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娘亲难为-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於瑞秋听了,把五两银子放入香囊,道:“那就劳烦里正大人跑一趟了,我十日过再过来。”
  回到家后,於瑞秋把抱在怀里的儿子放下,让他自个去洗洗脸,散散热,自己则转身到了厨房,准备午餐。
  午饭很简单,於瑞秋用和了白面,把面拉成二细,然后到小菜园里摘了两个番茄,和一把小油菜,做了一个番茄炒蛋面。
  酸酸甜甜的番茄炒蛋,绿油油的油菜,泛着热气的面,虽是炎热的中午,两个人吃的满头大汗,却直呼好吃。
  饭后,於安然揉着自己吃撑的小肚子,跑到厨房对正在洗碗的於瑞秋说:“娘亲,今天我们去里正大人家,里正大人说买这房子只要五两银子,您为什么多给二两银子给里正买酒喝?”
  於瑞秋一听,心想,这小家伙,今天在里正家端端正正地坐着,还以为他不感兴趣呢,原来也那么细心观察。也罢,虽然儿子小,但是要从小开始教育,今天,就开始对他讲一些人情事故,以后对他的人生也有益。
  於瑞秋理了理思路,道:“我们是外来户,能留在村里也是托也里正的福。一般村落都有自己的祠堂,同时具有排他性。也就是说,这个村落的人家家家户户都有有关系的,他们生在这里,长在这里,所以一般不欢迎外来户,特别是不知底细的外来户,免的一不小心给村里带来灾难。里正是看我们孤儿寡母,无依无靠,所以才收留我们在村里,并同意将村里的房子赁给我们住,这个恩情,安然以后要记得还。我们去落户并买房子,是求里正帮忙。虽然里正管理这事,但是论理来说,我们请人帮忙总是会给予别人一些好处,以还人情。他付出了幸亏,我们付出了金钱。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少数人之外,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不求回报地帮助你。古语有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里正虽说会把房子卖给我们,但是去县衙过红印这件事,却不在他的权职范围内,让人家帮忙,就得给予人家好处。所以娘亲才会给2两银子他买酒喝。这种事情很平常,就像平常去帮别人家下地一样,人家也会留你吃饭。吃饭和给银子的性质是一样的。等你考上童生后,娘会带你去游历,到时见的多,你就明白了。”
  “嗯,也就是说,要让别人帮忙,得给予好处。”於安然一脸恍然大悟的样子,边说边点头。
  “嗯,好了,你出去玩一会,消消食,等会回来睡个午觉,然后练大字,回头娘给你启蒙。”於瑞秋用布擦干自己因洗碗而弄湿的手,吩咐於安然。
  “那我去园子里玩了,娘你忙完后喊我。”於安然道。
  “去吧,去吧,娘把厨房收拾完,把昨天的衣服洗干净,就去喊你。”於瑞秋朝儿子挥挥手,示意他出去。
 

