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阴雄-第9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好,成为兄弟。”

    王世充点了点头:“李渊长年在外,错过了生儿子的年龄,窦夫人所生的又以女儿居多,我听说他家的长子建成,也是个不错的人才,颇得乃父之风啊。”

    李密笑道:“李建成确实是很不错的人才,但要是跟李渊的二子李世民一比,那还是差了许多啊。”

    王世充全身上下如遭雷击,猛地一抖,几乎要跳了起来:“什么?李世民?!”(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临时协议

    李密对王世充这样的反应非常奇怪,甚至可以说是吓了一大跳,以王世充的阴险深沉,泰山崩于眼前也不会变色的,即使自己刚才这样揭了他的老底,也不过让他有些微微色变而已,哪至于这样惊慌失措,李密也跟着站起了身,奇道:“怎么,你认识此子?”

    王世充的浑身都开始微微地发起抖来,穿越之前他可以说是个历史盲,对隋唐大势一无所知,只隐约记得杨广这个昏君挖了大运河,最后亡了国,这还是拜他老家正好是在运河边,小时候听过老人讲过这运河的往事,至于隋朝亡后是哪个朝代,他都不知道。

    但是天可汗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大帝李世民的名头实在是太过响亮,即使是历史盲的刘华强(王世充穿越前的名字)也是如雷贯耳,他喃喃地念道:“对啊,唐,唐国公,怎么我就没想到呢?!”人生中第一次,他感觉到了莫名的恐惧,因为截止目前为止,这个时代的一切走向,似乎都是向着隋朝完蛋,杨广扑街的历史轨迹上来,而这个李世民既然是唐朝的皇帝,那是不是就意味着接下来得天下的,是李渊而不是自己了?一想到这里,王世充的额头都开始冒出汗了。

    李密看到王世充这样子,越发地奇怪:“难道大名鼎鼎的王世充,还会害怕一个十五岁的孩子吗?你刚才笑我们怕李渊,可你好像比我们也不如啊,居然还会怕李渊没成年的二儿子。”

    王世充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他也意识到自己刚才有些失态,倒是在李密面前丢了人,从怀中摸出一块手绢。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没什么,只是听你玄邃的话,这孩子比早早地声名在外的李建成还要厉害,我倒是想见识一下他有多优秀。对了,这人的名字又有什么来历?世民世民。世代为隋朝子民吗?”

    李密摇了摇头,得意地一笑:“李渊给几个儿子起名,可都是很有讲究的,大儿子建成,暗合建功立业,马到成功,四儿子元吉,又有改元立国,上上大吉之意。他这两个儿子的起名,就能看出此人勃勃的野心了。至于这个世民嘛,听说还有个典故,最早不叫这名字,直到李世民四岁的时候,有个游方道人到了李渊的府上,当时李世民还跟着窦氏,和李渊一起在歧州刺史的任上。”

    “结果这个道人看到了李世民。就说李渊的这个儿子,是天日之资。龙凤之表,其年几冠,足可济世安民。”

    王世充的眉头一皱:“说这种大逆不道的话,就不怕掉脑袋吗?这李世民如果是十六岁,那他四岁的时候正好是在开皇十九年的时候,当时先皇刚刚因为有道人给王世积看相。说他贵不可言,以这条理由杀了王世积这员关陇大将,李渊接着就来这么一出,就不怕事情外泄,全家倒霉?”

