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行武侠-第7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寇仲有些疑惑不解的道:“按理说魔门就算瞧在风叔的面上,也不至于对我们出手,为何辟尘妖道竟不惜亲自来对付我们呢?幸好素姐早跟着宋师道同去南方,不然这次我们就真的凶多吉少了。”

    徐子陵皱眉道:“风叔向来居心叵测,谁知道他真在想什么,又真打算做什么?”

    言外之意,说不定就是风萧萧首肯的。

    “难说……”寇仲默默摇了摇头,思索少许道:“如果风叔首肯,来的就不止是辟尘,而是祝玉妍了,她比王世充加上辟尘更可怕。我总觉得其中有个我们并不知道的关隘,若不彻底弄清楚,将来定是个大麻烦。”

    寇仲这回总算猜到点边,若非因为顾忌风萧萧的反应,祝玉妍定会不惜代价的将二人扒皮抽筋。以解心头之恨。

    寇仲不能说不聪明,也不能说没有智慧,但因身份地位的关系,并没有办法了解全局。更不清楚各大势力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在他看来,能击破李密,怎么算都该是大功一件,王世充就算怕他功高震主,从而心生疑虑。也不该明目张胆的欲至他于死地呀?

    他却不清楚,战役其实是为全局服务的,胜有胜的目的,败也有败的目的,如果战役胜而全局败,虽胜尤败,如果战役败而全局胜,虽败尤胜。

    因为瓦岗军被彻底溃败的缘故,导致洛阳必须直面李阀之锋芒,根本独力难支。

    何况大战刚过。击溃李密的同时,王世充一方同样损失非小,若李阀此时提兵来攻,如何能挡?

    显然已胜在战役,却败在全局。

    为此,王世充已不得不被迫向佛门做出极大的妥协,希望能让慈航静斋出面斡旋,以换得喘息的时间,让他能够腾出手来,消化并巩固瓦岗军的势力与地盘。

    佛门正值洛阳新败。被魔门压得抬不起头来,这会儿何止是喜出望外,简直欣喜若狂,提出的条件不问可知。

    而李阀提出的条件之一。自然有赶绝寇仲……这里面的缘故,寇仲可能到死都弄不明白,还真以为王世充纯是心胸狭隘,见他功高,便心生杀意。

    魔门刚在洛阳创下的大好局面,更于转眼间便付诸流水。且倒退何止百步!

    要知王世充乃大明尊教的人,并非完全与魔门是一条心,他真到最后撑不住的时候,大可以投降李阀,彻底投靠佛门一方。

    因此这回受到最大损失的,除了李密,还有魔门!

    若非有祝玉妍强压着,前来袭杀寇仲和徐子陵的人,就绝不止支持李密的辟尘一个了,他俩这会儿也别想还有闲心疑惑不解,早该被气得发疯的魔门中人撵得一路狂逃,慌不择路。

    听到寇仲的疑惑,徐子陵也陷入沉思,少许说道:“幸好你还结识了杨公卿等一众好汉,总还算不虚此行。”

    杨公卿是王世充麾下的重要将领……寇仲于洛阳期间,与不少并非王世充亲族的将领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其中以杨公卿的地位最高,乃王世充倚之为左右臂助的大将。

    而经过击溃瓦岗军一役后,众将领都对寇仲敬佩有加,尤其在王世充翻脸不认人,下令擒杀寇仲之后,他们更对最近任人唯亲,并疏远他们这些外姓将领的王世充失望到极点。

    途中若非有这些将领或明或暗的帮助,寇仲和徐子陵也绝难这么轻松的逃离洛阳。

    听到徐子陵提起杨公卿,寇仲不免露出一抹微笑,道:“杨大将军孤身登船,为我俩壮行,有胆有识令人心折,只听他那时直呼王世充之各,便知他对王世充的不满已溢于言表。世间自有公理在,像王世充那样的卑鄙小人,总还是少数的。”

    徐子陵重重点头,又道:“虽然目前无船追来,但我总有些不祥的预感,这一程未必会那么顺利。”

