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阴雄-第13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关中空虚,屈突通退保大兴,兵马已经不足四万,只要我现在起兵,先吞并唐弼,再攻入关中,几乎可以唾手而得,有了关中,难道我还无法争夺天下吗?”

    郝瑗叹了口气:“主公设想虽好,可是你忘了一点,我们身后的河西四郡,那些个姑臧奸商也是在虎视眈眈呢,主公若起兵,他们必然也会起兵,我们若是入关中,他们必来袭我侧后,到时候,如之奈何?”(未完待续。)

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 横下一条心,一定要起兵

    薛举咬了咬牙,冷冷地说道:“那我们可以先收拾姑臧城的奸商们,或者,跟他们联手便是,这丝路之上,从来都很难一家独大,他们占了西段,我这里占了中段,再往东就是大兴,到时候我取得了关中,给他们一些好处便是,他们既然可以保证自己的利益,又何必与我相争呢?”

    郝瑗摇了摇头,说道:“那主公不起兵也可以保自己的位置与富贵,可以在这里做个百世诸候,又何必一定要起兵呢?”

    薛举摇了摇头:“我跟那些个奸商不一样,我要的是权力,我要当皇帝,他们没这心思,只想赚钱,再说了,钱可以四家一起分,可皇帝位置只有一个,李轨那小子若是自己想当,别人就没份儿,这种事情,可没办法妥协的。”

    郝瑗淡淡地说道:“主公还不是一样吗,你明明可以在这里永保富贵的,还是要在这里起兵,这样一来,就没有退路了,要么一统天下,成为皇帝,要么则身死族灭,没有第三条路可选,主公,你可要想清楚了!”

    薛举咬了咬牙,双目中精光闪闪,显然,他也在权衡这利弊得失,沉默良久,他开口道:“智囊,你给我说句实话,如果我取得关中,是不是可以夺取天下?”

    郝瑗叹了口气:“主公,这正是属下最担心的地方,你也许可以得到关中的土地,甚至打下大兴城,但是主公觉得,盘踞关中近两百年的关陇世家贵族,会真心对主公效顺吗?就象当年汉末的董卓,他就算控制了长安,甚至洛阳,但无法取得人心,最后也只能挟持汉献帝西奔,最后被吕布所杀。”

    薛举厉声道:“我不是董卓,我不会象他这样失尽人心的,绝对不会!”

    郝瑗摇了摇头:“主公,你的部下多数是骁勇凶悍的陇右军士,很多并非汉人,他们没有见识过中原的繁华,一直是在这荒凉偏僻的陇右地方,一旦进入大兴,东都,那一定会无法控制自己,四处抢掠的,而以咱们这陇右的规矩,纵兵掳掠是维持军队士气和忠诚的唯一办法,即使是您,也不可能约束。如果我们起兵的话,那多半会取得一时的胜利,但是会因为军纪败坏,不得人心,而无法取得这些中原腹地的士民之心啊。”

    薛举的头上汗水开始冒出,他的嘴角不停地在抽搐着,看得出,他在作极为激烈的思想斗争,终于,他还是眼中凶芒一闪:“我不管,哪怕只当三天皇帝,也足以青史留名了,胜过在这小地方一辈子默默无闻,只要得了关中之地,那就有山川之险,人心这东西,在刀子面前,一无是处,不服的就杀,顺从的就赏,难道还怕不能得到人心吗?我这么多年来,在这陇右之地,几乎是白手起家,不也现在把这里的人收拾得服服帖帖,看到我薛举就发抖吗?”

    郝瑗叹了口气:“陇右和关中不一样,关陇世家,在关中盘踞百余年,相互之间靠联姻,共同的利益关系,建立了牢不可破的联盟,远非陇右这里一盘散沙式的马匪和山贼可比,也不是那些穷得跟土狗一样的羌人和吐谷浑人,给点小恩小惠就可以让他们死心踏地。主公,听我最后一句劝吧,现在真的不是时机成熟的时候,关陇现在都隐约以李渊马首是瞻,这李渊自己还没有起兵呢,关陇世家就有盼头,就算您真的要起事,起码也等李渊先动,再观察一下的好。”

    薛举冷笑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李渊要是起兵了,那关陇世家全都会倒向他,还有我什么事吗?”

