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仙家农女-第2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说寒初雪母女三人,跑到小厨房,冼氏已经给那些黄膳换了水,在重新换上的水里滴了几滴油下去,见到秀娘母女几个来了,忙起身行礼问安。
    秀娘笑着摆摆手,“不用这么多礼了。”
    说着她又看向寒初雪,“雪儿你看看这膳鱼养得可好了?”
    抓抓头,其实寒初雪对此还真没什么经验,毕竟在现代市场上卖的黄膳都是已经养好了的。
    “应该可以了,冼嫂子你去摘一些青辣椒来,再摘些蒜,再拿几块姜。”
    想想材料应该差不多了,她便朝冼氏挥了挥手,示意她可以去寻材料了,而她自己则找了个大沙煲出来,让大丫抢去洗了。
    黄膳焗饭其实用小沙煲最好,一煲就一个人的份量,所有精华都在那小小的一煲饭里了,不过这里没有小沙煲,寒初雪便用大沙煲代替了,反正大爷爷他们的饭量都挺大的,用小沙煲还不够他们吃的呢。
    大丫去洗煲了,寒初雪便跟秀娘负责淘米。
    想到大闺女拿走的那个煲煮出来的饭肯定不够吃,秀娘干脆把外院给长工作饭的大煲也拿来了,因为林子他们这几天都要顾着家里的地,所以没来上工,外院的厨房正空着呢。
    不一会,冼氏便摘全了寒初雪要的材料回来了,看到母女三人已经在干活了,急忙抢过寒初雪手里的刀,说什么也不肯让她收拾黄膳。(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九章 拨花生

寒初雪没办法,只得站在一旁教她怎么把黄膳的主骨抽了,又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留了一半等会爆炒,其余的都用油盐酒拌好,撒上姜片,等米饭煮得半熟的时候平铺到了饭上面。
    正忙着的时候,寒玉海三个小娃儿回来了,因记挂着小堂姐说的黄膳焗饭,三人早早就把鸡鸭赶了回来。
    把它们赶到后院,听贺大娘说起冼氏已经去菜院子摘过菜了,急忙把一群家畜关好,便兴冲冲的赶到小厨房这边来了。
    在门口便闻到了香味,在那浓浓的米香中,还夹着一股陌生的香味,三个小娃儿眼睛都亮了。
    寒玉海一头就冲了进去,“小堂姐,是不是煮好黄膳焗饭了?”
    看着他们一副垂涎的小模样,秀娘和大丫都不由得笑了起来,寒初雪摸摸这个,摇摇那个,笑嘻嘻的道,“差不多了,去看看大爷爷他们回来没,等人齐了就能开饭了。”
    小娃儿吹呼一声,转身便又跑了。
    当晚的黄膳焗饭大获赞赏,而青椒爆炒黄膳段更是让一众人吃得下巴流油,寒玉海和寒玉孝当即便嚷着明天他们还要去抓黄膳。
    这次就是永远媳妇也不阻止了,这段时间永柏家的下人要在他们那吃午饭,人家是来帮忙干活的,吃得太差了,自己心里都过意不去,但若想顿顿有肉,他们家又负担不起,这黄膳的味道不错,若是每天真能抓上一些,自家便不用愁肉菜了。
    经过几天的奋战,除了一些因之前下秧晚了需要晚几天才能收割的水田,下棠村的水田都已经收割完毕了。
    但不要以为活到这就是做完了,这稻子割下来直到可以入仓还是有许多后续功夫的,这活还有得忙呢。
    稻子割下来后,首先要脱粒,就是把稻谷从禾杆上分离下来,古代没有脱粒机什么的,这道工序只能靠人力完成,用力的甩打使得稻谷落下来,说起来也是一项体力活。
    脱粒后,选出一些饱满的稻粒发秧,其余的都要晒干筛掉干瘪无用的稻谷,这才能用来交税,否则是要受罚的,自是留给自家吃的也是需要晒干的,否则会发霉出芽,这就不能吃了。
    就是脱完稻粒的禾杆草也是不会丢的,而是捆成一束束晒干后放起来,既可以用来引火,也可以冬天时铺在鸡窝猪圈及地里保暖,就是冬天穿的夹袄、盖的被子穷苦人家都是选些细柔些的禾杆草填在里面好保暖,反正用处大着呢,因此家家户户院子里都会叠起一个禾垛子。
