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阴雄-第16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武周抄了后路,他们远道而来,粮草不济,不出三个月,只能退去。”

    李渊满意地点了点头:“很好,裴爱卿,你只要稳守不战,等朕亲自率军攻下了蒲州城,消灭尧君素的余党,就可以率军与你会合,共灭刘武周了。”

    裴寂的脸色一变:“什么,尧君素的余党?难道尧君素死了?”

    李渊笑着点了点头:“裴爱卿啊,你这段统兵在外,有所不知,尧君素抗拒天兵,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城中已经开始人相食了,可他仍然执迷不悟,一意孤行地与我们对抗,但他的手下已经不干了。就在前天,尧君素的手下薛宗,李楚客杀了尧君素,传首于城外的独孤怀恩,想要投降。”

    “只可惜尧君素的亲信死党,隋朝的朝请大夫王行本,带了七百精兵出城征粮,回城时发现尧君素被杀,又攻杀了薛宗和李楚客等人,重新闭城拒守。独孤怀恩已经重新包围了蒲州城,他们的粮草撑不了多久了,朕决定一鼓作气,彻底消灭王行本,拔掉蒲州这根毒刺。”

    “裴爱卿啊,在此之前,你在晋北介州一定要坚守不战,介州是霍州峡谷的北出口,是晋北平原南进的必经之路,此处在,太原的粮道畅通无阻,若失,则太原不保,而且整个晋南都会有危险,责任重大,切不可轻动。”

    裴寂认真地点了点头:“臣一定遵从陛下的吩咐,坚守不战。”

    刘文静的嘴角勾了勾,鼻子里不屑地“哼”了一声,说道:“陛下,裴仆射(裴寂现在的本官是尚书左仆射,魏国公)长于政略,军事并非其所长,刘武周手下的宋金刚是兵法大师,打仗专家,又有突厥精兵相助,只怕裴仆射难以匹敌,不如紧急召回正在安抚陇右的秦王殿下,领兵出战吧。”

    裴寂和李建成的脸色同时变得很难看,李渊的眉头也微微一皱,沉声道:“刘尚书(刘文静现在的本官是民部尚书,陕东道行台左仆射,鲁国公),二郎之所以出镇陇右,是因为西秦新破,羌胡部落和薛秦余党还在作乱,他威震西秦,贼人闻之丧胆,所以才会主动请命去安抚,如果这时候朕派他去并州,那只怕会按下葫芦浮起瓢,让西方生出变乱。”

    刘文静咬了咬牙:“那微臣不才,愿意请命领兵出征,为陛下分忧。”

    裴寂忍不住了,脸色一变,沉声道:“刘尚书,你就这么看不起我吗?就这么认定只要我领兵出征,就一定会输?”

    刘文静冷冷地说道:“裴仆射,你我相交多年,知根知底,但现在我们讨论的是国事,军事非你所长,这一战若败,大唐的并州不保,可不是讲朋友情面的时候。”

    裴寂冷笑道:“那难道军事就是你刘尚书的所长了?浅水原第一次是怎么输的,不就是你违令出战吗。起码我裴寂还没有打过这样的大败仗吧!”

    刘文静胀得满脸通红,厉声道:“裴仆射,你抓我一次失误就没完了是吗?这回并州的情况可比当时的浅水原严重得多,刘武周也非薛举可比,说公事不是赌气的时候啊。”

第二千三百七十一章 刘文静的心思

    李渊的眉头深锁,沉声道:“好了,不要吵了,成何体统!”

    李渊的声音在两仪殿内回荡着,刘文静和裴寂也都意识到了自己的冲动,纷纷下跪请罪,李渊叹了口气:“裴仆射,刘尚书,你们二位都是朕晋阳起兵时的首功之臣了,朕有今天,也是靠了你们的齐心协力,怎么现在却反而争斗起来了?大敌当前,就不能一心对敌吗?”

