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仙家农女-第2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两个汉子忙蹲下了身,打开袋口,摸出种子瞧了瞧,笑道,“禀老爷,这是冬小麦。”
    寒爹爹听了还没什么,寒初雪和杨德彪听了却是一喜,“你们确定是冬小麦?”
    知道寒初雪的身份是二小姐,那两个佃农自是不敢不回答,“禀二小姐,确实是冬小麦。”
    杨德彪顿时轻舒了口气,自从知道这小麦还分春冬之后,他便一直担心自己弄回来的是打粉不好吃的春小麦,可惜在怀集那边没能找到能分辩的人,还好,这些是冬小麦,否则他都不好意思见二姑娘了。
    见他两人的神情似乎有些不对劲,寒爹爹等人忙追问。
    寒初雪这便笑着把小麦分春冬之事说了,那两个佃农闻言也连连点头,“二小姐说得极是,这春小麦其实只有极北的苦寒之地才会种的,而且他们自己吃都不够吃,根本不会拿来卖,再者这春小麦的口感也确实比冬小麦要差些,所以京城那边的人也不爱吃。”
    这也正好解释为何杨德彪这个不识货的人能误打误撞的买对了种子了,那是因为在京城根本就没人会种春小麦,自然也不会有春小麦的种子卖了。
    原本还不知道这事的寒爹爹等人,顿时又长了见识。
    秀娘笑道,“你们不说,咱还真的不知道原来这小麦还有这种区别的呢,还以为这好吃的白面全是一种小麦磨出来的。”
    兴许是说到了自己熟悉的东西,又或者是这么一谈话,也发现这新主家并不难相处,那两个佃农也放开了不少。
    其中一个从另一个袋子里掏出了一把玉米,朝众人笑道,“老爷、夫人,其实不只这小麦分春冬,就是这玉米也是有分的,您们瞧,这就是春玉米。”
    这下子不只寒爹爹他们来了兴趣,就是寒初雪也好奇了,她在现代可没少吃玉米,可还真从来不知道原来这玉米还也分春冬的。
    “难道这玉米也有品种能越冬的?”
    那佃农顿时笑了起来,“二小姐,这玉米可不能越冬。”
    另一个也笑道,“这玉米分了春玉米和秋玉米,春玉米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下种,八月下旬能收,而秋玉米至少七月要下种,十月中下旬能收,因为生长时间比较短,所以秋玉米的产量会不如春玉米,但是比起一般粮食也不算低了。”
    原来如此,终于弄明白的寒初雪摇头笑了起来,“果然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要不是爹他们从京城弄了这些种子回来,我们还真不知道除了水稻,原来还有粮食是能种两季的。”
    玉书几人纷纷点头赞同,尤其是玉书兄弟俩,心里已经决定,以后有机会一定要跟着杨大哥跑商增长见闻。
    得知自己带回来的种子有大用处,寒爹爹自是高兴,忙让蔡吉把这些种子放好,待到了播种季节就种下去。
    蔡吉忙应下了,让人把这几袋种子扛下去后,又问道,“老爷,那不知这些地,明年要如何分配,种些什么东西呢?”
    寒爹爹眨眨眼,这么些地还得分配种植呀。
    “以前罗家是如何分配的?”
    “这庄子土质好,只是附近没河流等水源,只能打井取水,所以不适合种水稻,但京城的米价贵,而这边的田税收的也是谷子,所以以前的主家多数种的都是旱稻,另外还种了一些红薯、高梁,主要是给庄子里的人吃的,而越冬种的多是油菜。”
    也就是说玉米、小麦这些东西,因为京城那边种的人多,所以价格并不贵,因此罗家没想占用这边的地种植。
    寒爹爹上前几步,抓起一把泥看了看,土质确实不错,种旱稻也合适,但是自家已经有两百亩的上等水田了,这谷子其实不必担心,反而是白面、玉米这些东西,在一带其实还很少人种,如果自家种出来了,是根本不用担心卖不出去的。
    想了想,他走回来,又跟秀娘和儿女们低声商量了一会,这才转身道。
    “这庄子的田税是多少?”
