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骁雄-第2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重贵马屁的谣言。

    可是小皇帝就喜欢听这些,听着听着,石重贵的心绪开阔了不少,怒气也不知不觉散去,自信又在心中升起,脸色潮红起来:“不错不错,天下忠于朕的好子民还是大多数。那些目无君父,不知忠义之徒毕竟只是少数。”

    “是啊!要不然天下怎么只有皇上才有资格坐金銮殿上的龙椅?民心所向,众望所归呀!我大晋眼下子虽然是有些难处,但有皇上这样的英主执掌天下,都只不过是咬咬牙就能过去的事情。

    从古至今,能够驱逐鞑虏,一统中原的皇帝又有几个,数来数去,奴才觉着,也只有大唐太宗皇帝才能够与皇上勉强相比。

    不过大唐太宗皇帝,也是有长孙无忌、萧瑀、房玄龄、秦琼、魏征这二十四位功臣帮着才能成事,哪比得上皇上,亲自冲锋上阵,身边只有冯道冯大人、景延广景大人、李守贞李大人,还有……桑维翰桑大人,桑大人虽有些私心,但大体还是忠于皇上的。”

    张尽忠小心地看着小皇帝的脸色,将一个个名字添加上去,收了别人的银子,多多少少也该为人做些事情。

    “不错!”石重贵舒了一口气,“是朕想得太偏颇了,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臣子,用人当用其长。”

    张尽忠说得对,大汉光武皇帝是靠着云台二十八将才能重振汉室,大唐太宗皇帝也是因为有凌烟阁二十四位功臣相助才会创出一番伟业。他石重贵有什么?

    冯道事精明,大事糊涂,没有主意,最多能治理一州一郡罢了。

    景延广?忠心是忠心,只可惜本有多大的本事。

    李守贞?倒是个人才,他手下的那个皇甫遇似乎很不错,李风云此番的战功,大多都是靠着皇甫遇的那帮手下才打出来的,看来也是一员良将,可以提拔任用一番。只是此人与李风云走得太近,又是李守贞的部将出身,若是提拔得太明显,会不会引起李守贞的不满?

    罢了,这个人先暂时放下,等事情慢慢理顺了再说。

    桑维翰?私心虽然重了些,但的确有些能耐,比景延广要强些,此次阳城大捷的准备与后勤调拨都是由他一手操办的,他那私心,也未必容他不得。

    ……

    石重贵心中忽然有了许多想法,就连对李风云,也不是那般恨了起来。

    从山野出来的野蛮人,哪里懂什么忠义?看来要让桑维翰,还有冯道多与他走动走动,特别是冯道,不管怎么说冯道都是他的老师,即便是挂名的也好,这教化蛮夷的责任,他不担又该谁担?

    说李风云有不臣之心,石重贵现在觉得好像不那么可能,不肯交出《归藏经》恐怕也不是因为李风云的原因。毕竟天底下盯着《归藏经》的人不知有多少,如果贸然将《归藏经》交出,等若是得罪了其他人。

    李风云在朝中得罪的人已经不少,再把朝外的各方势力都得罪了,就算李风云再悍勇善战,恐怕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景延广不就是前车之鉴吗?

    唉,又是景延广,看来景延广也不能就这么放弃,就算是为天下人立个榜样,也要善待景延广。

    想了想,石重贵又道:“景延广将军虽然无能,但是他那片忠心却是难得,朕也不能亏待了他。

    等他在洛阳历练几年,这阵风波平息下去,朕还要将他重新调回朝中,予以重任。

    大伴,你替朕记下,再找个机会传句话给景将军,就说朕并没有忘了他的忠心,叫他别气馁。”

    “是,奴才明白!”张尽忠答应道。

    “还有,”石重贵眼中露出一缕狠光,“今天的事情,只限朕与你两人知道,其他的人……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吧!这宫里,也该好好地整顿一番了!”

    “奴才明白该怎么做!”张尽忠一阵心寒,脑袋深深地扎在地上,不敢露出丝毫。

    这两天,京城发生一件大事,张尽忠却没敢对石重贵说起。


………………………………

第三百二十三章 和煦堂失火案

    和煦堂在繁华的开封本算不上是一个有名的酒楼,但是最近却人人皆知,闹得沸沸扬扬。

    和煦堂并不和煦,一场大火刚刚将和煦堂烧得干干净净,那场大火来得十分突然,和煦堂中连掌柜到伙计,总计有十八人死于这场火灾,一个也没能逃出来,一时震动了开封城。

    开封府的解释是和煦堂用火不当,导致了这场火灾,但相信的人并不多。

    十八人一个也没能逃出来,这其中本身就有问题,于是各种谣言如雨后春笋般地钻了出来,有人言之凿凿地说,在事发当晚,看见过十数条黑影蹿进了和煦堂。

    江洋大盗抢劫和煦堂,并且杀人灭口,一时成了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闹得人们一时人人自危。

    清平镇此时正在重建,没有疯和尚、白福通与玉堂春等人坐镇,只怕太恒山中的流匪和太恒山以北的马盗会对清平镇起一些不该有的心思。

    因此,疯和尚、白福通与玉堂春在侯府中小住了几天也回清平镇了,只留佘破财住在侯府中。开封毕竟是中原四汇之地,治疗佘破财经脉伤势的许多药材,也只有在开封比较容易找得到。

    从另一方面讲,开封毕竟在天子脚下,治安远远要好过清平镇。佘破财几年内不能动武,养在定国侯府内怎么也比养在清平镇中安全。

    莫轻行那边,佘破财也将他错接的经脉震断后重新接好,其实莫轻行的情况跟佘破财差不多,只是莫轻行沉疴多年,很多经脉因为错接,早已经不通了,所以莫轻行的一身功力算是废了。日后即使再练,想要进入二流境界却是很难。

