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非常年代的非常爱情-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了关的。知青们就绞尽脑汁,搜索枯肠,胡乱写上几条。比如,吴希声喜欢拉小提琴,经常拉些外国曲子,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小资情调;吴希声开头跟王秀秀谈恋爱,后来又不要人家,生活作风大有问题;吴希声把自己养的猴子起名“孙卫红”,是明目张胆污蔑红卫兵,污蔑红色政权;吴希声担任大队会计,年年搞瞒产私分,破坏集体经济等等。刘福田看过这些材料,极为不满。胡扯蛋!胡扯蛋!这些鸡零狗碎的东西,有嘛咯价值?老公安说,算了,这些福州知青和厦门知青,可能真的不了解吴希声。刘福田说,我看是火候不到,再加把火吧!老公安却阴阴地笑了笑,说都让他们解脱了吧,给他们自由!刘福田叫起来,这怎么行?我们拿嘛咯交差?老公安说,毛主席教导我们,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集中兵力打歼灭战吧。
  书包 网 qi70。com 想看书来霸气书库
第十三章 犹大的悲哀(5)
刘福田佩服老公安的老谋深算。立马把知青们集合起来开了个会,充分肯定知青们不愧为毛主席的好青年,觉悟就是高,绝大多数同志都表现很好,已经跟吴希声划清界线,揭发了许多材料。刘福田把一大叠信笺稿纸朝大家亮了亮,提高嗓门强调说,光凭大家交上来的这些材料,足够证明吴希声是只混在羊群中的狼,给他判个十年二十年绰绰有余了。但是──刘福田把这个转折词拖得很长,同时把锥子似的目光射向张亮──但是,有个别人,至今还和吴希声穿一条裤子,不肯揭发吴希声的问题。这就叫我们有理由怀疑,这种人是站在嘛咯立场?
  张亮感到有许多眼睛盯住了他,立即毛骨悚然,浑身冒汗。张亮知道刘福田说的“个别人”就是指他张亮。他张亮已经不配称“同志”,只配叫“人”了。在“文革”年代,人是无足轻重的,只有“同志”的称呼才让人有一种亲切感和安全感。张亮就有了被打入另册的惊惶。然而,更加严重的事还在后头。刘福田郑重宣布:除了张亮,其他同志都不需要实行“三不”规定了,可以出工了,可以通信了,知青之间也可以自由交谈了。惟有张亮,得继续交代揭发问题,哪天交代揭发清楚了,哪天恢复自由。
  张亮一颗心空落落地悬了起来。他发现,再没人敢跟他讲话了,更没人敢到他房间串门了。就是在楼道上与人擦肩相遇,人家不是撇过脸就是低下头,眼里根本就没他张亮这个人。张亮感到彻底的孤立,比“文革”初期被人骂做“狗崽子”的孤立还要更加可怕十倍百倍。张亮好像被抛到一片荒郊野地的坟场上,恐怖的氛围把他挤压得喘不过气。
  但是,张亮可不是一压就垮的软蛋。他关在自己的房里发出阵阵冷笑。他想,他狗娘养的刘福田,准是发现刘文革是吴希声的种,就因为情场上的恩恩怨怨,非置吴希声于死地决不罢休了。前几天,刘福田给希声强加个杀人罪,幸好孙卫红再次现身,把他的冤情洗刷干净了;如今,刘福田又给他栽上个“恶攻”罪,更加荒唐狠毒。吴希声一向胆小怕事、谨言慎行、夹着尾巴做人,他敢犯上作乱?敢攻击中央首长?说到“政治谣言”,他吴希声待在这山沟沟里七八年了,抬头见天,开门见山,和知青哥农民哥厮混在一起,他能听到些啥?传播些啥?简直是天方夜谭!