    寇仲一拍背上井中月道:“管她娘的那么多!我们有哪天是平安无事的?谁不怕死,就放马过来吧!明天我们转出通济渠后,便日夜兼程赶赴江都,然后从长江坐船去找老爹,看能不能说服他带着两个干儿子一起去打天下,哈哈!“

    他笑得很大声也很豪迈,却尤其充满悲愤之意。

    想他半月前还是王世充倚之为臂助的客卿贵宾,意气风发的指挥着千军万马踏平李密的战营,如今却只能灰溜溜跑去找杜伏威收留,境遇转变之快,的确令人唏嘘。

    ……

    与此同时,魔门正发了疯似得派出人手,誓要找回风萧萧不可……正是他鼎力支持的寇仲,害得局势陡转至如今这种地步,在强势回归的佛门面前,连祝玉妍都已不得不退出洛阳。

    只能让风萧萧回来收拾这个烂摊子,也只有他才能收拾这个烂摊子。

    经过洛阳的清洗,魔门中不论对风萧萧的态度是善是恶,都相信这位新一代的邪帝,的确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本事。

    为保险起见,连刚刚闭关的婠婠都被祝玉妍强拖了出来,命她立刻南下,定要以最快的速度找回风萧萧,来洛阳主持局面。

    事情果然和祝玉妍料想的一样,并没有那么顺利,佛门趁着胜势大举反扑,魔门中人举步维艰,甚至连婠婠都不例外,被师妃暄给死死缀上了。

    一路上两人交手十数次,师妃暄虽是一直未能战而胜之,却也成功拖住了婠婠南下的步伐。

    佛门之所以会不惜代价的拦住派向风萧萧的魔门信使,完全是被风萧萧一手主导的洛阳清洗给骇怕了,本着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念头,说什么也要截断风萧萧再次北上的可能,至不济也要拖得越晚越好。

    如果真被风萧萧用什么办法耽搁了现在的大好局面,佛门肯定哭死!

    佛门和魔门仿佛都在突然之间发了疯,一方非要找回风萧萧不可,一方定要拦住风萧萧不可!

 第两百零九章 都快疯了

    风萧萧虽然不知自己又成了佛魔二门关注的焦点,但亦因觉师妃暄和婠婠突然不明原因的南下,从而提高了警惕。

    历经多世的他,有种难以形容的敏锐直觉,总能在危机逼近之前,便察觉到种种迹象,得以对还不明朗的形势做出大致的判断,并提前做好准备……

    当风萧萧从深山中走出来的时候,尤鸟倦、周老叹、金环真还跟在他的身边,但他来到江都之时,三人已不知所踪……

    “宇文化及……”

    风萧萧远远地往江都行宫望了一眼,口中念叨起这个他初来此世,便遇上的第一个对手,他当时还被宇文化及追得颇为狼狈。

    风萧萧虽不算太熟悉历史,却也知道宇文阀乃是隋前朝北周的皇族,后因幼主登基,被当时的权臣杨坚所篡位。

    所以在宇文阀看来,杀杨广也不过拿回本属于己方的皇位罢了。

    更为关键的是,北周当国时,曾有过震惊后世的举动……周武帝灭佛!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北周境内“融佛焚经,驱僧破塔,宝刹伽兰皆为俗宅,沙门释种悉作白衣”!

    而在武帝禁止佛教之外,起初亦禁止道教,于全国范围内灭佛灭道!