    蔡吉应道,“这庄子因为离水源远,所以被定为下等田,税率为三十税一。”
    一家子听到这税率,就是寒初雪都不由笑开了。
    三十税一,也就是说一石的产量,只需交三升多一点的粮食,而这田税跟农户的丁税又不一样,不是按人头,而是完全按亩计算的,这也正是荒地为何那般难办地契的原因了。
    这庄园虽说没水源,但周围打了那么些井,明显是地下水源挺足的,而土质刚才寒爹爹也看过了,接近于上等田了,如此这亩产量可就接近三石,却只需交每亩差不多一斗的粮食,八百亩的地也就是交八十石不到的税粮,相当于二十七亩左右的产量。
    二十七比八百,这得有多少剩余呀。
    寒爹爹当下便拍板了,“明年开始,就种一百亩的旱稻,五十亩的红薯,五十亩的黄豆,刚才交给你的那些种子,全数种下,剩下的地全种花生。”
    蔡吉一怔,“全种花生?”
    寒爹爹肯定无比的一点头,“没错,全种花生。”
    这花生可是能榨油的,等明年应该就会推广开来了,到时候自家的花生油可就能拿出去卖了。
    现在花生油的事还没传开,蔡吉自是不知道,不只是他就连汤家众人也奇怪老爷为何要种那么些的花生,不过作为下人,他们也明白,主子的事不是他们能多嘴的,所以心里奇怪,也没问出口。
    确认了一回,确定自己没听错后,蔡吉也就应是领命了。
    寒爹爹又想起了什么,“对了,刚才说的那冬小麦,可是要下种了。”
    两个出列的佃家忙应是。
    “那好,你们看看那些种子能种多少地,全种下,不够的就把种好的油菜地铲了。”
    虽说有些可惜,但这小麦代表的可是白花花的白面,是自家娘子和孩子们都爱吃的,寒爹爹也就不心痛那些油菜了。
    既然主子都不心痛,蔡吉和佃农自是更无话可说,忙应了声是。(未完待续。)

  ☆、第537章 天降馅饼

想到明年自家地里的各种产出,寒爹爹甚是高兴。
    “从这边过去,在丰昌那边,咱们家还有一个桑园,那边也有不少住家,从明年开始,你们这边的粮食除了留够这庄子的人吃的,也得给他们那边送一些过去,不过他们那边也有几十亩的地,缺多少的粮食,等计算清楚后,咱再叫人告诉你。”
    桑园子?
    那可是挣大钱的玩意。
    看来这新主家可不光是农户,还是个大户呢。
    “老爷放心,小的一定把这事记牢办妥了。”
    “好。”寒爹爹高兴的直点头,“还有,咱之前从这往丰昌去的时候发现,这一边过去的地都是荒着的,你看看能不能组织人手,继续开荒,最好呀,能把这庄子跟那桑园连起来,哈哈。”
    说到后面,寒爹爹自己也觉得有些异想天开,自己倒先失笑起来。
    不过寒初雪却觉得这主意,确实不错。
    “蔡管事,我爹说的你都记住了吧,要是这边的人手不够,就去招一些人,只要把地开好了,别人就别想拿得走,你明白吗?”
