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骁雄-第4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英犹豫了一下,刘雄武功跟他差不多,真要开干,谁胜谁负还真说不准,狠狠地瞪了刘雄一眼,幽怨地道:“你这个老无赖,四六就四六,可是不能再偷喝我的酒!”

    三人正说这话,院中的房屋倒塌惊动了不少人,不多时院子中便来了人。不过对于冯府来说,塌掉几间房子不算什么大事,问清白原委,自然有人来收拾残局。

    李风云打断两人的碎碎念,问道:“老师呢?”

    刘雄平白得了好处,心中正得意,解释道:“本来老爷准备昨天见你的,可是看你一直没醒过来,老爷来过便离开了,只嘱咐我们好好照看你。今天早上,老爷便被召到宫里去了,看情形还没回来。”

    李风云吓了一跳,问道:“我在院中坐了多久?”

    “一天一夜吧!”刘雄问道,“风云,你刚才使的是什么武功,看上去很厉害的样子,似乎带着一股刀煞,你是怎么使出来的?”

    李风云答道:“那是我自创的招式,名字嘛,就叫‘风云乱’吧!”又整了整衣服,道:“既然老师不在,那我先去见见其他人吧,媛儿她现在还好么?”这院中的闲杂人太多,李风云不想多谈他的武功。

    不过,刚才摧毁房间的那一招的确是李风云新悟出来的招数。自从李风云发现自己能使出刀煞之后,便一直琢磨着《风云斩》的第四式,昨天与刘雄、马英打了两个时辰,心情大畅,忽然来了灵感,对武学有了许多新的领悟,这才一举创出了这第四式“风云乱”。刚才使出来,威力果真是不小,竟然能一举毁掉了几间房子。

    刘雄、马英带着李风云一一拜见冯府中的家眷不说,只说李风云来到东南的一座小院边,那是冯媛儿的住所。原本这里是冯媛儿的闺房,冯媛儿出嫁后,冯道疼爱这个孙女,不许其他人搬进来住,一直都空着。前年冯媛儿回到开封,十七在开封原置办了一所宅子,不过冯道以世道乱为名,让冯媛儿搬回冯府住,自然又搬回到这里住。

    小院中人不多,除了冯媛儿和她两岁的儿子,便只有伺候她的两个丫鬟。见到李风云,冯媛儿很高兴。李风云与冯媛儿的感情很好,当初在冯府读书时,冯媛儿就经常捉弄李风云。后来,冯媛儿能与十七走到一块,李风云也出了不少的力,冯道那一关,便是李风云说服的。

    冯家人口众多,冯道有五个儿子一个女儿,冯媛儿是三子冯可的女儿,虽然冯道对冯媛儿疼爱有加,也难免招惹别人的口舌。毕竟她是嫁出去的人,而十七长久未归,独自生活在冯府的确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冯媛儿为十七生了一个儿子,名字叫做伍承宗。原本冯道是打算让这个重外孙随他姓冯的,可是冯媛儿不同意。十七究竟姓什么,就连十七自己也不知道,冯媛儿决定以“十七”的“十”取半为姓,所以才叫伍承宗。

    显然,十七之死,冯媛儿已经猜到了,李风云只开了个头,冯媛儿便低头不语,空气中充满了哀伤的气息。

    眼前的冯媛儿跟李风云记忆中的冯媛儿有太多的不同。以前的那个活波开朗、聪明伶俐的冯媛儿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位沉稳贤惠的妇人,在这乱世之中坚强地活着,拉扯着孩子慢慢长大,岁月开始在她娇嫩的脸颊上留下痕迹。

    也不知是否是受了十七木讷性格的遗传,十七的儿子伍承宗很不活泼,李风云总觉得他的眼神中似乎有些呆滞和茫然(注1)。

    李风云与十七、冯媛儿的关系都很不错,对十七的死,李风云总怀有一丝歉疚,他总认为,其实他是有机会救十七的,如果他当初强行向杜重威要求将十七带走,十七也许就不会死。可惜那时的他,丝毫没有注意到十七的异常。

