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骁雄-第3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风云自己也十分震惊,笑道:“刚才随意一掌,居然有这般威力,我自己也没想到。若此时再让我打出一掌,恐怕打不出这等威力来,十分之一的威力也打不出来。”

    又转过话题,问公孙无忧道:“你与语侬打了一个赌,赌什么,赌注又是什么?”

    公孙无忧还未开口,苏语侬已经先开口答道:“自然是赌风云哥哥是否有当皇帝的野心,的罗!奴家说风云哥哥这人其实懒得狠,能够坐着就绝不站着,决计不会站着。要他当皇帝,放着逍遥自在的江湖日子,日理万机,还不如打死他算了。

    可是公孙公子偏偏不信,硬要跟奴家打赌。

    说来,风云哥哥,你还真要谢谢阿拉,以后你又可以做自由自在的甩手大掌柜了。”

    说罢,苏语侬嘻嘻笑了起来,朝李风云直眨眼。

    李风云有些奇怪,问道:“哦?这是何故?”

    公孙无忧愁眉苦脸地道:“谁叫本公子输给了这古怪的丫头?赌注便是,若是本公子赢了,她要为本公子制十枚龙虎再生丹,相反,若是本公子输了,就要免费帮小兄地十年。唉,本公子这次算是栽了一个大跟头了。”

    李风云听了大喜,急道:“无忧公子肯来帮我,真是太好了!以后我总算能从那些繁杂公事之中脱身出来。”公孙无忧有什么能耐,他又怎会不知?

    公孙无忧道:“你倒是能脱身,本公子可就惨了!”

    众人哈哈大笑,李风云怎会不知,公孙无忧若是无心帮他,又怎会与苏语侬打这个赌?

    苏语侬笑道:“他这人,看起来矫情,其实很好养活,奴家已经跟他说好,一日三餐,无鱼肉亦可,青菜、豆腐不可少,不得饮酒。”

    公孙无忧大为惊诧,道:“苏姑娘,你弄错了,讲好的,‘一日三餐,无鱼,肉亦可,青菜、豆腐不可,少不得饮酒!’”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众人笑声稍停,公孙无忧又道:“小兄弟,如果你体谅本公子,我建议你去请一个人,一些琐屑的事情,完全可以交给这个人打理,决计不会有差错。本公子也能抽出一点时间陪小兄弟吟诗作赋。”

    “不知是哪位贤才?”李风云听闻公孙无忧推荐的人才,精神大振,开口问道。

    “这人你也认识,有数面之缘!”公孙无忧微微一笑,“啪”的一声展开折扇扇了两扇,真不明白,大冬天他居然不觉得冷,“不就是雅韵轩的花解语,解语姑娘罗!”

    “花姐?”李风云不由得一呆,他无论如何没想到公孙无忧推荐的居然是花解语。

    “怎么,瞧不上解语么?”公孙无忧笑道,“某人刚刚还将‘平等’二字挂在嘴边,怎么转眼之间就瞧不起女子了?谁说巾帼便便不如儿郎?若说行军打仗,解语自然比不上大将军你,可要论起考虑事情细致周到,就连本公子也逊她三分。

    大将军,不是我说你,你若不说那‘平等’之语,只说争霸天下,那天下间的文武贤才来投奔你的人估计少不了。

    但是‘平等’之语一出,文人中若非远见卓识之辈,恐怕很难找愿意辅助你的人。”

    “不不不!”李风云急忙解释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担心花解在江南住惯了,未必肯来北方这穷山恶水之地。”

    公孙无忧哈哈大笑,道:“解语此人,本公子最为了解。若是常人常事,即便是将天下的金银堆在她面前,她也未必心动。但若是小兄弟的话正好说到她的心坎上,莫说是这河北,就算是塞北的苦寒之地,也拦她不住。

    而恰巧,解语应该对小兄弟的‘平等’之说很感兴趣。

    能不能请她过来,就看小兄弟你自己的本事了。”

    李风云眼睛一亮,急声道:“好,我明天就出发,去找花姐。无忧公子,你不随我一起去么?”

