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阴雄-第8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乙支文德听得双目炯炯,良久,才长叹一声:“封先生既然有如此见识,何不向你家至尊直谏呢?对我这个外国人说这些,怕是没什么用吧。”(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封伦的盘算

    封伦轻轻地叹了口气:“也不瞒乙支国相,我家至尊的脾气,你也应该略知一二,他不是那种喜欢听臣下犯颜直谏,面折其非的人,现在他的身边,已经包围了一大批只会谄媚的趋炎附势之徒,包括我的恩公虞世基,虽然他对我有救命和提拔之恩,但我还是要说,国事至此,这些人难辞其咎。”

    乙支文德点了点头:“所以你封先生也不想当比干,对吧。”

    封伦微微一笑:“不错,别说比干了,我连高颖也不想当,为个虚名把命给送了,大大的不上算,再说了,我们封家一向是家族第一,至于谁当这个皇帝,其实并不是最重要,大不了改朝换代后,再向新皇效忠就是,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嘛。”

    乙支文德给弄糊涂了,一边摇头一边说道:“封先生,你刚才还是一腔报国的高论,让我也佩服不已,可现在为什么又说这样的话呢?你到底哪句话是真,哪句话是假?”

    封伦笑着摆了摆手,说道:“乙支先生,两句话都是封某的肺腑之言。准确地说,我们封家,希望天下安定,只有天下安定,朝局稳固,我们才能入朝为官,在朝中保自己的荣华富贵,在地方上也能保自己的家产田契。这就是我们中原的世家,他们是不希望乱起来的。”

    “可是若是皇帝太不成器,失去了天子的威严,弄得天下大乱,江山不稳,那我们就要看形势了,如果他能向我们这些世家作出更多地让步,给我们更多的权力和封地。那我等自当尽心竭力为之效力,内平叛乱,外征敌国,这都是份内之事。”

    “可反过来要是他实在不成器,烂泥糊不上墙,那我们这些世家。无论是象我这样的山东士族,还是关陇军功贵族,都会想办法另寻一明主而侍,改朝换代之后,我们仍然是开国元勋,可以继续地保持自己的显赫地位。所谓君王非与民共天下,而是与世家共天下,他最多就是个盟主而已,就是此理。”

    乙支文德点了点头:“这回我算是听明白了。你们也就相当于我们高句丽的各部大人,以及下面的大兄,大对卢这些世袭贵族,只要能保证世袭的权力和富贵,那么谁当皇帝都无所谓,但你们不希望天下大乱,这样才是真正会威胁到你们的世袭权势,对吧。”

    封伦点了点头:“正是如此。所以我们这些文人世家,是不希望皇帝连年征战。弄得国内不稳的,当然,那些关陇军功贵族们是闻战则喜,这点与我们这些家族的利益相违背,所以对我来说,打仗可以。但不能打得国内动乱,盗贼蜂起,一旦天下大乱,失去控制,那就会伤及我们的根本利益了。所以这场高句丽的征伐战。必须要停止。”

    乙支文德的眉头舒缓了开来,笑道:“我明白封先生的意思了,看来在这点上,你我的需求是一致的。我们也不希望隋军真的占了辽东,只希望他给渊太祚一点教训罢了,若真的让渊太祚的主力一战而灭,那他连辽东城都守不住了,这点是超越了我们的底线,断不能允许的。”

    封伦笑道:“不错,我也不希望隋军这回真的占了辽东,一旦得了辽东,那至尊就会大受刺激,而手下那帮将领们也会群情振奋,吵着要进攻你们高句丽的本部,这样一来,大军在外面的时间会越来越长,打的越来越远,国内就会更加不稳,是我们所不能允许的。所以,我个人的底线就是,隋军最多围攻辽东城半年,不能过鸭绿水,也不能攻下辽东城!”

