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女主播-第2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人孩子们被这喜气洋洋的红色泅染着,个个脸上都带出了喜色。

        当然,过年买年货也也是一大传统民俗。彭佳就和蔡乐怡逛了好几次街,把过年的传统年货都备齐了。

        田港的过年,尤其讲究。“敬天公、贺正”是田港过年的风俗。

        正月初一,常称为“过年”、“过新年”,可见“年”既是时间单位,也是节日名称,是年与年之间的大节。年是华夏国民间古老而又最为隆重的节日,尧舜时称“载”,夏代称“岁”,商代称“祀”,周代起称“年”,沿用至今,其间只有唐玄宗、唐肃宗二帝时一度称“载”。过年的时间自汉武帝时确定正月为岁首,即以正月初一为新年,又称“元日”;又因此日始于旦,也称“元旦”。辛亥革命后改行公历,以1月1日为元旦,于是原称为“元旦”的农历正月初一即改称为“春节”,但仍习称为“年”。

        从正月初一到十五,田港称为“过年”,要待过了十五,“年”才算过去了。民谣云:

        “初一场,初二场,初三无姿娘(姿娘意为妇女,此日妇女不上街);初四神落地(灶君从天上汇报回来);初五舀肥(掏粪便,农事开始);初六隔机(整理织布机,隔开经线与纬线,妇女们开始织布);初七七元(人日,取菜、果等七样做‘七宝羹);初八完全(年糕吃完了);初九‘天公生;初十好食天(指天气寒冷宜在家饮酒);十一请女婿;十二倒去觅(妇女再回娘家探望一下);十三吃糜配芥菜(糜即稀饭,连日吃腻了酒肉,改改口味);十四结灯棚;十五上元丸;十六‘地妈生;十七‘那怎生(节日就这样过去了)。”

        大年三十晚上,彭佳一家终于集齐,一起热热闹闹地吃了顿丰富的年夜饭,一家人还破例一起开了瓶法国干邑,一人都喝了几杯。过去,他们家可是很少节日在一起喝酒的。

        接下来,就是全华夏国人的新民俗:看春晚。虽然一晚上不知所云,但大家看重的是一家人围坐一起的喜庆气氛。

        到了午夜十二点,虽然这几年都喊着禁炮了,但整个城市仍然是被鞭炮声炸醒了,顿时烟火齐发。而讲究传统的人们,按照传统的年俗举行敬天公的仪式。在响成一片的四处爆竹声中,人们在家中厅堂设案,摆上三牲、果合、清茶、金楮等供品,燃三炷清香,点烛,恭拜“天公”,敬祀祖先。这种祭祀一直持续到初四。

        大院里虽然带头不放鞭炮、烟花,但是这样传统的仪式却是可以私下进行的。蔡乐仪也摆了案,念念有词,自然是保佑合家大小平安,彭佳早日觅得理想夫婿。至于陈强是否要官职越做越大,蔡乐怡自身已经没有想法了。毕竟,也不是哪一个女人都能嫁一个副部级又专一不二的男人的。这不,上个月省里的另一位分管财政的刘副省长,才被纪委介入调查他在外面包养“二奶”的事件,现在刘副省长被停职了等候进一步处理了。

        和这些领导的太太比起来,蔡乐怡觉得挺心满意足的了,何况陈强也算是她的青梅竹马了。

        在田港的习俗里,新年第一天的贺正也是必须的。

        清晨,无论男女老少,纷纷起床盥洗,穿上早已准备好的新衣服。早餐合家吃面线加鸡蛋,吃蛋去壳,意在除霉气,迎吉祥,面线则象征福寿绵长。早餐后即出门走访邻居亲友,笑脸相迎,首次见面皆要互道“恭喜”,俗称“贺正”,亦拜年之意,一直到元宵。有客上门,要奉上糖果、蜜饯,或喝甜茶、咖啡,让客人“甜一下”,以示有个甜蜜的开端。

        彭佳正月初一一早上就随着父母走访了大院里的所有住户,自然是喝了一肚子茶,吃了一肚子的糖果蜜饯,颇有小时候过年的感觉。而这些领导的太太才是八卦的主力军,她们或许是太久没看到彭佳了,猛然一见她已经变成了一个可人的大姑娘,家里有儿子没找有明确对象的,都纷纷扯住蔡乐怡问长问短,并热情地非把自家还窝在被窝里的“犬子”从床上拉起来,塞到陈强和蔡乐怡面前……(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一章:沉到旧时光

        浓浓的年味让彭佳沉浸在亲情友情之中,不过,时光如梭,很快,愉快的假期就要结束了。彭佳也只好恋恋不舍地挥别家人,回到自已的工作岗位上。

        大华的家,由于沉封了好长一段时间,门被推开时,略带着一股尘封已久的味道。彭佳放下行李,然后把窗户统统推开,接着,便换上家居装,开始打理房间。现在虽然开始流行起钟点工,但面积不大的房子,作为单身女子,彭佳觉得还是自已来打扫得比较好。

        让陌生的外人入侵自已的私隐空间,实在让彭佳很不舒服。

        房子不大,所以清扫起来也很快。

        今天是十月十六,过完了元宵,也开始正式上班了,彭佳开着车来到大华广电地下车库里,一边一个人正泊好车钻了出来,一看是彭佳,赶紧点头哈腰地问道:

        “彭主任新年好!”

