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骁雄-第3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年耶律阿保机当上契丹大汗后,他的弟弟不服耶律阿保机,三次作乱,耶律阿保机都没有计较,没有道理耶律德光会将他兄弟的子嗣杀掉。这样做违背了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耶律德阿保机的遗愿,所以,耶律阮不相信耶律德光会这么做。因此,不但他不肯离开契丹,耶律阮还劝说他的父亲耶律倍不要离开契丹,只可惜他的父亲并没有听从他的劝谏,最后落得惨死异乡结局。

    耶律阮赌对了,耶律德光没有杀他,相反而是表现得十分喜爱他,至少在表面上是如此,屡屡称赞他宽厚威严。

    耶律阮平时也表现得没有什么野心,做事勤勉,为人谦和,颇得各位大臣的拥戴与支持,比如南院大王耶律吼(注1)、北院大王耶律洼(注2)、大臣耶律安抟(注3)等人。

    而这些人,大多都对皇太后有所不满,很有可能会将耶律阮做为对抗述律平的工具,从而支持耶律阮做辽国的皇帝。

    这派势力,比之述律平虽然有所不如,但也不小,仅次于述律平而已。

    第三个可能继承帝位的人,仍旧不算是耶律天德,而是耶律天德的哥哥,耶律德光的嫡长子,耶律璟。

    耶律德光一生生了五个儿子,嫡长子是耶律璟,乃是靖安皇后萧温所生。二子耶律罨撒葛,三子耶律天德,四子耶律敌烈,五子耶律必摄。

    论才华,耶律璟的确不如耶律天德,但是耶律天德并非耶律德光的嫡子,而是宫女萧氏所生,论地位远不及耶律璟。

    第四个才轮得到耶律天德,虽然他深受耶律德光的宠爱,但相比起耶律璟,支持他的人要少很多。只是因为他的岳丈萧翰十分看重他,有萧翰部支持他,才让他有了争夺帝位的资格。

    无论从哪方面看,耶律天德继承大统的机会,都是小得可怜。除非他能趁着眼下的乱局,真的能掌握住这南下的三十万大军。

    可是这三十万大军真的会听耶律天德的摆布么?

    萧齐瑞摇摇头,希望极其渺茫。无论是耶律洪古的人,还是耶律阮、耶律璟的人,都不会坐视耶律天德坐大。除非耶律天德能当机立断痛下杀手,趁着这几天的乱局,将述律平、耶律洪古、耶律阮、耶律璟……等的人一举铲除掉,还有些希望。到时他坐拥三十万辽国铁骑,有了兵马在手上,继承大统的机会就大出了不少。

    可是这样,也意味着耶律天德撕破了面皮与这些人作对,势必引来满朝文武的联手攻诘。搞不好,大辽会大乱,分崩瓦解。

    如果耶律天德真的这么做了,萧齐瑞可以肯定,耶律明第一个不会放过他。

    根据萧齐瑞对耶律天德的了解,此人聪明虽然是聪明,但是优柔寡断,恐怕很难做出这样的抉择。这也是萧齐瑞并没有表态,倒向耶律天德的原因之一。

    真是乱啊!

    萧齐瑞暗叹,耶律德光一死,整个天下的形势只怕会有一个大的改变。谁说燕无双是个江湖莽夫?江湖莽夫在最关键的时刻能找到最重要的那一个点,转眼间让强大的大辽面临分崩离析的局势。

    可惜了,耶律德光那一番算计,一番布局,恐怕随着他的逝去,都要付之东流。等辽国平定下来,只怕耶律德光刻意制造出来的中原动荡也早就被平定下来。辽国面对的,将又是一个铁板一块的中原。

    耗费了无数人力物力的三伐中原,就这般无疾而终,到头来恐怕什么也落不着。反而让中原与辽国从此交恶,争战不断。

    又一道烽火升了起来,烽火预示着燕无双等人正在朝北方逃。

    萧齐瑞正要调整方向,心中突然一动。

    抓住或者杀了燕无双、李风云又有什么用?能改变现在大辽的局势吗?能让他萧齐瑞的地位更为巩固吗?

