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沙百战穿金甲-第3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口的呕吐。

正是众从大吐特吐之时,十几个混身是泥、见不清面貌的汉子从远处走了过来,走到近处。这些人全部停下来看着侯大勇一行人。

侯大勇极不喜欢穿宰相官服。这次救灾就随便地穿着一仟圆领长衫,束上腰带,腰带上挂着飞龙刀。如此打扮寻常之极,却也透着些贵气。时英此时已是汴河水师的大帅,这次救灾他跟随着侯大勇,为表示对侯大勇的尊重,就天天穿着汴河水师都挥挥使的正式官服。

一个身材高大强壮的泥汉子走了出来,他走到时英面前,郎声道:“澶州录事参军肖青见过大将军。”

大周朝地方官制承继地唐朝地方官制,地方上有州(郡)、县两级,州的长官为刺史,唐玄宗天宝元年。改州为郡,改刺史为太守,后复为州,上州刺史从三品,其下佐官有别架一人,从四品下,长史一人,从五品上,录事参军事一人。从七品上,录事二人,从九品下,此外还有司功、司仓、司户、司田、司兵、司法、司士等七曹参军各一人,皆从七品下。

别架、长史、司马称为上佐,一般情况之下,上佐并无具体职任,因其品高俸厚,又不亲实务,故多用以优待宗室或安置闲散官员,所以白居易称这类官为“递老官”。录事参军和上佐官员不同,是一个实职官位,诸曹“判司”就由各州录事参军事统辖,未设司马之州,录事参军为刺史之佐,处于综领督察的地位。

侯大勇从大梁出发前,吏部就提供了一份详尽的官员名单,澶州刺史为王成德、司马为郑有林、录事参军事为肖青,从职务品级来说,肖青是澶州城的第三号人物。

肖青是从七品上的官员,身上衣服全部糊满了泥土,已经看不出官服的颜色,只是从样式上能君出是官服同,个子极高,身材颇为强壮,眼晴布满了血丝,显得颇为劳累,时英上下打量了一会肖青,道:“肖参军,这位是侯相。”

肖青这些天来天天和死尸打交道,身心已被惨象刺激得麻木了,脑筋也显得颇为迟钝,他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侯相是谁,低声自语道:“侯相,侯相是谁?”

封沙斥道:“肖参军好生无礼。”

肖青听到此话又望着铠甲鲜明的大队人马,猛然间醒悟:侯相当然就是大名鼎鼎的侯大勇。

上前行过大礼之后,侯大勇挥了挥手,道:“免礼,不知者不为罪。”侯大勇突然脸色一沉,道:“城中百姓伤亡多少?灾民如何安置?王刺史、郑司马两人在何处?”

提出王成德和郑有林,肖青心中就有一股怒火,他摸不清侯大勇态度,就强压着怒火道:“王刺史和郑司马两人在城外的九龙山上,那里地势高,百姓和两位大人皆在九龙山上。”

“肖参军,城中有多少百姓,九龙山上有多少百姓,城中被掩死多少?你要说实话。”肖青脸色平静地道:“澶州城共有三万五千户,十六万五千八百七个四人,九龙山上现在不足一万人。”

侯大勇虽然知道损失惨重,但是听到这个数字,心中一惊,翻身从马上跳下来,猛地抓住了肖青地衣襟,历声道:“还有十五万人到哪里去了?”

肖青眼中突然涌出了泪花,他哽咽地道:“十五万人,这城里埋着数万人。”

“其他人在哪里?”

