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阴雄-第12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阴山之盟

    长孙无忌笑道:“这次刘武周起兵,只是一个特殊的意外并非常态,当年北魏举族进入中原,是早已经一统草原各部,事先作了大量的准备,几乎迁空了整个草原,几百万人的民族大迁移,才建立了北魏,可是突厥现在连草原都不能完全统一,象阿史那思摩这样的人可以随便征召与自己亲近的部落,甚至铁勒九部这样的还不遵守大汗的命令,叛服无常,这种情况下,大可汗是无法举族南下的。跟愿意和大汗做好朋友的地方势力合作,是最好的选择。”

    颉利叶护冷笑道:“朋友是可以选的,为什么我们一定要跟你家主公当朋友呢?上次我们大汗兵围雁门,若不是你家主公带头勤王,我们又怎么会功败垂成呢?在我看来,李渊根本算不得我们的朋友。随时都会出卖我们。”

    长孙无忌摇了摇头:“此一时,彼一时啊,颉利叶护,上次可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让你们在大利城没有干掉杨广,让他进了雁门呢。你们突厥人两个月时间没有攻下雁门郡,我家唐国公就在太原,最早就要接到勤王命令出动的,没有任何理由能拖延,可就是这样也找各种理由拖了一个月才出兵,已经给了你们足够的时间了吧。”

    处罗叶护冷笑道:“你家唐国公是没有出兵,可是他的二公子李世民,却是教云定兴大张旗鼓,用了疑兵之计,若非如此,我们又怎么可能退兵呢?”

    长孙无忌笑道:“这不过是传言罢了,一定是某个想要挑拨我家主公和大突厥友好关系的人编造的谣言,唐国公若是想要云定兴出兵,直接下令就是,何必再多此一举地要二公子去教他呢?”

    始毕可汗摆了摆手:“好了,不说上次的事情了,这次本汗让阿史那思摩退兵了,李渊又能给我们什么好处呢?刘武周开的价码很高,如果李渊这回不能让我们满意,那这次就是我们最后一次的合作了。”

    长孙无忌的眼中寒芒一闪:“我家主公说了,得天下之时,愿与突厥永结盟好,若是借突厥之力攻城陷地,城破之时,城池土地归我家主公所有,子女金帛则任由大汗所取,若违此誓,人神共愤,天下人共诛之!”

    始毕可汗的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神色,这个价码他很满意,但他仍然掩饰着自己的兴奋之情,继续问道:“这个价码,刘武周也能开出,本汗凭什么不去助刘武周,而是要帮唐国公呢?”

    长孙无忌微微一笑:“因为刘武周先找的阿史那思摩,后找的大汗,而我家的主公则直接找的是大汗,而且,我家主公是整个关陇的首领,将来给大汗的好处,可能是大半个隋朝的子民。”

    “而刘武周顶了天也就是并州一霸,只想守住马邑那一亩三分地,他没有夺取天下的雄心和计划,与我家主公又怎么能相提并论?强者的朋友也应该是强者,苍鹰的朋友应该是猛禽,大汗是天之骄子,又怎么能和刘武周这样的人约为盟友呢?”

    始毕可汗哈哈一笑,站起了身:“好,很好,长孙先生,这回本汗就听你的话了,希望以后唐国公不要让我们失望!”

    长孙无忌以手按胸,深深一躬:“我们的联合,一定会长久而稳固的!”

    并州,太原,地牢,刘文静的单间。

    李世民换了一副狱吏的装束,坐在刘文静的对面,李渊大难不死回到晋阳之后,王威和高君雅也跟着回来了,不可能再象以前那样随便地探视刘文静,落下把柄,所以李世民今天还是换了一身狱卒的衣服悄悄潜入大牢,而其他的部下们也都打扮成了狱吏牢头,甚至是犯人,控制住了这附近的几个牢区,以确保这次谈话的绝对安全。

    刘文静看着李世民,微微一笑:“二公子,令尊解围这样的好消息,不值得上点好酒来庆祝一番吗?”