    也正是这丝愧疚,李风云答应收伍承宗为弟子,将随身所带的七寸芒牙匕首留下给伍承宗为礼物,只待伍承宗再长大一些,李风云就会开始教他武功。

    那七寸芒牙匕首,原本有两把,极为坚硬锋利,就连宵练宝刀奈何不了它,曾经是长白老怪的武器,后来被疯和尚等人夺得,转送给了李风云。李风云又将其中的一把送给了杜如月,现在,剩下的一把也送给了伍承宗。

    在冯媛儿那里呆了一个多时辰,两人正在说话时,一个小厮急急忙忙地跑过来找李风云。原来冯道回来了,叫李风云赶快去见他。

    李风云感到有些奇怪,老师冯道养气的功夫不错,泰山塌于前而面不改色(李风云恶意的揣测,如果真的能做到这样,估计是被吓呆了!),今天怎么会这么匆忙来找他?不敢耽搁,李风云告辞离去,随着那小厮急急忙忙去见冯道。

    冯道在长乐轩等着他。

    见到李风云,冯道让所有的人都退了出去,眯着眼睛打量了李风云半天,方才缓缓地问道:“风云,你来京城的目地究竟为何?”

    李风云愣了一愣,他想不明白冯道为何要这般问他。想了想,李风云决定还是照实说:“其实,这一次我原本是打算去洛阳的,来开封也只是一时心血来潮,便弯了过来。难道我这么做,有什么不妥么?”

    冯道目光犀利,紧盯着李风云半晌,方才道:“不妥,十分的不妥。风云,你老实告诉老夫,你是不是得到什么消息,才会来开封?”

    “消息?什么消息?”李风云眼中一阵茫然,他是真的不明白冯道究竟指的是什么。

    冯道看李风云的神情不似作伪,叹了口气,道:“风云,你难道真的不知道陛下病危的消息么?”

    注1:如果有机会写下一部,伍承宗将会是下一部的主角,此处埋一个伏笔,那一部将会是穿越历史。唉,看看这一部的成绩,可能暂时不会续写下一部。所以这一部才会对十七此人着墨颇多,此处稍微交代一下。


………………………………

第六百二十七章 投名状(1)

    “刘知远要死了?”李风云真的是被吓了一大跳,失声道。

    上次在邺城见道刘知远之时,刘知远还活蹦乱跳,神色还很好,将杜重威压得死死的,这才多长时间?这可能吗?

    “你胡说些什么?”冯道一拍桌案,神色大变,怒喝道,“陛下的名号,是你可以乱叫的吗?你这是大不敬,你无旨私自离开藩镇,已经是犯下大罪,你居然还敢出此大逆不道之言,你你你,幸亏这里只有老夫一人,要不然,朝廷的兵马,明天就该发往定州了!

    你以为你的武功高,就真没有人拿得住你吗?”

    “这老头怎么回事?像踩了兔子尾巴一般!至于吗?您老侍奉过的皇帝可不是一个两个,哪朝哪代您都不是吃香的喝辣的,皇帝轮流坐,您的地位雷打不动。”

    李风云心中碎碎念,不过这老头言语之中似乎还是向着他的。

    狠狠教训了李风云一顿,见李风云耷拉着脑袋,像小鸡啄米般地不停点头,也不知他听没听进去,冯道歇了口气,喝了口茶,道:“你来开封的事,陛下已经知道了,你准备一下,待会你便随老夫一起去面圣。”

    “嗯嗯,啊,面圣?”李风云仍在不停地点着头,“面……面什么圣,刘……陛下不是快……”

    在李风云的计划中,根本没打算去见刘知远,他也不太想去见刘知远,现在的刘知远与当初在忻州时的刘知远已经完全不同了,任何人坐上那个位置,都会变得不同,成为一个怪物。龙,本就不该是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生灵。

