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骁雄-第2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拟的。

    一时聚集了这么多高手,李风云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这些日子李风云与这些高手不断切磋比试,探讨请教,积累了不少与一流高手交手的经验与心得,实力又有所进步,又有许多新的体悟。


………………………………

第三百二章 造化钟神秀

    算算时间离八月十五也只有十多天的时间,也该出发前往山东泰山了。

    八月初三,李风云等二十一名一流高手,再加上杜如月、莫轻行、莫轻言、典奎及郭胜远等营中所有能抽得出身的二流高手、以及丁猴等亲卫,又会合了天策府派出了一些的二流高手、一行一百多人,骑着快马,直奔山东泰山而去。

    这次泰巅争锋对于武林高手来说,是一场难得的盛宴,能看到一流高手的顶端对决,对二流高手来说是难得机遇,多多少少对实力会有所帮助。李风云不介意多带些二流高手去泰山之巅。

    至于三流高手,这次泰巅争锋对他们没有多大意义,因为一流高手的交锋,还不是三流高手可以理解的。

    之所以带上经脉已断的莫轻行,是因为莫轻行认为当初杀吴十八的那名蒙面高手,此次很可能会出现,只要此人一出现,莫轻行自认为单凭那人的身形和声音,便足以能够认出此人来。

    一路无话,在八月十三这一天,一行一百多人赶到了泰山脚下的泰安镇。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位于山东中部。主峰玉皇顶平地拔起五百余丈,其气势雄伟磅礴,素有“五岳之首”、“五岳之长”、“天下第一山”之誉。

    自秦始皇登泰山封禅,泰山更在中原人们心中有着崇高而难以替代的地位。历朝历代的任何一位,无不把封禅泰山当成是最高的荣耀。

    可是,泰山并不是任何一个皇帝可以来封禅的。只有那些曾立下丰功伟绩的帝皇才有资格来泰山封禅。

    可以这么说,泰山在华夏人心中,是独一无二的神山,有着极其尊贵而神圣的地位。

    泰山素以壮丽著称于世。

    重岚叠嶂的山势,古朴厚实的山形,在苍松巨石的烘托下,在云烟幻变的显衬下,更显其明丽亦雄浑,静穆且神奇,磅礴而大气。

    诗圣杜甫诗赞曰: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有杜如月在身边,自然少不了向李风云一番介绍,恶补一下李风云那贫乏的知识。

    李风云一直生活在北岳太恒山,对比泰山,太恒山虽多出来一丝险峻,却少了一分雄浑,更难比泰山那股从骨子里透出来的浩荡磅礴之气,一股一雄踞天下第一山的傲气、霸气。

    泰山能被称为天下第一山,果然是有一番道理。

    此时的泰安镇却是人山人海。

    自从泰巅争锋的事情传开,武林中人纷纷涌向了泰安这座宁静的小镇,机会难得,能见到一流高手的比斗,对一般的江湖中人来说,可能是一辈子都难碰到事情。

    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或许,在观看一流高手的比斗中,能领悟到一些平时难以领悟的东西,让自己的境界再进一步。

    所以,从天下各地赶来的武林人数,足有数万人之多,让泰安小镇显得拥挤不堪。

    “师父,是李风云,风云小哥!”忽然之间,李风云似乎听到人群中似有人在喊他的名字,转头望去,却见一名明艳妩媚的红衣少女,正站在一名头发花白的老者身边,直朝他招手。

    这两人他当然认识,那老者便是天下闻名的名医鬼见愁虞不全,而那少女正是分别有半年之久的苏语侬。

    李风云哈哈大笑,跳下马来,对亲卫吩咐了几句,便带着杜如月从人群中挤了过去。

    一下子涌到泰安镇的人太多,接踵摩肩,想要骑马过去是不可能的。

    “虞前辈,又见面了,还要谢谢上次救命之恩!”李风云先朝虞不全行了个礼。

    虞不全冷冷看李风云一眼,眼中满是漠然,没有说话,显然对白婧之死之事,对李风云仍心有芥蒂。

    他是一代神医,虽然现在武功的境界也才只是二流后期,论真实实力,恐怕都打不过二流中期的高手,已经远不如李风云。但心中的那股傲气,让虞不全不肯向李风云低头。

    李风云讪讪笑了笑,意料之中的事,他并不太在意,又转向苏语侬,笑道:“语侬,看来你的武功进步不小,半年不见,已经踏入二流境界了!”

    苏语侬资质本好,只是她师父虞不全医术虽然了得,但武功却是一般,而且教徒弟武功的本事更是差劲之极。而且苏语侬一心醉心医学,并未用心练武,所以,苏语侬一直以来,武功都不高。

    直到随李风云进了天罡宗的传承石洞,李风云帮她偷出两本一流的武功秘籍,一本掌法《逍遥掌》,一本内功心法《玄阴心经》,正好补足了她的不足,这才开始发力。

    这其间,她又先后得到路惊鸿、李凤鸣等人的点拨,李风云、杜如月武学的见识也不凡,而且,她医学上的成就不凡,直到如何进补,辅助提高武功,这才让她的武功突飞猛进,如今已经踏入到了二流之境。

    苏语侬挺起胸脯,咯咯笑道:“小看人不是,奴家要是用起心来,什么武功练不成,的罗?风云小哥哥,看你的样子,是不是已经踏入一流境界了?”

    李风云哈哈大笑,也挺起肚子,道:“本将军是什么人?天纵英才,本将军要是用起心来,什么武功练不成,的罗?”