肖青用手指着北面,泪水终于如天下地暴雨般流下来,他愤愤地道:“其他人全部被黄河冲走了。”

十五万人!如此巨大的数定,如天上的闪电把侯大勇震得目瞪口呆,他怒骂道:“你们这群王八蛋。”怒骂地同时,侯大勇腿向前一别,猛地使力,把肖青摔出数丈之远。

肖青身体极为强壮,自幼习武,他虽然不敢抵抗,可是也没有料到侯大勇的动作如此利索,只觉得重心一失,就腾空而起,被重重地摔在泥地里,眼里一阵舍星乱冒。

时英认识侯大勇之时,侯大勇已是西北面行营都招讨使,自然不会冲锋陷阵,此时,他眼见侯大勇身形微动,就把一个大汉扔出数丈之远,暗道:素闻侯大勇勇猛无比,果然盛名之下无虚士。

侯大勇把肖青扔出去以后,也就冷静下来,肖青身为录事参军,对澶州城的安危负次要责任,如今带着个几个人在城中收敛尸体,也算得上尽忠职守。等到肖青爬起来以后,侯大勇不动声色地道:“肖参军,你起来吧,现在手上有多少人?”

肖青见侯大勇听到灾情之时勃然大怒,反而觉得心中一宽,他恭敬地道:“我手下一共十七人,全都是不怕死不怕臭的好汉子。”

侯大勇扭头对时英道:“时将军,这城中尸体只怕有二、三万具,天气炎热,若不及时清理,只怕城中不久就会流行瘟疫。”

时英点头道:“下官这就去办。”

时英提马上前,高声对汴河水师的中军官下令道:“运粮上军士和百姓全部下船,百姓在城外挖坑,军士到城内来清运尸体。”

中军官是一位精瘦之人,得令之后,猛提战马,直奔黄河岸边的战船。

时英用马鞭指着道:“肖参军,你是本地人,城外的墓地就由你来选地,这个数万冤魂,一定要找一个上好的墓地。”

朝中姓时的大将,只有汴河水师时英,肖青听到一句“时将军”,在看到时英的威势,已知道对面地将军是水师大帅时英。肖青正在为如何收敛尸体发愁,听到时英的安排,心中大喜,他上前一步,跪在侯大勇和时英马前,道:“侯相和大将军是澶州百姓的恩人,请受小人一拜。”肖青身后十七人了整齐地跪倒在地。

宰相,汴河水师都指挥使,都是了不得的人物,肖青跪在泥中,心思灵动,暗道:莫非这是天意,王成德那狗官也应该遭报应了。

起身后,肖青恭敬地道:“我对澶州地界很熟,九龙山风水尚佳,用来做墓地最好不过。”侯大勇接口道:“九龙山,就是灾民避难之地?”

“正是。”侯大勇沉吟道:“水灾之后,山上避难的百姓必然缺粮食,让军士们把大船上的粮食卸一部分到山上,以解燃眉之急。”

当军士们对负着粮食出现在九龙山时,一万多名忍饥挨饿的百姓顿时发出了震天的欢呼声,在封沙的组织之下,百姓各自回到原处,十几名水师幕僚开始登记山上百姓地姓名。

侯大勇上山后,没有看到刺史王成德和司马郑有林出现在灾民中,正准备询问百姓,山腰传来一阵吆喝,“你们闹什么,惊扰了大人,想挨吃鞭子吗?”

山上下来了几个衙吏模样的汉子他们突然间看到如此多军士出现在山上,就愣在了当地。

第二百六十四章鹿死谁手(二十七)

九龙山,就和黄河岸边许多的大土堆一样,也取了一个威风凛凛的好名字,可是和真正的高山峻岭相比,只是一个地势略高的大土堆而已。不过,就是这样一个大土堆,却挽救了上万人的生命。

封沙等人留在半山腰,他让灾民们各自坐回原地,然后由军士们按照百人分为一队,每队指定一个队长,很快,乱成一团的灾民就井然有序了,粮食也就很快就发到了灾民手中,半山腰上一片歌功颂德之声。

侯大勇、时英等人则快步奔向王成德、郑有林所占据的山顶,刚才还在耀武扬威的衙吏们,全都哑了口,他们不认识侯大勇,却见一位大将军毕恭毕敬地跟在了一名他身后,都知道侯大勇必定是不是一个普通人,他们跟着耸拉着脑察,跟在几个恶狠狠的军士后面。

山顶上,刺史王战德坐一个大木箱上,这个大木箱里全是装着宝贝,一半是钱物,另一半则是他收集了一辈子的字画,坐在了木箱之上,他稍觉安稳,他表情仍然有些呆滞,前几日破城而入的洪水,给了他太大的震撼。