    力主此事的北周武帝后于亲征突厥途中莫名其妙的病倒,返回洛阳的当天便即暴毙,时年三十六岁,其皇长子登基一年后禅位于幼子,次年亦病逝,北周旋即被当时的隋国公杨坚篡位。(此段史实。)

    仅凭这一小段了解的历史,再联系现在的情形,一向多疑的风萧萧不难得出一个结论……不管是武帝暴毙,又或是杨坚篡位,背后当然有佛道二门的影子,而宇文阀肯定与魔门有着脱不开的亲密关系。

    仅凭武帝灭道灭佛一事,就足以让魔门上下对宇文阀充满期盼,以及毫无保留的支持。

    只怪宇文化及实在太不争气。他一连串鲁莽的举动,导致宇文阀损兵折将,元气大伤,如今受困一隅之地。根本动弹不得。

    若非周围全是魔门控制下的势力,比如林士宏,比如萧铣,比如辅公佑,宇文阀只怕早就被人给灭掉了。

    不过也正是因为周边全是不能动的势力。衰弱至此的宇文阀,也难以向外扩张,以补充实力。

    所以自宇文化及率领北征的十万大军被李密彻底击溃之后,宇文阀的结局其实已然注定,覆灭是迟早的事。

    风萧萧和宇文化及互不对付,至今已是天下皆知。

    但祝玉妍从未向风萧萧透露过一丝一毫魔门和宇文阀之间的关系,极像是不安好心。

    不过在风萧萧看来却未必如此,因为直到现在,那个睚眦必报的宇文化及都还没找过他的麻烦,甚至连宇文成都死在他的手上。宇文阀都没了下文。

    要知徐世绩死后,连本心不想和风萧萧交恶的李密,都曾装模作样的下了蒲山公令呢!宇文阀却毫无反应,该是魔门在中间施加了极大的压力。

    祝玉妍之所以从不向风萧萧谈及,也该是怕风萧萧知道这层关系后,反而想通过魔门找宇文化及的麻烦,到时她夹在中间十分麻烦,所以干脆不提。

    风萧萧可不是好说话的人,向来是恩必还、怨必报,但现在并不是和宇文化及算账的时候。他也就冲着皇宫方向冷冷一笑,便即穿入街上的行人,走向人潮涌动的码头。

    他是顺着宋玉致留下的标记寻来的,准备和宋阀接上头。以弄清楚当今的形势,再决定自己接下来的行止。

    岂知才到码头,风萧萧便觉周围很有些古怪。

    仿佛到处都是探头探脑的人,而他灵敏的灵觉还告诉他,这些人明显不是一伙的,彼此之间的敌意甚浓。尤其在现他之后,气氛紧张的简直就快打起来一样。

    宋阀也不是吃素的,风萧萧才到对街,就有一位老者带着四名精干的汉子匆匆由店铺中迎了上来,显然已得到风萧萧进城的消息,特意出来迎接。

    那名老者目不斜视,直走到风萧萧面前介绍自己,另四名精干的汉子则戒备的左顾右盼,甚至不顾身处人流不息的码头,都握上了身畔的兵刃,极为霸道的拦开任何想要靠近人。

    风萧萧见他们这副如临大敌的模样,自然猜到定是生了什么紧要的事情,也不与这位宋阀的执事过多寒暄,随着他赶紧进了驻地之中。

    行路间,这位执事快的介绍了一下,风萧萧才知道原来最近时日,宋阀驻地周围已断断续续生了大小十数场隐秘的厮杀,少则二三人,多则数十人,皆都行动迅,狠辣果决,死人不少,却没留下任何一具尸体,亦没有惊动附近居民。

    宋阀派人试探了几次,根本毫无结果,只依稀察觉其中一方或许跟魔门有关,但也无法肯定,更没弄清楚其他人又是来自何方势力,目的又为何。

    风萧萧若有所思,敢和魔门这样过不去的势力又有几个?宋阀这位老执事恐怕是心知肚明,却碍于身份,不能宣之于口罢了。

    风萧萧这下已能肯定,必是出了大事,否则佛魔二门绝不会如此争锋相对。

    走到厅口,老执事便即告辞退去,风萧萧一掀门帘,就现宋玉致正秀美紧蹙倚坐在一侧。

    才半月不见,她好像清减不少,却也别有一番动人的韵味。

    风萧萧慢悠悠的着走到厅内。

    宋玉致抬眼一瞧见他,就没好气的道:“你倒是好生悠闲,却不知别人都快急疯了。”

    风萧萧自顾自的坐下,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