    苏语侬白了李风云一眼,道:“瞧你那得意样!”她对李风云了解颇深,知道李风云奇遇极多,虽然李风云武学进步神速,苏语侬也不觉得有什么奇怪。

    眼珠一转,苏语侬挽住杜如月的胳膊,低声道:“如月姐姐,你可要小心了,刚才我看他盯着一个漂亮的小姑娘看,目不转睛,神不守舍,我叫了他几声,他才听见……”

    李风云顿时慌了,急忙打断她的话:“东西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讲,我几时盯着一个漂亮的小姑娘目不转睛地看了?我府中可有四位如花似玉、赛过仙女的大美女天天都在我身边转悠,我都从没有正眼看她们一眼!”

    那四名美女便是小皇帝石重贵赐予他的精心挑选出来的宫女,现在都送给杜如月做丫鬟了。

    “是吗?”苏语侬歪着头问道,“那就奇怪了,风云小哥哥,既然你从没有正眼看她们一眼,你怎么知道那四位是如花似玉、赛过仙女的大美女?”

    “这……”李风云一时语塞,他发现,跟这个小丫头斗嘴,真的不是个明智的选择,他从来就没赢过。

    “咱们不理他,”苏语侬一拉杜如月的衣袖,“男人除了我师父外,个个心花花,表面上不看,心里面不晓得在打什么龌龊念头。”

    杜如月抿嘴偷笑,苏语侬的玩笑之语,她哪会当真。

    “语侬妹妹,虞前辈和你怎么也来了泰安镇?”杜如月故意瞪了李风云一眼,然后移开话题。

    “当然是来看热闹罗!”苏语侬答道,“可是没想到来了这么多人,连住的地方也找不到,而且,几个大门派联合本地的帮派,把上山的路都封锁了,不许我们上山,实在是太霸道了。如月姐姐,你可有什么办法?”

    苏语侬问的是杜如月,眼光却悄悄瞟向李风云。


………………………………

第三百三章 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

    这时李风云若是不晓得怎么做,那简直就是傻瓜了。

    不待杜如月回答,李风云急道:“这件事简单,咱们直接住到泰安县府衙去。想我一名堂堂大将,泰安县区区一名七品知县,拍我马屁还来不及呢。就算他自己睡柴房,也要把我们安顿好。

    至于上泰山就更不用说了,我们本来就是来比武的,拦谁也不会拦我们呀。

    语侬,这事就包在我们身上,你们跟我们在一起便行。”

    这苏语侬小气得要紧,人又鬼得很,李风云吃过她不知多少次暗亏,此时哪有不大拍她马屁的道理。

    几人正说说笑笑,忽然铜锣响起,鼓声唢呐震天,一队官差开道,将拥挤的人群赶到一边,一名身穿绿袍的大晋官员在李风云亲卫的引领下,急匆匆地跑了过来。

    见到李风云,那名官员扶了扶头上的乌纱帽,拜倒在地,道:“下官泰安县知县吴四有拜见李大将军,迎接来迟,还望大将军恕罪!本官已经吩咐人打扫好庭院,正待李大将军入住。”

    李风云觉得颇有脸面,回头对苏语侬说了一句:“怎么样?”又对吴四有道:“无妨,本官累了,你在前面领路吧!”

    说着,李风云正要随吴四有前往泰安县衙,忽听有人拍手笑道:“好嚣张,好威风,我到是哪家官人娶新媳妇,原来只是一个奸猾的臭小子作威作福,入跸县衙。晋国若此,岂能不亡?”

    这话中讽刺挑拨之意,昭然若揭。“入跸”这词十分敏感,是皇帝的专用词,“跸”指的是帝王出行时清道,禁止百姓来往,又泛指帝王出行的车驾。

    周围的武林中人也纷纷露出厌恶之色,有人低声道:“跟契丹打仗时像是兔子生的,在老百姓头上,却抖起威风来,什么东西!”

    李风云大怒,抬头望去,只见一名青衫公子,腰间插着一把折扇,也正朝他怒目而视。

    见到此人,李风云忽然哈哈大笑起来:“这不是契丹的小郡主,耶律鸿雁耶律宫主么?本将该叫你耶律公子好呢,还是叫你耶律郡主好呢?

    不错,我李风云够嚣张,也够威风,尤其是在战场上。作为一名武将,战场上不嚣张一点,那还配称得上是我中原的好男儿吗?

    你若不服,直管叫耶律德光再来大战一场,看我李风云这次能不能逮住他的小尾巴!”

    此语一出,周围众人尽皆哗然,耶律鸿雁周围顿时空敞起来,露出耶律鸿雁身后阿大阿二等数人来,生怕站得离她太近。

    与此同时,整个街道,无需那些衙役清道,众人已经自觉地让出一条道来。

    “他就是李风云呀?好年轻!”

    “听说他在数万契丹鞑子军中,杀得耶律天德丢盔卸甲,四处奔逃,‘天德武略安天,万军丛中如鼠奔’,就是他干出来的。”

    “何止啊,听说奔袭阳城之时,李大将军只带了五百精兵,就杀得耶律麻答的两万精锐铁骑丢盔卸甲,哭爹喊娘,仓皇而逃。

    后来阳城大战中,李大将军率领五百精兵从伏兵处杀出,那鞑子皇帝耶律德光一眼看到是李大将军,大叫道:‘快逃,快逃,血衣魔煞来了,再不逃,朕也要狗命不保!’鞑子皇帝身边的二十万大军,顿时作鸟兽散!

    幸亏那鞑子皇帝逃得快,匆忙之中又换了小兵的衣甲,才让他蒙混逃了出去,要不然,早就被李大将军抓来,献俘跸前,从此就没有契丹了。”

    这一位一定是说书的,夸大其辞,添油加醋,讲得绘声绘色,宛若是他亲眼所见。

    “五百精兵就能打得契丹鞑子大败,如若让李大将军率领五万将士,岂不是可以犁庭扫穴,收复燕云十六州,一举灭掉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