    看到冯道横眉立目,抄起茶盅想要砸过来的样子,李风云立刻收住了嘴,他决定不再惹这老头子生气。老头子也不容易,在这隔几年城头便会变幻大王旗,还能保护好一大家子人,总能身居高位,荣享富贵,李风云翻遍史书,发现还真找不出几个人来。这是真学问,虽然不能安邦定国,也不能救济百姓,但明哲保身的本事,老头子算是研究透了。

    冯道长吐了一口气,他算明白了,刚才满嘴的唾沫算是白费了,李风云是一个字都没听进去,这小子从未想过安安静静地做个老实人。

    放下茶盅,冯道低声道:“李风云,你来见我,难道就以为老夫府中就没有陛下的眼线?朝中大臣,勾结藩镇大将,向来是大忌。你这么做,不但会让你自己难以自处,也会让冯府上下百余口人陷入危难之中。你明白吗?”

    “啊?”李风云呆住了,他可真没想过这些,他虽在朝堂上混过一段日子,冯道也对他多有指点,但说到底,也只是半瓢水,瞎晃荡,习惯于按着自己的性子来,比起朝中的那些快成精的老狐狸们,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我……我真没想过……要不我现在就走?”李风云结结巴巴地解释道。

    “好了!”冯道摆摆手,“老夫当然知道你没想过,陛下也能体谅你,要不然,现在见你的就不该是老夫,而是朝廷的千牛卫了!你该感谢的是陛下,明白不?”

    李风云心中暗道:“凭新建的千牛卫那些个人,可拿不住我!”不过,他也明白,就算千牛卫拿不住他,那么朝廷与风云卫的矛盾必然会明显化,朝廷的兵马迟早会征伐风云卫,那对现在刚刚有点起色的风云卫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对刚刚从战火中死里逃生出来的中原百姓,更不是一件好事。

    “可是,陛下能体谅你,不见的其他人也会体谅你!日后继位的新君年少气盛,眼中未必揉得进沙子。”冯道接着解释道,“陛下给你一个机会去见他,是要为你掩饰,你切莫辜负了圣上的一片苦心。”

    冯道话中似乎有话,李风云是个精明人,怎会听不出来?抬起头来,李风云轻声问道:“老师的意思是?”

    老头子点了点头,道:“你们江湖中人,不是讲究一个投名状么?现在,也该是你献上投名状的时候,这关键的一步,你可切不可因儿女私情而踏错。”

    说到这里,老头子再也不肯多说,皱了皱眉,道:“浑身的一股臭气,赶快去洗个澡,换身衣服,随老夫去面圣。”

    刘知远的确是病得很重,多年的沉珂如洪水猛兽般的袭来,彻底的击垮了这位沙场老将。大赦天下也没能给病重的刘知远带来更多的起色,周围的太医都已经束手无策,战战兢兢只能开些大补的龙虎之药暂时维持着他的性命。天崩地裂,已经是数着手指便可计算得出来。

    只是这消息被封锁得很严,满朝上下知道这消息的大臣,没有几个。

    “父皇,儿臣明白!”刘承祐跪在刘知远的龙榻前,满脸泪痕,呜咽着道,心中究竟是兴奋多一些,还是悲伤多一些,就连他自己也说不明白。老狼王要死了,新狼王才有机会出人头第,这千古不易的道理,让史书上的种种谎言显得那般苍白,一戳即穿。抹过去掉气味蒜蓉的手巾,刺激着眼睛,眼泪一滴一滴跌落下来,让所有的一切那么自然,令人感动。

    “唉!希望你真的懂了!”龙榻之上的刘知远叹了口气,有些力不从心。

    “如果老天肯再给朕两三年的时间,朕一定将一切安排得妥妥帖帖。可惜啊!”刘知远心中暗暗道。

    刘承祐不是继承帝位的最好人选,长子刘承训才是刘知远心目中最好的人选。只可惜,刘承训命不好,数月之前突然染上了重疾,医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