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骁雄-第3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料到,经过近四年的战争,耶律德光三伐中原,终于一举破了杜重威、李守贞所率领的三十万中原精锐兵卒,夺下了晋国都城开封,踏平了中原,可是耶律德光反悔了,并没有将中原皇帝册封给功勋卓著的赵延寿,而是自己当起了中原皇帝,并且改国号为“辽”。长据中原,不打算再立新君了。

    这让赵延寿十分失望,也十分不满,他曾试探过耶律德光,试图能得到中原皇帝的太子之位。可是耶律德光当时正春风得意,根本不想将好不容易征服的中原再拱手让人,一口否决。

    为了安抚赵延寿,耶律德光加封他为中京留守、大丞相。

    可是,耶律德光没想到灭掉后晋后,四方诸侯纷纷蜂拥而起,中原各路义军也纷纷揭竿而起,一时已成燎原之势力。而他调入中原的三十万兵马,因为粮草问题,无力为战,损失惨重。

    无奈之下,耶律德光只得宣布退回北国,萧翰立后唐遗族李从益为帝。

    耶律德光带领三十万辽兵北撤途中遇刺身亡,萧翰得知消息后率兵离开了卞梁。一应大权都交到了赵延寿手中,赵延寿趁着萧翰离去,打着耶律德光的旗号,自任权知南朝军国事,这个官职算是当时的最高统帅。赵延寿的算盘打得好,他打算打算收拾南国的残余人马,与河东刘知远决一死战,胜了,那中原的皇位他唾手可得,失败了,无非便是逃回北国。

    谁料到,而河东刘知远得知耶律德光驾崩的消息后,挥师南下,中原各路诸侯的兵马心有所属,根本不听赵延寿的指挥,纷纷投靠刘知远。赵延寿无奈,只得北逃。

    耶律德光死后,三十万辽兵分崩离惜,被耶律阮抢了先机,在镇阳城登基称帝。耶律阮称帝后,对赵延寿的背叛十分厌恶,又受了李风云的挑拨,于是拿下了赵延寿,后来虽然授他枢密使之职,实际上已经架空了他,赵延寿手下并无兵权,只能随耶律阮北征。

    而自从赵延寿随耶律德光南下之后,燕云十六州的大权便交到了耶律安端、耶律刘哥手中。前些日子,耶律阮与述律平达成和解,耶律安端率领所部兵马南撤,现在,燕云十六州实际上仍是有耶律安端管理。

    萧齐瑞略向李风云解释了一下现在燕云十六州的情况,李风云明白过来,耶律阮很有可能借着耶律安端率兵南归之机,让耶律安端押送耶律洪古去了燕云十六州。

    当初耶律阮起兵之时,耶律安端便是第一个接应耶律阮之人。如果不是耶律安端献出了燕云十六州给耶律阮,耶律阮想要北伐上京,简直是无稽之谈。恐怕现在,耶律阮还呆在镇阳那弹丸之地,等着述律平的大军来攻打他。

    后来耶律安端又请命为先锋,在李风云的帮助下在泰德泉以弱胜强,大败耶律洪古,取得了一场至关重要的胜利,让耶律阮的声威大震,有了与述律平决战的资本。对耶律阮而言,耶律安端可谓是居功至伟。而且,述律平对耶律安端恐怕是恨之入骨,把耶律洪古交给耶律安端看管,毫不奇怪。

    想明白了这些,李风云问道:“萧国师,你打算怎么做?”

    萧齐瑞答道:“先去了幽州再说,本座已经派人去燕云十六州打探,相信要不了多久就会有结果。”

    萧齐瑞担任契丹国师数十年,党羽遍布朝野,现在虽被耶律阮通缉,但是谁又敢真的去拿他,凭着这数十年的威望与影响,打探一些常人不知道的消息,不成问题。如果连萧齐瑞都打探不到耶律洪古的任何消息,那么凭着李风云在辽国布置的那点人马就更别想了。

