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场文化与潜规则-第2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跟高层叫板的多的是,要想没人和你叫板,你的非行政权威必须要高,就是你的能力、知识、品德、人格的精神力量要大,他才肯跟着你干。下级通常会把自己对未来的期待,放在上级身上。上级下达的命令多数没有错,执行的质量,常常要看下级对上级信服的程度。所以,有人挑战你的权威,还不如检查一下你自己。 
老板不喜欢两种人,一种是太有理想,一种是太没有理想的。志向太远大不适宜做具体微观的工作,太没有理想的人,你给多少钱,他干多少事,企业很难带领他们长久前进。


26。10  十

  官场三论:升官、发财、死老婆
  时下官场有一种现象,其甚嚣尘上流行的口号是“升官、发财、死老婆”。只要稍微做一简要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升官、发财、死老婆的愿望背后正好是对权力、金钱和性欲的期待与召唤。在他们看来,这三者的完美组合,恰可谓美满幸(性)福之人生也!
  一、从政者希望自己能够升到一个更高位置,不断追求更高的权力。这一点,实属正常。能够晋升,这是组织对个人能力和发展前景的肯定、鼓励与支持。再说,谋求权力的链条总是在一步一步往前推移:“无政治阶层→政治阶层→谋求权力者→有权者→高位者”。这是政治人对权力追逐的本能反映。
  如果不能青云直上,这一过程也就免不了艰辛,在一定程度上亦少不了卑污。培根在《论高位》一文对之有非常精到的论述。“居高位的人是三重的仆役:君主或国家的仆役;名声的仆役;事业的仆役。所以他们是没有自由的,既没有个人的自由,也没有行动的自由,也没有时间的自由。要寻求权力而失掉自由,或寻求凌驾他人的权力而失却统治自己的权力,这一种欲望是一种可异的欲望。要升到高位上,其经过是很艰难的,但是人们却要吃许多苦以取得更大的痛苦;要升到高位上,其经过有时是卑污的;然而人们却借着卑污的手段达到尊严的地位。”
  “一切上跻高位的行动都是象登一条迂曲的楼梯一样。”人们之所以愿意如此搏命,正如古希腊谚语云:“地位显出为人”。诚然,用培根的话说,“地位显出有些人的长处,也显出有些人的短处”。因为,他们会想当然地以为,“一个人因有权位而人格增进”,甚而是“人格高尚而宽宏大量的确证”。
  二、升官就要发财,甚至发财是升官的必然逻辑。在一个以经济作为评价个人成就主要尺度的价值观念指导之下,发财与当官不可分割地绑缚在一起。有人甚至会说,当官不发财,何来当官?而且升官发财,这也是贯彻邓小平同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嘛!照这样推理,升官了就是应该发财!小官发小财,大官发大财。发财的大小以官职的高低而论。
  问题在于,有多少官员走上不归路不是因为权力与经济过度亲密的关系所致?权力与经济联姻,这时就不仅仅是经济决定权力,而且有时也可以是权力决定经济。在一定的情形之下,甚至后者的作用更大、更明显。有多少权力,就有多少经济;有什么样的权力,就有什么样的经济。二者之间是成正相关的关系。
  1984年12月27日,任重夷在中共广东省委召开的市地委书记会议上指出,要特别对钱的问题保持清醒,避免犯错误。“生财、聚财,要按照党和国家的政策去办。违法政策的不义之财,决不能取。要教育干部和群众,对非法谋财的危险和严重后果,必须有足够的认识……在这个问题上,搞不好要吃苦头。”悲剧在于,任仲夷的警诫与贪官们的行为,这二者之间总是一个难以破解的悖论和解不开的死结。
  三、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如果说升官发财是传统社会遗留下来的观念,那么,官做到一定的时候希望死老婆的想法则可以说是近些年的事。死老婆,作为时下一种特定的社会意识和处事观念而存在,这一点,只要看看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论述或许即可明晓。
  马克思在1847年的《哲学的贫困》中指出,“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所有这些观念、范畴也同它们所表现的关系一样,不是永恒的。它们是历史的暂时的产物。生产力的增长、社会关系的破坏、思想的产生都是不断变动的,只有运动的抽象即‘不死的死’才是停滞不动的。”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再次强调,“人们的观念、观点、概念,简短些说,人们的意识,是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和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的——这一点难道需要有什么特别的深奥思想才能了解吗?”
  南方某市的一个区的诸多局长的老婆大多是第二任及以上。传统的“升官发财”再也无法满足某些官员的欲望,养小秘、包二奶又有违党纪国法。如果离婚,免不了引起诸如财产分割、难扯纠纷等复杂问题。而这一切都是已经有可资借鉴之经验。因为这样的故事、类似的教训,在我们这个时代,不能说不少,只是故事的主人公不同而已。
  一种不会引起太多麻烦的做法就是希冀原配夫人肉体的毁灭(比如身患不治之症而不能久留人世啊、突然发生意外事故啊),或者是解除与其法律上的关系(离婚),这样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再娶一个十几、二十几、三十几岁不等、反正比自己小几圈的年轻老婆。
  为什么希望死老婆?就是因为有替代者存在。而且在男人看来,这一替代者是较原配更值得早日替代、也是更合适的人选。而这一替代者自身亦有这样的想法:相比之下,嫁一个有钱有权有势者敢情是理想选择、也是无可非议的事。
  这一思想认同并且愿意从属于这样一种男权制社会:女性处于一种被照顾、被保护、被宠爱的地位。女性一旦作出这样的替代者选择,并且付诸现实,则进一步加剧了这一现况。在很大程度上,这也是女人的自愿与心甘。
  问题的严重性在于,这样一种“内部殖民”,一旦成为我们文化中最普遍的思想意识和最根本的权力观念,势必不利于从根本上扭转这种男人按天生的权力统治女人、二者之间维持支配与被支配这一关系格局。
  从长远来看,这明显不利于维持两性的均衡、和谐发展。恩格斯在1880年《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指出,傅立叶“第一个表明了这样的思想:在任何社会中,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
  从纯粹的性别来说,男人希望死老婆,从而娶一个年轻的,这也是其内在的情欲在起作用。而且一旦这种情欲得到了实现和满足,又进一步加剧其发酵、成长、壮大……而其邪恶帮凶恰恰就是这些替代者。因此,女人帮助男人满足其情欲,却在同时又进一步强化了女性的附庸地位。
  质言之,不管是就传统遗传下来的升官发财,还是就近年热浪勃兴的官做到一定时候希望死老婆来说,都说明了我们官场不仅具有传统的特色,而且具备现代的样式。在某种意义上,其传统特色更加突出。自古以来,性与政治、情色与权力,总是难舍难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区别只是在于,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个人,这二者之间的亲疏而已。
  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官员所身处的关系无非在于:官员与权力的关系,官员与钱财的关系,官员与情色的关系。我们没有看到的是,社会期待官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关系:官员与普罗大众的关系,官员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官员与法治建设的关系,官员与文明进步的关系……
  
