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阴雄-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可悲的是,犯人服刑还有个刑期,而这些六镇精兵却是世袭罔替,子孙后代都得继续为北魏站岗放哨,比劳改犯还惨。当年参军光荣的口号也化作了穿上军装,世代遭殃的冲天怨气。

    加上北魏自孝武帝开始进行汉化改革,连皇家的拓跋氏也改为元氏,整个上层阶级一下子玩起了汉人贵族范儿,强制胡人们改变许多古老风俗,比如兄终弟及改成父死子继,老爹死以后那些漂亮的小老婆们也轮不到儿子们收归房中了。

    这一下,本来就憋了一肚子火的六镇精兵们终于象火山一样爆发了,掀起了如滔天巨浪般的六镇大起义。

    起义虽然最后被镇压了下去,统一的北魏却从此被分裂成了以鲜卑化汉人权臣高欢为首,雄霸关东的东魏,和以出身六镇义军的鲜卑族大将宇文泰为首,占有关中陇西地区的西魏。

    宇文泰在建军之初,以六镇精兵为基础,设立了十二个卫,又在国内设了八大柱国将军,除了宇文泰自己和傀儡皇帝元氏以外,实际上掌兵的正好是六个柱国将军,分管一个镇,每人手下有两个上大将军,分掌两卫。

    这种军制是照以前胡人部落而来,当时每个部落首领都掌管本部私兵,平时放牧,战时应召,可汗只是一个召集人,并不能直接管辖这些首领的私兵。

    六大柱国将军手下各有一万两千胡骑,每一军则是六千人,这支一共六万人的职业军人,也构成了西魏开国之初的主要军事力量。

    高欢和宇文泰各自立了一个元氏傀儡皇帝,你来我往地打了几十年,不分胜负,几十万剽悍的胡人骑兵在这场战争中伤亡殆尽。

    打到后来,两边都不得不大量地征召原来只管种田,不管打仗的汉人入伍,以纯胡人骑兵为主的军队也改成了以汉人步兵为主,胡骑为辅的混合部队,而西魏的柱**制却保留了下来。

    每个上大将军手下设两个开府,各设一个将军统军,而杨坚自己的父亲杨忠,则是西魏开国时的上大将军之一。

    现在大隋全国各地的州郡,都会划归到十二卫的某一卫中,在几乎所有的州郡里都设了骠骑将军府和车骑将军府,分别管理这些州郡的马步军。

    王何突然开口问道:“王颁说是召集募集他的私兵,是在我大隋境内募集,还是说到了江南以后招他父亲的旧部?”

    王华强答道:“听他的意思,应该是在这里先募集几百人,要我们家出钱先准备甲胄兵器,把这几百人给武装起来,在大军出发前先偷渡过去,然后在当地跟他父亲的旧部接上头,最后接应大军过江。”

    王何的眉头深锁:“这几百人渡江不给发现,他有把握吗?而且现在这种情况下,他在南陈联系旧部,就能做到不泄密?万一出了差错,陈军在接头的地方伏击,你们可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王华强的表情也变得异常严肃:“这些问题孩儿在和王颁商议之初就考虑过了,确实风险不小。

    但是陈叔宝无道,南陈文恬武嬉,内有奸臣小人,外无良将,就连南陈的不少官员都主动偷偷向皇上上书,请为内应,所以我们偷渡成功的把握还是很大的。”

    王何的双眼一亮:“你这些消息确实可靠吗?”