    所以就算稻子割完了,家家户户还是忙忙碌碌的,谁家也没得闲,而等这一茬的稻子整好了,交了夏税后,又要准备秋种了,因而这段时间可以说是农家最忙碌的时候了。
    不过帮大爷爷家割完稻子后,寒家的下人却没办法再去帮着干其他的活了,因为寒家那七十亩的花生要收了。
    其实花生一般六月中下旬就能收了,只是寒家的这几十亩花生下种的时间到底晚了一些,所以拖到了七月才来收。
    因为村子里的农忙还没过,秀娘也没要林子那些长工回来帮忙,而是把自己家能用得上的劳力全组织了起来,一起去拨花生。
    当然像梁娟、刘家媳妇这些要负责织布的女子并没下地,免得手弄粗了,影响织布的质量,就是大丫几个年轻的小姑娘也没让去,与其让女儿下田弄得粗手粗脚,秀娘更愿意让她在家里学织布。
    倒是寒初雪秀娘没能阻止,只得随她了。
    于是到了寒家收花生的这一天,全家老少,除了织布的那几个和还不宜操劳的秀娘,全都到地里来了,由两个老把氏丁老汉和贺老汉稍作了分配,男人负责拨花生,女人负责装入竹箕里,然后提到田基上,转移到侯在那边的驴车上,等装满后,便拉回家,堆在前院,等那边积下一堆花生后,便分几个女人回去摘花生,争取当天拨出来的花生,当天处理好。
    很快一群人便热火朝天的忙开了。
    寒初雪上辈子读书时还学过一篇落花生,没想到今天倒是能有机会亲临现场了,别说还真有些小兴奋。
    跟着丁老汉走进花生地里,只看到一簇簇绿意盎然的植株,而花生虽说是果实,却不是长在上面的,而是在花落了之后,随着花茎钻进泥土里,方会结果长出花生来,所以才会又被叫作落花生。
    也就是说想要收花生,就要把它整株从土里拨出来,而这项工作,不只要有力气,还需要有一定的技巧,否则植株被拨出来了,花生却还埋在泥土里,还要另外挖地才能把花生真正的收起来。
    丁老汉一边乐呵呵的跟寒初雪解释着,一边弯下腰,粗糙的一双大手牢牢的把整株花生合拢抓着,只见他的腰猛一用力,双臂肌肉鼓起,噗的一下,那株花生便破土而起,十多二十粒的花生吊坠在下面,满是泥土,晃晃悠悠的。
    丁老汉伸手捏了捏,笑道,“挺饱满的,个头还算大,姑娘,这一茬的花生看来很不错呢。”
    寒初雪听了自是高兴,这一片地有两个大问题,一是肥力不足,二是缺水,自她和阎君合力引了地下水出来后,后一个问题便是解决了,至于肥力却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不过因为知道这地的问题,所以后来自家还买了几次的粪肥,每次都能准时追肥,现在看来这番苦心总算没有白费。
    看着丁老汉又拨了好几株的花生上来,寒初雪不由手痒,也学着去拨。
    只是她到底年纪小,虽说一身的灵力,但实际力气却是没多少的,若拨株花生还要用上灵力,不用旁人说,她自己也觉得醉了,而不用灵力的结果就是,愣是憋红了一脸俏脸,青筋都绷起来了,才好不容易的拨出了一株,还因为上肢用力过度,在花生终于离土时愣是下盘不稳的往后连退了好几步,差点直接打了个后滚翻。
    田基上,被迫重新服役当驴车的某驴,默默的转开了头,而站在驴车上的小黄则一脸不忍直视的用两只小爪子摭住了脸。(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章 意外发现

地里的丁老汉下意识的急跨两步伸手拉了她一把,站在不远处的贺伟,已经忍不住抱着肚子指着寒初雪笑了出来,不过很快让他大哥贺雄赏了一个爆栗,警告的瞪了他一眼,这娃顿时不敢吭声了。
    把手上那株没吊着几粒果实的花生丢进一旁的竹箕里,寒初雪只觉得自信心大大受创,她堂堂一个修仙神童,居然搞不掂一株花生,这真太伤面子了。
    兴许是看出了她的沮丧,丁老汉忙笑着安慰道,“这活本来就是男人干的,姑娘不如跟咱家那老婆子一起装花生好了,等这地全拨完了,姑娘还能再来盗一次花生。”
    咦,好象听到新词了,寒初雪立马好奇心起,“丁伯,什么叫盗花生?”
