脑袋很值钱啊!

    skbshge

第165章 一世冤家() 
曹操又与手下谋士说到扬州牧秦宜,众人表情怪异,谁都知道这已经是曹操的心病,是他曹操自己精虫上脑,走了一步臭棋,没有人愿意揭曹操疮疤。

    眼看着有一次大好机会收拾他,转眼间烟消云散,你说怪事吧。

    众谋士唏嘘不已,却也无可奈何。

    曹操的沮丧,在谋士面前暴露无遗,郭嘉出来打圆场:“既然扬州牧秦宜与荆州刘表开战,仇怨已经结下,若双方战局扩大,爆发扬州与荆州之间全面战争,则扬州与荆州这两方都不具备威胁,许都反而可以安心与冀州袁绍对峙。”

    程昱建言:“若战时需要,或可给秦宜些利益,让他借道泰山去攻击青州,令袁绍腹背受敌。”

    荀攸反对,说:“不可,万一秦宜有野心,顺道吞了泰山郡,而我军正在与袁绍大战,无暇顾及东部,到那时许都可就亏大了。”

    众谋士议论纷纷,曹操眯着眼不知心里想,半晌才抬起头来,有点颠三倒四,说:“目前秦宜虽弱,但崛起速度太快,终究成尾大不掉之嫌,不可不防。若有机会,还是早早除掉为妙。目前看,对付秦宜要往后拖了,集中精力对付袁绍吧。”

    众人懵逼,你刚才不是说过了嘛,怎么又说一遍。

    荀彧或许知道曹操内心,实在太糟糕了。呵呵,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现在还真不敢招惹扬州牧秦宜。

    心里虽然腹诽,却也不敢让曹操继续走臭棋,急忙说:“主公,如今暂且放过秦宜,英明无比,值此与袁绍开战之际,不能给秦宜任何借口联合袁绍南北夹。据悉,秦宜已经纳袁术之女,与袁家扯上关系,若袁绍聪明的话,借此与秦宜勾连,与我大是不利。无论如何,扬州牧秦宜不能被袁绍拉过去。”

    “哎,不仅要缓一缓对付秦宜,更不可让袁绍争取过去。秦宜拥有一州之兵,平常或许不算什么,但在关键时刻,他的作用很重要。”曹操有心病,奈何没有机会,这时候他还真不敢与秦宜翻脸。叹道:“袁本初真是选的好时间啊,咳咳。”

    呵呵,不仅不能翻脸,还要尽力拉拢,你说这事弄的。

    自家事自己知道,自以为是一个妙计,谁知道弄巧成拙,成就了秦宜一番事业,曹操真的欲哭无泪。

    的确,在对付秦宜这件事上,曹操确实花费了不少心思。如果没有袁绍干扰,曹操计谋非常完美。

    前面错也就错了,老曹很想收拾残局,早一点扼杀扬州牧秦宜,但木有机会呀。哪怕大耳贼刘备骗取五万军队,随后又杀掉徐州牧车胄,曹操不也没脾气嘛。

    曹操最恨刘备,哪怕曹操心里有千般怨万般恨,那也要等到秋收之后,手里有粮食才能发动战争。

    好吧,秋收快到了,手里有粮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