        彭佳定晴一看,是新闻部新来的记者黄大伟,便也向他点头道:“新年好啊,大伟。”

        哟,美女主任居然还记得我的名字,黄大伟一听,心里顿时飘飘然的,心里顿时又活泛了起来。不过,抬眼一看自已小皇冠身边那辆巨无霸,顿时又萎顿了下去。对于他这种男人来说,面子可比什么都重要,在男人的第二老婆——名车的档次上输给妇人,对他来说绝对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他当然也想赶快买一辆比彭佳的悍马更有档次、开起来更有派头的车,比如兰博基尼什么的,不过一问那车价。吓得他伸出去的舌头半天都没有缩回来。

        他那做建筑小包头的父亲,过年也不安生,在外面包的二奶又生了个儿子,黄大伟的妈妈知道后。又哭又闹,结果把他父亲气回二奶家里去了,还扬言要和他们母子断绝关系。

        黄大伟的母亲哭哭啼啼地分析。是那个贱男人有了年轻的女人和儿子,就不在乎他们了。说得黄大伟的心里也酸酸的。好吧,这下别想再换新车了,靠他自已几百大洋的工资,如果他老爸真地和他们断绝关系,拒绝提供给他们生活来源,那他连这小皇冠也养不起了。

        屁颠屁颠地跟在彭佳身后。帮着她按了电梯,黄大伟那185的身高,已经快矮到彭佳头顶了。这让彭佳很不舒服。倒也是,巴结领导也该有个度,真正地奉迎都是在不动声色间的。如孙巡安那样的作派。把领导最想办而不方便办的事情给办了,直接就成了领导的心腹了。哪象黄大伟这样又是言语赞美又是卑躬曲膝地那么明显地围着彭佳转。也许象欧阳建南那文化修养和素质不够的领导会觉得十分享受,但放在一些领导身上,那绝对不叫受用,而是反感。

        这个年过得真是,大家喜乐惨半啊!有人欢喜有人愁。

        彭佳到得办公室,张无涵和吴仁定已经先到了,彭佳和他们道过辛苦之后,又闲扯了一番工作。了解了一下过年新闻播出的情况,知道这一个年也是过得风平浪静,遂也放下心来。

        不过,在这样市级台的工作,做久了也和平常的工作一样,也无风雨也无晴。没有大事件,没有大投入,掀不起大风浪。

        彭佳看着拿在手里的节日播出的新闻目录,几乎都是喜迎新年、团拜等节目,不知道观众的观感如何,反正彭佳自已看了都觉得有所倦怠。

        这一年来,不光是房地产暗潮涌动,就算是在华夏国的各个行业,好象都是蜇伏久了即将产生的嬗变一样,似乎都在不动声色地策划着什么,就等待着一个合适的时机,各种各样层出不穷、犹如雨后春笋般的变化和事件一个接一个地发生。电视行业也是如此。彭佳知道,在未来,电视将不仅仅是一个播放新闻和简单娱乐节目的单一产业,如果有平台,甚至可以打造成一个庞大的帝国。

        她知道,大华电视台这个平台对自已来这说,越来越小了,也许,在不远的未来,就是自已走出这里的时候了。

        既然是隔了一个新年没见,中午饭彭佳照例是要和柳絮一起吃的。柳絮甩脱了谢铁男,现在的谢铁男对她更是痴迷,几乎是走一步跟一步,已经双方家长见过面,准备不日就定下亲事。这顿午饭,也是柳絮要来和彭佳唠叨一下这些事。

        彭佳知道,谢铁男的姐夫王志远,已经通过公开招标,拿得了田港老城区改造和开发权,当然,里面和政府还有一系列的分成项目在里面,这就属于具体的商业运作了,彭佳自然是不会再去过问更多详细的事了。

        对于彭佳来说,只要谢铁男和柳絮过得好就可以了,虽然王志远曾经在过年时找过她和宋平,表示要送两成股份给他们,但是她和宋平自然都拒绝了。这两成股份听着不多,但这是一个未来有可能上市的项目,现在他们拿的,相当于原始股,这原始股一上市,身价那便是坐了火箭一般地飞涨。

        当然,宋平和彭佳不拿,王志远便把这二成的股份转让给谢铁男,私下里交待谢铁男,有机会就以这部份利润和分成来报答彭佳和宋平。不过,这个任务却让谢铁男发了愁,因为彭佳和宋平好象目前没有什么机会让他用上这笔钱。

        柳絮唠叨了会要订婚的种种麻烦事后,还是把话题忍不住转到了吴瑞文和吕麦的身上。这时候,彭佳才知道,原来吴瑞文和吕麦已经订婚了。据说这婚事把小山村都轰动了,因为村里面彩礼最多的当属吕麦这个原本在小山村里默默无闻的小姑娘,从吕麦开始,小山村开始流行姑娘外出打工潮,但这个打工潮和一般的到工厂打工不一样,据说这些小姑娘都削尖了脑袋,找到七大姑八大姨,没有七大姑八大姨的就找一些勉强搭得上线的亲戚,为的就是要到政府部门里当临时工。

        什么打字员、接线生、办公室文员,只要能进这些能接触到领导部门的,大家都毫不嫌弃,拿着只有政府干部三分之一的工资,都毫无怨言,因为人家吕麦开始也只是个新闻热线接线生,看看,现在都成功嫁给一个和镇长书记一样大的官,并且还不是什么死老婆、离婚的如假包换的一手男人。

        这些小姑娘自然不敢想能象吕麦这么好运气,但是,如果能找到一个当官的什么死了老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