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危险的移动-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画的是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列宁站在伏尔加河边向远方眺望,他身后是河、小木船、几个随行人员、一个船夫和浓云密布的铅灰色天空。画框下面,是一只书橱,书橱里面书不多,都是反映我党我军战斗历程的纪实性作品。
  吴运韬和卢荻正在谈老人经历中的一件事情。卢荻用八十岁老人特有的嗓音说,那时候她心里想的就是革命,就是要打倒国民党。吴运韬随声附和,不时对老人说错了的细节或又返回去说一遍的情节做一些矫正,以便保持谈话的逻辑性。苏北忽然想到,金超和师林平把老人的叙述变为有线索可寻的一个人革命历程的纪录有多么不容易。
  ……
  卢荻老人说:“小康总是不放心。其实有什么不放心的?我的身体又没什么问题……我都想好了,你们要是不陪我去,我就自己去。”
  吴运韬笑起来,说:“您怎么能自己去?”
  “我怎么不能自己去?就是小康多事,要不然我早走了……”
  在这以前苏北已经听吴运韬说有可能陪老人到Q省她出生和工作过的地方去看一下。当时苏北以为吴运韬出于写作上的需要做这种安排的。“您看这样好不好?”吴运韬用哄孩子的语气说,“这事,我再和小康商量一下,让小康拿意见,他要是同意,我们就走。”
  “你跟他说说。我的身体没问题。”
  其实,她见到邱小康的机会比吴运韬多得多,吴运韬应承下这件事的难度,并不在于这事有多么难办,而在于他没有和邱小康见面的机会———那时候他还没有邱小康家里的电话,如果他要见邱小康,还要通过Z部办公厅的安排,虽然最近他和邱小康的秘书左强吃过一顿饭,左强拍着他的肩膀说:“运韬,都是哥们,有事你说话。”
  他还从来没有通过办公厅或左强约见过邱小康。但是,现在他要见邱小康毕竟要比没有为老人写书之前容易多了,所以他敢于应承下来。
  整个谈话期间,苏北都没多说什么。他默默地看着满头白发的老人,在想这个人身后拖带的长长的历史。他敬重她,不仅仅因为她的历史,还有这屋子里的陈设,她像孩子一样天真无瑕的性格……仿佛污浊的空间吹过了一阵清风,让你对这一切都感到很新奇。
  从卢荻老人那里出来,坐在车上,吴运韬的意念都在老人提出的去不去Q省的问题上。他不发一言,在想怎样和邱小康见面,直接请示这个问题。苏北看着街道上的车水马龙,深感世界之丰富多彩。
  回北京以后,他的生活过于内省了,他有意收缩了自己的社会交往面,他企望过一种平静的内心生活。这种生活很好,但是它的一个副作用是空间狭小,有喘不上气来的感觉。他决定全身心投入到为卢荻老人写作报告文学中去。
  也许是卢荻老人亲自和邱小康说了,吴运韬在带苏北去看她的第三天就接到了邱小康从家里打来的电话。
  “……你看,老太太就是这么个脾气,她想干的事情,谁也拦不住。这样吧,你们就陪老太太去一下。人,我看不一定多,三四个就行了。我和当地打一声招呼……”
  吴运韬说:“行行行。”
  放下电话以后,吴运韬马上到卢荻那里去了一趟,商量走的事情。
  老人喜出望外,就像要出行的孩子。吴运韬原本打算十天以后再走,他可以安排一下东方文化出版中心的工作,但是老人坚持马上就走,最后商定五天以后。吴运韬盘算了一下,时间已经相当紧了。回到中心,他马上开始对事情做出安排。
  临走的前三天,吴运韬才最终决定了参加这次行动的人选:金超、师林平、苏北、郑九一、沈然。他把他们召集到一起开了一个会,说了一下前后情形。
  “我们大后天走,”吴运韬说,“这样你们可以把手里的工作安排一下……怎么样?没有什么问题吧?”
  金超和师林平都说:“没问题。”意思是随时都可以走。在这件出乎预料的事情面前,他们暗暗感到惊喜,心里强烈感受到一种庄严感。实际上,要陪同卢荻老人到她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去“采访”这件事,已经在他们中间传好几天了。
  沈然没想到会叫她参与这件事。吴运韬主持工作以后,尽管知道沈然因为其丈夫谢东方的关系是一个不能小觑的人物,但是由于她和夏乃尊、徐罘接触较多,心底里对沈然总是有所提防。沈然自己也知道,她不是吴运韬核心圈子里的人。她曾经对李天佐说:“一个人不能在一个地方呆太久……”她的意思是呆久了你就会知道很多不该知道的事情,“你看老吴现在用的人,不都是新来的吗?”

霸气书库(WWW。qi70。COM)免费电子书下载
  李天佐说:“远道的和尚会念经。”
  沈然现在还不知道让她加入到念经班子里仅仅是吴运韬一时需要———她已经知道她的任务是照顾好老人的生活起居———还是预示着别的什么……她想不出所以然,但是她心情很好,她尽力使自己在外表上显得很平静,说她没问题。
  苏北也表态说没问题。惟一有问题的是郑九一。他父亲最近患中了风,离不开人。吴运韬说:“行,那你就留下来。”其实,父亲中风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他手里的一套有利可图的项目正运作在火候上,无法离开。他对写报告文学这件事本来就不感兴趣,有这样一个机会,他正好可以退出来。从此,写作小组里就没有了郑九一这个人。人就是这样在生活中为自己确立位置的,位置一旦确立,要改变很难很难。对此,郑九一五年以后才真正有所感悟。
  东方文化出版中心的工作暂时由富烨代理,金超等人也都指定各自部门的临时召集人。走的时候,东方文化出版中心的人互相打听他们去干什么?李天佐怀着妒意恨恨地看着感觉良好的金超等人。为卢荻老人写作报告文学成为公开的秘密之后,李天佐说:“这几个人都是什么货?写过东西没有?”