    李世民笑道:“刘先生还真的是今之计划,足不出户也知天下之事啊,这回可没有裴宫监来给你报信,我这么多天都没来,你又是如何知道父帅已经解围了?”

    刘文静点了点头:“如果大帅没有解围回到太原,二公子也不会这样扮成狱卒来见我了,上次我们就分析过,阿史那思摩功高震主,始毕可汗是绝对不会容他的,所以他的退兵,是必然的事,二公子,你应该想想以后的打算了。”

    李世民的双眼中精光闪闪:“今天世民前来,就是向先生请教将来的天下大势,还请先生指教。”

    刘文静微微一笑:“唐国公的志向,应该是夺取天下,建立自己的朝代吧。”

    李世民的脸色一变,转而笑道:“现在父帅还没有这样的想法,只是现在在隋朝受到皇帝的猜忌,要给自己留点后路罢了。天下如果持续大乱,那父帅也可能会建义,但是如果隋朝的气数已尽,无可挽回,那父帅也不会坐以待毙的。”

    刘文静点了点头:“你的说法,和裴寂的差不多,不过我可以肯定,唐国公今后一定会自立的,不为别的,只为你刚才所说,隋朝气数已尽,唐国公如果不取之,只会让自己终身后悔的。”

    李世民的双眼一亮:“怎么个气数已尽了?父帅又如何能夺天下?”

    刘文静笑道:“如今天下大乱,已经有数年了,皇帝巡幸江都,远困淮南,他和东都,和山东的联系,已经给卢明月,杜伏威这样的盗贼所切断,现在天下大股盗贼攻掠州郡,小股盗匪占据山林,但他们之中,没有什么明主真龙,如果真有明主登高一呼,顺天应人,则平定四海,夺取天下,不是梦想!”

    “太原是并州的大城,郡治所在,四方百姓为避战乱,很多都迁进了太原,我刘文静在晋阳为官数年,知道他们中间谁是真正的英雄豪杰,只要一夜之间扬旗,可得雄兵十万!加上唐国公所率的兵马,都是精锐,也有数万之众,以这样强大的实力,趁虚直捣关中,号令天下,不用半年,帝业可成!”(未完待续。)

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阴雄诡计

    李世民哈哈一笑:“听先生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只是这回父帅战败,接下来可能会给杨广责罚,领兵之权也许会给收回,到时候要想举事,恐怕就难了啊。”

    刘文静微微一笑:“不,二公子,也许这是好事,能帮唐国公下决心举义呢,看着吧,我会让我的老友裴寂,让唐国公下最后的决心的,你现在就可以开始作准备了。”

    李世民点了点头:“那就托先生吉言,我相信,您在这里的时间不会太久了。”

    江都,紫微宫,这是一处依据东都的宫殿所建的的豪华行宫,而两仪殿内,杨广的咆哮声则在殿内四处回荡着,充满了声嘶力竭的愤怒:“混蛋,李渊无能,丧师辱国!不是说他是关陇名将吗,不是可以镇守一方吗,怎么既平定不了马邑的叛乱,还大败于突厥!”

    一边站着的宇文述已是满头大汗,他本来已经是重病缠身,但是如此的大败,并州不稳,还是让他强撑着病体来到了两仪殿,在这里接受杨广愤怒的质问,而在他的对面,虞世基则是面带得色,低着头,笑而不语。

    王世充站在宇文述的身边,也是低头深思,与那只想着看笑话,不懂兵事的虞世基相比,王世充考虑的却是更多,更长远,刘武周的起事虽然是他多年前就安排的事情,但是还是有点突然,他更是没有料到,阿史那思摩竟然会违令出兵,几乎攻杀李渊,占据整个并州,李渊固然是头号大敌,但突厥人也非易与之辈,这些草原恶狼可怕的战斗力,在上次的雁门之围中就得到了证实,若是在这个时候把突厥人放入中原,那自己多年来的布置,可能就会给打乱了!