  楼道上一阵脚步声响起,老公安嘴里叼根烟,踱进张亮房间。看见铺在桌上的信笺仍然不着一字,微笑问道,还是嘛咯都想不起来?张亮可怜巴巴地说,想不起来。老同志,我真的觉得没有啥好揭发的。你说吴希声他……老公安一抬手制止了张亮。后生哥,你以为今天的反革命,都把标记写在额头上?你以为政治谣言和“恶攻”言论,都是在大会上说,在演讲中讲的?错了,今天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更复杂更隐蔽了。有许多“恶攻”是在闲谈中发泄的,有许多反动言论是在聊天时流露的,而且,也不会明目张胆,大肆张扬,常常是含沙射影,藏头露尾的。张亮,你是不是多往这方面去想想?特别是吴希声情绪不好的时候,他都说了嘛咯鬼话?发了嘛咯牢骚?
  老公安的循循善诱,像一把强大的钳子,硬是把张亮的思路拧了过来,就想起吴希声过去的确发过一些牢骚。但是,那样的泄气话自己说得更多呢,也有政治问题?张亮依然想不起更有价值的东西。
  老公安披件旧军衣,穿双大皮鞋,呱达呱达地在楼道上走来走去,快把张亮的脑瓜子踩裂踩碎了。张亮知道,这单调沉重的脚步声,是一种提醒,一种警告,他丝毫不敢懈怠。他一根接一根抽烟,一边拼命吸,一边使劲想。一沓烟纸撕完了,一包烟丝烧完了,他终于想起两桩往事。这一想可不得了,张亮自己被自己吓了一大跳。
  第一件事,那是今年夏天吧,一个星月无光的夜晚,为了那张救命的招工表,蓝雪梅被刘福田骗到大队部去,久久不见回来。他和吴希声在晒谷坪上等着,焦急万分,心情糟透了,吴希声教他唱了一首《 中国知青歌 》。那支歌的曲调非常悲凉、凄婉。张亮至今还记得头一段歌词是这样的:“告别了妈妈/再见吧家乡/金色的学生年代已经转入青春的史册/一去不复返/啊,未来的道路多么艰难/曲折又漫长/生活的脚印深陷在偏僻的异乡……”张亮细细品味这段歌词的意思。怪了,早先吴希声教他哼唱的时候,这些歌词的每个字,都像从自己心头蹦出来,是自己很想说又没敢说或者说不来的心里话。可是现在,按照老公安的启发,张亮换了个角度,一琢磨,一推敲,字字句句都有了问题。什么“未来的道路多么艰难,曲折又漫长”,这不是污蔑“是大好,不是小好”而且“愈来愈好”的大好形势么?什么“生活的脚印深陷在偏僻的异乡”,这不是发泄对上山下乡运动的不满,对抗毛主席关于“接受再教育”的伟大指示吗?
  张亮觉得真是奇了怪了,同一件事从不同角度看,感受和结论竟是截然相反。同一枚硬币有正有反,你是亮出面值,还是亮出图案,就凭你的需要来决定吧!绝对的真理是不存在的。
  第二件事更可怕:去年春天,吴希声回上海探过一次家,回来之后心情一直很沮丧。一天中午,张亮和吴希声在大队部看报纸,当天报上登着毛主席的七绝《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以及那帧黑白艺术摄影作品。也不知怎么的,他们聊来聊去,就由李进扯到江青,由江青扯到“三点水”,由“三点水”又扯到蓝苹,吴希声仿佛说过,蓝苹在三十年代的大上海是个三流演员,名声不好,同时跟一个编剧、一个导演同居,还闹出人命。张亮记得他当时吓了一跳,简直不敢相信那个满脑袋光环的女人是那么个角色!希声又继续补充道,这事千真万确。“文革”初期,他哥吴希文曾带着他去看过蓝苹在三十年代住的房子,就在淮海路的一条小弄堂里,那是一个小小的亭子间……
  书包 网 qi70。com 想看书来霸气书库
第十三章 犹大的悲哀(6)
张亮一阵心惊胆战,背脊上早被冷汗打湿了一大片。
  我的妈哟,要说“恶攻”,这更是不折不扣的“恶攻”了!这事一捅出去,吴希声还有命吗?不能说,决不能说,死也不能说!张亮深晓问题的严重性,决心要让这两桩事永远烂在自己的肚子里。
  又一天过去了,张亮还是交不出一个字。一早醒来,他发现房门口多了个民兵。他想,他妈的,我真成了中央大首长了,连睡觉都有人站岗保卫。张亮到伙房打水,到茅坑拉屎,这个民兵崽子也寸步不离。其他知青纷纷与他划清界限,惟恐避之不及,只敢远远地看他,就连平时与他联系颇多交情很铁的哥们,也不敢多瞅他一眼。张亮觉得自己忽然成了个麻风病患者,根本不配在人群中生活了。张亮气得牙根格格响,他妈的!躲吧,躲吧!你们这些大软蛋都给我滚得远远的,离了你们我就活不成了?嘿嘿,笑话!笑话!