    王华强没有说话,却看了一眼门外,王华师心领神会,出门把站在门口的几个仆人都支得远远的,而自己则在门外当起了守卫。

    王华强感激地冲着大哥点了点头,转向了王何,微微一笑:“孩儿最近一直通过各路情报在查大江南北消息。

    现在可以确认的是,南朝的裨将军羊翔,已经和王颁搭上了线,愿意作内应。而比羊翔地位更高一些的兴宁令,直阁将军裴蕴,听说也已经秘密向皇上直接上书,愿意归顺,还说天兵一到,他就率部为先导。”

    王何脸上的喜色一闪而没:“这些人的地位都不算高,手中的力量也有限,最多只能带些宗族部曲带带路,形不成大规模的倒戈。”

    王华强神情自若,平静地说道:“阿大说的没错,可那是因为南人以为有长江天险,可以挡我大隋的天兵,所以只要我大军一过江,肯定会是从者如云。

    三十多年前候景作乱,最后攻克建康,在他过江前兵不过八千,可是在建康城下打了一年多,部众却增加到十万。因为长江就是南人的心理防线,长江如果过了,那南陈军民来主动投军者,一定如过江之鲫。”

    王何点了点头,又问道:“现在陈朝的江防大将是谁?”

    王华强答道:“应该是骠骑大将军萧摩诃。”

    王华强的两个兄弟一听这话,脸上马上变了色,王华伟连忙问道:“就是那个当年斩将夺旗,横行天下的南朝战神吗?”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十章 南朝战神

    王华强微微一笑:“正是此人。”

    萧摩诃,字元胤,出自兰陵(今山东岘县),最早的祖先可以上溯汉初名相萧何,五胡乱华时萧氏南渡,侨居南方,萧摩诃本人则以勇猛称著。摩诃二字出自佛经,梵语,意思是大。

    萧摩诃的祖父萧靓是南梁时的右将军,父亲萧谅做到了梁朝的郡丞,至于萧摩诃本人,在三十多年前的南梁时代就已经粉墨登场了。

    早年的萧摩诃曾经多次斩将夺旗,单骑冲锋陷阵,号称有关羽张飞之勇,更是在与北齐军的大战中,一人独斩十余名北齐军中的胡人猛将,杀得北齐军人人丧胆,从此威名天下皆知。

    开皇元年(580年)的时候,杨坚登基,以隋代周,从此开始一心准备南征灭陈,陈宣帝大骇,命萧摩诃为骠骑大将军,率铁骑沿江防范。

    到了开皇二年(581年)年的正月,陈宣帝因焦虑和疾病而过世,当时的太子是陈叔宝,但他的弟弟始兴王陈叔陵也在场,趁着陈叔宝哭泣不备之时,拔出一把锉药刀砍到了陈叔宝的脖子,又刺伤了陈叔宝的生母柳皇后,企图夺位。

    结果陈叔宝伤重未死,逃出了大殿,回东宫据守,而陈叔陵也一不做二不休,发动了自己的王府卫队,准备在建康城内与太子大战。

    当时陈朝的正规军全在江岸一带布防,城内空虚,百官也不知道应该支持哪方,都持观望态度,以至于无人去讨伐陈叔陵。

    陈叔宝回东宫后,缓过了神来,听了左右的谏言,派人急召萧摩诃,于是萧摩诃率了数百步骑紧急回城,入东宫护卫陈叔宝。

    陈叔陵没有办法,只能跑路,最后萧摩诃率兵紧追不舍,将其斩杀。

    由于萧摩诃在最关键的时候支持了陈叔宝,所以这位陈后主即位后,对萧摩诃也是厚加赏赐,封他为车骑大将军,绥建郡公,食邑三千户,特赐萧摩诃开黄阁,位同三公,可以乘车上殿的待遇,并以其女为皇太子妃,还把陈叔陵的财产金帛全赏给了萧摩诃,一时间恩宠无以复加。

    萧摩诃的勇名,几十年来传遍天下,不仅在南人眼里是南朝第一战神,就连隋人听到萧摩诃三个字,也都是人人变色。一听说是此人负责江防,房间里一下子变得鸦雀无声,王氏父子个个面沉如水,眉头紧锁。

    王华强看到父亲和兄弟们这样,哈哈一笑:“其实大家不用担心,萧摩诃勇则勇矣,可是智商捉急,是典型的将才,而不是帅才。他负责江防,其实对我们大隋来说,是件好事。”

    王何一下子来了精神,问道:“此话怎讲?”

