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仙家农女-第3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两人每回见着都肯定要斗上这么一回嘴的,众人也是见怪不怪了,不过也清楚长不高这是寒初雪最不愿提起的事了,说多了这小丫头说不得还真会翻脸的,于是袁夫人忙岔开话题。
    “阿烈、林凯听说你们这回收获不少呢,快说说又得了些什么好东西。”
    袁夫人的用意,**凯自也明白,立时机灵的接过了话头,“袁婶子我们这回还真换回了好些上等的好货,您可不知道,我们呀……”
    **凯原本嘴头就利索,这几年又跟着吴淑珍打理生意后来还负责跑商,那张嘴就更是煅炼得厉害无比,死得都能给他说成活的,更何况这次他们还真的确实拣了个大便宜,众人听他娓娓道来,个个都听得津津有味的。
    听他说完后,袁战直朝两人竖大拇指,“厉害,厉害。”
    严烈听得自是得意,“走,带你们去看看。”
    有好东西看,众人自不会推辞,都兴致勃勃的跟着严烈两人往仓库走去。
    待把严烈他们这回带回来的东西看过一遍之后,寒初雪便琢磨开了。
    “袁叔袁婶,挑选一些尚可的东西出来,给都护使送去。”
    西垂这边说是三不管地带,但始终还是大昌朝的国土,大昌朝还是设了官邸的,因为这边的情况特殊,所以并不是像内地那般设郡县,而是设了一个西庭都护使,不仅管理西垂政务,还管着这边的驻兵,可以说权利比起一般的朝中官员都来得实在。
    只不过地方官还掌着兵权,多少都是会让人不安的,所以他手中的驻兵并不算多,这也正是这一片会变成三不管地带的原因,这么大的地方靠那么一点兵想面面俱到根本就是不可能的,所以西庭都护使也不过保证自己官邸周围的地方不出问题便好了,至于其他地方,只要没人报案,没发生大规模的械斗,他也是不会管的。
    而寒初雪刚打算在这边建城时,便注意到这个有些尴尬的西垂父母官了,还直接让袁战他们送了礼过去。
    不只是袁战,就是袁夫人起初也没想明白寒初雪为何会想到要讨好这么一个根本不管事的都护使,直到后来绵城建立,遇上了一些政务上的问题,她才恍悟,同时也不得不佩服寒初雪的高瞻远瞩。
    建城毕竟不比建山寨,当马贼时他们可以无视这个都护使,但要建一座城,却少不得要跟他打交道了,别的不说,光是这城中的税务,就离不得他的关照,若是不交税,他们建的这座绵城便算是黑户,随着越来越繁华,少不得要招了人眼,而招来大祸。
    但因为寒初雪的指示,他们在绵城还没开始建立时便跟都护使打好了关系,所谓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西庭都护使拿了他们的好处,自然不会多加留难,不仅把对他们的通缉全撤了,还帮着打了掩护,让绵城不至于那般招朝庭的眼,这才有了如今的顺利发展。
    此时听寒初雪说要给都护使送礼,不仅是袁夫人就是袁战也想都没想的便点头应是了。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想好生的过日子,安稳的做生意,有些钱财还真的是省不得的。
    交待好他们后,寒初雪又道,“其余的我带一些回去,我哥他们正好也需要上下打点一下。”
    对此,袁战等人自然没意见。
    虽没见过,但他们也都知道的,寒家已有儿子入了仕,他们这种地方都还要送礼讨好地方官,更别说是关内的官场了,想官帽戴得安稳,步步高升,上下打点肯定是少不得的。
    五年的时间,寒家自然不会原地踏步。
    玉仪成亲的那一年,玉书兄弟俩跟寒玉华一起下了场,结果兄弟三人齐齐中了秀才,一族三秀才,当时不只是下棠村就是在怀集镇都成为一时佳话,寒大爷爷和寒秀才更是喜得老泪纵横。
