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秦二世-第4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务缠身,见两位正在酣睡,所以不辞而别,还请见谅。江湖险恶,两位身手不凡大可另谋出路,龙卫府不会再缉拿二位,祝君安好,另赠老马两匹令牌一枚,以作代步和证明身份之用。好自为之,知名不具。”
    秦天茫然的读完纸条上的寥寥术语,上看下看了半响似乎才回过神来。
    “这么说,那些龙卫府的人走了?咦,这用来写字的是什么物事,看似羊皮纸又不似,好轻也!”秦天刚刚问出一句话,马上就被手中的那张白纸吸引住了,翻来覆去看个不停。
    对身边大个的粗大神经樊雨早就清楚,无奈的翻了个白眼,看着南方恨恨的道:“秦天,我要去咸阳!”
    “哦,好!啊?你要去哪?”
    秦天先是随口应了一句,随即似乎反应过来失声惊叫道。
    “咸阳!咸阳!咸阳!我要去咸阳!”
    樊雨解下系在帐篷边上的骏马利索的翻身上马,气呼呼的看着秦天叫道。
    “可是,可是,我们进不了城也!”
    “我要是你就多看看那稀罕物事上写的字。”
    “哦!”
    “你去不去?”
    “去去去!樊姑娘去哪,我就去哪!”
    “驾!”
    “去咸阳做什么?不会去找那小吏吧?”
    “我还没想好!不过你知道他是谁吗?”
    “不就是个长的好看点的龙卫府小吏么?”
    “他叫胡亥!”
    “哦,这么古怪的名……啊!”
    却是马背上的秦天跌落了马下。
    “咯咯咯!”
    “真的?”
    “不知道!”
    …………七天后,匆忙自河东回返咸阳的胡亥已经到了距离咸阳城不到百里的栎阳城。在这之前,五马侯令狐范被龙卫府缉拿正押解回返咸阳的消息却是已经如一阵风般传遍了大秦各地。
    从大秦立国以来,五马侯令狐范当然不是第一个被皇帝下令缉拿的侯爵重臣,长信侯嫪毐、文信侯吕不韦两人可以说是最近几十年来最为典型的例子了。
    不过这其中自然有不同,那就是五马侯令狐范是以善秦之功得封侯爵。如今在大秦,因善秦之功得封侯爵之位的还有包括武安侯马兴在内的十三人。
    每一个都是位高权重镇守一方的豪强。
    正是因为如此,令狐范突然事发被皇帝下诏缉拿进咸阳也就显得格外不同。所有人都在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皇帝是不是现在要对那些依靠善秦之功归附大秦得封侯爵的人动手了。
    紧接着,令狐范之子令狐冲在河东官道以饼苛待灾民贩卖童女、并自称是河东皇帝之事也被爆了出来。当然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令狐冲说这话的时候被一个人听到了。
    那个人就是领着百余个龙卫府亲卫微服北上的大秦二世皇帝陛下!
    这个消息传出,整个大秦顿时为之哗然!
    上党和太原、河东三地的灾民听闻这个消息无不跪地遥拜咸阳。那一晚亲身经历过令狐冲之事的灾民们更是成为人人追捧的对象,能够见到圣天子,就算再发几次水灾又有何妨?
