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仙家农女-第3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村民们顿时有了些危机感,看来娃儿在学堂还得好好的学,要不然就像村长说的,再好的机会,自个没本事也一样争不来的。
    当然娃儿学习的事,一时间也急不来,现在最要紧的还是赶紧把自家分到的地整治好,要不然等开春种不了,这地可就白瞎了。
    而在临散会之前,村长还说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寒永柏家从京城那边带回了一种叫玉米的粮种,像稻子一般一年能种两茬,但对土质水源却没稻子那般讲究,但产量却不比稻子差,所以不用怕这地没东西种,只要整好了,等寒永柏家的玉米种好了,大家伙就能有粮种了。
    听到这消息村民无不激动的,本来嘛,村里的荒地就是因为离水源远,土质也不好,否则早被朝庭定为水田了,又岂会等到他们现在去开荒。
    而这样的地,若是拿来种稻子,这产量只怕也不高,所以村民们心里还真是的有些担心的,但现在村长说有新粮种,可以不用那么多的水不用那么优质的田就能种,还能一年两茬产量还不比稻子差,如此就算一家只有一两亩的地,可这一年下来,得的粮食一点也不会比那几亩口分田少的,因为这地不用交税呀。
    有些心思活泛的更想到,等玉米收了还能种冬小麦呢,这样一年就能收三茬粮食了,就算荒地的产量不像人家那些良田那般好,省着点,一家子也总够吃了。
    如此一想,村民们的心里都火热火热的。
    第二天,下棠村便一改往日懒洋洋的景象,家家户户天没亮就扛着锄头出门直奔村子附近的荒地去了。
    村长他们量地的时候,为免纷争,也大致把地按亩给分好了,要不然由村民自己来分,少不得还是会发生一些争执的,毕竟这地代表的就是粮食,手里有粮这心就不慌,这日子才能过得好,谁家会不希望自己家的地能大一点多一点呢。
    昨天开完会后,村民们便各自结队的去选地了,那些分得一亩半的,大多都是跟自家兄弟搭档了,选了连在一起的三亩地,有些自家兄弟不凑和的,便跟相熟关系好的人搭在了一起,所以现在干起活来,也没什么人计较的,个个都是憋足了劲。
    这地确实比一般的地差一些,但被那粮仓禀实的景象勾引着,村民们谁也没泄气,都是祖祖辈辈在田里刨实的庄户人家,如何养地堆肥自然都会有他们自己的一套办法,所以开好荒好,家家户户又忙着堆肥养地。
    看着全村老少忙得热火朝天的景象,寒初雪甚是欣慰,天助自助者,只要村民们一直都能这般同心协力勤劳不懈,她相信这村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而村子好了,寒家也才能更好。(未完待续。)

  ☆、第566章 秋玉米

又是一个金秋季节,水田里的稻子尚需等等方能收割,但下棠村村民却已经开始秋收了。
    在下棠村的四周,一亩亩规划整齐的农田,一株株高过人头的植株,密集得像一道天然的屏障,围绕着下棠村。
    地里皆是忙碌的身影,间或传来愉快的笑声。
    田边,村长和寒大爷爷并肩坐在田埂上,手里拿着烟斗,脸上皆是舒心的笑容。
    “老哥呀,咱们村子能有今天还真亏了你们家永柏。”
    提起这侄子,寒大爷爷亦满脸的骄傲,嘴里倒是谦虚,“村长,这有啥呢,就像永柏自个说的,他好歹也是咱村里的一份子不是。”
    村长笑着点点头,“话是这般说,但永柏一家都是仁义的,咱村子里的人都记下了,咱们是没本事报答了,不过那些在永柏家干活的娃要是敢不好好干,可没人饶得了他。”
    这话倒也是,侄子家的两个娃儿现在还在念书,去年过的童生试,明年还得下场考秀才,家里的生意,现在可大多是村里以前在书塾里学习的娃在帮着打理的,要是这些娃不好好干,那可真的会害了侄子了。
    所以寒大爷爷对村长这话没再反驳,只是乐呵呵的笑着点了点头。