    丁老汉一边干着一边解释,原来不管技术多好,肯定还是会落下一些花生在地里没收上来的,所以整块地拨完后,还需翻一遍,将落在泥土里的花生尽量都收起来。
    怀集这一带种花生的人不多,但在邻郡却是有不少人家在种花生的,那边的人就把翻地找花生的这活叫为盗花生。
    因为这花生收了后,还要摘下来,洗干净晒干,然后才能或卖或入仓,所以一般家里的大人都没精力再去翻地,这活很多时就是由小孩子来做的。
    而小孩子不像大人那般守规矩,又爱凑群,通常不会管这是谁家的地,只要是已经收割了的,他们都会跑去翻一遍,谁翻到就是谁的,这样自免不了会拣了别人家的漏,而有些眼紧的人家对此难免会有意见认为是偷了自家的花生,所以就叫这种行为作盗花生。
    寒初雪抚着小下巴,这项活动听起来挺有趣的呢,就是可惜在下棠村只有自己一家种了花生,否则还真能好好经历一番这农趣。
    “对了,丁伯,你们家乡那边有人榨花生油的吗?”
    本弯下腰准备拨花生生的丁老汉动作一顿,抬起头,有些茫然的看着她,“榨油?用花生?”
    看到他这表情,寒初雪有些意外了,“难道你们那没人吃花生油?”
    丁老汉快手的把那株花生拨起,准确的丢进了一旁的竹箕里,直起身好奇的看着寒初雪,“姑娘,你的意思是,这花生还能出油,还能当油吃?”
    寒初雪点点头,她这段时间已经特意观察过了,怀集这边的人吃的油有两种,一种是猪板油,就是用肥猪肉硬生生的煎熬出油来,装在陶罐里,等冷却了就成了凝固成白色的油块,需要用的时候挖出一小块来,放在锅里一遇热便溶了。
    这也是寻常百姓买猪肉时爱买肥肉的原因,因为不光是有肉吃,最主要的是还能煎出一些油里供一家子吃一段时间。
    另一种就是菜油,是由油菜籽榨出来的。
    百姓尤其是像穷苦农民能吃肉的机会毕竟不多,得到猪板油的机会也不多,所以平常吃的多是菜油,像曾家杂货店时卖的也是菜油。
    一直没发现有人吃花生油,但因为这一带没人种花生,所以寒初雪便以为是因为少花生的原因,所以怀集才会没有花生油,但现在看丁老汉的反应,只怕不只是怀集而是整个大昌朝怕都没人吃花生油,也就是说,没人知道花生能榨油。
    寒初雪抚着下小巴,寻思着,在华夏,花生就是属于外来作物,一开始了解它用途的人并不多,而大昌朝只怕也有这原因所在,所以就是在怀集种花生的也只有一个罗家,而罗家怕是也只把它当作一种干果类的吃食,反正她去福满楼几回就没吃出有用花生油煮的菜,也没吃过哪道菜里有花生,最多的就是在开席前有一道炒花生米的小吃。
    若是如此,自家这几十亩的花生,可就大有作为了。
    寒初雪越想,眼睛越亮,最后蹭的一下,转身跑了,“丁伯你们忙着,我还有些事,需去镇上一趟。”
    想知道大昌朝里花生的食用情况,最好的就是问罗家,那位焦管事既然是负责罗家采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