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骁雄-第2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像一个笑话,当年董卓废掉刘辨,将看上去比较聪明贤良的刘协立为皇帝一般,也许他当初真的是想要当伊尹(注1)、霍光(注2),可是大家都不希望看到伊尹、霍光,更希望看到的是王莽(注3),因为只将董卓变成王莽,才能有汉光武帝,才有云台二十八将。

    李风云没想到弄来弄去,竟然将自己弄成了董卓,这世上的事,真有什么道理可循么?

    长叹一声,李风云知道冯道所说的话都是真的,人心啊,永远是世上最难捉摸的东西。只要需要,黑的可以便成白的,指鹿为马着可以说得大义炳然,掷地有声。

    “也许这朝堂真不是该我呆的地方!”李风云轻声说道,一番雄心壮志突然间显得那般可笑,一时间心灰意冷。他可以对付一个人,也能对付一群人,但是他无法与天下人为敌。

    “你以为你走了,他们就会放过你吗?愚蠢,幼稚!你已经掺和进了这场游戏,从古至今,你见过哪一位失败者能够全身而退的?而且,你已经显示出你有逐鹿中原的这个资格。手中又有《归藏经》,不除掉你,谁能安枕?”李风云从来没有见过老师说过这般严厉的话。

    “他们能拿我怎样?”李风云冷笑一声,“只我李风云一个人,想要杀现在的我,可不是那么容易。”

    “你走了,你的那些部将该怎么办?”冯道皱眉道,“你认为皇上和满朝的文武大臣会放过他们吗?你是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们何尝不是?他们的存在,反衬了那些大将的无能。”

    “愿走的便走,不愿走的就由他们去吧!”李风云垂下头。

    “哈哈哈哈,可笑!”冯道忽然笑了起来,“你真能眼睁睁看着你的那些部将,那些朋友被人一个个以莫须有的罪名干掉么?你能逃的得掉,你认为他们也有本事逃得掉么?”

    “那你说我该怎么办?”李风云发起怒来,瞪着冯道问道,“这也不成那也不成,难道就这样坐以待毙?”

    一阵长久的沉默,周围的气氛变得教人异常的难受。

    “也许还有一条路。”冯道缓缓地道,双目炯炯。

    “什么路?”如同溺水的落水者抓住了一根稻草,李风云紧张地望着冯道。

    冯道走到门口,打开门四处看了看,又小心地掩上门,低声答道:“既然大家都希望你走那一条路,都希望你成为董卓,那你就遂了他们的意,做那董卓又有何妨?谁说董卓就成不了曹操?”

    李风云心中一惊,这个念头以前他不是没有起过,不过也只是想想。他万料不到不问世事,和尘同光,只扫自家门前雪的冯道冯老师,居然会劝说他造反。

    “是小皇帝让老师对我这般说的么?”李风云狐疑地问道。

    冯道摇摇头:“那个志大才疏、好大喜功,做事又犹豫不绝的皇帝,怎能得到老夫的忠心。”

    “那老师为何又要劝说我……”李风云疑惑不解,“老师应该看得出,我并非是最合适的人选,我并无什么雄心壮志。”

    “不,你是!”冯道说道,“也许你还差一点身为枭雄的雄才大略,不过这不是问题。你有许多优点你自己没有发现。

    首先,你有号召天下的威望和气运。

    你现在战功赫赫,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两次契丹入侵中原,起关键作用的不是刘知远,也不是杜重威,更不是李守贞、高行周之流。若不是你的存在,大晋恐怕早就亡于契丹人铁蹄之下了。

    所以,你可以让天下人归心,正所谓民心所向,众望所归。”

    李风云苦笑道:“老师你恐怕是太看得起我了。我哪有那般本事,能做到民心所向,众望所归。”

    “如何不能?”冯道笑道,“风云,你莫要小看了你自己,老夫当初第一眼看到你,就觉得你不是一个普通人,否则,老夫也不会一定要收你为弟子。老夫忍辱负重这么多年,为的是什么?

    老夫若是一个贪图名利之人,当初又何必从契丹人手中逃回中原?

    老夫这一生所图,不过只是想要寻找一位明主,重整我华夏河山罢了。连老夫都认定了你,天下还有谁会否认你?难道你怀疑老夫的眼光不成?”

    李风云张大嘴巴,他没想到,事情竟是这样。

    注1:伊尹,公元前1649年—公元前1549年),伊姓,名挚,辅助商汤灭夏朝,伊尹历事商朝商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代君主五十余年,为商朝强盛立下汗马功劳,被后人奉祀为“商元圣”。

    相传,太甲不遵守商汤的大政方针,胡作非为,伊尹曾将太甲放于成汤墓地桐宫,他与诸大臣代为执政,史称共和执政,并著《伊训》《肆命》《徂后》等训词,讲述如何为政,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直到太甲改悔,伊尹才重新亲自迎接他回宫主政。

    注2:霍光,(?-公元前68年),字子孟,河东平阳人。西汉权臣、政治家,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大司马霍去病异母弟、汉昭帝皇后上官氏的外祖父、汉宣帝皇后霍成君之父。

    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他没有儿子。霍光迎立汉武帝孙昌邑王刘贺即位,但二十七日之后就以**无道的理由报请上官太后废除了他。并重新立武帝曾孙刘病已(后改名刘询)继承帝位,即汉宣帝。

    霍光效法殷商伊尹,行废立天子之事,从此后人合称为“伊霍”,后世往往以行伊霍之事代指权臣摄政废立皇帝。

    霍光功高震主,为后来的全家族灭埋下了祸根,他死后两年,霍家因谋反被族诛。

    注3:王莽,(公元前46年12月12日…公元23年10月6日),字巨君,魏郡元城人。王莽篡汉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此处不做多说。'。'


………………………………

第三百三十七章 抉择

    “老夫知道,你心中有朋友之义,却根本没有君臣之忠。当初没有,现在同样没有。在你眼里,皇帝不过是大一点的帮派头子,是不是?”冯道问道。

    李风云嘿嘿一笑,没有回答。

    “威望不必说,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你从一名无名小卒,转眼间就成为战功赫赫的名将,试问,直教契丹人闻风丧胆,试问当今天下,还有谁比你的威望更甚?