    乙支文德哈哈一笑:“痛快,封先生果然是爽快人,这样也好,你我互相交底,以后合作起来就容易了。那咱们就共同遵守这个底线吧,隋军这里的情况,也请你多多帮忙,至于高句丽这里的情报,我也会和你按约定的办法联系,互相通气的,你有了情报,也许可以向你们的至尊进言,提高你的地位和话语权。”

    封伦微微一笑:“那我们以后就加强合作吧。祝乙支国相一切顺利。”

    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军士们身上的甲叶碰撞的声音也由远而近,一条短小的火龙正向这里行来,一个声音在大叫道:“河岸那里,是何人?”

    乙支文德点了点头,向着封伦一拱手:“后会有期!”他转身就没入了那冰冷的辽河之中,一下子就不见了人影。

    封伦转过身,对着远处巡逻而来的隋军高声道:“我乃内史舍人封伦,带着护卫来此处勘察水文,寻破敌之策,自己人!”

    河的另一岸,半柱香的功夫之后,乙支文德带着百余名水鬼钻出了水面,早已经守候在这里,没有打火把的渊太祚马上迎上了前,端着一碗姜汤递给了乙支文德,脸上尽是关切之意:“乙支大人,辛苦了,谈得如何?”

    乙支文德脸色惨白,一把端过这碗姜汤,一饮而尽,尽管他的水性不错,可毕竟是年近六旬了,来回在这黑暗冰冷的辽河河底闭气潜行,差点儿要了他半条老命,真的是蛮拼了,刚才是被几个手下搀扶着才能行动,几乎快说不出话了,灌下这碗姜汤后,腹中一热,人才感觉活了过来。

    乙支文德长舒了一口气,抹了抹嘴唇,说道:“渊大人,情况紧急,可能隋军几个时辰后就会全面渡河,我军现在必须要撤离了,这次隋军是下了狠心,作了周密的布置,在各处同时以浮桥强渡,我军断难抵挡!”

    渊太祚的脸色大变,一向镇定的他,在听到这个消息时,也不免有些惊慌,他沉声道:“乙支大人,你白天的时候不是说隋军最快也要两天后才能攻击吗,怎么现在又说今晚就要动手?”

    乙支文德咬了咬牙:“情况有变,那个王世充只怕是看出了我们的虚实,所以极力教唆隋军强攻,现在不用说太多,赶快安排撤离的事情吧。”(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连夜撤退

    ps:  感谢书友也想写,夕树枫,咖啡道长,唐门‘‘小的月票支持,感谢书友咖啡道长,心漂浮,涂成伟的打赏鼓励。

    渊太祚面沉如水,来回地踱步,凝神思索了半天后,才站定在河边,说道:“我军现在主力还有五万多人留在沿河各寨之中,其中五千多人分散在其他的营寨里虚张声势,要通知他们撤回,只怕是很难了,大寨中的部队要先撤,然后分派传令兵去各营寨,通知各寨的守军自行撤离,必要的时候,可以化妆成百姓,先逃回各城再说。”

    乙支文德点了点头:“也只有这个办法了,可是大寨中的五万人马,一半以上是步兵,怎么撤呢?”

    渊太祚的眼中目光炯炯:“大寨中的部队,还不能一下子就撤光,必须要留在这里抵挡一两天才行,不然被隋军的骑兵追杀,非但这三万部队难以脱身,就连前两天走的各路部队,都很难逃得掉。这需要一支部队留在大营里断后,至少要抵挡三天才可以。”

    渊太祚说到这里,环视了四周,随着他的目光扫过,一员员的高句丽将领都低下了头,众人都亲眼见识过隋军的强悍战力和精良的装备,谁都知道留下来打掩护多半是个死,哪个还敢触这霉头呢?