    李密笑道:“李渊跟你想到一块儿了。他在家越想越怕,派了杀手去追杀那个道人,以免事情外泄,结果却怎么也找不到了。后来他干脆把这个儿子改名叫李世民,以合这个说法,看起来,李渊心里,也是宁可相信这个预言的。”

    王世充心中暗叫糟糕,从历史上看,这位李世民还真的就济世安民了。可要是他济世安民了,那我怎么办?是当他的臣子还是当他的对手?突然之间,王世充的心中顿时生出了一股豪气,在此前的近四十年时间里,他一直都是跟着历史的大势走,不知历史结局如何,只是因时而动,现在知道了正史中得到天下的不是自己,这反而激起了他骨子里的血性与对命运的不甘,在这个即将开始的乱世中,他还真想跟未来的唐太宗李世民,掰一掰手腕了。

    想到这里,王世充的嘴角边不觉勾起了一丝邪邪的微笑,一如他算计人得手时,那种发自内心的得意,李密看得眉头一皱,说道:“怎么,你是不是想要对这个孩子下手,以牵制李渊?”

    王世充摇了摇头,神色恢复了平静:“不,没这必要,一个孩子而已,再强又能强到哪里?我是有点羡慕李渊,儿子一个赛一个的厉害,这个李世民,武功很强吗?跟杨玄感比如何?”

    李密正色道:“他的力量在关陇诸家后生中,并不算突出,但是弓马娴熟,论箭法,深得乃父真传,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即使是我的贴身护卫王伯当,号称箭术绝世,但跟李世民一比,也是自叹不如。杨大哥的力量堪比霸王,箭法也是以势大力沉而闻名,但若论驰射的速度和技术,比起李世民,还是有所不如。”

    王世充没想到这个李世民的箭法这么厉害,眉头一皱:“战阵之上,弓箭是第一利器,这李世民的驰射如此厉害,要是有宝马的话,岂不是很难捉住他?”

    李密叹了口气:“此子虽然武艺高强,但自幼深得兵法奥义,论及军阵之事,常有出人意料之语,我在两年前跟他论过兵事,当时他不过一个十四岁的少年,就已经说得头头是道,与我兵棋推演,也是不遑多让,说老实话,我李密一生,见识英材无数,可真正能称英雄的,不过杨大哥,你,还有这李世民三人耳!”

    王世充的心里越来越肯定这李世民就是那个历史上号称千古一帝的天可汗了,他点了点头:“能得到你李密如此高的评价,那确非凡人了。李渊本就是关陇首领,又有如此厉害的儿子,也难怪你都不想跟他为敌。为你为我,我都得向杨广进言,把李渊调得越远越好,最好能长驻高句丽,永远别再回中原。”

    李密哈哈一笑,长身而起:“看来我跟王师兄还是有不少共同语言的,这次的谈话比预料的顺利,那我们就各自分头行动吧,恩师那里我还要去一趟,王师兄你改天再来吧。”

    王世充笑着一拱手,眼中闪过一丝意味深长的神色:“师弟走好!”(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桃李得天下

    李密的身影渐渐地消失在那座不大的小院内,两扇榆木的院门渐渐地合上,王世充的脸色阴沉,看着李密的身形渐行渐远,直到消失在屋舍之中,魏征的脚步声很轻,即使是踏在这河边的泥地上,也是很难听见,王世充叹了口气:“玄成,看来我们要转变目标了。”

    魏征的眉头紧锁,从王世充的表情上,他也意识到了形势的严峻,以往不管遇到如何的困难,王世充总能谈笑自若,绝不象现在这样如临大敌,他开口道:“怎么,李密说了什么让主公吃惊的话呢?”

    王世充摇了摇头:“李密掌握了我们的那些盟友的名单,也跟其中的不少人建立了某种合作关系,以这些人的信件为证明,想要要挟我,逼我就范,想要我来向他们作出让步,安排杨玄感和李密更重要的职务。”

    魏征的脸上闪过一丝疑惑:“就这些?那没有超过主公的判断啊,主公又怎么会这样吃惊呢?”