    郝瑗摇了摇头:“不,主公,话不是这样说的,杨广对于李渊的防备是非常严密的,并不是说李渊就能随便自立,登高一呼,就得关陇群雄相助。再说了,还有王世充帮着盯紧李渊,也不会让他轻易得到关中。这也是李渊这个老狐狸忍到现在也没出手的原因。主公,既然连王世充都不急,不当这出头鸟,咱们又何必现在就沉不住气跳出来呢。大争之世,只有越能忍到最后的人,才越可能得到天下。”

    薛举摇了摇头:“不,智囊,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李渊现在已经给杨广和王世充牵制住了,困守太原,一事无成,你以为他不想起兵吗?他是无兵可起!我听说前一阵他因为战败之事,还给杨广问责下了狱,即使是这样,他也没有起事,可见他没这个实力,若不趁他现在起不了兵,我们赶快夺取陇右,关中的话,等李渊找到机会,摆脱隋朝的控制与监视,那就悔之晚矣了!”

    “至于王世充,他现在在东都应付李密都很吃力,更别说有空管李渊,管我们了,窦建德已经在河北成了气候,徐盖李密又上了瓦岗,这些当年跟我们一起谋划天下的家伙,现在一个个都已经成为乱世枭雄了,你以为他们会放过我薛举吗?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得了天下后,都不会容我的。与其到时候给人杀到头上,不如现在奋起一搏,起码,还有得天下的可能呢!”

    郝瑗知道是无法再说服薛举了,叹了口气:“主公,如果您执意要起兵,请答应我两件事情,如果做到这两件事,那即使不能争霸天下,起码也可割据一方,没那么容易给人消灭。”

    薛举的眉头皱了皱,这话让他不舒服,但是郝瑗跟随他多年,就相于王世充的魏征,留在身边就是要听真话,实话的,而不是那些漂亮的客套话,他点了点头,说道:“智囊请说吧,我一定会办到的。”

    郝瑗正色道:“这第一,刚起兵的时候,不要杀害隋朝的官吏,士人,将校,如果他们愿意留下,那就留用,如果不想留,就放走,从一开始就要竖立起以仁为本的概念,如此才能安定人心。而且,您不要开始就学着唐弼李弘芝那样称帝,乱世中先这样称帝的,我还没见过哪个能笑到最后,您可以按羌胡风俗,自称将军,大单于或者是天王,但绝不能自立为君!”(未完待续。)

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 薛举起兵

    薛举皱了皱眉头:“为什么?既然已经起兵了,那也就没了后路,难道不称帝,就能以后不给清算了?再说了,大单于,天王这些,都是胡人君主的名称,不也跟皇帝没两样嘛。我听说如果起事的时候,自立为天子,设百官,那样当官的名额就多出许多,能吸引许多人来投奔呢。”

    郝瑗摇了摇头:“主公可知为什么现在天下没哪路有雄心壮志的豪强是主动称帝的,只有李弘芝,梁师都这样的三流货色才急不可奈地称帝呢?为什么象罗艺,窦建德,李密这样真正的雄才都不称帝,只有那些只占了一两个郡,兵马不过数千,几万的小势力,才要过这一把皇帝瘾?”