    寒玉华因为早入学,基础踏实,在那年便再接再厉过了乡试,第二年的会试、殿试,也是一路猛进,终是金榜题名,虽没中前三甲却也名次不低,当年便被外派当了县令。
    而玉书自知自己年纪已大,对读书也没弟弟的那般灵性,虽中了秀才却也是吊车尾考上的,继续念下去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发展,于是便回家学习接掌家业了。
    他能考上秀才,不说家里人,就是曾老爷他们也已经极为满意了,只要不是白身,凭寒家的家底还有什么好愁的,所以也赞同了玉书的决定,曾老爷更是倾囊相授,就望着他能把家业好好的撑起来。
    而玉烾则因到底读书日短,所以姚老没让他继续下场,而是把他带在身边悉心教导,于三年后再次下场,结果连中三元,别说在下棠村,就是在整个开阳都引起了震动,寒秀才更是激动得当场就晕了过去,若非寒初雪施救及时,只怕就得乐极生悲了。
    今年正是寒玉华三年任期满需考核的关键期,而玉烾虽没这顾虑但他留在了京里,那边的水可比地方深多了,所以寒初雪才想到帮他们准备一些朝中官员皆喜欢的玉器,虽然不屑于贿赂,但人在官场混,一些必要的走礼还是需要的。(未完待续。)

  ☆、第603章 不比也罢

既然来了,寒初雪便就着绵城新的布局作了一番指示,而后便守在落英山上了,在世俗筑基凶险到底还是比在修真界来得高的,不守着她也放心不下。
    坐在山崖边上,寒初雪很是悠闲的泡着茶,而特意上山来找她聊天的严烈则抱着一个酒壶,喝得甚为豪爽。
    回头瞧了瞧毫无动静的山顶,严烈抹了抹嘴,“他这要多久呀,怎么一点声响都没有的?”
    寒初雪慢悠悠的喝了口茶,“不清楚,如今全靠他自己了。”
    筑基这种事还真的是谁也帮不上忙,到底需多长时间也是因人而异的,反正老余头带足了辟谷丹也不至于担心会饿肚子,至于什么时候能出关,是成是败这都要看他自己的悟性和毅力了。
    经过这些年的相处,严烈也已经明白,这两个人学的并不是普通武学,所以对他们有时说出的玄之又玄的话不管听没听懂,也习惯不再去深究了。
    但有一件事他还是一直耿耿于怀的,“你到底什么时候跟我比一场?”
    寒初雪有些无语的瞅着他,“我不是说过了吗,胜之不武,不比也罢。”
    严烈气结,“什么叫胜之不武,你这丫头少瞧不起人。”
    寒初雪抚额,“我说的不单单是说我自己,要真跟你比,若是用上我所学的道术,你根本没有一拼之力,若是不用,就我这小胳膊小腿的,你认为还有比的必要吗?”
    严烈……
    他还真没细想过这问题。
    默默的打量了寒初雪一会,矮矮的个头,细细的胳膊,风一吹就能倒的身子,最终他只得狠狠灌了口酒,小丫头说的话还真是该死的对。
    瞧他一脸郁闷的模样,寒初雪有些坏心的笑了起来,“跟我比不了其实也没什么,明琮这几年的进步也挺大的,等他来了,你不就有对手了。”
    严烈顿时眼睛一亮,“明琮要来?”
    寒初雪点点头,眺望着山下绵城,那一片片的棉田,那一座繁华的城邑,她颇有些成就感,“绵城如今也算是稳定了,也该让我哥他来接手了。”
    她会想到建下这么一座绵城就是为了给家人留一条后路,留一份保障,之前玉书兄弟一心在学业上,寒爹爹又管着商队,而绵城离关内毕竟路途遥远,所以她才会自己出面料理一切而没让家人前来。
    如今绵城一切都已经井然有序,而玉书也已经帮着管理家业了,曾莹儿和黄世杰也能独当一面了,自然也该交给他们了,否则等自己离开的时候才让他们过来,必然很难服众,到那时自己岂不就要白忙活一场了吗。
    严烈有些讶异的看着她,“你好不容易创下这么一片基业,真的就这般拱手让人了?”