    刘文静咬了咬牙:“并非是微臣有意针对裴仆射,实在是因为这次事关重大,来不得半点疏忽,裴仆射长于政略,是萧何一样的人物,陛下却要他当韩信,这并不是对他好啊。”

    裴寂冷冷地说道:“刘尚书说的好生牵强,你可以领兵大战西秦,结果大败而回,害得关中差点不保,所谓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要是你说找秦王来替代我,那还有点道理,但你说你打仗比我强,这不是笑话么!”

    刘文静看向了李渊,恳切地说道:“陛下,请听臣一言吧,裴仆射的能力您也清楚,他确实忠诚沉稳,但并无将帅之才,这回并州的刘武周是尽锐而来,兵锋极锐,李仲文也算是个将才了,姜宝谊也是关陇世家子弟,一万精兵,两天就没了,那三万兵马就能守得住介州吗?如果实在不行的话,请陛下御驾亲征,蒲州那里不过是疥癣之患,另派别将去就可以了。”

    李渊的嘴角勾了勾,摇了摇头:“对付一个刘武周就要朕出兵,不太合适。不如调山东的李神通回军并州,讨伐刘武周。”

    裴寂断然道:“不行,我军好不容易出兵关东,现在山东的各州郡都在观望我军的进展,如果我们进展顺利,他们就会归降,如果我们缩回并州,只怕他们会大失所望,非但关东之地不可能再拓展,甚至连黎阳李世绩这样的人都可能会自立或者投降窦建德,这是万万不可的。”

    刘文静叹了口气:“那只有一个法子了,陛下,不妨放李密出关去山东!”

    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气,李渊的嘴角抽了抽,沉声道:“放李密出关?刘尚书,你是认真的吗?”

    刘文静点了点头:“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如果让李神通回军并州,又要保持大唐在山东的影响力,就只有靠李密原来的那些州郡了,这些州郡只会听命于李密,让他去,可以在一段时间内牵制窦建德和王世充,起码,不会让他们联合起来。”

    李渊的双眼一亮:“联合起来?”

    刘文静正色道:“是的,这正是臣现在最担心的事情,罗艺已经基本上要投靠我们大唐了,窦建德的压力非常大,只靠河北一地,恐怕不是我们大唐的对手,所以他还要找个可靠的帮手,除了突厥人以外,只有王世充算是唯一的选择了。正好他们现在跟我们的关系都非常紧张,以前窦建德是巨寇,王世充算是隋朝的东都官军,联合的可能不大,但这回窦建德攻下了聊城,杀了宇文化及,也算是给杨广报了仇,两边结合在一起的可能性在急剧增加。”

    李渊咬了咬牙:“所以,需要李密现在去山东,去招降他的那些州郡?”

    裴寂冷笑道:“李密是什么人,刘尚书比我们都清楚,你的这个老亲家是肯居于人下的?昨天的大朝会上,他当着突厥使者的面,扔下这些饭菜,放弃自己的职责就走,其反意已现,现在我们不追究他的罪过,还放他回山东,这不是放虎归山吗?”

    刘文静叹了口气:“李密确实有很大可能自立,但起码他的自立能挡住窦建德和王世充的会师,如果他没那么傻,不要那么快地公开叛唐的话,那还是可以拉到不少州郡为其效命的,这样正好可以挡在王世充和窦建德之间,不指望他出兵并州来帮我们,起码可以让我们能抽出李神通的兵力,回援并州。”

    李渊的眼中光芒闪闪,似是在思考这个提议,久久,他才正色道:“两位爱卿,大郎,你们退下吧,朕要好好地想一想。”

    三人行礼而退,李渊扭头对着身边的一个内侍低声道:“去,让裴仆射悄悄地回来,千万不要让刘尚书看到。”

    小半个时辰后,还是两仪殿内,这回只剩下了李渊和裴寂二人,李渊长长地叹了口气:“玄真啊,你干嘛要跟刘文静公开起了冲突呢,这样多不好?”

