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骁雄-第2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远相抗衡。如果再加上京偹的风云卫,那还了得?

    这样的人,已经只能笼络,缓缓地削弱,如有可能,挑起他与刘知远的争斗,才是最为合适的,又怎可激怒他?

    桑维翰私心实在是太重,不可再用了。

    想到这里,石重贵忽然对张尽忠吩咐道:“速召李彦韬、冯玉两位爱卿入宫奏对。”

    张尽忠心中一沉,李彦韬、冯玉两位大人与桑维翰大人素有龌龊,是桑维翰的政敌,此时召这两人入宫奏对,难道陛下想要对桑大人下手?

    虽然桑维翰曾羞辱过张尽忠,但是张尽忠却也知道,如今这朝堂之上,真正有点本事的又肯出力的,恐怕也只有这位桑大人。虽然此人擅权、专横,但是的确有本事,而且对自己的孝敬从来没有短少过。几句羞辱而已,谁不曾被羞辱过?

    桑大人若是倒下了,还有谁能为这大晋撑起一片天地来?

    张尽忠张了张嘴巴,想要劝说一下小皇帝,只可惜小皇帝不准备给他这个机会,石重贵猛地瞪了他一眼,冷声道:“怎么,连你也不肯听朕的话么?”

    张尽忠心头一寒,急道:“老奴不敢,老奴这就去宣两位大人入宫觐见。”

    中原的春天要比江南来得晚得多,上元节过后,如果是在江南,已经应该是春江水暖鸭先知之时,但是在黄河边上,仍旧是寒风凛冽,寒意逼人,冰冻的黄河没有丝毫解冻的迹象。

    黄河边上,一行人徘徊在岸边。寒风呼啸而过,说不出的萧瑟。

    “婆婆,就让如月再陪他这一段日子吧!三月十八之前,如月一定会赶回镇州。婆婆,您知道,这也许是如月最后与他单单相处的机会了。”虽然身子还没复原,但是杜如月已经恢复了许多,五脏六腑已经基本愈合。

    望着杜如月那可怜巴巴的眼睛,孙婆婆心头无由头一软,长叹了一口气,道:“不是婆婆逼你,你和他……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世上,就算强悍如宫主,又有几人能把握得了自己的命运?

    人,要对敌人狠,对自己要更狠才行。

    也罢,婆婆信你,你随他去吧!三月十八之前,务必回到镇州来,你知道,这不仅仅关系到永固宫,更关系到你杜家的存亡。”

    注1:开运二年,即公元946年。


………………………………

第三百五十八章 去职

    “我想去江南!”杜如月说道。

    “好,那我们就去江南!”李风云没头没脑地答应道。

    人生在世,忧患实多,欢乐实少,这个贼老天,似乎喜欢看人世间的区区悲歌,想着法的折磨世人,仿佛不这样便显示不出他的伟大来。

    生离别,生离别,忧从中来无断绝。

    李风云心中如压着重重巨石,只想对着贼老天大骂一通,却有不愿勾起杜如月的伤心,只能强忍着。

    既然老天爷不肯怜悯世人,那何必去管老天爷,既然欢乐时少,那欢乐时的每一分每一刻,都值得倍加珍惜。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李风云、杜如月、虞不全、苏语侬,还有丁氏兄弟共七人,一路朝江南而去,众人心知这段旅程之后,李风云、杜如月即将劳雁双飞,再见面时,只怕已经是路人,纷纷挑些欢快的话题,想要冲淡两人隐藏在心中的愁绪。

    为杜如月治好伤后,虞不全不再对李风云横眉冷眼,他似乎真的相信为杜如月治伤是白婧在天有灵,故意安排的结果。心胸也开阔了不少,偶尔也会讲一些江湖中的趣闻轶事,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向南才走了五天,忽然数匹快马从众人身后赶来,一名公鸭嗓子大声嚷道:“前面可是风云卫统领李将军。”

    李风云惊讶地回过头来,打量了来者几眼,为首的黄门宦官打扮,后面跟着四名宫廷侍卫。李风云答道:“正是,不知阁下是何人?”

