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骁雄-第2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意十七娶冯道的孙女冯媛儿也许是一个错误。

    杜重威发现,自从十七与冯媛儿交往以来,也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再是原来那条听话的狗。特别是这一次,十七居然偷偷勾结李风云,去查赵延寿的事,而且是在他严正地发出禁令之后。

    赵延寿的事情,除了开封城中那糊涂的皇帝,和几位一心奉承他的大臣,谁都看得明白其中有诈。契丹给了赵延寿一切,而石重贵能给赵延寿什么?无非是给他一个一字王的头衔,永镇燕辽。

    可是赵延寿现在已经是燕王了,已经永镇燕辽了,他还犯得着冒险背叛契丹,投靠晋国么?'。'


………………………………

第三百八十六章 红风车

    赵延寿真正想要的,石重贵根本给不了,他想做皇帝,做中原的皇帝,这一点,石重贵肯给么?

    而要做中原的皇帝,契丹人的支持又是恰恰不可少的,赵延寿又怎会做这样自断前程的事情来?除非他的脑袋被驴踢了。

    杜重威揉了揉太阳穴,势力越来越大,但是底下那些老臣子的心思越来越难以捉摸。就拿符彦卿来说,虽然口口声声说忠于他杜重威,但私底下的行径却与他杜重威渐行渐远。符彦卿难道真以为私底下的那些小伎俩杜重威看不见么?

    可是看见了又如何?杜重威不可能因为那些小事与这位老部属反目成仇的,因为在别人看来,会让人觉得他杜重威心无容人之量,连跟随他十数年的左膀右臂也容不下。

    王重胤同样让杜重威头疼,这人的忠诚不容否定,但是性格太倔强了。

    杜重威自信,如果他起事,符彦卿或许会有所顾忌,有所犹豫,但是王重胤和张彦泽一定会跟着他一起造反。但是如果杜重威试图借助契丹人的力量,王重胤一定会反对,甚至有可能会因此而背他而去。

    如果手下的部属都像张彦泽那样就好了,虽然他也有毛病,老是琢磨杜重威的心思,想着继承杜重威基业的幼主会是谁。

    “十七,究竟发生了什么事?难道你对我也不肯说,为什么突然要我回开封?”冯媛儿依偎在十七的身侧。

    “那里,安全!”十七轻抚着爱妻的柔发,轻声答道,“岳丈,也想你!”

    “难道魏州便不安全了么?”冯媛儿似乎抓住了什么,抬头问道。

    十七摇摇头,没有说是,也没有说不是,他敏锐地察觉到杜重威对他的疑忌与不信任,这对他来说,可能是致命的。

    “不成,咱俩说过,生则同床死则同衾,难道你不记得了么?”冯媛儿紧紧地揽住十七,不肯放开。

    “不至于!”十七轻轻地安慰冯媛儿。

    真的不至于么?十七心中十分不确定,杜重威是怎样对付那些背叛他的人,他很清楚。不需要理由,只需要怀疑。

    他很清楚,在杜重威心中,他们不过是一群忠心的狗。有谁会将狗的委屈放在心上?

    他曾经亲手处决了三名怀疑背叛了杜重威的手下。

    不过这也很公平,他们的命是杜重威捡回来的,如果不是杜重威,也许十多年前他们的尸骨早就被野狗啃光了,连骨头渣子也不剩下。

    杜重威救了他们一命,到最后,他们再将命还给杜重威,又有什么不对?