    公孙无忧摇摇头,道:“不必那么急,本公子帮你做事,你总要给本公子一个名头吧!

    我若去,她一定会来。不过,我不想违了她的想法,凡是都由着她自己决定,记住,此去你莫要提这是我的建议,要不然,你我的朋友也没得做。

    况且,本公子若是要走了,你这藏军谷中一大堆事谁来处理?”

    “瞧我!把这事也忘了。”李风云猛地一拍脑袋,众人商量了一下,公孙无忧是闲云野鹤,任命他正式的军职并不太妥当,想来想去,还是苏语侬出了个主意,给了公孙无忧一个军师的名头。这个职位,正式的武官中是没有的,只在市井的评话中才会出现,估计是苏语侬评话听多了,才会想到。不过却的确很适合公孙无忧的身份。


………………………………

第四百九十九章 眼在何处

    次日,正是大年三十,李风云在观武台再次聚集谷中众人,拜公孙无忧为军师,有总领藏军谷与游击营之权。又在藏军谷大摆盛宴,庆祝新年。

    第二日,已是开运四年(注1)正月初一,李风云带着苏语侬和两名亲兵离开了藏军谷,前往江南去请花解语。

    一路上各种消息不断传来。

    符彦卿从鬼门关挣扎着回来,身体略有康复后,耶律德光特地召见了他,追问他为何屡次与契丹对抗,符彦卿答道:“当初臣只知为晋主竭尽全力,今日死生听陛下决定。”说罢闭目待死。

    耶律德光听罢,哈哈大笑,如今中原鼎定,他已经没有什么必要杀符彦卿坏自己的名声,而且经过滹沱河一战,符彦卿已经与杜重威反目成仇,正好能牵制杜重威,于是便将符彦卿放了。

    听了这则消息,李风云略松了一口气,当初的那些好友,总算有一个人活了下来。

    景延广也被抓了,这位当初不可一世的大将军并没有抵抗,束手就擒。以他的武功,想要冲出重围,也并非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不过他能逃,数百族人家小却逃不了。

    不久,景延广在狱中自尽。

    这消息叫李风云不胜唏嘘。他与景延广并无深交,甚至都未曾见过面,不过景延广毕竟是一时的风云人物,武林宗师,对大晋可谓是忠心耿耿,只是处事方法有欠妥当,结果英雄日暮,但求归隐田林而不得,最终死于狱中,可悲,亦可叹。

    倒是李风云的老师鲁国公冯道安然无事,耶律德光讽刺了他几句,说他效力晋国,却毫无建树。

    耶律德光问道:“你为什么来朝见我?”

    冯道答道:“我既没有地盘,又没有兵马,怎敢不来?”

    耶律德光嘲笑道:“你究竟是一个什么样老头?”

    冯道道:“我是个无才无德、愚蠢迟钝的老头。”

    耶律德光拿他也无法,没有再为难他。

    天下大变,这只老狐狸果然如李风云所料,依然能安然无事躲过一劫。

    大晋开运四年正月初一,在李风云离开藏军谷的同一天,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也率三十万兵马南渡黄河,来到了开封。

    晋国的文武百官在开封北向大晋皇帝石重贵辞别,改穿白衣纱帽,迎接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在路旁伏服请罪。

    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头戴貂帽,身披貂裘,内裹铁甲,立马于高岗之上,喝令归降的百官起立,改换服装,安抚勉慰百官。

    左卫上将军安叔千从百官的行列中站出来,向耶律德光说了一番胡语。耶律德光道:“你就是‘安没字’吗?当年你镇守邢州时,已多次向朕输诚,此事朕一直都没忘记。”

