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骁雄-第1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样就是大肆搜罗船只。扎木筏恐怕不起,黄河风浪这么大,而且水流湍急,木筏恐怕不行。他若是四处搜罗船只,总不能几千人几千人的往外派吧,那时我们正好可以袭击他派出的小股兵马。

    还有一种可能,便是改变登录地点,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或者趁着夜色渡河,若是让他真的送过去七八千兵马,我瞧李守贞也未必挡得住。

    所以,我想,与其坐而待毙,还不如主动出手。咱们直接去偷营,怎么样?”

    “偷营?”众人都瞅向李风云,眼光怪怪的。
………………………………

第百五十五章 指桑骂槐(1)

    赵匡胤思索了半晌,问道:“风云兄弟,你的意思是……”

    “胡说八道!”

    赵匡胤语音未落,就被人打断,说话的是逍遥堂的堂主刘延祚,这几日正好也来了荆柯寨。

    此人曾是后唐军的将军,官拜从三品上云麾将军,也是一名一流高手,在江湖上名声也不小,见李风云年纪轻轻,便当上了正四品上武官,心中很是不服。

    刘延祚冷声道:“李都尉,难道你认为凭区区四千兵马就能撼动契丹八万铁骑吗?哼哼,年轻人,未免太自不量力了吧!”

    “刘堂主不知,李老弟每每有惊人的奇计出来,李老弟这般说,必然有其道理!”典奎急忙打圆场。

    “有什么道理?”刘延祚不屑一顾,“不就是仗着是李苍穹的弟子,拿着鸡毛当令箭吗?大家敬仰武圣,可不是一个只会说大话的小子,毛都没长齐,居然大言不惭要去偷营,可笑!刘光远帐下没人了吗?竟然把两千精骑交给这个毛毛糙糙的小子,嫌中原的将士死得不够多吗?

    杜重威也是瞎了眼,为了巴结李苍穹,居然任命这么一个鲁莽的家伙为”

    帐中的气氛顿时冷了下来,李风云、赵匡胤的人眼中几乎喷出火来,是可忍孰不可忍?李风云自从军以来战功赫赫,可以说不逊于任何名将。

    来镇州之前,大败萧远奇一千契丹铁骑不说,来到镇州出奇计,调动杨光远的兵马四处奔波,给杜重威创造机会,让杜重威有机会取得了镇州城东之战的大劫。

    进入镇州城后,危难之际在南门城墙上大显神威,以一己之力杀退了已经攻上城头的杨军,避免了镇州城陷落,立下大功。

    后来又只身杀出斜阳道,杀得杨瞻所率的两千骑兵折损过半,导致杨光远的三千精骑一蹶不振,难堪大用。

    来到忻州城后,乔装阵斩耶律安端的大将萧远楚,让攻城的契丹仆从军士气溃散,功亏一篑,建下大功,为刘知远解掉了兵败之危。

    接着献策偷袭耶律安端的粮草营,并亲自领着众人摸进契丹大营,纵火烧了耶律安端的粮草,导致耶律安端败走忻州,又立下一大功。

    接着,从刘知远处求来解救镇州的援兵,杀回镇州,在斜阳道再次献策郭威,建议从小道偷袭驻守斜阳道的杨瞻军军营,又一次大获全胜,最终导致郭威从侧翼攻击杨光远大军得手,杜、郭两军联手大败杨光远。

    这场大战,若论首功,当然非李风云莫属。

    南援戚城途中,李风云又自告奋勇,袭扰耶律麻答,并成功的烧毁了马家口大半的船只,打乱了耶律麻答的部署,使得契丹人首批登岸的契丹兵马大幅减少,间接的帮助李守贞大败契丹军。

    凭着这些功绩,李风云怎么就做不得一个上折冲府都尉?

    赵匡胤也十分不舒服,刘延祚这般说不止是在说李风云,同时也暗中指责刘知远、郭威溜须拍马,更影射他赵匡胤幸进,要知道,若要论年纪,他的年纪比李风云恐怕还要小一些,这叫赵匡胤心中如何不怒?