26。11  十一
我的求官生涯
我大学毕业后就进了局机关。我很年轻,是机关的小字辈。大家见面时常美言我几句,说我有知识有才干,前途无量。一听这话,我心里十分高兴,有一种春风得意马蹄急的感觉。我似乎感到,一个叫前途的东西在我面前正闪着炫目的光。什么叫有前途?搞科研的有了发明创造,当作家的写下了传世之作,当运动员的拿到了奥运冠军。那就是有前途。而在机关工作的人,谋个一官半职就是有前途。在我们局机关,官的起点是副科长,不跨上副科长这个台阶,那就意味着一辈子当小卒,与官职无缘了,也就没有什么前途可言了。所以,一个年轻人一到机关,奋斗的第一步就是弄个一官半职当当。我也不例外。 
经多人指点,我明白了,在机关工作要想弄个一官半职,工作干好了那是必不可少的。但关键环节不在这里,很关键的是要拥有一个好人缘,特别是同领导处好关系。好人缘是如何得来的呢,那得靠自己的聪明和智慧。我们老科长常常对我说,一个好汉十人帮,没有大家的支持,你永远不会成功。我觉得老科长说得很有道理。 
于是,我开始改变自己不愿主动接近人的书呆子习气。平时不再读书,经常串门到各科室套近乎。小张也是大学毕业,我主动和他唠嗑,发现他和我是一所大学毕业的,我们是校友呀,于是,我们俩就亲近了三分,一论年龄,他是师兄,我是师弟,以后就称兄道弟了。老李是机关的老科员了,虽然没有职务,但是资历很老,我主动与他拉家常,得知他的孙女和我和女儿在一个幼儿园学习,于是,我们作为一个幼儿园儿童的家属,自然有了共同语言,经常谈论一些有关幼儿园的话题,于是两人很快成了知己。 
业务科王科长很难接近,架子很大。几次我想同他套近乎,他都表现出很冷淡的样子。我心里盘算,人家是科长一定是瞧不起俺。但我还是不死心。一次,我偶然听说王科长的老婆是北庄西南村长大的,而我的老婆也是在北庄西南村长大的,于是,我回家仔细询问我老婆关于北庄西南村的事情,原来我老婆和王科长的老婆是表亲关系呢,只是长时间不来往了,便生疏了。有道是,亲属不在于远近,关键在于能否走动。于是,我找到王科长,一五一十地把这层关系搬了出来。王科长听了之后,态度和以前就大不一样了。此后我和王科长的关系就渐渐地铁了起来。 
对于每一个同事,我都十分恭敬。我知道,这关系到我的命运。在平时,我见到一个同事,就主动说话,笑容绝对灿烂,说话保证好听。特别是春节假期过后第一天上班,我总是早早地来到机关,逐科室向大家问好,有时,问了第一遍不解渴,就再来一遍。时间长了,机关大多数人说我和气,懂礼貌,是一个有教养、有礼貌的好同志。为此,我感到很快乐。 
尽管这样,我隐隐地发现,我的为人处世的能力仍有很大的差距。前几年提拔人重视的是资历,我资历浅,自然欠火候。这几年又重视了学历,我参加工作时有大学文凭,就算很突出的了,可这几年,研究生毕业的人多了起来。没有研究生学历就没有竞争力。于是,我便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研究生课程。学习十分辛苦,但一想到自己的前途,就感到这虽苦犹甜。我不断地自我鼓劲,学完研究生,副科的位置就很近了,一想到这,便有了精神。几易寒暑,我终于完成研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