    王世充叹了口气:“这些事情当然不会惊到我,但刚才李密无意中透露出了一些事情,有关李渊,他嫁了好几个女儿给关陇世家的新一代后起之秀,还让自己的儿子去结交各中等世家的少年英杰,看起来,怀有争夺天下野心的,并不止是我们和杨玄感,萧铣这些人,还有这位唐国公啊。”

    魏征微微一笑:“这是公开的秘密啊,李渊早就成了关陇世家现在的首领,靠的可不是象主公这样到处散财,合伙做生意,而是传统的那种以联姻,结亲为妞带。把这个亲友关系无限地扩大,偏偏李渊家也是人丁兴旺,子女众多,可以跟各个家族结为亲家,共同进退呢。”

    王世充的嘴角勾了勾:“你可知道李渊的第二个儿子李世民?”

    魏征的双眼一亮:“你是说李世民啊,此子可是大大的有名。本来我还想跟主公汇报一下呢,这个李世民,可是关陇新一代的世家子弟中,极为突出的一个,被所有人视为新一代的偶象,武艺高强,兵法娴熟,还礼贤下士,隐隐间。他的声望都要超过其父李渊了。关陇一带年轻人中,公认的武将第一数李世民,文才智囊首推长孙无忌。”

    王世充的眼中碧芒一闪:“长孙无忌?等一下,这个长孙无忌,是不是长孙晟给赶出家门的那个高氏的儿子?”

    魏征笑道:“主公好记性,这些事也记得。不错,长孙晟死后,其前妻所生的儿子长孙无宪就把长孙无忌母子赶出了家门。这母子三人回了高家,由高士廉所养。这高士廉不过是个中下级官员,级别不高,又常年奔波在外,所以李渊家就给了他们家很多接济,相传长孙晟在死之前曾经见过李世民,惊为天人。立下过遗言要把女儿嫁给李家,后来长孙无宪就是不想出这套嫁妆,又怕后妈的母子以后分自己的家产,这才把他们扫地出门。”

    王世充点了点头:“长孙无宪此举,已经让他成为整个关陇。不,是整个官员圈子中的笑话对象,不过这婚约后来继续了吗?那个长孙家的姑娘,嫁给了李世民?”

    魏征点了点头:“已经过门了,李世民今年十五岁,过门的那个长孙家的姑娘,叫无垢,小名观音婢,十四岁,就是三个月前过的门。而那李世民,娶妻之后就是成人,听说新婚没几个月,就离开了自己的娇妻,前往雁门关那里,当了一名军校。”

    王世充的眉头一皱:“没去辽东?”

    魏征笑道:“连李渊都没有资格上战场,他这个半大小子哪有这资格?不是每个人都有沈光的本事和运气,上次杨广攻打高句丽不成,已经让许多人失望了,即使是关陇世家子弟,因为萨水大败,也有几千人不得归,成了异国的野鬼,现在这些头脑发热的军汉们也变得清醒,不再以为再征辽东,是升官发财的捷径,很多人开始以各种方式逃避征发了。”

    王世充的嘴角勾了勾:“杨广可是下了严令的,所有在册的亲卫,勋卫,府兵,全要上战场,第一次没有去辽东的,这回必须去,这样的严令之下,又有谁能逃得了呢?为了逃个兵役而掉脑袋,不值得吧。”

    魏征哈哈一笑:“主公,莫要低估了这些人的智慧,他们想的办法,连我听了都拍案叫绝。比如河州刺史刘升之子刘弘基,在关陇世家子中以武勇著名,上次征辽东时,因为生病没去,这回按杨广的新征兵法,他这样的关陇世家在籍男丁,必须应征辽东,结果他不想去,和一帮小兄弟走到冯翊的时候,故意私宰耕牛,触犯了不允许宰杀耕牛的国法,被捕入狱,而这征辽之事,则因为他坐牢而不了了之。”

    王世充长出一口气:“此事我看不简单,刘弘基的勇名,我也听过,而且他跟李渊走得很近,是不是这些人都受了李渊的指使,开始以各种借口逃避第二次高句丽征伐了?”

    魏征点了点头:“不错,正是如此。关陇世家子弟们,除了沈光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