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场文化与潜规则-第2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准备。千万别相信什么宁当鸡头不当凤尾的P话,上位是最重要的,再没有职权的官位也是官,能跟上级直接见面才有再攀登的机会。
看人、用人要准。对自己手下的人定位一定要准,什么人是真正做事的,什么人是造势的,什么人是拍马溜须的,必须自己心中有数,并将这些人物尽其用。其比例大概为:真正能做事的70%,能造势的20%,拍马溜须的10%。一个做不成事的官员是干不长的,但是做了事别人不知道的官员一样干不长。只有做了的事都让别人(特别是领导)都知道,这样的官员才是高明的官员。而拍马溜须的人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些人的存在能极大地将官员的自信激发出来,并能通过这些人将自己不太能直接处理的问题处理掉。
三、狠。心要狠。官场如战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官场无道义,妇人之仁只会让你丢了乌纱帽。官场虽有官官相护的传统,但也得看时间、场合,不能一概而论。官场无父子,自古为了官位父子、手足相残的故事不绝于耳,更何况如今否。至于同学、朋友、亲戚,能帮得上忙的才叫同学、朋友、亲戚,帮不上忙的可以适当帮助一下,帮不上忙还要坏事的就是敌人,仁慈不得。
下刀子要狠。看准部位、看准人,该出手时就出手。特别是对于你的显性或隐性竞争者,不管利用怀柔还是高压手段,都必须坚决压制,一棒子打死,容不得他翻身,否则被其咸鱼翻身后的反戈一击将是致命的。
我就是凭着这官场三字哲学,从一个农家孩子逐渐走上领导岗位的。不管怎么说,我信奉它,坚持它,并最终用它达到了我每一步所期望的位置。我不是官迷,但我绝不能容忍自己的失败。我在位的时候,没有任何经济问题和作风问题,每年上报的数据虽有水分,但绝对不大。我尽力给下属谋福利,却不给上级送钱。

“官道”只有“小姐”是干出来的
我的移动电话里收到一条短讯,这条短讯相信传送频率较高,遂录入博客:“……出来的,省级干部是跟出来的,市级干部是跑出来的,县级干部是送出来的,乡镇干部是买出来的,村组干部是打出来的,只有“小姐”是干出来的。
这条短讯在事实的反映上当然是有些偏激和夸张的,但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时下官场的政治生态作了形象的描绘。我们不妨就此作一点具体的解析。
“省级干部是跟出来的”,这里的“跟”指的是跟随、听从、俯首的意思,其背后是官本位这种长期积淀的文化背景。在民主化程度较低的背景之下,“紧跟上司”几乎是一种政治常识,否则你想擢升官位就是白日做梦了,因为你的上司几乎可以直接决定你的政治生命的,你不顺从他怎么可以呢?妇孺皆知的一个“政治对联”如此——(上联)说你能行,你就行,不行也行;(下联)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披)不服不行!如此这般,你还敢于反对自己的上司吗?“聪明”之举是:紧跟、绝对服从!然后等着有一天升官发财吧。
“市级干部是跑出来的”,这里的“跑”意思是去上一级官府中找各种人际关系,比如省一级或者更高。这样的情况下,有了上面某个更大的官员的特别“指示”,下面就有政治压力了,就不敢不执行了,官位就跑到手了。之所以屡屡发生“买官卖官”这类贪污腐败案件,根本问题就是那些官位最终是由某些领导个人说了算数的,所谓“民主集中”实际上最后集中到一个人那里。所以官场上又流行另一句话:“生命不息,跑官不止。”现在,“跑官要官”已经成为政治新闻中的常用词了,领导经常批评这样的现象。
“县级干部是送出来的”,此处的“送”就是大白话了:送大礼呀!我认识一个朋友,他是某县一个局的局长,偶尔的聊天之间知道了他们县级官场上的买卖行情。据说一个局长的位子你得至少花二十万给县委书记(党管干部,县长的意见只是参考而已)才能搞定。而那书记据说手段更加黑,他举例说,假如县里十个局长的位子需要换人,那书记决不会一次性全部替换,他会分好几次来完成替换,每次只任命两三个,这样,有的人为了当局长就得先后给书记送好几次大礼,直到最后一次,要不然前功尽弃呀。县一级行政机构,一般都有好几十个局级行政部门设置(党政正、副职至少五六个),这样那些不慎案发坐牢的县官被查出受贿几千万就很容易理解了。
“村组干部是打出来的”,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村目前的现实情况。据说在有些村镇,不但贿选现象严重,有些地方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伙与当地某些政府官员相互勾结,雄霸一方,以“黑”代政,使当地社会存在不稳定因素。
移动电话短讯现在几乎成了一种准媒体,而且由于传输手段特殊,所以它成了一种具有最大自由度的讯息流通载体。也正因为如此,这种流传的短讯在社会现象的概括上往往更显真实、有趣,让人回味。