  李天佐时不时在报刊上发表一些诗歌,东方文化出版中心除了吴运韬之外没有人知道苏北是作家,所以,人们都认为李天佐是东方文化出版中心的第一支笔。谁听说过金超写过东西?谁听说过师林平写过东西?谁听说苏北和郑九一写过东西?没人听说过。但是,半年前吴运韬把金超、师林平和郑九一召集到一起的时候曾经说过:“东西都是没写过东西的人写出来的,写过东西的人未必能写出东西。”
  有了这个逻辑,人还有什么事情不敢做呢?
  临走之前,邱小康在他的居所礼节性会见了写作班子全体成员。
  这是苏北第一次见到邱小康。
  邱小康的居所在很著名的部长院。汽车进了有门卫站岗的大门,顺着高大的法国梧桐簇拥着的道路前行大约三百米,停在一幢三层楼房跟前。左强先下车,把吴运韬他们引导到宽大的客厅里等候。等候期间,谁都没说话,房间里有一种肃穆的气息。
  苏北注意到客厅的一面墙完全被书橱占据了,书橱里面摆满了帧装豪华的书籍,《二十四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图录》、《中国高层智慧》、《世界史》、《唐宋八大家文集》之类以及供一定级别干部阅读的内部出版的著作,苏北看到有一本《苏东巨变》,这本六十万言的著作汇集了世界各大媒体关于苏联和东欧国家巨变前后的报道,西方和中国学者对这一历史性事件的分析。
  大约一刻钟以后,邱小康来了。他逐个和大家握手。他没在意多了个苏北,吴运韬向他介绍苏北的时候也没怎么在意。
  邱小康在沙发上坐下来。他穿一件灰夹克,里面的白衬衫随随便便掖在裤腰里,鳄鱼牌皮带,质地很好的黑色裤子,深棕色皮鞋,看上去像是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员。他面容疲惫,好像刚刚从一件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邱小康说,他已经看过提纲,认为不错,他说这次去Q省可以查查档案,增加一些资料。他又一次说,老太太一辈子脾气都没改,她说要干什么,谁也挡不住,所以你们这次的活动,就听她的,对付好一些……
  在这之前,苏北只是根据听到和看到的传闻拼凑着对邱小康的印象,现在切切实实听到他说话,觉得他在心里拼凑的那个邱小康基本上是不真实的。这个人谈吐真诚,使用的语言也是平民的,如果你不看他,只品味他的话语,你会以为置身于从小就在一起长大的人中间,在说一件随随便便的事情。他没有必要用什么东西来遮掩或扭曲真诚。正是这一点一般人很难做到。对一般人而言,真诚是无用甚至有害的东西,必须把它改造为生存工具。邱小康用不着这样,或者说他和苏北他们这样的人在一起时用不着这样。这是人和人的不同之处。
  邱小康问:“怎么样?这几天你们跟老太太在一块儿怎么样?”
  吴运韬环顾了一下苏北、金超、师林平,觉得还是自己代大家回答好一些,就说:“老人家真是……我是真佩服……”在邱小康面前,吴运韬说话也大失水准,这等于什么都没说。但是所有人都附和着笑,好像吴运韬说出了多么有质量的话语。师林平看出吴运韬在为自己的话感到惶惑,觉得有必要补救一下,就晃了一下身子,轻轻咳了一声。吴运韬示意他说话。
  师林平搓着苍白的手,拿出腼腆的劲头,陶醉一般说道:“和老人家在一起,感到特别幸福……”
  吴运韬和金超连连点头,表示师林平说出了他们没好意思说的话。邱小康不自然地挥挥手,这是一种本能的对谄媚的排斥,但是吴运韬给理解成了谦虚,说:“和这样的革命老人在一起,的确深受教育。”
  苏北低着头,就像有人把他羞辱了一番。
  晚上趴在床上,苏北在他的《札记》里把当天发生的事情,包括听到师林平和吴运韬发话感觉到的羞辱又描述了一番。
  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总是让他产生很多感慨。
  但是,当第二天他深陷到现实生活中的时候,晚间作为一个作家的观念思索所确定的原则与信条都会被冲得七零八落,与生存对应的全部渴望与需求,会上升成为第一位的东西:希望被有权势的人欣赏并得到某种程度的照顾与庇护;希望在工作中得到方便而不是由于地位卑下被人刁难;希望自己的贡献被认可;希望生活中少一些让人焦虑的事情,过得平顺一些;希望有一个人静静地听你诉说灵魂,希望这个人能伸出手抚平你心湖上荡起的涟漪……生活对任何人都是沉重的负担,你必须担着它,沿着为你规定的小道走下去。你不知道要走向哪里,但是你必须走下去。走,就是你的命定;你无法逃脱。你必须走。
  早春时分,他们就走了,到卢荻老人的家乡去了。
  Q省是南方省份,北方还处在乍暖还寒时节,这里的空气已经湿润起来了,田间的小草点缀其间,油菜田已开始显现鹅黄色,水牛正在耙地,身上涂满了泥浆。瘦弱的农人仰起头看着从他们身边飞驰而过的火车,他们绝对想不到在这个铁家伙内部会有如此舒适的“房间”。吴运韬说:“我们这次全坐软卧。”沈然陪卢荻老人一间,吴运韬和金超一间,苏北和师林平一间。不知道列车得到了什么部门的指示,从他们上火车那一刻起,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