    薛举勾了勾嘴角:“大概是他们怕树大招风,率先称帝会招来隋室的讨伐吧。”

    郝瑗叹了口气:“主公想的太简单了,象李密,窦建德这样的,包括罗艺,已经树大招风了,不管称不称帝,都会给讨伐,但是一旦称了帝,以他们所在的关键位置,不是中原就是河北,那就是跟隋室要首当其冲,所谓天无二日,天下的士人,英雄们要么认为隋室还是合法政权,视李密为乱臣贼子,要么视李密为未来的希望,主动背弃杨广,没有第三条路好走。”

    “这样一来,本来可以两边下注,看谁势大就投靠谁的一些士人或者将校,就被迫要做出最后的选择了,有些人本是兵败势穷而投李密,可这会儿却要搭上九族的性命,跟他谋反到底了,不少不够坚定的人,可能会散去,这对李密是没有好处的。因为他不会因为称帝,就凭空多出许多来投奔他的人,除非,他能打下东都洛阳,定鼎天下,到那个时候,他才有了掌握天下的能力,可以称帝了。”

    薛举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不错,若是换了我,也不希望有别人也称帝,天无二日,皇帝太多了,那我的这个就不值钱了,智囊,你说的对。可是为什么不称帝,却要称什么大单于,天王呢?难道胡人的君主,就不会天无二日吗?”

    郝瑗微微一笑:“胡人是胡人,本身大单于,天王这些称号,就只相当于中原的王,比起皇帝要低了一级,而且万一不行的时候,也可以自去尊号,表示臣服,若是李密,王世充这样的人能得天下,也许和主公还有和解的机会,所以做事留有余地,真有夺天下的实力时,再称帝不迟。还有,陇右这里民风剽悍,很多是胡人羌人,他们认这个大单于,天王,可比中原皇帝的吸引力更大。”

    薛举点了点头:“好,此事就听你,我就当个西秦霸王好了。智囊,你继续说,第二件事是什么?”

    郝瑗正色道:“这第二件事,就是请主公如果出兵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先打姑臧城,甚至可以先封锁起兵的消息,突袭姑臧,留下河西凉州在我们的身后,实在是太危险了,关中可以不取,但河西不能不平定!”

    薛举勾了勾嘴角:“真有这么严重吗?”

    郝瑗正色道:“是的,现在在陇右一带的隋军,只有兰州的陇右郡守府,还有驻在枹罕的皇甫绾所率的一万人马,以主公现在的实力,都不在话下,一个月内就可以尽得陇右之地。”

    “但是夺取陇右之后,是向东进攻关中,还是向西攻击姑臧,就是重大的战略选择了。”

    “姑臧的商会现在是以李范之子李轨为首,这些年靠着西域那里的生意,他们的富可敌国,我们如果动作慢了,他们能用钱收买大量的凉州胡人组建军队。”

    “这些人很多是长年在丝路上当护卫,或者是当强盗的职业马匪,战斗力很强,尤其是善于长途奔袭。”

    “姑臧城是凉州首府,人口众多,又非常坚固,如果等李轨他们做好准备,我们很难攻下,到时候劳师远征,顿兵坚城之下,可就麻烦了。所以动作必须要快,不给李轨他们起兵的时间!”

    薛举哈哈一笑:“好的,智囊,你所说的,我都记下了,那你看咱们什么时候起兵呢?”

    郝瑗微微一笑:“三天之后吧,到时候我给主公,安排一场好戏。”

    十天之后,凉州,姑臧。

    城中最气派豪华的姑臧商会,大门紧闭,檀木圆桌上,四大土豪世家的当主各居一方,前任姑臧商会的会长李范已经死去多年,而他的儿子李轨的才能,更胜乃父,几百年来第一次打破了姑臧城各大世家轮流出任大行首的规矩,成功连任,现在曹,梁,安这三家的实力加起来都不如李轨,而曹珍,梁硕和安兴贵等人,则只能坐在一角,看着这个比自己小了足有二十岁的后辈,在主座位置上发号施令,侃侃而谈。

    李轨是一个年约四十的中年人,跟乃父一样,身体偏胖,不过眼神依然犀利,与李范那种一团和气的笑面虎完全不同,他的神色严肃,鼻翼上两道深深的法令纹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