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战友我的妻-第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小米和罗大凤回重庆当差,都是闲职,莫小米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开展地下工作,罗大凤忙一些,要给范府家眷看病做保健。

    罗大凤穷苦出身,最看不惯那些娇滴滴的太太小姐,以前跟罗老爹耍猴卖艺时没少挨过她们奚落,因此心怀忌惮,还没去范府就有了心结。

    民国路的范家大院住着大太太和四房姨太太,每人一套宽宅,隔着几个小花园,花团锦簇,曲径通幽,犹如公园一般,罗大凤头一回去时竟然迷路了!

    那是回到重庆的第三天,范师长让副官王小吉找到罗大凤,要她上车去范府给大太太检查身体。罗大凤换了衣服,背起医药箱,跟着王小吉来到民国路。

    范府和她想象中一样,高墙大院,青砖碧瓦,门口一对石狮张牙舞爪面目狰狞。刘湘亲笔“范府”两个大字金碧辉煌,充分彰显主人霸气。不是随便哪个人都能得到国民政府四川省主席的题名,由此可见范绍增在四川社会地位和声望确实不同凡响。

    罗大凤瞟了一眼门口守卫的士兵,他们立即向她敬礼,师长副官带来的客人自然不寻常,哪敢怠慢?

第二百四十一章() 
范府管家把他俩迎进门,刚走几步王小吉就喊内急,罗大凤早听说过他“尿罐”的绰号,禁不住抿嘴偷笑,王小吉满脸通红,赶紧一溜小跑奔向茅厕。

    管家在前面带路,罗大凤跟着,又走了几步,一个丫鬟匆匆跑来,对管家问道:“三姨太问你,她的早点为啥还没有送到?”“噢,看我这记性,搞忘了!马上去,你去给三姨太回话,我马上就去!”管家一拍脑门,答道。随后指着前面说道:“罗护士,你走到那道门右拐,直走一百米再左拐,再走两百米就到了。”

    管家走后罗大凤闷着头往前走,口中念道:“右拐,直走一百米,左拐,再走两百米。”边念边走,不知不觉走进后花园。好大一座花园啊,虽是初春时节寒意料峭,仍然掩饰不住满园春色,腊梅未曾完全凋谢,散发出淡淡的幽香。

    罗大凤眼馋花园美景,禁不住驻足观赏,看了一会儿才恋恋不舍离去。这一看不打紧,管家的话全忘了,眼前有几条小径,哪一条通往大太太的房间呢?

    “你干啥呢?”忽然响起问话声,罗大凤转身一看,是个丫鬟,十几岁的样子,长得乖巧伶俐。“哦,我是七师师部医院护士,姓罗,是师座让我来的,给大太太做检查。”罗大凤连忙回答。

    丫鬟从头到脚把罗大凤打量一番,说道:“你怎么跑到这儿来了?这里是三姨太和四姨太的住所,大太太房间在那边,跟我走吧!”罗大凤如释重负,心想:早听说范师长姨太太多得自己都数不过来,看来传闻不假。

    范绍增的发妻约莫四十多岁,比丈夫年长几岁,中等个子,体态丰满,穿着碎花绸缎旗袍,外罩裘皮大衣,慈眉善目。罗大凤向大太太微微鞠了一躬,问候道:“夫人好!”大太太眯着眼,笑着说:“罗护士是贵客,不用讲礼,看座,上茶!”