    所以,如果杜重威要他的命,杜重威尽可以拿走,谁教他欠他的呢。

    十七还清楚地记得那天傍晚,天空中飘着鹅毛大雪,他又饿又冷,跪在两具僵硬的尸体前哭泣,那是他的爹,还有他的娘。可以抵御瑟瑟寒风的茅屋被乱军烧了,只有几根烧焦的木头在鹅毛大雪中还残留几缕缭缭青烟。

    几只黑色的乌鸦落在不远处的枝头,偶尔还会“哇——哇——”地叫两声。它们在等待,或许是在等待那个小孩的离去,或者是在等待那个小孩的倒下。

    也许是这一刻,也许是下一刻,十七觉得他快死了,周围的一切变得模糊起来。

    这时,一队人马经过,那时的十七分不清谁是谁的队伍,毕竟那时他才七岁,一名满脸胡子的将军勒住马,跳下马,朝他走了过来。

    十七认为他会杀了他,爹和娘就是这么死的,乱兵杀人,根本没有什么理由,也许是为了财富,也许是为了美色,也许只是为了取乐,不过那时的十七还不懂这些。

    那将军拉了他一把,十七怒视着那将军,他把他当做了自己的仇人。

    那将军没有杀他,反而哈哈大笑起来:“不错,有一股子倔劲,本将军喜欢。以后,你就跟着我吧,你这条命本将军要了,以后你就叫十七。”

    ……

    如果当时杜重威没有出现,如果那时杜重威没有停下来,十七认为他根本活不过那飘着鹅毛大雪的那一夜。他的命是杜重威救的,还给杜重威也是理所当然,哪怕杜重威仅仅把他当成一只可供驱使的狗,因为他现在的一切,都是杜重威给的。

    不过,冯媛儿跟杜重威没关系,冯媛儿肚中的孩儿也跟杜重威没有关系。他们不是杜重威的狗,他们的生死也不应该有杜重威来操控。

    所以,他不能让冯媛儿和她肚中的孩儿坐以待毙,所以他要她回开封。

    也许,现在杜重威还不会对他怎么样,但是以后呢?猜疑的种子一旦种下,迟早都会发芽的,他不能让冯媛儿处在危险之中。

    “回去,有河东双煞保护,有鲁国公。在这里,我分不出身来!”十七缓缓地道,“我没事,我只是不想你和孩子,牵扯到我与主上的事中来。不为我,为了孩子,你也该回开封。只要我有空,我会去看你的。你在岳丈那里,我才安心!”

    十七也许是第一次,一次说了这么多的话。

    冯媛儿哪能不明白十七的想法,想了许久,方才道:“十七,你记住,虽然你的命是杜大人救的,但是这么多年来,你为他做的一切,该还他的,早就已经还清了,你并不欠他什么。明白么?

    你不必为他卖命,更不必为他委屈自己,跟我一起回开封吧,我们没有出世的孩子不能没有父亲。”

    十七迟疑了一下,握住冯媛儿的手,摇摇头:“不行,事情还没到那一步,我不可以背叛主上。你放心!”

    冯媛儿知道无法说服十七,紧紧搂住十七,抽泣不已:“不,我不能离开你!”

    十七缓缓地抚摸着冯媛儿的脸庞,低声道:“我想听你唱那首歌!”

    冯媛儿忍住抽泣,轻声唱道:

    “红风车,转一转吧,福来我家;

    求丰收,雨点降下,花儿别怕。

    红花开,笑一笑吧,福来我家;

    云飘飘,听风说话,娃儿别怕。

    月缺月满顺时,下雨下雪听天,念挂像风筝,不见面,有着线牵。

    红风车,转一转吧,福来我家;

    如分开,雨点降下,娃儿别怕。

    路近路远未明,念挂着我看星,愿带着你路,风似静,变幻看清。

    红风车,转一转吧,福来我家;

    如分开,雨点降下,娃儿别怕;

    爹娘念挂!”