    蔡吉先是一愣,继而眼睛一亮,躬身道,“小的明白了,请老爷和二小姐放心。”
    能让前主家把这庄子送给他们,这新主家的背后不用说肯定就是有罗家撑着的,作为农户却能有一个桑园,说明这新主家手里不缺钱,这样手里有钱,背后有人的农户,想开荒占地,可比一般的官家还来得方便。
    就像京城罗家,虽然也想占地圈地,但为免落人口实,让政敌攻击自己与民争利,行事却不得不谨慎,这也正是为何这农庄周围还有荒地,却一直没去占下的原因了。
    而寒家却不同,首先,他们是个农户,是朝庭鼓励垦荒种田的主要人群,只要他们能把地契办下来,谁也没办法说他们什么,荒地开多了,朝庭还有奖励呢。
    至于说寒家能不能把地契办下来,这不是明摆着的事情吗,没有绝对的把握,那个年纪小小的二小姐能放出那样的话来。
    蔡吉当下决定,这回自己必须好好的干才行了,寒家毕竟不同罗家,手下能人一堆,作为新起来的大户,肯定是需要培养自己的得力心腹的,只要自己抱紧了这条大腿,得到他们的信任和重要,不说自己就是后代子孙都不用愁了。
    蔡吉越想眼睛越亮,寒初雪见了,只是笑了笑,也没多说什么。
    有欲望有野心这并不是坏事,只要他是通过正途来实现自己的野心和欲望,还可以给些鼓励呢。
    寒家众人听到她的话,也是意外了一把,不过想想自家小闺女(小妹)的本事,他们也就释然了,玉书兄弟更是暗暗握拳,现在小妹在为家业而努力谋划,而他们就更应该加把劲了,绝对不能让小妹的努力再次成空。
    花生油的事,在他们兄弟心里多少还是成了一根刺的,而这也激励着他们一直奋进不敢松懈。
    可以说花生油的买卖,寒初雪做得其实真的不亏。
    看事情都说得差不多了,这天色也不早了,寒爹爹他们便回院子去准备吃晚饭,而后洗梳休息了。
    待他们走上坡顶,那些被唤来的佃农这才真正松了口气,虽说这新主家没摆什么派头,但光是那身份就让他们觉得压抑了,这人一走,心里才算是真正松泛了。
    进院子之前,寒初雪回首看了看,正好看到从远处的屋子里跑出几个孩子,分别朝着那些汉子迎去。
    农庄里买人佣佃农基本都是一家一家的,这些孩子自是这些佃农家里的了。
    想到自己最初开办广源书塾的目的,寒初雪顿时眼睛一亮。
    手一伸,把走在前面的玉书兄弟拉住,“大哥,三哥。”
    兄弟俩忙停步,待听她细细一说,回头瞧了瞧下方那些孩子,也跟着眼睛一亮,小妹这主意确实不错。
    兄妹三人一合计,由玉书出面,把蔡吉唤了过来。
    “大少爷,不知有何事?”
    玉书朝下方的那些孩子一指,“那些可是庄子上的孩子?”
    蔡吉眼中有些疑惑,“是的,大少爷。”
    “是这样,我们在家乡那边开了两间书塾,分别招收五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的男童女童,除了学会读书识字之外,男子还可学习算术、武艺、木工等活计,女子还可学习织布绣花等女红活计,你去问问那些有年龄合适孩子的人家,可愿意把孩子送过去,只要他们学成,日后出路不必担心,我寒家有自己的麻园和桑园,有商队,日后还会开设店铺,不必担心找不到工作。”
    蔡吉没想到玉书要说的居然是这样的好事,顿时怔在了那里。
    而玉书看他不吭声,还以为他是担心学费问题,忙又道,“至于束脩,你也跟他们说,不必担心,我们既是主家自会负责,不过若是由我寒家出资念书的人,日后便只能为我寒家服务了。”
    说完后,看蔡吉还是没反应,玉书不由有些迷糊了,玉烾忍不住上前来,“蔡管事,我大哥的话,你听懂了吗?”
    蔡吉这才回过神来,“小的听懂了,可是大少爷,您这话当真?”
    让佃户的孩子去上学堂,还是男女都能去,这天底下还有这样好的主家?
    玉烾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失笑道,“我大哥说的自是再真不过了,只是我大哥最后说的你也听明白了吧,若是由我们家出资念书的人,以后就只能是听从我们的安排了。”
    蔡吉连连点头,“明白,小的听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