    不能,不过是消解一下意气之忿罢了!

    现在最重要的是,抓住兵权,只要兵权在手,将来无论谁当了皇帝,他萧齐瑞都是雷打不动的辽国国师,在大辽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所以,目前最应该做的事情,应该是利用自己的威望,紧紧握住一部分兵权。

    想到这里,萧齐瑞并没有调整方向去拦截李风云等人,反而直冲着前锋萧禹的大军而去。

    注1:耶律吼(公元911年…公元949年),字曷鲁,六院部夷离堇蒲古只之后。会同六年(公元943年)被耶律德光封为南院大王。

    注2:耶律洼,字敌辇,隋国王释鲁孙,南院夷离堇绾思子,辽国北院大王。

    注3:耶律安抟,曾祖父为岩木,祖父为楚不鲁,曾为本部夷离堇,父亲迭里,耶律德光继位时,迭里因为支撑传位于耶律倍,而被皇太后述律平杀掉了。


………………………………

第五百五十一章 唇枪舌剑

    “什么?李从益跑了?”卞梁城内,萧翰眉头紧皱,“他能跑到哪里去?”

    屋漏偏逢连夜雨,辽军北归,河东的刘知远得到消息后,蠢蠢欲动,有率大军南下渡过黄河夺回卞梁之意。而南唐和西蜀仍在观望。

    胆小的李从益竟然这时候跑了,显然是不想当他的傀儡皇帝,此事若是传扬出去,岂不是教人笑话?

    这鹬蚌相争之计是他萧翰所献,成败与否,关系到萧翰部族的兴衰,萧翰不得不小心为之。而扶持李从益为中原的傀儡皇帝,则是重中之重。运用好了,完全能让一心中兴后唐的永固宫主与拥兵河东、兵强马壮的刘知远打起来。

    辽国仍留在卞梁的兵马并不多,只不过五千多人,其中还有很多是从燕云十六州征调来的汉兵。这些兵马,想要完全掌控卞梁,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据探子回报,李从益逃到后唐明宗的陵墓那里躲了起来。”萧翰手下的大将萧悦答道。

    “这个没用的东西!他以为躲到徽陵就可以置身事外?”萧翰一挥手道,“去,派人去把这小子给抓回来。不,是请回来,该有的体面,还是要给他留着。”

    萧悦答应了一声,转身离开了皇宫。

    “萧大人,你这般做,似乎不太对!”乾明宫的殿内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个人。

    萧翰身子一震,缓缓转过身去,对着那人道:“原来是永固宫主!中原自古都是礼仪之邦,宫主神出鬼没,这么出现,不觉得有些有**份么?”

    “有**份?”永固宫主哈哈大笑,“从我后唐亡国那一日起,本宫还哪有什么身份?”

    宫外的侍卫听到乾明宫中的动静,纷纷冲进宫来。

    萧翰摆了摆手,道:“都下去吧,一位老朋友来拜访,没有恶意,不值得大惊小怪。”他知道,永固宫主要杀他,这些侍卫也起不到什么作用。他可不比大辽皇帝耶律得光,身边高手如云,绝世高手便有两位,轮流保护着皇帝的安全。

    将要跟永固宫主说的话,并不适合让这些手下听到。

    众侍卫满脸羞愧之色,戒备森严的乾明宫,竟然让人偷偷地潜入,怎能不叫他们羞愧难当?负责萧翰安全的火炎一眼便看到了蒙着轻纱的永固宫主,心中一惊,他当然认的永固宫主,自知不是她的对手,急忙答应了一声,率众退出宫去。

    “宫主,你这次来找萧某,不知为何事?”萧翰明知故问。

    “本宫来做什么,你真不知道么?”永固宫主的声音有些冷,“本宫本来是想要找耶律德光的,可是耶律德光并不好找,所以便只好来找你这个中原的摄政王了。

    你说,你们这么做,究竟有何目的,这与当初契丹与我永固宫的协议并不相符。”

    “有何不符?”萧翰扬了扬眉毛,“萧某记得,陛下当初答应过宫主,只要能灭掉晋国,一定会扶持后唐复国。现在,我们扶持李从益,有问题吗?难道李从益不是后唐明宗皇帝的子嗣?不是宫主的亲弟弟?”