    虽然李风云心中也冒火,但看见一众手下及赵匡胤等人一副要爆发的模样,李风云强行定了定心火,道:“刘堂主,那你认为该如何做?”

    如今的李风云早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初入江湖的李风云,见过那么多高手,又经过那么多当世名将的指点,多少也学到了不少东西,气度早非昔日吴下阿蒙可比。

    刘延祚哈哈答笑道:“依老夫的意思,当然该积蓄力量,伺机而动,如果契丹人派出小股兵马,当然可以考虑袭击一下,若是契丹人的兵马超过千骑,还是静观其变为妙!”

    “好一个静观其变,难不成就眼睁睁看着契丹鞑子杀到南岸去,生灵涂炭,窃据我中原大好河山?”莫轻言有些怒了,喝问道。

    刘延祚不屑地瞥了莫轻言一眼,厉声道:“小子,老夫当年与契丹人疆场厮杀之时,你小子还不知在哪里喝奶,你区区一个大理寺的捕快,有什么资格来质问老夫。

    想当年,莫说是你,就算是你爹,你爷爷,见了老夫,也得低着头,不敢抬眼看老夫一眼。你居然敢对老夫如此无礼?难不成真的是虎落平阳被犬欺?”

    典奎见双方火气甚重,急忙上前打圆场道:“李老弟,莫老弟,各位兄弟,刘堂主也是担心契丹人势的,万一偷营失败,反而折损了兄弟。刘堂主,何必跟小辈生气,莫兄弟也是一心想要报国……”

    谁知刘延祚根本不领他的情,不等典奎将话说完,便打断他的话,冷笑道:“报国,他要报的是哪里的国?老夫只知道,这天下原本是姓李,如今大唐都已经没了,哪还有国可报?”

    典奎被噎得半句话也说不出来,大唐的国与大晋的国,究竟有何分别,他还真说不清楚,况且,刘延祚是他的顶头上司,他也不好将关系闹得太僵。

    “刘堂主,你这话是何意?”李风云冷冷地道,“难道我等奋勇杀敌还错了?你要效忠后唐,没有人拦着你,小子只晓得,契丹人灭了老子的清平镇,这比账要血债血偿,老子管他是大唐还是大晋。”

    “大胆!名不正则言不顺,你这小子胡说些什么?”刘延祚猛地一拍桌子,“啪”的一声,桌子硬生生被切下手掌大小一大块木头,掉落在地上,桌子上露出手掌模样的一个窟窿。

    此人武功果然不同一般,一掌将桌子拍垮,李风云也能做到,但若想要想刘延祚这般单靠手掌从木桌上切下这么一块来,却是力所不及。

    看来这老家伙今天来的目的就是来立威的,李风云脸色沉了下来,心中暗忖。

    李风云正在思量如何对付这老家伙,忽听门口有人慢悠悠地道:“好一掌大力金刚掌,刘延祚,你对老夫有意见,白某接着就是,何必要撒在他们的头上?”

    来的正是白福通,这次军议,白福通、佘破财、玉堂春都没有参加,刚才典奎见势不妙,暗中派人找来了白福通。

    刘延祚冷笑一声道:“这不是白虎堂的白堂主么?怎么,你不在平安客栈呆着,怎么也来了中原?这里可是博州,不是清平镇。”

    李风云等人一愕,弄不清究竟是怎么回事。

    张俊低声解释道:“这是当年的恩怨,白堂主保的是闵皇帝,而刘延祚当初是末帝(注1)手下的大将。”

    李风云这才算真正明白过来,这段历史,他曾听多人讲过。
………………………………

第百五十五章 指桑骂槐(2)

    当初李从厚继位后,曾试图削藩,首先针对的对象就是潞王李从珂,想将李从珂调往河东,其实是想趁机夺掉他的军权。

    李从珂哪肯就范?应顺元年,他在凤翔起兵叛乱,很快就攻下洛阳后称帝,废李从厚为鄂王。闵皇帝李从厚逃至卫州,不久遇弑身亡。

    李风云没想到的是,后唐都已经亡了这么多年,李从厚、李从珂这两系的争斗居然还延绵至今,这就难怪白福通昨夜避而不见刘延祚,也难怪刘延祚会突然向他发难。

    “刘堂主,你这是在说老夫么?”白福通仍旧是那副不温不火的模样,“白虎堂驻守清平镇,本就是为了打探契丹的消息,这些年来,白虎堂做错了什么吗?这么多年都过去了,还有什么恩怨放不下?”

