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仙家农女-第2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远在下棠村的老余头师徒,莫名的有些冷。
    而眼前的姚老却让她这话真的勾起了好奇心,“那好,长生锁好门,我们走。”
    守在外面的老仆忙应了一声。
    得了他应允,罗老夫人自是不敢拖延,幸好他们来时早做好了准备,多带了一辆马车,正好给姚老主仆坐。
    见状,姚老似笑非笑的瞅着罗老夫人,“看来老夫人这是有备而来呀。”
    男女七岁不同席,以罗老夫人和姚老的身份自然是不便同坐一车的,这辆多出来的空马车,显然就是特意为姚老准备的了。
    装作没听出其中的打趣之意,罗老夫人谦虚的笑道,“老身这也是有备无患,眼下可不就正好用上了。”
    姚老又让她逗得一笑,摇摇头,再没多说什么的带着老仆坐上了车,至于行李倒真没收拾,不知他是对此行信心不足,还是故意不肯如了寒初雪兄妹之意。
    对此玉烾有些担心,寒初雪倒是淡定得很。
    鱼儿既然上钩了,断没让他跑掉的道理,只要姚老到了下棠村,不说是她,就是大爷爷和村长他们也肯定会想尽办法把人留下来的。
    再说了,对于城里娃,乡间的许多事其实都挺有趣的,而姚老这样出身的人,其实也跟城里娃差不多,看他院子里不种菜却种满了花就知道了,所以想让他觉得有趣其实并不难。
    待一行人回到下棠村时,已近中午,也就没直接带着去乡塾,而是直接去了寒家大院,先吃午饭再说。
    村长和大爷爷几个老人自是要拉来作陪,而曾老爷等乡塾先生自然也少不了。
    听说对方是个致仕归隐的老鸿儒,大爷爷和村长还有些紧张,结果入门一看到人,顿时傻眼了。
    这个穿着打扮跟自己无异的老头子,就是罗老夫人所说的老鸿儒?
    姚老出门,那可是说走就走了的,根本没换衣服,也就是那赤脚上多了双布鞋而已,也难怪大爷爷他们会怀疑了。
    眼看大爷爷俩人一时接受无能,玉烾忙上前介绍,“大爷爷、村长,这位就是姚老爷子,肚子里可是有大学问的人呢。”
    这话无疑是证实了姚老的身份,大爷爷俩人虽然还是有些不解,为啥一个有大学问的人会穿得跟自己一个乡下老汉一个模样,但不可讳言姚老的这身打扮,亲切感由然而生,让本来还有些拘谨的两个老人顿时放开了不少。
    村长当下便收起了长烟斗笑着朝姚老拱拱手,“姚老爷幸会,幸会。”
    好歹他也是个小村官,一些场面话自然是会说的,大爷爷忙也有样学样,朝姚老打了招呼。
    姚老也确实是个不拘小节的人,见是两个庄稼老汉也没露出什么鄙视之色,反而哈哈笑着,朝两人拱手回了礼,“两位老哥不必客套,看年纪你们可比我年长,还是叫我老姚成了。”
    大爷爷俩人自是不会肯这样叫他的,但姚老的这表现也让两人终是完全放松下来了,三个老头坐在一块,不一会便聊开了。
    外面的事大爷爷他们知道得并不多,所以更多说的是乡间庄稼的事,而这正是姚老所不清楚的,倒也听得津津有味。
    这时恰好曾老爷和姚工匠也得了大柱的通知赶过来了,寒初雪暗自把事情始末跟两人说了一下,这两人都是在世面上混的人,自然明白该怎么做了。(未完待续。)

  ☆、第509章 这是志气

于是加入聊天组之后,曾老爷说的尽是民间趣谈,而姚工匠说的则是自己帮人做工时的各种奇思构想,当然这其中最让他津津乐道的还是寒初雪在乡塾里的各种“新鲜”点子。
    看姚老的那木屋就知道,他对这方面肯定是有些兴趣的,听得那是两眼发光,尤其是听到不少新奇的玩意就在乡塾里的时候,再也坐不住了,一吃完饭,便兴冲冲的要去乡塾瞧瞧,这又正合寒初雪之意。
    就怕他没兴趣,有兴趣那可就好办多了。
    于是兄妹几人和一群老汉便陪着兴致大发的姚老去参观乡塾了,而罗老夫人在旁也听得起了好奇心,于是也由秀娘陪着一同去了乡塾。
    到了乡塾亲眼看到那些取自于现代构思的原木家具,姚老眼睛越发的明亮,尤其是看到那来源于现代抽水马桶的子孙桶时,没差点亲自上去试一试。
    就连罗老夫人也不由动了心思,或许该把姚工匠请回罗府帮自家也设计一个这样的子孙桶?