    罗大凤坐下后大太太说道:“些许是年龄大了,最近老觉得头晕,心口疼,麻烦罗护士看一下!”“好的,夫人请放心,一会儿我给您好好检查。”罗大凤答道。

    罗大凤正在卧室为大太太做检查,客厅叽叽喳喳响成一团,大太太有些不高兴,对贴身丫鬟说道:“去外面看看,发生啥事了,怎么这么吵?”几分钟后丫鬟推门进来,禀告道:“太太,是那些姨太太,说凭啥不给她们检查?闹着要去找老爷评理呢!”“唉,真不让人省心!等会儿我去见她们。”大太太叹了口气。

    莫小米可没有罗大凤那么清闲,重庆特委遭到复兴社特务破坏后损失惨重,情报网接近瘫痪,上级党组织指示特委要尽快恢复,唤醒冬眠的地下工作者,重新开启电台。

    这是一件艰巨的任务,几乎不可能完成,敌人不仅没有放松对中共围剿,反而变本加厉,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对重庆地下党进行拉网式搜查,每天都有外围人员被捕入狱。

    齐三和坐上“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二处”重庆站站长宝座,第一件事便是集中兵力追查中共重庆特委首脑机关,这是他的使命,也是心头痛,如果不是郑介民死保,他极有可能因未能完成任务而解甲归田。

    其实这两年齐三和劳心费力,做出不少业绩,破获中共在川东、川南、重庆等地交通站数十个,抓捕共党嫌疑人两百多人,枪毙上百人,在组织内部也算佼佼者。然而戴老板是完美主义者,尤其对重庆寄予厚望,国民政府首都迁往重庆已经铁板钉钉,戴老板不希望重庆有共产党存在,他要斩尽杀绝斩草除根。

第二百四十二章() 
中共地下党在四川布局多年,深谋远虑运筹帷幄,岂是短时期内能够摧毁得了?中共长江局针对重庆特殊情况向党中央递交了一份专题报告,希望加强重庆党组织的领导,培养后备力量,为抗战前线输送更多新鲜血液。

    党中央极为重视这份报告,有关首长特别批示:要求把报告落到实处,从全国各地抽调精兵强将补充到重庆地下党领导的网络中,用以对抗国民党特务组织围剿。

    在党中央及各级党组织关心下,一大批共产党员从各个地方来到山城,他们之中既有身经百战的红军战士,也有久经考验的地下党员,还有许多大学生和进步青年,以不同身份进入重庆,荟聚到杨家坪特委总部机关。如何保护这批精英不受到敌人伤害,是摆在特委主要负责人面前一个严峻问题。

    为此高嘉天召集新的领导班子开会研究,决定成立临时行动小组,由莫小米、苏小花、罗大凤、梁海、小闵等人组成,莫小米担任组长,苏小花负责与特委接洽联络。

    行动小组主要任务就是保护这些来渝的骨干分子,名单没有文字记录,全部装在小组成员脑子里,即使被捕敌人也得不到,只会玉石俱焚。

    莫小米得到明确指令:任务核心是保护一位代号为“鹞子”的情报员,真实姓名不详,只知道他来自红四方面军,二十多岁,未婚。

    这位“鹞子”接替重庆特委原有情报员工作,因为从事收发情报时间太久,敌人已经熟悉他的手法,从秘密渠道传来线报:国民党特务组织开始逐步破解我党密码系统,其中包括四川、西康两省,更换密码、提高密码解密难度亟待进行。

    “鹞子”此行带来苏联最新密码技术及最高级别密码本,党内保密级别“AAAAA”,迄今为止尚未有人破译过,据说编撰者曾获得代表最高荣誉的列宁勋章,是国际密码界顶级专家。

    重庆特委专门为“鹞子”做了安排:换上新的身份,找来一个地下党家庭作为掩护,户口本、身份证、工作证都用上新身份。有一份在航务局上班的正式工作,每天早出晚归,标准的上班族。需要收发报时坐上人力车到郊外,有专人护送,负责这项工作的正是莫小米和梁海。

    梁海怎么也来到重庆呢?——在军营中打架时无意中被范绍增撞见,一看,咦,这小子功夫不错嘛!于是调到重庆充当他的警卫员。山城并非世外桃源,日本间谍多如牛毛,汪伪分子也蠢蠢欲动,范绍增是出了名的抗日派,早被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如果不是有一个加强排日夜陪伴警戒,范绍增的人头恐怕已经掉过几回了。