“怎么会这样?”王成德望着昏沉沉的天空,嘴里反复地念叨着这句话。

侯大勇走到他面前的时候,王成德仍然有些痴呆地坐在木箱子上,他手下的师爷、衙吏们早已瞧见事情不对,都知趣地避到了一边。

在侯大勇心目中,王成德定然是一幅奸滑模样,没有料到眼前的王成德就如一位穷困潦倒的老童生,眼光空洞也不知望在何处,侯大勇不由自主地想起另一个世界的孔乙已,暗道:真是腐儒误事。

“王刺史,你可知罪?”想到城内之百姓的惨态,侯大勇心中的那一丝怜悯又无影无踪,就冷冷地道。

王战德收回不知看往何处的目光。目光定定地着着侯大勇,有气无力地道:“别挡着我,走开。”

时英刚满三十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他怒骂道:“王成德,你瞎了眼了。”时英正准备报出侯大勇的名号,只见侯大勇对着他摆摆手,就住口不言。

王成德对于时英的辱骂没有任何反应。仍然把眼光对着远处。

侯大勇右手习惯性地抚着刀牺,冷冷地道:“王成德,澶州城一共十六万五千八百七个四人,这些人如今在何处?”

此语一出,王成德神游天外的心神突然回到了他的身上,他浑身打了一个激灵,恢复了正常的思维,他站起身来,道:“在下是澶州刺史王成德,请问是那位大人。”话未说完。王成德已经认出当面之人是谁。年初他曾经在大殿上远远见过的侯大勇,他从木箱上滚下地来,跪在侯大勇身前。一把鼻涕一把泪地道:“侯相,黄河决堤了,城里老百姓都被水冲走了,真是太惨了。”王成德一边痛哭,一边以头撞地。

侯大勇看了一眼王成德,脸无表情地看着道:“郑有林在哪里?”

从衙吏群中走出来了一位大胖子,他跪在地上行过大礼,道:“在下是澶州司马郑有林。”郑有林和王成德的气质明显不同,王成德是明显的儒生,而郑有林身上有着浓浓的市井味道。

侯大勇抱着手臂看着澶州城里两位官员。一时打不定主意如何处置他们,他地眼光落在了先前王战德坐着的木箱之上,就对身后的亲卫道:“把木箱打开,我要看看里面是什么东西?”

王成德原本是跪在地上,立刻露出可怜巴巴的神情,道:“侯相,这木箱是下官的,都是一些圣贤之物。”

一个中年女人眼见着几位军士走向了木箱,便扑向木箱。道:“这木箱是我从娘家带来的,你们不准动它。”罗青松眼中向来只有侯大勇,其他人向来都不放在眼里,他抓起这位连骂带哭女人的手臂,稍稍用力,将她推向一边,罗青松习武之人,臂力极强,他原本只是想把那女子推开,不料那女子受不住这股大力,一屁股坐在地上。

王成德的娘子出自世家大族,是三省使张美的堂妹,她比张美小一岁,自幼就和张美相熟,她向来是颐指气使,如今被一名军汉推倒在地,顿时来了泼性,从地上爬起来,竟然披头散发的朝着罗青松撞过去。

罗青松根本不吃这一套,抬头一脚将王成德娘子踢翻在地,王战德娘子在地上打了几个滚,她此时知道来人地历害,不敢再扑上来,就在地上骂天呛地。王成德娘子对下人向来动辄就打骂,素来不为人所喜,此人遇到更加强横之人,手下人虽然表情严肃,却没有一人肯站出来援手,心底都有些幸灾乐祸。

王成德对着侯大勇不断作揖,道:“侯相,张美张大人是在下娘子地哥哥,不君僧面着佛面,就高抬贵手吧。”

张美是大周朝老臣,也是柴荣的心腹之一,一直担任着三司使这个重要职务。

三司使源自唐代:唐末,唐昭宗命令朱全忠为三司都制置使管理财政,三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