    这时地里钻出两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一人一边的提着一个竹筐,身后还跟着一个小些的小女娃,怀里还抱着两根像棒子似的东西,三人满头是汗的,脸上却笑得极欢,一边喊着一边就跑了过来。
    “爷爷(大爷爷)。”
    大爷爷忙站起了身,“哎哟,你们跑慢点,跑慢点。”
    三个娃儿没听,仍是跌跌撞撞的冲到他跟前来了。
    寒大爷爷乐呵呵的抱起了那个小点的女娃,“玉蓉咋跑这么快呢,瞧你这汗。”
    小女娃头一转,不让他擦,小手举起了抱在怀里的一根棒棒,递到他鼻子前,奶声奶气的道,“爷爷您瞧,这秋玉米长得可结实了。”
    原来那田里长的正是寒永柏从京城带回来的新粮种——秋玉米。
    因为生长周期比春玉米短,所以秋玉米的米粒会比春玉米小,不过下棠村这些地打理得好,这秋玉米的个头还是很喜人的,三个凑热闹下地帮忙掰玉米的小娃儿听到大人的话,便迫不及待的拿着“物证”跑来告诉大爷爷了。
    大爷爷闻言,接过小孙女手里的玉米,撕开外面的苞衣一瞧,也乐了,“还真是呢。”
    村长也兴致勃勃的从筐里拿起一苞来瞧,笑道,“好,看来这茬的秋玉米收成不比春玉米差多少,这回村里人总算不用饿肚子了。”
    寒大爷爷也深有同感的直点头。
    他们祖祖辈辈都是务农的,种了这么多代的地,可是却没几个人没饿过肚子,想着以后子孙总算不用再尝那种滋味了,两个老人都不由感慨万分。
    两个小男孩子年纪还小,又是家里受宠的,虽说以前家里的条件不好,好东西没啥机会吃,却也没怎么饿着他们,所以对两个老人的感慨倒没什么感觉,倒是听了村长的话后,两人都骄傲的挺起了胸脯。
    “肯定不会了,小堂姐说了,只要我们好好干,努力的干,这日子就一定会越过越好的。”
    小女娃重重的一点头,“没错,就像咱家一样。”
    三个孩子的话让两个老人想起那个年纪小小,却本事不小,极有主意的寒初雪,也不由跟着直点头,听到小女娃居然知道拿自家作例子,更是不由得哈哈笑了起来。
    这小女娃正是寒永方的小闺女,寒永方去了开阳县城开了寒记豆品店,生意越做越红火,一家子的日子也就越过越好了,不过当初他没了活计落魄回村的时候,这小闺女才两岁,压根就是个不会记事的年龄,所以现在听到她这话,大爷爷他们才会笑了起来。
    这娃儿肯定是听到寒永方夫妇平日说的话,记在了心里,这时才会想也不想的便说了出来。
    村长逗她的点了点她的小鼻子,“你这娃儿倒也机灵,上了书塾后,肯定能学大本事。”
    现在下棠村的村民不管家在不在村子里,只要家里的娃儿满了五岁都会往村子里送的,好让他们能进入村里的书塾念书学本事,寒玉蓉翻年就要五岁了,因怕孩子突然离开爹娘身边会闹一阵子,所以寒永方夫妇就趁着这秋收村子里比较热闹,把孩子送了过来。
    果然初次离开父母身边的小家伙哭闹了好几天,结果随着村子里各种农作物陆续成熟,这娃儿跟着寒玉海几个小哥哥在田里跑,很快便把爹娘不在身边的事给忘了,这次收玉米,她更是闹着要帮忙,还由寒玉海抱起亲手掰了两根玉米,不肯放下的抱着来找自个爷爷报喜来了。
    此时听到村长的话,小娃儿也不怕羞,还一脸骄傲表情的道,“玉蓉是聪明的孩子,以后一定能像小堂姐那样的。”
    这话可就有些吹大了,寒玉海和寒玉孝两个坏小子立时不给脸子的抱着肚子笑了起来,寒玉蓉虽年纪小,却也知道小哥哥们这是在笑她呢,立时气鼓了脸,看得寒大爷爷和村长也不由笑了起来。
    老少几个正笑闹着,身后响起了一阵清脆的打趣声,“哟,这是谁惹我们小美女生气了,这小脸都鼓成青蛙似的了。”
    众人闻声回头,看到来人,都不由露出了由心的笑意。
    寒玉蓉更是从大爷爷怀里闹着下了地,朝着来人迈着小短腿就跑了过去,“小堂姐。”
    寒初雪赶紧从某驴背上跳了下来,弯身把小炮弹似的娃儿稳稳抱住。
    赖在她怀里,寒玉蓉指着寒玉海两人就开始告状,“小堂姐,玉海哥哥他们笑话人。”
    寒初雪笑着把她抱起,慢慢走近,“大爷爷好、村长好。”
    两个老人忙笑着应了。
    寒玉孝和寒玉海则凑到了她身边,暗暗瞪了没义气乱告黑状的寒玉蓉一眼,这才冲寒初雪笑道,“小堂姐,你咋来了?”