    杨广看向了宇文述,缓和了一下自己的情绪,说道:“宇文将军,你是大将,知兵事,你来说,现在并州的情况怎么样,此次大败,应该如何处置?”

    宇文述抬头说道:“陛下,这次并州之乱,主要是因为刘武周反叛,然后引突厥兵来援,李渊的应对没有太大的问题,他已经以最快的速度去平叛了,只是刘武周早有准备,引突厥兵入关,各个击破,不是我军无能,实在是贼人太狡猾啊!”

    杨广转眼看向了王世充,沉声道:“王郡丞(王世充现在已经转回了本官江都郡丞一职),你来说说,是这样的吗?”

    王世充在刚才的那一刻,已经打定了主意,他抬起头,不慌不忙地说道:“唐国公的应对,确实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微臣以为,陛下必须对唐国公,加以惩戒才是。”

    杨广的脸色一变,说道:“王郡丞也觉得要对唐国公加以惩罚?为什么?刚才宇文大将军的意思是说,唐国公的应对没有问题。”

    王世充点了点头,正色道:“从唐国公的应对来说是没有问题,但现在天下各地的叛乱还是没有平息,各地的叛军还是在不停地作乱,我们各地的将军都在尽力地扑灭叛乱,要的就是军纪森严,赏罚分明!”

    “李渊毕竟是并州的总指挥,手握数万大军,还可以调集马邑和雁门的军队助战,马邑的叛乱,他事先不知情,也没有作任何布置,这是有失察之罪,此其一,叛乱发生后,他迅速地出兵平叛,却因为急于求成,与雁门的驻军的联合出了问题,导致给人各个击破,此其罪二。雁门援军战败之后,他没有背水一战,逆袭敌军,或者是在前线扎营固守,而是仓促在敌前退兵,致使大军在平原上给敌军铁骑突击,损失惨重,兵困秀容川,若不是突厥自己退兵,只怕并州之地,已经不复为我大隋所有!”

    杨广皱了皱眉头:“这么说来,李渊的应对还是有问题了?王郡丞,换你的话,你会怎么做?”

    王世充微微一笑,说道:“马邑叛乱,只不过马邑一地有失,形势不至于崩坏,刘武周谋反,很可能会勾结突厥,必须要作好这方面的准备,至少不能想着毕其功于一役,唐国公最大的问题是把所有的实力都压上,想要毕其功于一役,风险太大了。”

    宇文述的头上开始冒冷汗,刚才说李渊的应对没有问题的是他,可是王世充的话,却是把他的话给否定了,李渊的事情现在已经是退居其次,而他的地位才是自己最关心的,现在自己已经命在旦夕,可千万不能因为这次的事情,失了宇文家的富贵。

    于是宇文述沉声道:“王郡丞,你的话,老夫不敢苟同,兵贵神速,马邑叛乱,当然是第一时间要去收复,李渊的应对没有问题,他手中的兵力对马邑的叛军不占优势,要雁门守军相助,合情合理啊。”

    王世充冷冷地说道:“如果只有刘武周,那是没有问题,可是刘武周既然敢反,就有勾结突厥人的可能,李渊的问题是没有预估到这种可能,作出布置,仍然还是选择了赌博,他的任务是守住并州,守住太原,这是第一位的,一旦他的部队有损失,再加上雁门的军队一失,那整个并州,就会形势糜烂,就算突厥退兵,只怕各地的盗贼蜂起,也不是他能弹压得了。”

    杨广很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那么,依王郡丞的意见,对李渊该如何处置呢?”

    王世充沉吟了一下,说道:“李渊毕竟是并州方面的大将,这次虽有过失,但临阵换将,只怕军心士气会受到影响,现在那里的压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