    王华强微微一笑:“吴州总管贺若弼贺将军,已经开始了攻取南陈的准备,他秘密收买长江上的船只,把这些船只藏在芦苇荡中,却又故意弄了几百条破旧的小渔船,放在江面上,让南人看了以后以为我们隋军不习水战,从而放松警惕。

    贺将军还在江边一直搞疑兵之计,每次换防的部队到了江岸的大营里,他都会让接防和换防的部队都大张旗鼓,多设旌旗,遍布营帐,还让官兵们沿江射猎,声势震天。

    萧摩诃开始的时候一看到这种情况,还会领兵布防,后来几次都发现贺将军只是在换防时故意搞这种疑兵之计,也就懈怠了。最近一个多月朝廷已经开始向前线秘密增兵了,而南朝从陈叔宝到萧摩诃,对此却都一无所知。”

    王何摇了摇头,表情还是很严峻:“华强,就连你都能通过自己的眼线得来这些消息,萧摩诃作为南朝大将,会对此一无所知?这其中会不会有诈?”

    王华强的表情充满了自信与镇定:“阿大,您想想,大江相隔,我们想要打探南朝的情报不容易,可是南朝的探子想要知道我们江北的情形也难。

    如果萧摩诃真的有办法打探到贺将军的虚实,就不会几次中了疑兵之计,更不会现在我朝真正要大军南征的时候,却没有任何反应了。

    南朝的君臣,现在还是一片歌舞升平。萧摩诃一勇之夫,徒有虚名,却连孙子兵法里的用间防间都做不到,既查不到江北我军的虚实,又阻止不了羊翔和裴蕴这样的人向我方通风报信。

    可以说这场仗,南朝已经输定,这次不会再有淝水之战,建康反击的那种奇迹重演了。”

    王华强嘴上说着这些话,心里更是放心,在穿越之前,他并不是个很懂历史的人,但也知道隋文帝杨坚灭掉陈国,一统南北朝的故事。

    虽然说穿越本身就改变历史,但这些年来南朝越来越弱,大隋越来越强的趋势非常明显,他有足够的信心,这次南征之战一定会符合历史的轨迹,而自己如何在这次的南征中把握住机会,实现入朝为官的父愿,也就看这一锤子买卖了。

    王何听到这里,闭上眼,沉思了一下,当他再睁开双眼时,已经是目光如炬,完全不象一个垂死的病人:“华强,这事由你全权决定,你们三个,这次全都上战场,不过跟在家里一样,大家要听华强的安排,明白了吗?”

    王家众兄弟个个面露喜色,齐唰唰地向着王何拱手行礼:“谨遵阿大安排。”

    下面的事情就变得非常简单了,王华强安排起各个兄弟的任务,大哥王华师去两淮一带收购粮米,供两千人食用三个月所用。一旦这里万事具备,就运向南征的前线。

    三弟王华伟,则负责盘点关中到陇西一带各商铺的余钱,自从开皇五年以来,杨坚统一币制,大隋境内全部改用名为五铢钱的铜钱,而西蜀由于道路难行,又没有铜矿,只能采用铁钱。

    在这个时代里,金银还没有进入流通渠道,钱庄银票也还没有出现,一千钱重达四斤二两,如果要随身带一万钱,那得背上四十多斤,更不用说三十万钱了。

    所以这三十万钱的征集工作远不是后世里银行转账那么轻松,这么多钱光是重量就有四五百斤,得去各地的商号里提了钱后,再雇车运回新丰的总店。因此这一路上的转钱行动都要挑选精干的护卫才行。

    好在王家多年经商,有一支精干的护卫队伍,王华伟本人也是个赳赳武夫,关中地区作为帝国的首都,治安一向良好,经过了仔细的筹划后,王华强基本安了心。

    王华强自己则负责军械盔甲的打造,新丰城地方不大,只有一两家铁匠铺,供应不了几百副军械铁甲,而如果要到大兴城(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