  老公安看陪了几天几夜,从张亮身上榨不出油水,就对刘福田说,刘主任,你得去给那小子加加温。刘福田有些为难。他说张亮跟自己有过节,牛脾气又犟,不会买他的账。
  当然,刘福田不敢提起他曾经强暴过张亮的爱人蓝雪梅。
  老公安又说,张亮再犟还能犟过无产阶级专政的铁拳头?刘主任,你是县领导,又分管县知青办这一摊。知青们的命根子就攥在你手里,你只要稍稍提到招工招干这档子事,嘿,你看看吧,他张亮就是个铁打的汉子也会变成个大软蛋!
  刘福田沉吟半天,说,我去试试看吧。
  张亮正躺在床上吸烟,看见刘福田迈进屋,就闭上眼,不动弹。张亮的放肆无礼,刘福田早在意料之中,并不计较,自己拉过板凳坐下了,阴阴地问道,张亮,想得怎么样了?
  张亮眼睛一横,没啥好想的。你们把我抓起来吧!
  刘福田撇一撇嘴,哼,要抓你还不容易!叫两个民兵来就行。我是有点为你可惜啊!
  张亮一下坐了起来,哼,你还以为我是三岁儿童,跟我玩黄鼠狼给鸡拜年的游戏?
  真的,我是有点为你可惜啊!你干活真是把好手,一抡起大锤就是一百二十多下!刘福田回忆往事,眼神里充满了钦佩而又惋惜之情。可是,要想招工,要想上调,光会抡大锤还不行,还得政治表现过硬……


  张亮心里动了一下,就问道,招工上调?这和招工上调有什么关系?
  刘福田说,关系大了!你能拿出有价值的材料,我保证给你一个回上海的招工指标。
  张亮咬得紧紧的牙关差点儿就要被撬开了,但他忽然想起蓝雪梅的悲剧,一下子蹦了起来,大声吼道:刘福田,你又想给老子下套子?啊!你以为我是蓝雪梅,啊?
  刘福田也霍地站起来,提高了声音警告道:张亮,我把话说在前头,你如果不怕在枫树坪待一辈子,你就顶牛顶到底吧!
  刘福田一跨出房门,张亮砰的一声放倒在床上。我操你妈×,我操你祖宗十八代,大流氓刘福田!你知道我怕在这里待一辈子,你就偏偏拿这个来吓唬我,我才不尿你他妈个×!……
  张亮骂够了,骂累了,精疲力竭地躺倒在床。又转念一想,要是真的在枫树坪待一辈子会怎么样?“文革”后期,张亮的父母因为没有政治问题,纯属富甲一方的资本家,早已获得“解放”,他家的银行存款和享有的定息虽然尚未解冻,那幢梧桐掩映的别墅小院却物归原主了。常言道瘦死的骆驼壮过马,他张家随便典当变卖点古玩家什,还是衣食无虞的。父母又上了年纪,出于骨肉亲情,对张亮早年的过激之举也不作计较了,十天半月就来封信,盼着儿子招工回城。现在,狗娘养的刘福田偏偏卡我的肉脖子,不让我回城不是要了我的命吗?
  张亮想,回不了上海,就意味着再也不能在凉风习习的上海外滩轧马路,再也不能到锦江饭店、国际大厦去吃西餐,再也不能在南京路上欣赏闪烁变幻的霓虹灯……这不是活活地要把人憋死吗?一个奇怪的念头在张亮脑中闪过,要是把吴希声那两桩事情说出去呢,难道我梦想的事情都能一一变成现实?或许,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