    渊太祚长叹一声:“唉,想不到养兵千日,用兵时却难得一勇士。也罢,各位城主但且率本部兵马速回,我渊太祚留下来断后便是。”

    渊盖苏文咬了咬牙,沉声道:“父帅,您是一军主帅,接下来的坚守各城,尤其是辽东城。非您不可,所以您万万不能有什么闪失,孩儿不才,愿领一支骑兵作为全军后卫,隋军若是敢过河,孩儿便奋骑击之。全歼其先头部队,挫其锐气。”

    渊太祚的嘴角勾了勾 ,摇了摇头:“不行,苏文将军,这回不同于上次,那次隋军只从这正面强渡,所以你可以出骑兵抄其后,可这回隋军是从几百里的辽河河面上处处渡河,你知道他们从哪里过来吗?等敌军若是上了岸。列好阵势,甚至铁骑过河,那你就毫无优势,一旦反冲击失败,那么非但掩护不了大军,甚至会引得敌军追杀,不可!”

    安市城主,高句丽辽东军的副帅杨千寿抬起了头。这是一员年过五旬,紫面长须的大将。面容沉稳而坚毅,在辽东,他的安市城是除了辽东城以外最大的,手下的实力也是仅次于渊太祚,有战士二万,骑兵八千。其长子杨万春也是与渊盖苏文并称的少年猛将,在前几天的战斗中风头极劲。

    但杨千寿却是个不折不扣地保王派,一向主张渊太祚入朝为相,效忠高句丽国王,因此和渊太祚之间的关系搞得很僵。辽东和安市二城几乎是不相来往,就连渊盖苏文和杨万春之间也是暗自较劲,各不相让。

    听到渊太祚和渊盖苏文父子间的对话后,杨千寿说道:“渊大褥萨,苏文小将军说得对,您是我们高句丽的辽东主心骨,不能轻身涉险,率军断后,而小将军只靠骑兵,确实也是凶险,不如由我率领我安市城的一万步兵,配合我儿的五千骑兵,留在这里防守,您看如何呢?”

    渊太祚心中得意,他刚才这一番演戏,就是想激杨千寿出来主动求战,这个殿后作战绝不同于前几天的战事,留下来的九死一生,即使胜了也不可能有什么战功,非到万不得已,渊太祚是舍不得让自己的嫡系部队承受这样的损失,万一主力尽失,到时候只怕连辽东城都守不住了

    但既然杨千寿主动请战,渊太祚自然顺水推舟,哈哈一笑:“杨副帅,真不愧是忠肝义胆,一心为国啊,只是本帅不能让你的部队全留下,到时候安市城可怎么办呢?”

    杨千寿摇了摇头,慨然道:“总要有部队留下来打阻击的,我的一万步兵,都是安市子弟兵,跟随我征战多年,擅长防守,有这大营作为依托,至少可以抵挡三天,至于我儿杨万春的八千精骑,则可以来回驰援各寨,一旦哪个寨子给隋军大军架桥攻击,守寨的军士一放烽火狼烟,他的八千铁骑就可以去迅速支援。不说上下游百里以外的那些空寨吧,至少能在这两天内对我军构成威胁的这百里内的正面,我还是自信可以防守住的。”

    说到这里,杨千寿忽然眉头一皱,说道:“不过本将还是想要请求渊大元帅一件事情,事关我这两万健儿的生死 ,还请渊大元帅能成全。”

    渊太祚的眼皮跳了跳,说道:“杨副帅但请直言,但凡本帅能帮得上忙的,一定尽全力相助。”

    杨千寿点了点头,说道:“以本将的判断,我军在这里坚持几天,问题不大,但是仅凭两万将士,是断不能防守整个辽河防线的,一旦隋军从别处渡河,对我军形成包抄之势,那我军断难再支持,所以我军必须要保证后路的通畅,也就是说,我军在完成了防守和阻击的任务之后,还需要大帅派一支精锐骑兵,接应和掩护我军撤离,也就是说,后路必须得到保障。”

    渊太祚哈哈一笑,说道:“原来是这个事啊,应该的,必须的,渊盖苏文将军,着你率领一万辽东城的铁骑,扎营于十里外的备用营地处,你的任务就是保障杨副帅的退路,明白吗?”

    渊盖苏文的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