    寒初雪笑瞅着两人,“村子里头一年收秋玉米,我来看看收成如何。”
    应完又接着问道,“你们是怎么惹我们的小美女生气了?”
    寒玉海一脸我无话可说的翻起了白眼,寒玉孝则解释道,“小子们哪敢呀,这不是小堂妹说要学大本事比小堂姐你还厉害,咱们这才笑的吗。”(未完待续。)

  ☆、第567章 感激

知道自个小堂姐是个护短的,还最讨厌男人欺负女人了,寒玉孝十分精乖的伏低做小,还不忘黑了自个小堂妹一把。
    寒玉蓉人虽小,不过寒永方夫妇在县城里做生意,把她长期带在身边,见的人和事都比较多,人倒是机灵得很,马上听出问题来了,立时气愤的瞪大了一双眼睛,“哪有,明明玉蓉说的是一样厉害。”
    寒玉孝立时装傻,“是吗,难不成是咱听错了?”
    寒玉蓉气呼呼点头,“肯定是你听错了。”
    寒玉孝装模作样的一拍自己前额,“咱就说嘛,咱聪明的小堂妹怎么会说出那么可笑的话来呢。”
    终究是年纪小,寒玉蓉这回还真没发现寒玉孝的别有用心,立即昂起小脑袋得意的道,“就是。”
    看在小哥哥是听错了,而且还说自己聪明的份上,小家伙决定原谅他们了。
    瞧着小家伙前事尽忘的又跟两人玩在一块了,寒初雪哑然失笑,两年时间,寒玉孝这小子不仅个头长了,连心眼也长了。
    没错,这时间一下子就是两年过去了,这两年时间里,不只寒家的事业稳步发展,玉书兄弟俩的学业稳步前进,就是下棠村的景象也越来越好了。
    伸手自筐里拿起一根玉米,撕**衣看了看,寒初雪甚感满意。
    “大爷爷,村长,看来这回的秋玉米也是丰收了。”
    两个老人乐呵呵的直点头,有了春玉米的实证,他们已经知道这玉米的产量果然跟永伯家说的一样,可不比稻谷低,就算是只有一亩地的人家,这茬秋玉米也能收几石的粮,再加上秋收的粮食,怎么也能撑过这个冬天了,而玉米收完后还能接着种冬小麦,这样开春后又能收一茬粮,等这粮吃完了,稻子便又能收了,如此就真的不用担心会断粮了。
    而村子能有这么好的收成,全靠寒家呀。
    村长由衷的道,“初雪丫头,村子有今天全赖你们家,等这秋玉米收了后,村子里一定好好摆上几桌,好好的谢谢你们家。”
    寒初雪忙笑道,“村长,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又如何全是我们家的功劳呢。”
    村长摇头道,“这些原本都是荒地,要不是你们家拉回了那么多的肥料,就是大家伙再努力,这地也不可能是现在这样子,这两茬的玉米也不可能长得这般的好。”
    村长不否认,为了种好这些地,村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