    “鹞子”身穿深蓝色中山服,头发梳成中分式,抹上厚厚一层发油,油光可鉴;戴着圆框眼镜,眼镜经常往下滑,好像随时要掉下去,需要时不时用手扶一扶;衣服笔挺,裤脚棱角分明,看得出每天都熨烫过;皮鞋油光锃亮,是那种街头地摊的劣等货,走起路来“吱嘎吱嘎”响。

    第一次见面时莫小米真没把“鹞子”和传说中那个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密码专家对上号,心里寻思:太年轻了!太迂腐了!太市侩了!逢人点头哈腰,看报纸像找蚂蚁,做事唯唯诺诺,跟那些靠微薄薪水养活全家的小职员没有任何区别。

    “鹞子”唯一特征是操着一口东北话,字正腔圆,中气很足,说话时鼻孔朝天,露出几根鼻毛。莫小米很少听到他讲话,沉默时候居多,也很少笑。

第二百四十三章() 
这是人生第一份工作,秦香兰十分重视,她是坐班,必须穿职业装,复兴社对着装有规定:外勤人员可穿便服,最好以深色中山服或西服为主,负责特勤的人员,譬如行动组、情报组等有组织定制的统一服装,其他人员均是便装。

    直至1938年8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成立,复兴社特务处才配发了与中央军一致的黄呢军装,佩戴军衔,和“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只有便装截然不同,正式加入国民革命军序列。

    秦香兰每天穿着职业装上下班,准时上班,按时下班,完全是一名随处可见的普通上班族。进入情报组办公室,泡好茶,往往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有时忙得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秦香兰彻底沉浸在密码的世界里。

    三十年代的中国分为三大区域:日占区(又称沦陷区)、国统区和共占区(又称苏区),每个区域都有一座或几座情报活跃的城市,如日占区的哈尔滨、上海、南京,国统区的重庆、武汉、西安,苏区的延安,情报往来十分频繁,是中国当时电波最密集的地区。尤其上海、重庆两地,商业电台、军事电台、使馆电台、私人电台如过江之鲫,分布在城市每个角落,敌我难分。

    电台犹如飞机,电波如同空中航道,都有固定波段,统一由国家电讯部门管理,国民政府时期称为“交通部电信管理局”,负责全国无线电网和长途电话网建设管理。这个部门看似重要,什么都管,其实什么都管不了,因为电台太庞杂,归口太多,根本分辨不清,也不敢过问。

    齐三和给秦香兰布置的首要任务是找出中共地下党潜伏电台,数量有多少,在什么位置。这个任务犹如大海捞针,以前曾经破获过多部电台,但要不就是乱七八糟的商业电台,或者那些有后台背景的私人电台,要不就是日本人或者汪精卫追随者的电台,真正属于中共的凤毛麟角,还不在主城区,多半是游击队的破烂玩意儿。

    电台是谍报工作的灵魂,没有电台的特工跟孤魂野鬼差不多,与组织失去联系便失去了行动方向。因此戴老板特别重视密码编撰破译,不惜花血本从美国购买了几十台监控车,并且培养出一批类似秦香兰这样的密码技术骨干。

    秦香兰就像一台上了发条的机器,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工作,表面上按时上下班,其实回到家还要继续进行,直至深夜。幸亏这是一项她喜欢的工作,不然肯定被逼疯了!

    秦香兰父母不知道女儿从事什么职业,也不好问,怕她生气,大儿子远赴美国留学去了,只留下女儿在家,他们不希望秦香兰负气离开。

    密码的世界充满未知,犹如夜空星辰,无穷浩渺无穷遥远,永远没有尽头。秦香兰凭着一股韧劲,把自己扔进这虚幻缥缈的世界里,苦苦探索,不放过任何可疑线索,期待奇迹发生。

    电台收发信息高峰期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段,早上6点—9点,中午11点—14点,晚上23点—凌晨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