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骁雄-第3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桥,曾经的三十万大军,如今剩下不足十万。

    另外二十万大军,抽调走的抽调走,逃的逃,只留下杜重威与李守贞不足十万的亲信部属还守着败落的营盘。辽国人将他们丢在这里,理也不理。整座大营中,士气全无。

    几骑辽国铁骑冲进了大营,马上的辽兵在帅帐前飞身下马,正要往帅帐中闯。

    杜重威亲兵急忙上前阻拦,却被那辽兵几脚踢翻数人。

    为首的辽兵十夫长晃了晃手中的令牌,轻蔑地喝道:“你们这些南狗,看不到大汗的令牌吗?找死!”众亲兵面有怒色,敢怒而不敢眼。

    那几名辽兵哈哈大笑,正要推开亲卫,忽见杜重威跨步从帅帐中走了出来,阴沉着脸道:“陛下让几位来找末将有何事?”

    那十夫长高高地昂着头,道:“大汗是天下的共主,草原与中原的皇帝,大汗的话便是圣喻,你们中原接圣旨不是要摆香案磕头的么?”

    杜重威脸色变幻了几次,厉声喝令道:“都愣着做什么,还不快去摆香案,迎接圣旨?”

    周围的亲卫人人带有忿忿之色,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不得已,只得在帅帐中摆下香案。

    杜重威跪倒在地,对着那十夫长三跪九拜,那十夫长哈哈大笑:“大汗有命,命杜将军速赶往汴州(注1),即日启程,不得有误。”

    杜重威呆了呆,问道:“不知陛下召末将去汴州有何事。”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杜将军还是自己去问皇上去。”那几名辽国铁骑交代完话,理也不理杜重威,便欲扬长而去。

    杜重威缓缓站起身,沉声喝道:“站住!”

    那十夫长回过身来,昂着头,道:“杜将军,你这是在对我说话么?”

    杜重威回过身来瞟了这几名辽国铁骑几眼,喝令道:“来人啦,把这几名不尊军中法纪的狂徒给本帅拿下!”

    周围的众亲卫心中正窝着一股火,听了此话,精神一振,几人飞扑过来,没等那几名辽国铁骑缓过神来,就拧着胳膊压倒在地,稍又反抗,便拳脚相加。有手狠的,一拳头将那十夫长满嘴的牙齿打落了十几颗。

    “大胆,杜重威,你想造反吗?”那十夫长惊惧地吼道,由于少了几颗牙齿,声音含糊不清。

    “造反?本帅正要问你,这是军营,营中无令不可骑马喧嚣,你不知道吗?”杜重威冷冷地道。

    “我是大汗派来的使者,你敢……”那十夫长还想挣扎,旁边的亲卫长看不过眼,“啪”的一巴掌扇过去,那十夫长又吐出一口血水,血水中掺杂着几颗牙齿,可怜那十夫长,两边的脸肿得跟猪头一般。

    “传完陛下的口谕,你就不是了。本帅还是陛下亲封的太傅,大辽的大将军,难道还处置不得你们这几个顽劣的小兵?”杜重威喝道,“来人呀,给本帅拖出去重责三十军棍。”

    “是!”众亲卫士气顿时大涨,抖擞精神,大声回答。立刻有人拖着那几名辽兵拉出了帐外。

    杜重威侧头对亲卫长低声说道:“下手轻点,莫要把人打死,杀杀他们的威风就够了。打完之后,派人护送他们回汴州。”

    说完,杜重威闭目沉思,这次耶律德光宣他去汴州所为何事,难道说,十九传来的消息是真的,耶律德光真的打算从中原撤兵了?