    气运更不必说,初见你时,你不过是江湖上一个小混混,靠着脸皮够厚,扯起虎皮当大旗,但这近两年下来,你已经是江湖中声名赫赫,举足轻重之人,更是军中的无敌悍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向披靡。

    听说,这次泰巅争锋,也被你力拔头筹。《归藏经》也最终落到了你的头上,若说你没有大气运,谁会相信?

    至于人脉,不要紧,老夫想过,老夫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有老夫支持你,文官这一块问题不大。武将方面,我瞧你手下人才济济,又有江湖高手相助,应该也不成文体。

    而且,你应该跟轩辕台关系不错吧?”

    李风云点点头,答道:“的确认识一些人,有些交情。”

    “那便好!”冯道接着道,“当初老夫推荐你成为枯竹翁的弟子,也是希望你能与轩辕台搞好关系。只要你表明有争夺天下的意愿,我相信,轩辕台支持你的机会会远远高出其他人。

    有了轩辕台的支持,天下还有谁能与你争锋?”

    “可是,我并不知道如何治理天下!”李风云虽然有些心动,但是仍然有些游移不定。

    “呵呵呵呵”冯道笑道,“这个容易,作为君王,并不一定要事事都懂,你只要懂得用人就行了。老夫看得出,这方面你有天赋。天下从不缺人才,缺的是懂得用人的明君。治理天下的事,你就交给懂得治理天下的人去做。

    作为君王,权柄太重并不是一件好事。

    就比如汉高祖刘邦,不过是亭长出身,既不懂得用兵,也不懂得治国平天下,他不也开创了大汉四百年天下?”

    李风云被冯道这番话鼓动得心中怦怦直跳。说不想做皇帝,那是假的,天下英雄,哪个不想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其次,你也有这个实力。”冯道接着说道,“你有八千风云卫,八千兵马,在当今这个乱世虽然算不上是一股大的实力,但足以震撼天下,搅动风云,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以这八千人为骨干加以扩充,扩充至数万甚至是十数万兵马并不难。

    本来,这次有人行刺皇上,是你一个很好的机会。很可惜,老夫这番话对你说晚了。

    如果他们成功了,中原会是怎样一种局面,开封又会是怎样一种局面?

    不错,中原有可能会出现一段时间的混乱,契丹和南唐也有可能趁机入侵中原,但那都只是暂时的。

    你手握八千精兵,在这开封附近,总共才集聚着五万兵马。这五万兵马哪一支兵马能与你的八千精兵放对?

    筹划得当,降服这五万兵马,收为己用不成问题。

    只要有这五万兵马在手,暂时册立一位新君继位作为傀儡,挟天子以令诸侯,天下各镇节度使敢出头与你抗衡的人恐怕不多。

    所要顾忌的,无非是刘知远、杜重威、李守贞等区区数人。

    刘知远生性圆滑,他必不会首先出头,杜重威多谋少断,蛇鼠两端,短时间内未必能有什么大的动作,只有李守贞,手中实力不凡,不过也只有郓州一地,能有多少粮草可供他支配?

    只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他收服,必定能震慑住刘知远、杜重威之辈。

    这时,契丹不出兵最好,出兵则命河东节度使刘知远,成德军节度使杜重威举兵抗敌。借机削弱这两人的实力。

    这两人若是敢投靠契丹人,等若是自绝于天下,再无资格逐鹿中原。为此,即便暂时付出河东、河北的代价,也是值得的。凭河而守,相信契丹上次吃过亏,这次也不敢轻言渡过黄河。

    只要争取一两年的时间,处理好内部事宜,稳定住局势,再挥师北伐,收复河东、河北。侧马南向,平定南唐、南汉诸国。甚至收复燕云十六州、远征塞北,恢复我大唐盛世也并非不可能的事。”

    一席话直说得李风云怦然心动,仿佛胜利果实就在眼前。

    想了想,李风云道:“这事恐怕也不是这般容易吧!”

    见李风云心动了,冯道微微一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世上又有哪件事又是容易的呢?只看是敢为还是不敢为。

    至少老夫看来,你已经有了三分成算。”

    “才三分呀?”李风云脱口而出,显然有些失望。

    “三分还嫌少么?”冯道哈哈笑道,“天下多少枭雄,连这三分成算都求不得。能不能有所作为,只看你有没有这个胆量了。”

    李风云目光伸缩不定,他本就是一个没有什么野心的人,如今这么大一个诱惑摆在他的面前,让他有些无所适从。

    逐鹿天下当皇帝的事,谁不想做,但李风云已经不是刚出山那个毛头小子了,他深知一旦他动了这个心思意味着什么。

    天下将会大乱,契丹会再次杀入中原,血浪滔天,尸横遍野。

    而这一切,仅仅只是为了他个人的野心,值得么?

    忽然之间,他想到了那个梦,那个他第一次心生魔障所做的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