    裴寂咬了咬牙:“他就这么公然地说我不会打仗,不就是在质疑陛下的决定吗?我看刘文静实在是越来越不象话了,真以为仗着起兵时的那点功劳,可以吃一辈子吗?”

    李渊微微一笑:“你玄真跟我是少年时的朋友了,几十年的交情,他怎么可能相比,这回我让你率兵守住介休,也早就是我们商量过的战略,不是他两句话能改变的。不过,他还是这样说了,你觉得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裴寂冷笑道:“刘文静和李密一样,不是安分守已的人,在大隋的时候他就想着要搅乱大隋的天下,入了大唐也是一样的想法。本来我以为他是想自己争功建业,但今天看起来,他的野心比我想象的要大,恐怕是想要借助李密的势力,自立篡权了。”

    李渊的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朕对刘文静不薄,他为什么要叛朕?”

    裴寂叹了口气:“人的贪心和私欲是无法用常理度之的,刘文静大概自认为功高,但地位却在我之下,所以心怀不满。”

    李渊勾了勾嘴角:“那是因为他上次浅水原违令出战,导致大败,朕赏罚分明,剥夺了他的所有官爵,又让他白身从军立功,后来二郎大胜,朕不也给他官复原职了吗?”

    裴寂摇了摇头:“陛下觉得对他对够客气了,可他却不这么想,他大概还觉得陛下没有处罚秦王,却是夺了他的官职,说明没把他当自己人,于是就开始想着结交李密,李密如果在关东自立,他必然会去投奔。”

    李渊默然半晌,才缓缓地说道:“玄真,你说怎么办?”

第二千三百七十二章 李密献策

    裴寂勾了勾嘴角,沉声道:“陛下,刘文静是不是忠心,可以用李密来检测一下,他之前跟秦王也走得很近,现在秦王灭了西秦之后,似乎觉察到了太子对他的不满,所以主动交出兵权,出镇陇右,也算是远离是非之地。刘文静刚才却是先提让秦王领兵,然后又说要用李密去关东招抚,这两个提议都是包藏祸心。”

    李渊的脸色一变:“二郎我了解,他是不会学杨广的。”

    裴寂叹了口气:“陛下啊,凡事都要做最坏的打算,就算二郎不这么想,他身边的人也未必会劝他安分守已,从龙之臣,谁不想当呢。听说那个杜如晦去二郎身边后,就总是劝他要夺大郎的太子之位,而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也是持此观点,二郎的功立得越多,越大,这种声音就会越大。”

    李渊长叹一声:“这正是我最担心的事情,现在我们大业还没有成功,就已经有这种苗头了,要是以后,唉。”

    裴寂勾了勾嘴角:“所幸二郎自己还是比较清楚的,他放弃兵权去了陇右,也是缓和之举。大郎这次没有提出要带兵,这让我觉得有些意外。”

    李渊冷冷地说道:“上回我们进军长安,本来我是想让杨侑亲自出来投降的,这样才能象当年秦皇子婴主动向刘邦请降一样,显出我的真命天子来。可是那些来归附的贼帅们,纷纷要攻城。他们这些人也就算了,连大郎也跑来添乱,主动攻城,最后还是他的手下那个雷永吉先行破城,哼,他以为这样朕就承认他的军功了吗?这只会让我更反感他。”

    裴寂叹了口气:“那是因为从太原起兵,到攻下长安,这一路之上,二郎的表现比大郎好了许多,让作为长兄的他有了压力,所以才想抢占长安,扳回一城,结果大郎倒是先破了城,可是二郎却派兵保护了杨侑,反而最后得分超过了他。大概也意识到自己这回太急,做错了事,所以大郎在这之后都表现得很低调,不主动插手兵权之事。”

    李渊叹了口气:“其实我本是想利用他们兄弟之间的较劲,让他们发挥更大的能量的,可是没想到,这个竞争有点失控了,二郎刚破了西秦,擒了那薛仁杲,大郎就急着要置他于死地,也是想要杀一杀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