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嫁-第3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虽然猜到了,但是不能直接了当的问,她可没忘记,她答应过若瑶郡主,以后有什么事,不会瞒着她。

前几日,楚北告诉她时,她就想到若瑶了,她知道隐瞒她不对,但她还是选择了隐瞒。

因为这事,若瑶和宁王妃知道了,除了多两个担心的吃不下饭的人之外,并无用处。

若瑶郡主没想过清韵知道,她相信清韵不会隐瞒她,她哭着道,“父王被北晋挟持了。”

她一直盼着父王归来,可是一天一天过去,父王非但没有回来,甚至连半点消息也没有,她几乎天天都派人去问孙公公。

孙公公总说,“王爷福大命大,就是刀山火海,他进的去,就能安然无恙的回来,何况是北晋了。”

她也一直相信父王能毫发无损的回来。

可方才丫鬟再进宫询问,带回来的消息却是王爷被北晋挟持了听到这消息时,母妃手里端着的茶盏直接就摔在了地上,脸色唰白。

她心中担忧,还得先宽慰母妃,让她别担心,不然动了胎气可怎么办等安慰完母妃,她再忍不住,就哭了起来。

偌大一个王府,除了王妃和几个信得过的丫鬟,她根本就找不到可以说话的人。

她想到了清韵,总觉得就是天塌下来,有她在,就会没事,所以她就哭着来找清韵了。

她需要清韵给她一个宽心的回答,她眼泪糊在清韵身上,她含糊不清的问道,“我父王他会不会有事”

清韵拿了帕子,帮她擦拭眼泪,道,“若瑶,你不要太担心,王爷不会有性命之忧的。”

那是皇上的亲大哥,虽然这么多年,皇上和宁王的关系一直很好,可知道宁王是皇上的亲兄弟到现在,他们还没有见过呢,皇上怎么可能让他出事呢。

当年先太子死,皇上就自责了二十年。

宁王会去北晋,是皇上吩咐的,他要是出了什么意外,皇上的下半辈子估计都会在自责中度过了。

还有太后,她如何承受的起这样的打击

若瑶郡主抽泣着,断断续续道,“父王他真的会没事吗”

清韵知道她只说没事,太苍白了,没有说服力,她看着若瑶郡主,眼神坚定道,“北晋挟持宁王,是为了要挟咱们大锦朝,王爷对他们有用处,他们不会把王爷怎么样的。”

至于受点皮外伤,那是不可避免的。

若瑶郡主就道,“可是南楚成王,北晋威远大将军就废了他一只胳膊。”

南楚成王是南楚太后的小儿子。

父王是大锦太后的长子。

论身份,两人除了长幼顺序不同之外,并无差别。

北晋威远大将军都敢断成王一只胳膊,难保不会对父王怎么样。

万一他们也废掉父王一只胳膊怎么办

越想,若瑶郡主越是担忧。

清韵拉着她往屋子里走,一堆人看着,总归不好。

进了屋,她道,“方才我还和相公谈起南楚成王的事呢,北晋不知道怎么回事,废了成王一条胳膊,又找太医帮他医治,应该不是故意废掉的,王爷是以使臣的身份去北晋的,两国相交,不斩来使,北晋不会把王爷怎么样的。”

“可我还是害怕,”若瑶郡主红着眼眶道。

害怕担心是肯定的,就连她,都替宁王担心,何况若瑶郡主还是宁王的女儿了,骨头相连,血浓于水,要是不害怕,不担心,那都不正常了。

楚北坐在一旁,他道,“皇上在北晋安插了不少眼线,他们会确保王爷没有性命之忧的。”

清韵想起之前上官姑娘中毒时,那态度恭敬的姓卫的男子,他是北晋威远大将军麾下洪将军收留的义子,是龙虎卫的人。

清韵说的话,若瑶郡主信了三分。

楚北话不多,身份又特殊,他都说王爷不会有事了,若瑶郡主信了七分了。

眼泪渐渐止住,还有些抽泣,但没来的时候那么担心了。

清韵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她说那么一堆,还不及楚北说一句管用呢。

不过不哭了就好了,她问道,“王妃如何了”