    四人也不急着赶路,一边躲避这耶律阮的搜捕,一边缓缓南行,一个月后,终于来到了幽州城。

    来到幽州,萧齐瑞早有安排,四人住进了兵部一名官员的别院中。此处别院,原本就是萧齐瑞暗中布置的一处联络点,位于幽州城外五里处,并不惹人注意。

    住进别院后,萧齐瑞常常外出。不过,别院中还藏有两名一流高手,四名二流高手。李风云等人的一举一动,仍旧在萧齐瑞的监视之中。

    李风云乐得清静,又不想暴露他在幽州布置的人马,干脆不与布置在幽州的暗探联系。整天躲在小院中修练武功。没想到,武功竟然在不知不觉中又进了一大步。

    李风云猜测,他现在的实力,恐怕足以与当初的白福通相提并论了。

    又过了十多日,萧齐瑞派人来请李风云到书房一叙,李风云猜测多半已经耶律洪古的下落,急忙邀齐公孙无忧、苏语侬一齐来到了书房。


………………………………

第六百五章 计中计

    “萧国师,是否有耶律洪古的消息?”见到萧齐瑞,李风云拱手问道。

    书房之中,除了萧齐瑞,还有两人,都是一流高手,李风云曾在泰山玉皇顶见过。

    “嗯!”萧齐瑞轻哼了一声,抬头看了李风云一眼,道:“如果本座所料不错,应该是在涿州。不过防守极为严密,本座的人根本无法靠近,连本座也差点被发现。”萧齐瑞指着桌上的一张地图,简单地介绍了一下情况。

    现在了解的情况,那疑似囚禁耶律洪古的地方,是建在一片湖面之上的一座石堡,石堡名叫湖心堡,位于湖中央的一座小岛上,四面环水。周围有数百名辽兵驻守,时时巡逻,想要无声无息潜入进去,实属不易。

    “直接杀进去不就行了?难道以国师的本事,还有谁能拦得住?”李风云有些不解。看守耶律洪古的人能有多少,最多不过几百人,再多就很难守住秘密,纵然个个都是高手,也未必拦得住萧齐瑞,耶律明不可能会来看守耶律洪古。

    萧齐瑞横了李风云一眼,冷冷地道:“本尊还没将那些土鸡瓦狗放在眼里,只是耶律洪古殿下在那里,也只是推测。一旦惊动了他们,再想要救他恐怕就难了。而且,一旦动了手,万一狗急跳墙,伤了耶律洪古殿下,恐怕更加不好。”

    “伤了耶律洪古?”公孙无忧呵呵笑道,“这一点,萧国师大可放心,耶律阮现在无论如何都不会伤耶律洪古的。”

    萧齐瑞疑惑地看着公孙无忧,眉头一扬,道:“此话何解?”

    “请问当初耶律洪古是如何落入耶律洪古的手中?”公孙无忧不紧不慢地问道。

    萧齐瑞略想了片刻,道:“当时太后与耶律阮达成和议,耶律洪古殿下却不愿将皇位拱手让人,于是耶律明打昏了殿下。

    后来为了防止耶律洪古不另生枝节,耶律阮提出由耶律屋质看管殿下,太后无奈,只得答应了。可是不想耶律屋质竟然被耶律阮不知用什么法子说动,私下将殿下押解到了耶律阮的大营,以此要挟太后遣散麾下的兵马。

    这些事情,本座已经跟你们提过,公孙无忧,你问这些做什么?”

    公孙无忧挥扇笑道:“这就是了。其实耶律阮真正顾忌的人,是述律太后,而不是耶律洪古,耶律洪古只是耶律阮控制太后的手段,对不对?”