    安叔千大喜,欢呼跳跃,拜谢而退。

    大晋皇帝与太后以下在封丘门外迎接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推辞不肯相见。

    后正月初五,又下旨降大晋皇帝石重贵为负义侯,令其安置在黄龙府,暂迁石重贵及其家人于封禅寺。正月十七,耶律德光命令将石重贵与李太后、安太妃、冯后与弟石重睿、儿子石延煦、石延宝全部押往北国,后宫左右随从约一百多人。契丹派三百名铁骑名为护送,实为押解,又命原后晋中书令赵莹、枢密使冯玉、马军都指挥使李彦韬与他们同行。

    路上,经常因粮草供给接不上而断食,而那些旧日的臣下竟没人敢前来迎接觐见的,只有磁州刺史李迎在路旁边拜谒。

    君臣相对泣下,李迎道:“为臣无能,有负于陛下。”于是把自己所有的财物都献给了石重贵。

    行至中度桥,见杜重威寨,石重贵叹道:“天乎!我家何负,为此贼所破!”恸哭而去。

    可怜石重贵先前听说契丹皇帝将要南渡黄河,想和太后事先到前面迎接,以讨号耶律德光,希望借此能让晋国苟延残喘下去;张彦泽事先也有奏报,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并不同意。

    晋国的官员又想出让石重贵仿效古例,口衔璧、手牵羊,大臣拉着车上的棺材,到郊外迎接契丹皇帝的主意。

    耶律德光道:“我派奇兵直取大梁(注2),不是来受降的。”

    显然,耶律德光没有打算让大晋继续存留下去,即便连划出一块十多里的地方,让大晋顾全最后的颜面的机会也不肯给石重贵。

    石重贵一番心血,化作乌有。大晋由此而亡,史称后晋,与数百年前的西晋与东晋相区别。石重贵这个晋国皇帝,因被押送北方,终死于苦寒之地,史称出帝。

    自石敬瑭勾结契丹,割让燕云十六州,因契丹而兴,马踏中原,灭了后唐,建立了大晋,不过传了两代皇帝,延续了十年的国祚,终究还是因契丹而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世功业,随风而散,消失得无影无踪。

    倒是让中原黎民白白历经了数番战乱,妻离子散,死伤无数,更丢了屏蔽中原的重要屏障燕云十六州,契丹由此而坐大,不可收拾。

    正月初二,郑州防御使杨承勋(注3)被抓,耶律德光责以杀父叛契丹之罪,命左右脔食之。然后以其弟右羽林将军承信为平卢节度使,悉以其父杨光远旧兵授之。

    也是这一日,高勋受人指点,向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控诉张彦泽杀他的家属。

    耶律德光正要收拾人心,剪除杜重威的羽翼,立刻下令将张彦泽和监军傅住儿一起抓了起来,并问百官:“张彦泽,当杀不当杀?”

    当初张彦泽劫掠开封,百官皆受其害,皆道:“当杀!”

    全城百姓心恨张彦泽残暴,又恨他卖国求荣,也争先恐后递上状牒,上书张彦泽的罪行。

    正月初三,耶律德光下旨将张彦泽、傅住儿押往北市斩首,并命高勋监斩。

    张彦泽长叹一声,道:“这便是与人为奴的下场吗?早知如此,不若当初战死疆场!”闭目就死。

    张彦泽被斩首后,原来被他所杀士大夫的子孙,携带丧杖,怒骂着痛打张彦泽的尸首。

    高勋又下令砍断手腕从铐锁中取出尸体,剖腹取心来祭奠被他杀害的人。

    开封百姓争着砸碎他的头,取出他的脑髓,剁碎他的肉并分吃,并以此为荣。

    人群中有一人,摇头叹息道:“到头此一生,难逃那一日。张彦泽当死,但被他所杀之人,又有几人不当死?当初张彦泽带兵入城,又有几人抵抗?偌大一个开封城,却只拿一个死人出气,可悲,可叹!”

    说话的正是已经辞官的莫轻言。

    周围闻言者,莫不羞不可当,掩面而去。

    最终还是莫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