若瑶郡主拿帕子擦干眼泪,道,“母妃受了不少惊吓,我怕她会动胎气,给她服了一粒你给的安胎药。”

想到什么,若瑶郡主就看着清韵了,“前几日,你给我安胎药,是不是知道父王被北晋挟持了”

清韵知道宁王被北晋挟持的消息瞒不住,怕王妃伤心担忧之下,会动胎气,所以先制了几粒安胎药,让若瑶郡主带回去,当时若瑶郡主还吓住了,怕王妃有事。

清韵以皇上做幌子搪塞了过去,皇上和太后一定要王妃平安无事,为了以防万一,多备几粒安胎药,太后和皇上才能心安。

若瑶郡主这才没有多心,这会儿,她总算是想起来了。

但是,清韵能承认吗

两手一推,又推到皇上身上了,“你不说我还没有想起来,怕是皇上早就知道了,才叮嘱我的。”

然后,她就望着楚北了,眸光还带了些自责,“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

楚北,“。”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九章接近

看着清韵责怪楚北,若瑶郡主连忙拉住她,把话题给岔开,她知道不论是清韵还是楚北隐瞒她,终究是为了她和母妃好,她不能因为自己,让两人起矛盾。

这个话题就此打住了。

楚北起身去了书房,若瑶郡主担心王妃,所以急着要回王府。

清韵正好闲着没事,就陪她一起去了。

若瑶郡主来宸王府找清韵也没一会儿,她走的时候,王妃还睡着,回去的时候,王妃不但醒着,眼眶也肿着。

很显然,她根本就没有睡着,怕若瑶担心,故意装的。

宁王妃记挂宁王,清韵没少劝她,加上皇上派了孙公公来传话,说他会竭尽全力救宁王回来,让她放心。

当着孙公公的面,宁王妃歇不住的眼泪硬是忍住了,旁人她可以不信,但是皇上,她必须要相信。

孙公公走后,清韵帮宁王妃把了脉,又宽慰了一通,许是哭的太久,加上怀着身孕,宁王妃这回是真睡着了。

不凑巧的是,这边宁王妃刚睡下,长公主就来了。

宁王被背晋挟持的事,瞒的很死,饶是长公主也不知道。

现在皇上让右相和越国公去南楚商议联盟之事,这事才传开来。

长公主可是一心盼望着宁王回来,兄妹三人痛痛快快的聚一场,再就是把若瑶郡主和明郡王的亲事办了。

可是现在宁王被背晋挟持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呢,宁王子嗣单薄,若瑶郡主又是他心尖儿肉,不让他亲自送嫁,也说不过去啊。

除了这事之外,还有一事。

宁王府,除了若瑶郡主之外,还有宁欣郡主,之前宁太妃将她许配给了兴国公府大少爷,太后口头答应了,但是没有正儿八经的下旨赐婚,现在兴国公府谋逆,兴国公府大少爷更是身首异处,这桩亲事自然无疾而终了。

总不能让宁欣郡主给兴国公府大少爷守寡一辈子吧?

怎么说她也是宁王府郡主啊。

她娘沈侧妃虽然是宁太妃选的,可最终也死在宁太妃手里,她一个女儿家,就算以前没少和若瑶郡主作对,可死了亲娘,宁太妃虽然没死,但生不如死,还不如死了呢,王爷又远在北晋,可以说她一下子就从天堂掉进了地狱。

好在宁王妃为人厚道,又身怀有孕,之前小产太多回,对腹中胎儿是千般宝贝,唯恐出半点纰漏,而且隔几天,就会让府中下人施粥救济穷苦百姓,为腹中孩子积福,是以对待宁欣郡主和以前一般无二,甚至还要好两分,吃穿用度,但凡公中给若瑶郡主多少,就有她多少。