    不过,莫轻行的弟弟莫轻言却因这次泰巅争锋,武功进步很快,这段时日,有那么多一流高手指点,正好补足了莫轻言的短板,加上他的努力,让他的实力稳稳进入到了二流中期。

    也许是因为李风云的关系,泰巅争锋结束没多久,莫轻言便升为了大理寺的捕头,而且上司似乎对莫轻言十分看中,能够接触到大理寺内部的一些秘密。

    莫轻言上任后的第一件案子,就是查和煦堂失火案。

    “你认为和煦堂失火案只是一件普通的劫杀案?”李风云对莫轻言接手这个案子很不以为然,“江湖上的各方大势力都知道,和煦堂是千牛卫一个很重要的据点,负责打探晋国国内各方势力的情报。

    调查这件案子,会把你牵扯许多漩涡之中。放弃吧,大理寺卿将这将案子交到你的手中,就是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李风云劝说道,这种事哄骗得了莫轻言,却哄骗不了李风云,李风云在清平镇长大,很容易便从这件案子中嗅到了阴谋的气味。

    “不行,律法是公正的。既然大理寺将这案子交到了我的手中,我就有责任让真相大白于世。”莫轻言答道,“这样才对得起死者,对得起我拿的这份俸禄。”

    “你拿了多少俸禄?”李风云哈哈大笑,“那些拿着必你俸禄高上数百倍的人,心里只怕早对这件案子心知肚明。他们却不肯出头,却要你来顶缸,你以为他们安了什么好心?

    至于公正,永远都不存在于权贵之间。而法律要的只是一个说法,一个让百姓安于现状的说法,即使他们不相信。

    你知道为什么你莫家世代为捕快,却代代都惨淡收场吗?就是因为你们莫家看这个世界太幼稚,看不到真相背后的潜规则。

    真相真有那么重要吗?谁会再乎真相?

    权贵不需要,权贵需要的是利益。老百姓同样不需要,老百姓需要的是茶前饭后的谈资。

    真相,只有傻子才需要。”

    “这样是不对的!”莫轻言争辩道,“如果一个国家都活在谎言中,这个国家,还有什么希望?迟早会被灭掉。”

    李风云摇摇头,道:“未必,如果所有的国家都活在谎言中,那谁灭谁还不一定。真相是残酷的,不是人人都可以接受。

    就比如现在,我才对你说了几句真话,你便受不了。

    既然大家都习惯于听谎言,习惯于听好话,为什么不去说那些大家都愿意听的话?说出真相,谁愿意听?

    你可知道,这世上,人人都在说假话,人人都想把真像藏在心底,就连写在纸上的历史,大半也是假的,更何况一起毫不起眼的小案子,谁会在乎?”

    沉默了一会儿,李风云又接着道:“你当初接手的那一起窃图案,到现在,不是还是没有结果?究竟是谁做的,其实很多人心中都有底。

    我也知道,可是我就是不说。

    又比如这次泰巅争锋,我李风云是武功最强的吗?不是吧!

    可是只有我站到了最后,而且没有人提出异议,想一想吧,这究竟是为什么?

    当谎言被大家接受时,那谎言就是真相。

    听我一句劝,既然你已经接受了这件案子,那就找个地方想干什么就去干什么,等这段日子过了,随便编一个故事敷衍一下,随便抓两个人顶罪。

    我想,你的上司不会在乎这个故事是什么,更不在乎那两个人是谁,有没有做过这件案子。反而,他会觉得你做事干练,懂得审时度势。

    你要觉得过意不去,就抓两个罪有应得的大盗,反正他们也该死,冤枉他们一两件案子,又有什么大不了的?”

    莫轻言沉默了一会儿,道:“二弟,我相信你说的都是真的,但是,我不能这般做。我莫家的祖训不是这般。”

    李风云叹了口气,他也知道说不服莫轻言,取出一枚令牌交给莫轻言,说道:“好吧,你一定要查,便去查吧!你将我风云卫的令牌带在手中,有什么事,立刻来找我风云卫帮忙,不要信任大理寺的那些人。

    如果真有什么人为难你,记住,一定要报我李风云的名号,不是我自夸,如今在江湖上,我李风云的名号还值点钱,各方势力,多少会忌惮我几分。”

    莫轻言接过令牌,看了两眼,又还给李风云,道:“我不能这么做,我若这么做了,无疑也会将你拖入这团漩涡中。二弟,你放心,我会有分寸。”

    “事情真有那么严重吗?”莫轻言走后,苏语侬有些不信。


………………………………

第三百二十四章 关节

    “当然!”李风云心中满是担忧,“我在清平镇生活了那么多年,不惮把事情往坏处想。这中原跟清平镇又有什么不同,只是不像清平镇那般明枪执仗罢了,有过之而无不及。

    你想想,和煦堂是什么地方?和煦堂是千牛卫的一个据点,千牛卫又意味着大晋的皇帝,意味着整个大晋。谁会无缘无故与大晋做对?

    除非他有重大把柄落到了和煦堂的手中,才不得不铤而走险,不惜与千牛卫撕破脸皮,杀人灭口。

    敢跟千牛卫撕破脸皮的势力,数来数去,天下也只有那么几个。

    凭着莫大哥一个小小的捕头,想要去查这件案子,岂不是在找死?他查不出真相还好,一旦他查出了真相,那结果会是怎样?你说我怎么会不担心?”

    “莫大哥可是个好人!”过了许久,苏语侬方才道,“难道皇帝便不管这事?”

    李风云苦笑一声:“皇帝?我估计根本没有人敢将这件事告诉那小皇帝,说出来,砍几颗脑袋算是轻的。之所以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