    “萧翰,你莫要跟本宫装糊涂!”永固宫主死死盯着萧翰,“你很清楚,李从益性子懦弱,根本担当不起中兴大唐的重任。当初本宫要你们扶持的,可不是李从益。”

    萧翰哈哈大笑,道:“永固宫主,你此话差矣。李从益性子虽然弱了点,但是他不是还有一位很厉害的姐姐么?而且,有我大辽一力支持,哪个叛臣贼子敢犯上作乱?

    我大辽能找出的后唐帝王血脉,也只有李从益了,不立他又能立谁?”

    “休要跟本宫说这些虚的,本宫问你,你们究竟立不立李守贞为帝?”永固宫主眼中满是寒意。

    “李守贞?”萧翰叹了口气道,“永固宫主,不是我们不肯立李守贞为帝,而是他实在不适合为帝。宫主可曾想过,就算他真的是李从中,明宗皇帝的血脉,就算我大辽肯立他为帝,他还有这个资格么?

    不要忘了,当初可是他和杜重威将三十万中原大军带入绝境,投降了我大辽。天下恨他的人,究竟有多少,宫主数得过来吗?”

    永固宫主心中一痛,这件事的确是她的隐痛,也是李守贞失策之处。原本在她的计划中,李守贞应该是抽身事外,却不想李守贞却深陷其中,让其人望尽失。现在的李守贞,的确不算是最好的皇帝人选。

    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当年的那场皇位之争,让李嗣源的子嗣彼此残杀,能活下来的,也只有李守贞与李从益。相比起李从益,李守贞虽然有百般的不是,诸多的缺点,却比懦弱怕事的李从益要强出太多。不选李守贞,她又能选谁?天作孽,有可违;自作孽,不可活。难道说的就是这个?

    “这不是你们该管的事情!”永固宫主深深地吸了口气,略微平息了心中失落。

    萧翰冷笑一声:“永固宫主,这中原可不是你永固宫打下来的。谁来做皇帝,我大辽还容不得他人置喙。陛下已经决定,遵守当初的协议,让李从益做中原的皇帝,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这般挑挑拣拣,宫主把我大辽当成了什么?

    你同意也罢,不同意也罢,总之李从益这个皇帝是当定了,陛下玉口金言,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断没有更改的道理。就算是宫主今天杀了我萧翰,结果也还是这样。”

    永固宫主没料到萧翰这老头竟然这般硬气,心中不禁生起了一丝敬意,心知此事恐怕难以更改。辽人毕竟不是做善事的,他们选择李从益,是因为在李从益身上能捞到更多的好处。想要辽人改变主意,恐怕不是一时能做得到的。况且此时辽军已经从河南山东抽身而出,想要通过打击辽军来要挟耶律德光,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沉默了一会儿,永固宫主又道:“这件事暂且放下,萧大人,你们设计陷害李守贞,让杜重威与李守贞反目为仇之事,又如何说?”


………………………………

第五百五十二章 合流

    、、、、、、、

    萧翰大为诧异,问道:“宫主,你说我大辽设计陷害李守贞,此话可有证据?不错,陛下当初的确曾召杜重威来卞梁密谈,不过当时是准备立李守贞为帝,咨询杜重威的意见而已,何来设计之说?如果杜重威肯帮李守贞,合两人之力,十万兵马,未必就不能立李守贞为帝。

    只是没有想到,杜重威野心太重,居然偷袭了李守贞,导致两败惧伤。

    这也让陛下十分失望,既然连杜重威都不肯支持李守贞,陛下又怎敢再坚持立李守贞为帝?万般无奈之下,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