若瑶郡主以前和宁欣郡主不对盘,最近也改观了不少,甚至有些同情她,兴国公府大少爷那就是个混人,可是太妃那么疼她,不也将她往火坑里推,而且她娘沈侧妃还是太妃害死的,有仇都没法报,再者沈侧妃死了,王府里不会再有别的妾室来给她母妃添堵,将来王府会很平静,她一个及笄郡主,过不多久就要出嫁了,没必要和她抬杠。

宁欣郡主待嫁之龄,宁王妃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呢,只是她身怀有孕,不便操心太多,加上,她认识的世家少爷也不多。

这些年,她一直盼望能给宁王添个嫡子,怀孕了,就努力保胎,没有怀孕,就吃药增加怀孕的几率,是以极少出府。

前些天,她和长公主闲聊,无意中提到这事,她是想长公主帮她留意一二,毕竟长公主府有两个少爷,结识的世家少爷多,但凡去长公主府玩的,总会去拜访她,如果有合适的,还请她从中保个媒,宁王子嗣单薄,宁欣郡主也是他可心疼的,她没能为宁王添嫡子,心中有愧,宁欣郡主嫁的好,他也高兴。

宁王高兴,她就高兴。

长公主知道太妃和沈侧妃没少坑王妃,不过坏事做多的,肯定是太妃,再者,人死如灯灭,以前的事就不追究了。

宁王妃拜托她的事,她应下了。

这不,物色了这么多天,她总算挑到一个不错的,打算和王妃商议一下,再看看宁欣郡主的意见,如果都没事,就定下来。

毕竟不是她女儿,不能大包大揽。

而且,宁欣郡主的亲事也没有那么着急。

虽然沈侧妃不是嫡母,但侧妃也是上了皇家玉蝶的,她死了,宁欣郡主不用守孝三年,但也不能这么急着就出嫁,怎么着也要守个一年半载的。

她的亲事可以慢慢挑。

只是她已经及笄了,再过几个月,就该十六了。

那时候再议亲,年纪大了些。

再加上,家世、容貌、才情都合适的少年郎不多见,宁王妃又心急,长公主又是个急火性子,这事早定下来,也算是了了一桩心事。

长公主风风火火的来,除了这两桩事之外,更多的还是怕王妃担心,寻个理由来劝她宽心的。

只是太不凑巧了,王妃歇下了。

要是平常时候,丫鬟肯定将王妃喊起来,这一回,倒是不知道怎么办好了。

长公主不在意道,“是我来的太不凑巧了,不要吵醒她。”

其实,她也猜到清韵会宽慰宁王妃,只是她毕竟太年轻,她不放心,才跑这一趟的。

这会儿王妃还能睡下,她稍稍心安。

不过,既然来了,就这样回去,长公主却是不干的,左右府里没什么事,就等王妃醒过来也好。

她知道,宁王妃心里积着事,就算睡,也睡不了多久。

若瑶郡主领着她去花厅喝茶吃点心,清韵作陪,几人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着。

因为宁王的事,王府上下蒙着一层阴影,欢笑声好像少了许多,更多的是强颜欢笑。

喝了半盏茶,宁欣郡主过来给长公主请安,她脸色有些憔悴,但还算精神,眼眶有些红,应该是为宁王被北晋挟持的事担忧哭泣过。

长公主有心提起那桩亲事,可是还得宁王妃先点头了,才能与她说。

这边,正聊着呢,外面丫鬟来报,“郡主,琳琅郡主来了。”

长公主听着,面露愉色,琳琅郡主来的目的,只怕和她一样,怕宁王一事,若瑶郡主太担心,来劝着点。

她们两个都是她未过门的儿媳妇,能这般和睦相处,她高兴着呢。

将来世子继承长公主府,皇上也会封他为郡王,和明郡王封号一样,两人现在是郡主,将来是郡王妃,不会像寻常世家那样,为了个爵位,争破头去,什么样的兄弟情也给争没了。

琳琅郡主没想到长公主也在,进门就先闹了个脸红。

她和若瑶郡主不同,宁王妃和长公主是几十年的好姐妹,若瑶郡主可以说是绕着长公主的膝盖长大的,如今宁王更是长公主的亲兄弟,远非她能比的。

至少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