    那宦官紧催马匹,来到李风云身前,笑道:“果真是李将军,倒是叫咱家好一阵急赶。咱家是宫中的太监刘承忠,李将军,圣上有旨意,急召你回京觐见。”

    李风云奇道:“刘公公,发生了什么事,皇上何事这般急匆匆召我会去?”

    刘承忠答道:“这个咱家可不清楚!”又跳下马来,从怀中掏出一轴圣旨,高声道:“定国侯、上护军、冠军大将军、风云卫统领、兵部侍郎李风云接旨!”

    李风云不得以只得跳下马来,跪倒在地,大声道:“臣李风云恭请圣喻!”

    刘承忠打开那圣旨,高声念道:“速令定国侯、上护军、冠军大将军、风云卫统领、兵部侍郎李风云见诏后即刻返京见朕,不得有误,钦此!”

    李风云心中疑惑不已,接过圣旨来仔细看了看,问道:“圣上发的是中旨?”

    李风云眼前一亮,心中不觉猛跳:“小皇帝这时召我回京,难道他改变了主意,打算为我做主,下旨强命杜重威、李守贞解除婚约?”

    刘承忠笑嘻嘻地道:“这个咱家可管不着,李大人,手头上的事暂且搁置一下,且随咱家回京吧!”

    李风云回头望向杜如月,杜如月不想让李风云为难,道:“既然皇上有旨意,那我们便去开封吧,我也正想见见莫大哥。”

    虞不全、苏语侬也不急于回扬州,于是李风云一行人又转头朝开封而去。

    回到开封,杜如月、虞不全、苏语侬三人随丁氏兄弟去往定国侯府不提,却说李风云随着刘承忠急匆匆赶往皇宫,等候小皇帝的召见。

    等了约半个时辰,便有小黄门前来传喻,着李风云在御书房觐见。

    见到小皇帝,李风云正要行礼,石重贵急忙虚扶道:“李爱卿平身,不必多礼,李爱卿对朕有救驾之功,这跪拜之礼,日后都免了!”

    李风云也不愿意给人下跪,听了此话,急忙插手行礼道:“谢皇上,末将遵旨!”

    石重贵心中暗道:“果然,此人绝无忠君之心!真是一头养不熟的狼!”又笑道:“李爱卿,你可知朕急召你回来何事?”

    李风云答道:“末将不知,还请皇上明示!”心中却满怀希望。

    石重贵从案上抽出十多本奏章,长叹一声,道:“李将军,你是朕的心腹爱将,更有救驾大功,你的事让朕很为难啊!你且看看这基本奏章。”

    侍候在一边的张尽忠急忙将那十多本奏章捧到李风云身边。

    李风云取过奏章,一本本翻看下去,心中不由得凉了半截。

    这些奏章无一不是弹劾他擅自离京,更有御史台的人弹劾他私自去镇州,意欲勾结外藩重臣。更有人说他勾结外藩敌国,意图谋反。凡是种种,不一而具。

    “他们怎知我去镇州?”李风云心中疑惑,要知这一次他离开京城,走得十分隐秘,除非是有心人一路跟踪监视,不然不可能知道他去了镇州。

    “不错,末此次的确去了镇州,不过不是与杜重威将军勾结,而是冲着杜重威将军的女儿而去。而且,去之前,末将也向兵部告过假。”李风云道。

    石重贵叹道:“你的事,朕又岂会不知?不瞒李爱卿说,你一出京,朕便得到消息。

    朕还知道,你到了镇州后不久,杜重威将军的爱女杜如月便身受重伤,你带着杜如月南下求医,不久又去了南唐。在南唐,你请来了天下神医虞不全,医好了杜姑娘的伤,如今杜姑娘正在你的府中,对不对?”

    “原来我的行踪都在小皇帝的掌握之中!可笑我竟然懵然不知。”李风云心中思忖,又插手施礼道:“皇上圣明,确实如此!”