    结果刚开口询问姚工匠什么时候有空,却得知,人家活是干完了,却也不走了,要留下来当工匠先生。
    这种乡塾居然还请工匠先生?
    罗老夫人倒很快想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但姚老不明白呀。
    “怎么你们这乡塾还教木工?”
    大爷爷等人脸上笑意顿时一滞,之前来的几个老学究,也是听说自家乡塾会教这些末技时拂袖而去的,虽说这位姚老的言行举止跟那些人有些差别,但终究是读书人,而且还是个有大学问的,说不得比之前那几个还在意呢,知道真相后,难保不会也跟着翻脸。
    于是呼,一行大人心中都挺忐忑的,村长更是直朝寒初雪兄妹几个打眼色,若真的不行,不如先瞒着,等把人骗来当先生了再说。
    大柱看了看小妹,得了她眼色鼓励后,这才应道,“禀姚老,是的,我们这乡塾开办的目的,就是想让村里的人能有一技之长,日后能更好的谋生,担起养家育儿之责,所以除了教经史子集,也会根据各个学子本身的长处和爱好,开办了木艺、算数、武术等科目。”
    听完这话,姚老低着头沉默不语,让大爷爷等人看得心里直打鼓,难不成这个老先生又要留不住了?
    过了会,姚老抬起头,看着大柱,“世人开办私塾皆是想教出一代鸿儒,金榜题名之才,可名扬天下,为何你们这乡塾竟会把末技也囊括其中,这岂不是有些本末倒置?”
    大柱苦笑,“金榜题名谁家不想,但这天底下真能做得的又有几个?我们这是乡塾,入学的皆是农家子弟,若全把希望寄托在金榜题名这上,不知有多少人家得倾家荡产,妻离子散,与其这样,还不如让他们习得一技之长,就算不能名扬天下,至少也能养家糊口挑起一家重担,不负大丈夫之名。”
    姚老定定的看着他,“若是如此,你们大可随便寻个混口饭吃的老先生,又何必费尽心思的四处寻找名儒来当先生呢?”
    嘶!
    大爷爷等人暗道一声,这下坏了。
    大柱也是怔了怔,不由看向了寒初雪,却见她朝自己鼓励一笑。
    暗吸了口气,大柱一握拳头,“我们虽说不全把希望寄托在金榜题名之上,但若村里当真有子弟可以做到,我们也是会全力支持的,所以这先生绝对不能随便找,否则岂不是会误人子弟。”
    姚老哼了一声,“小小乡塾野心倒是不小。”
    大爷爷等人的心噶噔一下,好象又没戏了。
    大柱倒是被挑起了倔脾气,“这不是野心,这是志气。”
    玉烾也上前一步,与兄长站在一起,挺起胸膛道,“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吾等虽为寒门子弟,志气还是有的。”
    寒初雪微微一笑,“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姚老不亲自看看,又如何能确定这小小乡塾就没将相之才呢?”
    姚老定神的看着并肩站着的兄妹三人,就在大爷爷他们担心会是不是要发火而去的时候,蓦的仰头大笑起来。
    “好,好一个志气。”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说得好,说得太好了,将相本无种,又谁能规定只有那些豪门世家方能出人才,该裱起来,这首诗定要裱起来,挂在学堂上,刻在照壁上,让所有寒门子弟都有此志向。”
    大爷爷等人面面相觑,这是怎么回事?