………………………………

第三百八十七章 龙兴之地

    开封城皇宫,御书房中灯火通明,御书房中聚集着数位大臣。

    “刘统领,千牛卫那边有什么消息?”石重贵问道。

    “据千牛卫在上京的探子回报,这几个月萧翰都没有离开上京,应该没有去过幽州。”刘传勋勾着腰上前答道,“不过,半个月前,幽州城的确发生了一件事情,导致我千牛卫潜伏在幽州的探子几乎全部被抓,据探报,燕王赵延寿在那一夜似乎的确遭人暗杀,只是刺客并未得手。”

    “所以李风云才伪造了那封假的密诏,想要挑拨陛下与赵延寿的疑心,甚至有可能将消息传给契丹皇帝耶律德光,让我军损失一名强援。李风云想要做什么?臣怀疑李风云因嫉恨陛下,已经生出叛逆之心,很有可能已经与耶律德光相互勾结。”冯玉大声道。

    “冯大人,你说这番话,可有证据证明?”刘昫有些听不过耳,开口问道。

    冯玉怔了怔,答道:“李风云行事隐秘,武功高强,党羽甚多,我又如何能拿得到他的证据?若有证据,我等又何须在这里商议?”

    刘昫道:“李风云虽行事乖僻,但拳拳报国之心还是让人敬佩的,而且麾下骁勇之将甚多,冯大人还是莫要无据揣度为好,以免寒了天下敢战将士之心。”

    李崧轻哼一声,道:“其事体莫须有,冯大人,莫非你以为凭着这六个字,就可以将人随意入罪?”

    因为桑维翰之事,李崧曾说过冯玉几句,被冯玉嫉恨在心,处处为难于他,此时不忿,不由出言讽刺道。

    冯玉满脸涨红,怒视李崧,喝问道:“李大人,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我冯玉一颗拳拳忠君之心,可昭日月。你这般侮辱本公,轻慢于我,究竟居心何在?”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又何须人侮辱?”李崧毫不留情,“我不过是据实而说,难道冯公不曾说过那番话?如此恼羞成怒,莫非也想以此事入我之罪?

    风闻奏事,向来只是御使台的权力,不知何时冯大人主掌了御史台?”

    “你……”冯玉正要反唇相讥,却见皇帝石重贵摆手道:“不相干的事不必提了,两位爱卿的忠心,朕都知道,朕也相信李风云一片忠贞之心,不会有异图。

    各位爱卿,还是来说说赵延寿这封密函吧!”

    左右平衡之术,向来都是帝王权术,冯玉与李崧之争是石重贵乐于看到的,所以他并不打算平息掉两人之间的矛盾,只是和稀泥,暗地里还有怂恿之意。

    李彦韬上前一步,奏道:“臣以为,赵延寿之说可信。赵延寿名为番臣,实为汉人,其父赵德钧之手,赵延寿岂会不起嫉恨之心?其投靠之意臣以为无可怀疑。

    贼酋耶律德光也并非泛泛之辈,燕王与我朝联系已久,连李风云这等事外之人都得知了消息,耶律德光有岂会不知半点消息?对赵延寿的防范之心必定很重。单凭燕王一己之力恐怕的确难以保证易帜,确实需要朝廷大军的呼应。”

    石重贵望向刘昫,刘昫奏道:“臣以为李所说极是。遣军北抵燕云,事成,可北定幽燕,甚至扫荡北狄;不成,也可威吓契丹,以免契丹小视我中原,对我中原产生不臣之心。”

    石重贵又望向冯玉、李崧。

    “臣附议!”

    “臣附议!”

    冯玉、李崧急忙道。

    “好,那此事便这么定下来了!”石重贵龙颜大悦,“各位爱卿,此次出兵,各位以为该以何人为帅,又以何人为辅?”

    冯玉、李彦韬相互看了一眼,冯玉上前一步,道:“臣以为当以杜重威将军为主将,李守贞将军为辅将。”

    冯玉是枢密使,推荐出征的大将是他应有之责,而且,他这样说是有用意的。

    如今天下有资格、又有威望担任主将的人只有两人,刘知远与杜重威,而这两人又都受到皇帝石重贵的猜忌,其中以刘知远更甚。不为别的,因为刘知远是河东节度使。

    这个时代的河东,就如古之咸阳、长安,有着特别的魔力,仿佛真的是龙兴之地。

    唐高祖就是从河东起兵,一举统一了天下,铸就了大唐近三百年的不朽帝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