    寒初雪好笑的看着他,“他们可是我的亲爹、亲哥哥,又不是外人如何就不能让了,而且我也不可能一直留在这的,总有一天我是要离开的,这片基业予我根本就没什么用处。”
    严烈明些怔然的看着她,“你要离开?去哪?”
    许是坐久了,寒初雪伸了个懒腰,想起了云雾山的一切,眼露思念,“回到我该回的地方。”
    不管怎么说,她已经踏上了修真之路,与家人就是感情再深,也总是要分离的,不管是生离还是死别,与其一个个看着他们离世而去,不如留着这份美好的记忆,自己先行离去,至少家人如今大致也已经明白自己是什么人了,总不会像以前那般以为自己死了而伤心难过。
    严烈听得直皱眉头,“你说话就不能说清楚一些吗?”
    寒初雪失笑,“就是回教会我这一身本事的地方,这样说你懂了吧?至于是哪里,你就不必问了,告诉了你,你也是去不了的。”
    本来还真想追问清楚的严烈顿时让她后面的话堵得无话可说,最后气愤的大大喝了口酒,狠狠的一抹嘴,臭丫头整得这般神神秘秘的,不问就问,哼。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寒初雪守在老余头闭关之处的外面,每天坐在崖边闲看云卷云舒,看着自己一手规划之下形成的大好局面,心情倒也惬意。
    绵城这名字,是在内城刚建好,起手建外城时凌华提议的,若是一直唤作袁家寨少不得会让人联想起以前的马贼窝,还是改个名字的好。
    众人一听,这话还真对,于是一致同意改名。
    作为暗地里的城主,起城名这般重要意义的事,自然就落在寒初雪头上了,作为起名无能者,抓破了脑袋她才想到绵城,不仅暗指此城是因棉花而建,更取了绵绵不绝这么一个好兆头,袁战等人一听,都觉得这名字不错,于是袁家寨就更名为绵城了。
    棉花种植成功后,寒初雪细想过后,又改了最初的决定,没有马上往关内推广,而是把棉种发给了西垂之地的百姓,教他们种植棉花,为了保证他们的棉田不会被狂风肆虐,她还教众人种防风林。
    为了让树苗能快速成长,不至于还没长成便让狂风吹倒了,老余头利用自己的木灵力不断的催生那些树苗,而他的这一举动,让西垂百姓视为神仙显灵,无意之中让他得了一股信仰之力,从而触发了他筑基的契机。
    待西垂百姓成功种出棉花后,袁战等人又在寒初雪的示意下,以粮食交换。
    在西垂之地,粮食是极为紧缺的,就是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得到,所以绵城的这一举动,西垂百姓不无抚手赞同,纷纷相换,从而保证了棉种不外流,而且还加快了棉种的积累速度。
    而绵城在换粮的同时还给了西垂百姓一批冬小麦的种子,教他们如何种植,这番善举更是让西垂百姓感激涕零,所以后来绵城建城完成,商业发展起来后,那些百姓自行挑着棉花前来交易,发现原来绵城就是之前闻名西垂的马贼窝袁家寨,也没谁吓得掉头而回,反而对绵城之主的感激又添了一分,收服了马贼这无疑又是一件造福一方百姓的大好事呀。
    也正因为棉花在关内的人还没发觉之前便已在西垂大面积推广,所以当绵城终是展现在世人面前时,并没招来太大的觊觎,再加上有西垂百姓的拥护和西庭都护使的暗中相助,绵城这才有了今天的大好局面。(未完待续。)

  ☆、第604章 征兵

时至今日寒初雪的计划已大致完成,棉花算是在大昌朝顺利推广起来了,价钱也一如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