26。8  八

    一种为官秘诀
四川省某国家级贫困县,数以万计的红军烈士鲜血染红的川陕革命老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到1500元。可县委书记肖雷刮尽地皮,极尽穷奢极欲之能事,居然数年不倒,可谓一大奇迹。现以其人其言总结其为官之道,颇有发人深省之处。
秘诀一:“宁让下面骂老娘,不让上面断官粮。”——欺上瞒下,官场不倒。这是经常采用的策略:为迎接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后的生产现场会,不惜耗资百余万铺垫会后就立即改建的乡村公路,而且还指令拨款十多万买鸭子投放在公路两边欺骗上级领导,以博取领导欢心。洪灾中,花重金雇人写文章对其大吹大擂,但县司法局家属楼被水冲垮的房屋至今依然如故。 
秘诀二:“为官做人,没有钱不行。”——捞取金钱,积累资本。城镇建设、公路交通建设等工程,必须由他的妻侄儿梅某作为中介,否则包不到工程,即使包到也难正常施工。包工头修建的滨河花园给梅某送了40万现金后,免了相关配套费等60万、以建防护堤为名补助了20万。企业改制又是他刮财的绝佳机会,他老婆及时合伙成立了“美好拍卖公司”,专门垄断宣汉改制企业的资产拍卖。 
秘诀三:“只要找准软肋,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金钱开路,“朝中”结人。2002年国庆,为当书记,不惜与县水泥厂老板熊某提上10万元上京看望时任市委书记住院的儿子。新的市委书记上任后,更是送钱送物,大献殷勤。他常说:“某某书记不是不好接近吗?我照样搞定他,只要找准软肋,就没有办不成的事,也没有跑不来的关系。” 
秘诀四:“光有领导关照,没有几个哥们儿不行。” ——拉帮结派,上下呼应。刚任书记不久就大肆安插亲信:县委办主任、政务中心主任、县内最大的镇党委书记,这些职务全安排给对自己升职有功的“难兄难弟”,而不顾群众的强烈反映和举报;让姘头一身兼任县委办副主任、防邪办主任、档案局长三职(市委清理卸任二职)。“7。8”惊动中央的特大洪灾后就一次安排了6人到美国公费旅游,用国家的钱和称兄道弟来堵住他们的嘴。
秘诀五:“谁掌握了帽子谁就掌握了别人的脑子。” ——卖官鬻爵,一手遮天。他深谙此道。任书记不到三年调整职务达几百人次,送多少钱给什么职务在宣汉已成潜规则。如原交警大队长向某因违纪受了处分并免去了职务,但在给他奉上大量人民币后不久即任命为副大队长;他曾许愿将某办主任调整到一个好单位任局长,但由于只送了三万元而到了一个差单位。 
秘诀六:“要办成不平常的事就要有不平常的手段。” ——喝酒骂人,排除异己。他嗜酒,并发明了一种借酒装疯,通过酒后骂人、发脾气等手段,将平时不好说或不便说的话说给下级和同级听,其中不乏威胁、骂街之语,使部下们噤若寒蝉,最惧书记喝酒。谁与他不和,谁就马上会成为被排斥的对象:县长因处事风格不一样,被他要挟上级领导将其调离;副县长因观点不合与他争辩论了几句,即被他以各种理由排挤出宣汉。

  当官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我国自古以来,最精密、最深刻的学问是什么学问?或有人道,是道家思想,是儒家思想,是法家思想,是墨家思想,是易经;或有人更道,是兵法,是中医,是文学,是祖冲之和张衡、郭守敬、沈括一类的科学家们的东东。
其实,依我个人的观察,这些都不是最精华的。一部中国历史,说是上下五千年,可考证的三千来年,其中最猛的是做官。你看从皇帝到小民,从学者到穷酸,所言的话语中心,是什么?都是做官。读书是为了做官,所谓“学而优责仕”;获得奖励是提拔,所谓连升三级;人生最大的价值是光宗耀祖,靠的就是“官至极品、朝野震慑”之威严。
何况一个儒家思想,更是赤裸裸的经世之学。什么是经世?其实就是做官,不过是打着为民的旗号来说的。儒家思想的意思,不做官是难以为民服务的,所以要“学成文武艺,贷与帝王家”。
做官了,就可以为民服务了么?非也非也。你做官靠什么来保障官权?不是靠老百姓,而是靠皇帝。皇帝自己智力有限,他就是个天神也是有限的,毕竟是个人,不可能事事英明阿。如此,如何应对皇帝,就成了做官的第一学问。这是制度性的问题,并不是古代人傻,而正是聪明的选择。不靠皇帝,难道靠你老百姓?这不是开玩笑么?
但中国的皇帝(国君)经过了多年的经验积累,特别是秦朝的大力改造之后,懂得了一人之力非天下之力,学会了使用天下能人来辩论综合,懂得使用多人的智力来促成各项政策的出台——注意,这不是儒家思想带来的阿,其实正好是反儒家思想的法家秦始皇带来的;假如按照儒家思想建立所谓的周礼,那么就应该“继绝世”地承袭血统之权才对的——如此之结果,就造成了朝中官员众多,终于导致了做官学问的精密化和高深化了。大家互相辩论,也就难免出现利益的冲突,甚至彼此倾轧,但裁决权在皇帝那里,于是,上有皇帝、周有同僚、下有愚民之做官环境,成了中国做官学必须面对的真实处境。
于是,你通过儒家学说倡导的经史子集来阅读中国做官学,就可以窥探到中国做官学的高深之处了。特别是他的经和史两个部分,充满了这些深刻的道理。简而言之,就是做官要做到“表面的东西不要相信、不可直抒胸臆、学会装傻充呆、两面三刀才能生存、残酷斗争同僚不要手软”等等做法之理论依据和事实论证,正如林彪所言,“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正是中国做官学的精密之处了。
特别是官僚之间的彼此倾轧,最后要通过皇帝来最终解决,如何把握之并趋利避害,更是最重要的学问了。
有史以来,有关做官的学问真是浩如烟海,只是不知道你注意没注意它是做官学这个本质没有——帝王制存在的时候肯定没有敢明说是这个东东的,原因自然是毕竟做官学其实就是阴谋论,大概会引发皇帝的愤怒的。所以,直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