    这一切胡亥都未曾放在心上,从拿下令狐冲的时候胡亥就清楚,自己北上的事情必然要说出来的。毕竟王豪虽然是兵部尚书、嬴二虽是龙卫府统领却是没有权力直接对一位侯爵进行缉拿问罪的。更何况为了鼓起灾民自救的信心,爆出自己北上的消息未尝不会是一种鼓舞。
    回咸阳的路上,胡亥考虑最多的却是平夷郡莫乎尔也就是胡忠那二十余万东胡人的状况。
    (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六章 重头戏
    数十万东胡人在归附大秦之后很快就被胡亥一分为三分别新设了平夷郡、内蒙郡和黑龙江郡,并且从东胡人中挑选最为精壮的男丁组成了如今大秦十八支军团中的平夷军,交由李信统领。
    将东胡部族分而治之的事情,胡亥做的极为干脆。他很清楚胡忠如今虽然在东胡一族中的话语权颇重,但是却不能真正的完全掌控整个东胡部族,东胡一族中的那些长老虽然一个个垂垂老矣,手中掌控的力量却是不弱。
    所以,胡亥当初在分割东胡部族的时候主要分割的也就是那些心中有别的想法的大族,对胡忠部族却是少有触动,毕竟平夷郡还需要胡忠这个基本上完全臣服于大秦的东胡首领来镇守。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随着那些力量不弱的东胡长老族人被抽调分割,他们也只得老老实实的跟着胡忠到了平夷郡,为大秦牧边、建城。
    可惜,人算终究不如天算。
    冒顿的反扑虽然最后因为九原军及时的救援而功亏一篑,却也让胡忠也就是莫乎尔的核心族人死伤无数。实力锐减的莫乎尔部族终于不能够再完全的压制那些早就对东胡臣服大秦、牛羊马匹由太仆寺造册管理、东胡人学习大秦文字、筑城、屯田等等诸事不满的东胡长老们了。
    其实早在胡亥分割东胡部族的数十万族人时,东胡部族就曾经为到底是继续归附大秦还是叛出大秦有过一次争论。
    在那些有野心的东胡部族长老们看来,如今东胡一族最大的敌人匈奴人已经被秦人打的几近消亡,而东胡一族又得到了为数众多的大秦制式兵械的武装,实力相较于当初的匈奴甚至还要超出一线。
    匈奴人尚且能够让秦人数百年来只能望阴山兴叹而无法越雷池一步,更不要说如今的东胡人了。更何况,匈奴人走了,阴山以北广袤的肥沃草原都属于东胡一族的了。
    这个时候东胡人叛出大秦,秦人想要征伐东胡一族,却已然是不可能了。
    因为东胡人羽翼已丰。
    大草原本就是上天赐给东胡人最大的礼物,作为草原上的雄鹰,任何人来到这大草原也只能是望草兴叹,而不能奈何东胡人半点。
    更何况东胡人世代生活在大草原上,逐水草而居,牧马放羊,怎么能学习秦人的文字?怎么能抛弃东胡部族的传统建城屯田曰出而作曰落而息?
    这不是东胡人应该有的生活。这是那秦皇想要让东胡人灭族而使出来的恶毒手段。
    在狼居胥山同匈奴人最后一战之后,这样的矛盾就开始在平夷郡的东胡人中发酵,萌发,并最终演变成一场战乱。
    一方是以胡忠为首的忠于大秦的东胡人,另一方则是主张叛秦的东胡长老们。
    本为一族的东胡人,大秦历五十三年、大秦二世三年的这个夏天,在狼居胥山下最终举起了手中的秦制兵械对自己的族人扬起了屠刀。
    好在胡忠察觉到平夷郡即将到来的乱象之后,第一时间就像九原军求援。
    其实这个乱局早在胡忠孤注一掷同匈奴人一战的时候就已经埋下。
    收到消息的九原将军涉间,一面将平夷郡发生叛乱的事情紧急奏报给咸阳,一面亲自统领九原要塞如今仅剩的三万精锐骑兵驰援平夷郡。
    当然,涉间奏报给咸阳的除了军情外,还有一封告罪文书。
    没有皇帝的命令任何人不能够调动超过一千人以上的大军,这是大秦军中的一条铁律。犯了,就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涉间很清楚这一点。
    但是他同样更清楚,一旦胡忠这股效忠大秦的东胡首领被那些想要叛出大秦的东胡人给诛杀殆尽的话,那么大秦又要耗费无数的人力和物力来平定草原上的动乱。