    杜重威精神一振,这是一个好机会。

    如今天下有资格被耶律德光立为中原皇帝的人就那么些个。

    石家的人不必多说,大多被耶律德光押往塞外,耶律德光不大可能再立一个石家的人为皇帝。刘知远已经自立为帝,与辽军也多有摩擦,也可以排除。

    那么最有可能被立为新帝的便是他杜重威和赵延寿,其次便是李守贞。

    此次耶律德光召见他而没有提李守贞,很有可能,是属意于他。

    想到这里,杜重威两眼放光。

    如今的局势虽然错综复杂,但只要他做了皇帝,有辽人做依仗,未必是不可收拾。辽人北撤,他手中还握有数万雄兵,有大义在手,他就能大肆封赏,邀买人心。

    辽人北撤,后蜀和南唐就没有了入侵中原的借口。至于那些造反的草头王,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平定他们不过是个时间问题。唯一可虑的,便是刘知远。

    不过,河东已经答应割让给辽人,那耶律德光就不可能对刘知远坐视不理。以腾出手来的大辽对付区区一个河东之地,杜重威认为刘知远不可能还有机会来对付他。

    只要等他三两年的工夫,稳定住局势,平定下中原,坐稳江山,杜重威并不认为凭中原与辽国还压不服河东。

    若能做到这一点,即便与辽国以黄河为界又有何妨?

    杜重威越想心中越兴奋,恨不能插上翅膀,立刻飞到汴州耶律德光身边。

    注1:汴州,即开封,耶律德光入开封后,将开封改名为汴州。18110


………………………………

第五百三十一章 图穷匕见

    耶律德光在御书房召见杜重威,这意味着什么,杜重威当然明白。虽然没有在金銮殿召见大臣那般正式和隆重,但其中隐含着的信任与器重,杜重威又怎能分辨不出来?也就是说,耶律德光很可能视他为心腹,要找他商量的也是隐秘至极的事情。

    会是什么事情?杜重威心跳一阵加速。

    人的命运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能取得最后成功,往往不是那些表面看上去实力最强的人。

    杜重威心中莫名其妙生起了一种感叹。

    “臣杜重威叩见陛下!吾主万岁万岁万万岁!”杜重威跪倒在地,对于这个掌控着他生死存亡的男人,他一点也不敢马虎。

    九层之台,起于微末;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杜重威不想在这种细枝末节上惹起耶律德光的半点不快,相反,他要竭力表现出他的忠诚。他知道,越是这种时候,越要小心,有时候,一个不留意的小动作,就可能毁掉一切。

    “杜将军,和朕何必这般客套?快快平身,不必多礼!”虽然入汴州不过两个来月,耶律德光已经对这套君臣之礼轻车熟路,运用起来得心应手。

    “这是微臣的本份,臣岂敢跋扈?”杜重威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才起身站起,所有的动作一气呵成,一丝不苟,可谓是完美无缺。

    君臣客套了一番,耶律德光道:“杜爱卿,朕斩了张彦泽,你不会怪朕吧?朕知道,张彦泽是爱卿的心腹重将。”

    “微臣岂敢?”杜重威诧异道,“张彦泽张将军曾经的确是臣的心腹爱将,张将军勇武悍猛,微臣也是极为钦佩。不过,自从臣弃暗投明,早就与他断了关系。微臣与张将军同样是效忠于陛下,是陛下的奴仆。

    只可惜张将军奇袭汴州之后,居功自傲,胡作非为,不守法纪,鱼肉百姓。他的所作所为,可谓是人神共愤,微臣也是切齿不已。得了这般的结果,实在是他咎由自取,与人无尤。不但失去身为武将的本份,更是玷污了陛下和大辽的名声,不斩不足以慰国人。

    陛下英明神武,赏善罚恶,挥泪斩马谡,实乃是一代圣君。

    微臣又岂会怪陛下?”

    “说得好!”耶律德光听了,哈哈大笑,“杜将军果然是深明大义,听了爱卿这番话,朕心甚慰,朕心甚慰啦!

    说实话,当初爱卿与朕达成的协议,朕一刻也不曾忘记。

    只是迫于情势,天下未安,为了安定天下民心,也为平息满朝文武的顾虑,不得已,朕才不得不登极做了大辽的皇帝。

    现在天下大体已经鼎定,虽还有些蟊贼,自不量力,螳臂当车,不过已经不足为虑。是时候要将中原交还给中原人了。”

    果不其然!