    萧齐瑞点点头:“不错,的确如此。”

    “也就是说,在耶律阮完全控制住太后之前,不会对耶律洪古下手。否则,一旦消息传到了太后那里,太后一时怒起,凭着她多年来的威望,辽国仍旧避免不了一场杀戮。请问萧国师,太后现在是否已经被耶律阮完全控制住了?”公孙无忧不缓不急地问道。

    萧齐瑞摇摇头,他与述律平之间一直都有联系,耶律阮想要那么快控制住述律平,哪有那般容易?不管怎么说,述律平身边还有五千大辽最精锐的御林军,即便是萧齐瑞,面对这五千御林军,也未必敢说一定能讨得了好。

    而且,述律平摄政数十年,结怨虽然很多,但是麾下的党羽也不少,耶律阮摄于当初的盟约,也不敢对述律平来硬的。对付述律平的法子,只能是慢慢瓦解,借故支开那五千御林军。一时之间,耶律阮还拿述律平没有办法。

    “这就是了,也就是说,只要耶律阮一天没有真正控制住述律太后,耶律洪古就是安全的。就算我们杀上那座小岛,耶律阮也不敢动耶律洪古一根毫毛。因为,耶律阮现在的身份与往日不同,如果因耶律洪古有所损伤,而挑起辽国大乱,责任都在他的身上,那些不服他的部族,必定会趁机而起。即便是那些中立的部族,也多半会倒向太后。

    这一仗打下来,纵使耶律阮胜了,辽国也必定会元气大伤,没有十多年的光景,恢复不过来。十多年的时间,可是会发生很多事情,以耶律阮隐忍谨慎的个性,他还做不出这等事情来。”

    公孙无忧的话颇有道理,众人的目光一齐望向萧齐瑞,等待萧齐瑞的决策。

    萧齐瑞神色凝重,权衡了半晌,咬牙道:“也罢,那明晚子时,本座便率众攻下湖心堡。”

    众人又聚在一起,细细地商议了一下攻打湖心堡的细节,以防耶律洪古被人趁乱带走。

    商议完毕,李风云三人回到了休息的厢房之中,李风云看四下无人,低声问道:“无忧公子,你有什么打算,为何要萧齐瑞强攻湖心堡?万一耶律洪古没有押在湖心堡,岂不是打草惊蛇?”

    公孙无忧微微一笑,轻声答道:“这次萧齐瑞走眼了,耶律洪古多半不会看押在湖心堡。”

    李风云奇道:“公孙兄,为何这般说?”

    公孙无忧压低声音解释道:“其实这湖心堡,我早就知道,乃是赤练崖的一处秘密据点,主要是用来看押燕云十六州以及中原、辽国等地一些不肯与契丹人合作的武林高手的监狱。里面被关押的武林高手,恐怕不下五六百人之多。

    赤练崖崛起得太快,毕竟底蕴不足,耶律明原本的目的是想收拢这批人,或者套取他们的武功秘籍,壮大赤练崖。

    当初我在轩辕台之时,便探知到这个秘密,可惜,轩辕台的规矩,让我难有所作为。

    萧齐瑞显然还不知道这件事,所以,我才会想出这个主意,引诱萧齐瑞救出这批武林豪杰。

    小兄弟,这些人中,即使只有小半人愿意加入藏军谷,对咱们实力的增强也是非同小可的。即便不愿加入藏军谷的那些人,也受了我们的人情,日后对我们藏军谷的发展也必定有极大的帮助。”

    李风云在镇阳城时,就已经暗中与藏军谷的人联系上了。

    比之当初,由于中原大乱,导致不少人投奔游击营,现在藏军谷已经拥兵五千余人,聚集的百姓不下万人,又分出四座小营,分别布置在藏军谷周围的险要之处,与藏军谷、狼牙寨相互呼应。

    耶律德光遇刺后,辽国上下一片混乱,当时虽然不停追杀李风云,却没有人想起藏军谷。后来耶律阮登基称帝后,李风云称为了耶律阮的盟友,就更没有人去围剿藏军谷。即便是现在,李风云仍旧算是耶律阮名义上的盟友,所以,藏军谷暂时还是安全的。

    刺杀耶律德光之前分散开来的预备策略,并没有实施,也正因为如此,也保全了藏军谷元气。

    李风云眼睛一亮,他没想到公孙无忧暗中还藏有计中计,喜道:“哈哈,原来如此,就算萧齐瑞再奸狡,恐怕也想不到要喝老子们的洗脚水。皇帝也不差饿兵,天下哪有白干活的道理?”


………………………………

第六百六章 攻打湖心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