    罗老夫人却颇为感叹的摇头笑了起来,朝秀娘道,“赶紧的,安排人帮姚老搬家,姚老的住处可得好生安排,老人家素来喜静。”
    秀娘惊喜的看着她,这是成了?
    罗老夫人轻笑的点了点头。
    秀娘大喜,忙唤过吴淑珍母女,亲自领着她们,给姚老安排住处去了。
    这时大柱他们也缓过神来了,自然也是大喜,兄妹三个忙整了整衣服,中规中矩的朝姚老深深一揖,“多谢姚老。”
    姚老却呵呵笑着摆摆手,“不必谢老夫,是你们说得太好了,说得老夫心动了,不过老夫希望你们不是真的只是说说而已哦。”
    玉烾神色一正,“请先生放心,学生定当全力以赴,绝对不会辜负家人及先生。”
    姚老看着他,笑着点点头,“好,老夫便看你日后的表现,差了,可别怪老夫揍人哦。”
    玉烾一拍胸脯,“不怪,要是学差了,不用先生揍,我自己就先把自己揍了。”
    周围的人顿时让他这话逗得哈哈笑了起来。
    姚老笑着转眼看向寒初雪,“你这小女娃还当真不简单呢。”
    在与姚老的接触中寒初雪的话并不多,但先后两首诗,却让姚老印象深刻,以他学富五车的知识自问没见过这两首诗,也就是说很大可能是这娃儿自己写的。
    小小年纪又是女子,居然能写出这样的诗,尤其是后面那一首,让姚老不得不刮目相看,不说只是个乡间农女,就是那些名门闺秀甚至于豪门子弟只怕也没谁有如此气魄,能写出这样的诗来。(未完待续。)

  ☆、第510章 广源书塾

寒初雪浅浅一笑,“其实只是因为我这小女娃的经历有些不同常人而已,等您老在村子里呆久了,自然就知道了。”
    哟,这小丫头在这个时候还卖关子把自己当鱼钓呢。
    姚老气笑不得的指着她,还真让自己说对了,这就是个小人精。
    确定姚老当真愿意留下来了,大柱欢天喜地的跑回家里,唤过吴刚,驾着自家的小马车,由姚老的老仆长生带路,亲自去帮姚老收拾行李去了。
    看过秀娘选定的住处后,姚老也甚是满意,于是乡塾的最后一位先生终于上岗了。
    下棠村乡塾也终于能正式启动了。
    当然在现代学校落成,还得有个落成仪式呢,更别说在文人金贵的古代,这乡塾可是一件事关全村子孙后代的大事,自然少不得要庆祝一番的。
    于是在乡塾正式启动的这一天,下棠村热闹非凡,不只是全村老少全都来了,还有不少由寒家出面请来的权势人物,比如说罗家的两位夫人、地头蛇范里正、新上任的伍长,罗家出面请来的乡坤名人,还有曾家出面所请的怀集镇上的大小商户,真的是济济一堂。
    为了把场面弄得热闹一点,寒初雪还把现代的一些做法给搬了过来,乡塾的牌匾便搞了个揭幕仪式。
    由罗老夫人领头,各路乡绅名人全都上去了,作为乡塾重量级的人物姚老自然也上去了,身为下棠村的村官村长自是也有一席之地,而出资的寒家自然也要占一个名额,不过秀娘是个妇道人家,大柱年纪到底还没成年,所以最后是由寒氏一族的族长寒大爷爷作为代表上去了,这份荣耀让寒大爷爷激动得好几晚都没睡着。
    随着红布被揭下,广源书塾几个古朴有力的大字便高高县挂在了乡塾的正门上了。
    说起这名字,议定的时候还真的费了一番功夫,本来以大爷爷他们的那点学识是想直接就叫下棠村乡塾的,但作为一个有大学问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