    杜重威心中一阵狂跳,急忙再次跪倒在地,叩头道:“陛下何必如此?陛下乃天下的共主,受命于天的真龙天子,万民无不敬仰爱戴,能御临中原,乃是中原之福,苍生之福!

    臣叩请陛下收回圣意,为中原计,为天下黎民百姓计,永镇中原,福泽万世。”

    “哈哈哈哈”,耶律德光又一阵大笑,道:“杜将军,快快请起,爱卿这一番忠贞之心,朕是知道的。不过玉口金言,朕意已决,又岂可反悔?

    朕有意册封你为中原皇帝,不知杜将军你意下如何?”

    杜重威心头又是一阵狂跳,多少年的心愿,多少年的奋斗,如今近在咫尺,似乎探手可及,他又怎么会拒绝,略一沉默,杜重威伏身叩首,道:“既然陛下圣意已决,微臣也不敢再劝。陛下委臣以重任,臣又岂敢推却?

    微臣愿效仿故晋旧例,拜陛下为干爷爷,子子孙孙,谨守臣礼,为我大辽,世世代代,永驻中原。”

    “好!”耶律德光龙颜大悦,亲自将杜重威扶起,道:“那朕便认了你这个干孙子,朕会令文武大臣,挑选吉日良辰,着手准备。”

    “谢主隆恩!”杜重威大喜。

    “不过,在此之前,朕却有两件事放心不下!”耶律德光抚须道。

    “不知是哪两件事?孙耶律重威愿意为陛下赴汤蹈火,虽死不辞。”杜重威赶忙施礼。

    耶律德光点了点头,来回走了数步,道:“第一件事,后晋石重贵无道,弄得河北之地民不聊生,赤壁千里。这其中,朕也有责任,朕实在是愧疚难安。

    同时,取河东之地,也需要以河北之地为根基。

    所以,朕打算暂时寓居河北,好好治理一番,必还好孙儿你一个富贵繁华的河北。你意下如何?

    你放心,当初朕与你的协议依旧又效,朕只取河东之地,那河北之地,迟早都会归还给中原的。”

    杜重威心中暗道:“你将中都都定在了镇州,又哪有归还河北之意?不过,事到如今,莫说是河北、河东,就算你将河中一齐都取了,与我以黄河为界,划河而治,我也愿意。反正河东刘知远不除,河北之地难以安宁。”

    想到这里,杜重威急声答道:“陛下这是为孙儿解后顾之忧,孙儿欢喜还来不及!河北之地,陛下尽可取之。”

    耶律德光微微一笑,拍了拍杜重威的肩膀,赞道:“你果真是朕的好孙儿!”

    听了耶律德光这声赞,杜重威的骨头都轻了几分,略微弯了弯腰,以便耶律德光拍得更顺手,答道:“这都是孙儿该尽的一点孝心!不知第二件事让陛下忧心的事,又是哪一件?孙儿愿为陛下分忧。”

    “是李守贞!”耶律德光拉着杜重威走到地图边,道:“如今中原,除去刘知远不说,真正有实力的,也只剩下你与李守贞了。

    虽然表面上看,李守贞的实力并不如你,但是,李守贞与各地藩镇都有极为密切的联系。朕若立你为帝,李守贞必定不服,必定会起兵与你争夺中原。战乱一起,又不知多少黎民百姓要遭殃,这也是朕为何迟迟不肯册封你为帝的原因所在。

    好孙儿,你认为这件事该如何做?”

    杜重威心中一怔,他没料到耶律德光说的第二件事居然是这件事。李守贞是他的盟友,一直以来,他与李守贞都是暗中联手。为了结好李守贞,巩固两人之间的关系,杜重威不惜逼女儿杜如月嫁给李守贞的儿子李天尧。当然,这其中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他要借重永固宫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