    匈奴人被打跑了,东胡人就将成为大秦的心腹之患。更有甚者这动乱也将直接影响到内蒙郡、黑龙江两郡。因为在这两郡中,有着总数超过三十万的东胡人。
    一个处理不当,大秦西北、东北的十余个郡都将陷入一片混乱当中。
    涉间自然不会知道,虎贲军九万大军其实早在一月前就已经到达内蒙郡的草原深处。如果他知道这个消息,自然不会像现在这样紧张。
    同蒙豪商量良久,涉间最终还是决定了出兵驰援胡忠,当然驰援和告罪必须要同时进行的。想来,皇帝收到消息自然会明白。
    不得不说涉间的这个决定很正确。
    正是因为九原军的及时驰援,在胡忠等人就要抵挡不住叛乱的东胡人进攻的时候,九原军赶到了。及时出现的九原军,让处心积虑准备了良久的东胡长老们只得落荒而逃,遁入茫茫的草原深处。
    涉间亲自领两万驰援而来的九原军精骑马不停蹄的一路追杀三天三夜,在茫茫草原上留下一道完全用血肉铺成的道路之后,最终将十余个叛乱的东胡长老尽皆斩于马下。
    只有二长老额多帖侥幸领着千余亲信在茫茫夜色的掩护下逃过涉间的追杀。
    跟随额多帖这些叛乱长老逃窜的两万多东胡骑兵,也大多被涉间大军埋葬在茫茫草原深处,风化为成片的枯骨。
    ……咸阳宫议政堂。
    离开咸阳不过才半月的胡亥再次回到了这座属于他的大殿之中。
    此刻内阁五位老臣、六部尚书以及除兵部左侍郎王豪外的一众重臣齐聚议政堂中。
    随着五马侯令狐范之事传到咸阳,朝中群臣不是普通百姓,他们自然能够从这半月来的异状中知道皇帝秘密北上之事十有**是真的。
    一个个心中凛然的同时,却再次对各自族中的子弟加强了管教。
    上一次范见只是挨了训斥,而这一次令狐范怕是连脑袋都不一定保得住了。
    “涉间这一次做的不错。坚决果断,内阁传诏涉间以及三万九原军兵卒尽皆进爵一级。”虽说跑了额多帖后面会有些麻烦出现,但是该赏的胡亥自然不会吝啬。
    “胡忠及一干效忠我大秦的东胡长老,每人进爵三级。抵制叛乱的东胡族人,每户赏铜币千枚。”
    “臣等遵旨!”
    千枚铜币在大秦的赏赐中算是很少了。东胡长老进爵三级,其实严格来说甚至还比不上九原军的进爵一级。因为他们之前都没有任何的爵位,而大秦爵位是越往后进爵越难。所以对这点赏赐,群臣自然都心知肚明。
    赏赐过后,议政堂内马上安静下来。
    殿内群臣谁都知道,重头戏来了。
    (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七章 老卿出马
    额多帖逃走,对内蒙和黑龙江两郡的东胡人必然会产生影响。至于这影响能造成多大的破坏,这就要看朝廷如何处置两郡中原属额多帖的族人以及额多帖对这些东胡族人有多大的影响了。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额多帖不会死在狼群遍地的大草原深处。
    但是不管如何,大秦西北和东别边疆的郡治安全显然已经存在切实的威胁。这威胁有额多帖可能带来的,也有可能会是如今迁移到内蒙、黑龙江几郡的额多帖族人带来的。
    不过,最大的变数应该还是全部用大秦制式兵械武装起来的那十万平夷军。一旦平夷军哗变,大秦不仅要自食武装平夷军所带来的恶果,如果处理不好更会给自己在大草原上树立一个比之先前要强大许多的敌人。
    更重要的是,刚刚迁到这数郡之地的三十万秦人,将会直接面临兵灾。这是胡亥一定不允许发生的。
    “朕,想让老宗正大人代朕去东北数郡走一走,看一看,不知老宗正意下如何?”
    胡亥沉默片刻,看着下方的嬴腾开口道。
    内阁府的五位辅政大臣,其实早在上党和太原黄河泛滥发生水患之后,胡亥就考虑要不要派出朝中的重臣前往灾地巡视一番。
    只是如今大秦所有政务基本上胡亥都做起了甩手掌柜全部交给了内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