    刘延祚恨声道:“放下?哈哈哈哈,当年若不是他们这伙乱臣贼子在背后捣乱,我大唐怎么会亡?”

    “乱臣贼子,奴家可听不明白,究竟谁才是乱臣贼子?”玉堂春娇笑道,“若不是李从珂篡位,大唐怎么会亡?”

    玉堂春原本是大内女侍卫出身,负责保卫内庭,保的是闵皇帝李从厚,听了刘延祚的话,自然不满意,忍不住出口反驳道。

    刘延祚也怒喝道:“你敢口吐先帝的名讳,天地君师亲,天地之下便是天子,玉堂春,你还懂不懂礼法?当年若不是闵皇帝逼人太甚,不给人活路,先帝才不得不拨乱反正。如此暴虐昏君,才是国之大贼。”

    “咯咯咯咯”玉堂春娇笑道:“奴家今天才知道,天下还有这样不要脸的道理,篡位的逆贼,还敢说奉天承运的真龙天子是国之大贼,这话只怕也只有你刘堂主也有脸说得出口。还一口一个先帝,先帝是哪一个,谁个承认他了?”

    “本来便是如此!”刘延祚恼羞成怒,指着玉堂春骂道,“你这妖女,若是当年,老夫非斩了你不可!”

    玉堂春冷笑一声:“现在杀奴家也来得及,刘大人,奴家就在这儿,你倒是来杀啊!”

    刘延祚一怔,他的武功要略高于玉堂春,不过要他跟一个女子动手,他终究落不下脸面,冷哼一声,道:“老夫乃是坐镇三军的将帅,岂能跟你这等女子一般见识?”

    “原来刘堂主还以为自个是云麾将军,右金吾卫的大将军呀!”玉堂春讥笑道,“不晓得刘堂主的大军又在何处?”

    刘延祚被玉堂春正说中痛脚,脸色一变,正要发火,佘破财急忙上前,一把抓住刘延祚的胳膊,道:“刘老兄弟,过去的事,何必再提?无论是保闵皇帝,还是保的是末帝,到后来,都不是被石敬瑭那厮给灭了,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此时,也只有佘破财方便说这话,他本事末帝李从珂手下的大将,当年与刘延祚的地位相差无几,现今又与白福通、玉堂春这些原本闵皇帝李从厚的将领关系不错,两边都能说得上话。

    典奎就不同,他原本是李从厚封的千牛卫备身,与刘延祚不是同一个阵营,虽然身份清贵,但官职并不高,品级更远远无法与刘延祚相比,所以,刘延祚根本不用给他面子。

    众人听了此话,都沉默下来,一时竟无语。

    赵匡胤叹息一声,道:“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当年的事,难分对错,不过,若大家还计较这些,只怕整个中原,也该着落入契丹人之手了!”

    赵匡胤的年纪与李风云相仿,听了这话,众人不觉都一齐望向他,白福通脸上带出几分异色,暗道:“此子志向不小啊!李风云这小子,原本也是一块璞玉,稍加雕琢,未必不能成大气,可惜这小子胸无大志,鼠目寸光,没有帝王的气度。倒是刘知远、郭威胸藏沟壑,不可小瞧,如果我没看错,日后取石家而代之的,多半是这两人之一。

    这赵匡胤也是不凡,假以时日,未必不是刘知远、郭威这般的人物。”

    刘延祚本就对大晋的将领没有什么好感,所以才会向李风云发难,听了赵匡胤的话,虽有感触,但也不愿意显露出来,冷哼了一声,不再做声。

    “赵兄弟说得不错,现在最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