    石重贵道:“李将军,朕又岂会不相信你?可是你可知道,朝中虽无明文规定,京中大臣无旨出京,从古至今都是大忌。你叫朕如何向文武百官交代?

    朕信得过你,相信你绝不会做出对不起朕的事情,可是这天下,不是朕一个人的天下,朝堂也不是朕一个人说了算的。

    李爱卿,你明白吗?”

    李风云当然明白,小皇帝这是打算处罚他,牙一咬道:“末将明白,末将是江湖中人,身处其中,难免有许多江湖中事要处理,臣愿意卸去身上所有职务,归隐田林,以免让皇上为难。”

    见李风云这般识趣,石重贵心中一松,道:“那怎么可以,爱卿是朕的心腹重将,国之柱石,怎可辞官归隐山林?朕还有许多地方要倚重将军。”

    “请圣上准末将所奏,实不相瞒,末将已经答应如月,要陪她游江南,如月她就要出嫁了,臣实在是无心国事!”李风云果断地道,他已经厌烦了朝堂中的那些事。至于风云卫,他相信,有典奎、张俊在,任何人都无法控制得住风云卫。

    石重贵沉思片刻,道:“既然如此,也罢,准卿所奏,暂除去爱卿身上风云卫统领之职。其它不变,朕想,这么一来,朝臣应该也不会再有议论。李爱卿,这次的事,朕于你扛下来。你好好修养一段时日,待朝中这阵风头过去,朕再启用你,绝不食言。”

    想了想,又道:“大理寺司直莫轻言,忠勉勤嘉,屡破奇案,擢升为大理寺右寺正,授六品上朝议郎散官。”


………………………………

第三百五十九章 东流水

    石重贵很得意,只是施展了一个小小手段,便逼得李风云放弃了风云卫统领之职。而付出的代价之是一个大理寺右寺正,和一个朝议郎的散官。

    而且,莫轻言本就是他打算重用的,此人跟李风云不同,他跟各个外藩都没有瓜葛,为人忠义,可堪造就。这么一来,李风云反而要接受他的这个人情。

    再往远处想,李风云将杜如月从镇州抢了出来,无论是杜重威还是李守贞,怎会没有想法,现在除去李风云风云卫统领之职,实际上也安抚了这两人,也同时警告了杜重威。

    接任风云卫统领的是原千牛卫统领刘传勋,石重贵的心腹。虽然刘传勋上次打马虎眼,放过和煦堂失火案,让石重贵几乎被贼人刺杀,不过,这也情有可原,刘传勋也是不想给小皇帝惹麻烦。

    刘传勋此人能力与手段是有的,掌管千牛卫这么多年,很少出纰漏,也该放出去掌握实权了。如果李风云都能把风云卫掌握得死死的,石重贵认为,没有理由刘传勋掌握不住风云卫。

    况且,使功不如使过。有这把柄在小皇帝手中,刘传勋必定会感恩报德,竭尽全力为石重贵效劳。

    李风云被去职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座京城,开封街头巷尾也议论纷纷,说各种话的都有,但绝多数人偏向李风云,御猎场小皇帝被刺之事的实情被严密的封锁住,但李风云屡次大败契丹铁骑的故事早已经被编成了评话,早已经被众人熟知,替李风云鸣不平者比比皆是。

    长安城中的一座茶馆中,桑维翰静坐在二楼,忧心忡忡,茶楼下一名老先生一拍惊堂木,正在眉飞色舞讲着一段评话。

    “……话说李风云李大将军,领着一名打旗的小校来到小沙河畔,正碰上战罢归来的皇甫遇大将军,皇甫遇手持一只宣化大斧,哇呀呀一声怪叫:‘好兄弟,快替某家挡住耶律天德的十万追兵,某家与那耶律天德打杀了三天三夜,且容某吃口东西再战。’

    各位听客不知,李风云大将军与那皇甫遇大将军是一个头磕在地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