孔融让梨
更新时间2013…8…16 21:07:55  字数:2459

 午睡过后,於安然在坐在饭桌前练大字,於瑞秋在旁边抄写书本。
  研磨、裁纸,练字,甩了甩手,於瑞秋感叹了一句,好久不写毛笔字了,真累,还有那些繁体字,因为不是很经常使用与练习,一不小心就会出错,一张宣纸就废了。
  想了想,於瑞秋决定先把要抄的书看了,仔细琢磨,再进行抄写,如此才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於瑞秋看书很快,这得益于上辈子经常看小说的结果。但是因为是繁体字,字还是往下读的,多多少少也影响了看书的效果。
  将一本书看完后,於瑞秋把书放下,转正一看,儿子於安然靠在桌子上,正用手托着头,眼睛亮晶晶地看着自己。
  於瑞秋心里一暖,问道:“练完今天和昨天规定的大字没?拿过来,让娘亲瞧瞧?”
  於安然听了,赶忙把练字的宣纸递给於瑞秋,“娘,我一共练习了五个字,一共字写了三十遍,娘,您看看?”一脸求表扬的样子。
  於瑞秋接过一看,字体虽显稚嫩,但比较端正,看的出是比较认真练习了的,而不是敷衍了事。
  “然然写的不错,比上次的有进步,没有一个写错的。”於瑞秋赞道。
  “嗯,然然都有有坚持写的。”於安然红着耳根,一脸不好意思道。
  於瑞秋拿起三字经,看了看,想给他再认几个字。但是想了一想,原主也是这样子教的,但是貌似咱小学老师不是这样子教的,而是先学结构、拼音等。翻了原主的记忆,这个世界没有拼音,认字先从《三字经》《百家姓》认,大概需要一年的时间,先生先教孩子认字,诵读,然后再背读,最后再读别的。
  于是,於瑞秋开始教於安然字体的结构等。
  “娘,什么是字体的结构?”於安然一脸疑惑地问。
  “儿子,字分成独体字、合体字两大类。像《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中的人、之、本这三个字是独体字,初、性、善是合体字。合体字又分为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中下结构,左上包结构、左下包结构等。”於瑞秋顿了顿,觉得这样子讲,对四岁多的孩子有些高深,就道:“也就是说,一个字,如果不拆笔画就能分的,就是合体字,要不然,就是独体字。”
  於安然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这样,你把你认识的字结构来分,独体字单独放一旁,等娘细细教你。”於瑞秋道。
  於安然拿了一张空白的宣纸,开始写起来。
  清风悄悄地通过大门,吹了进来,於瑞秋拨了拨儿子吹散的头发,蓦地感慨,岁月静好。
  “儿子,昨天赶集我们买了白面,肉,咱们今天晚上吃饺子怎么样?”於瑞秋问着一旁认真写字的儿子。
  “娘,孩儿正在写字呢,上次您不是说在写字的时候不能想别的,也不能看别的,不能说话,要专心致志地写字。”於安然一脸严肃地纠正於瑞秋。
  “哦,抱歉,娘一时忘记了,那你写完后跟娘说一声,娘和你商量晚饭的事情。”於瑞秋汗颜。
  “好,等我写完了再跟您说。”於安然点点头,继续写道。
  於瑞秋只能继续看书,看了一会,就放下书,转头看着儿子写字。他妈妈的,全是繁体字,还没有标点,真累,於瑞秋在心里抱怨道。
  “娘,我把认识的字分了,您看一下。”於安然把宣纸递给於瑞秋。
  於瑞秋把纸接过来一看,哟,这小家伙,认识的字不少,按要求把认识的字分成几部分写了,还在上面标名是什么结构。
  “儿子,这个‘以’是左右结构,不是左中右结构,这中间的一点可以忽略不计。你认识的字中还没有左中右结构的字,以后遇到了,娘再跟你讲。”於瑞秋一个字一字地点评。
  “嗯。”
  “儿子,《三字经》你已经学到了‘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有哪里不明白的?”
  於瑞秋歪着脑袋想了一下,说:“‘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这里说的是一个叫黄香的,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那娘,以后孩儿天天晚上替您暖被窝怎么样?”
  “好,那然然天天晚上替娘暖被窝。既然然然只有这个问题,那娘考考你,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说的是什么?”
  “这句话说的是孔融四岁时,就能够把好梨让给兄长,尊敬兄长。这个(故事)你应该早就知道。”
  “嗯,讲的就是孔融小小年纪就能克制自己,把好吃的让给兄长。但是你知道他的兄长叫什么名字吗?”於瑞秋反问道。
  “不知道,以前娘给我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只知道孔融,不知道他兄长的名字。”於瑞秋一脸疑惑地道。
  “那你去问问青墨哥哥,看他是否知道孔融的兄长的名字?”
  “好。”
  於安然迈着小短腿跑了出去。
  ……
  “娘,娘,青墨哥哥他也不知道孔融的兄长叫什么名字,他回去问他爹爹去了。”於安然跑的气喘吁吁道。
  “哦,那然然为什么知道孔融的名字?”
  “娘讲解‘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的时候告诉我的。
  因为孔融让梨,所以大家才知道他的名字。”於安然一脸认真地道。
  “嗯,仅从这句话中,我们知道孔融是一个尊敬兄长的人。为什么我们不知道孔融的兄长叫什么名字?是因为他没有把好梨让给弟弟,反而是弟弟让给他。当时,是他父亲的朋友拿梨子过来的,所以孔融让梨的事情就传了出去,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尊敬兄长的人。
  但是在当时,有人就指出:小小年纪,竟有如此城府。说的是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了利用自己的兄长来为自己博得美名。到孔融年龄稍大后,竟然抛妻弃子,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所以,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做人要人品端正,如果连自己的亲人都可以利用的,那么这个人不值得结交,知道了吗?”
  “嗯,孩儿记住了。”於安然严肃地点点头。
  两人包了一顿白菜肉饺吃,饺子里除了白菜,瘦肉外,还有昨晚炸油时剩下的油渣,鲜美的两个直呼好吃。
  晚上洗漱后,於安然早早地就爬上床。
  於瑞秋洗完澡后出后就看到於安然盖着薄被,鼓鼓的一小团窝在床那里。
  於瑞秋忙问:“儿子,晚上很冷吗?”
  於安然从被子里冒出小小的头,兴奋地道:“娘,我正在给您暖被窝呢!”
  ……
  於瑞秋:额,儿子,大热天的,娘不用你暖被窝啦。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方法是错误的。
  欢迎包养~
 

第八章 进山一
更新时间2013…8…17 18:08:27  字数:1986

 欢迎评论,欢迎收藏,欢迎推荐
  於瑞秋看着眼前的大山,一阵眩晕袭来。
  眼前是一座大山,很大,到处的郁郁葱葱的树木,茂密的野草,很绿,春风吹来,树木微微晃动,像吹皱了绿色的大海一样。
  於瑞秋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美丽的绿波,这样多且密的树,这样高且大的山。
  於瑞秋以前是岭南人,见的较多的是喀斯特地貌的石山或是一些小山,却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大的山。以前看见过的山跟眼前这座相比,简直不能称为山,只能叫小土坡。
  今天一大早吃过早饭,胡娘子跟她小姑黄水儿腰跨篮子,约於瑞秋上山采蘑菇。
  昨晚下了一场春雨,刚好是采蘑菇的好时节。
  这是於瑞秋自从重生以来第一次见胡娘子的小姑,十二三岁的样子,人长的挺清秀的,就是比较娇小,许是兄长是秀才的原因,举止间比村里其它女子多了几许斯文。
  胡娘子家的家境在村里来说,算是富裕人家,而她自己的绣活很好,并不用上山采蘑菇以补家用。
  但是儿子青墨闹着要吃新鲜蘑菇,于是有了今天一行。
  於瑞秋吩咐儿子安然在家里练大字,并背诵三字经的内容,然后也像胡娘子一样腰跨篮子,戴着草帽,一起上山。
  胡娘子看了於瑞秋一眼,心道,这於娘子也不是第一天上山,怎地这般惊讶,怪哉。但是并不是自己的事情,也没有多想,便道:“我们快点上去吧,晚了,村里的小媳妇和小娘子就把蘑菇都采完了。我知道有一处地方,那里的蘑菇比较多,上一次我就在那里摘了满满一篮子。离那个地方不远处还有好吃的黄果子和红果子,待会还可以采些回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