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寡妇丫鬟-第2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暗河。是地面以下河流,是地下岩溶地貌的一种,由地下水汇集或地表水沿地下岩石缝隙渗入地下,经过岩石附着、坍塌以及水的搬运而形成的地下河道。岩溶即卡斯特地貌有多美。蓝怡自然是知道的。她也憧憬起来。有周卫极陪着,世界上再危险的地方她也不怕。

    “二哥,那就说好了,等到河道修好,我们从梅县回来,二哥带我们去看暗河,好不好?”

    周卫极笑着摇头,“短时间怕是难成行。一一忘记了。我要翻盖新房,你也要准备嫁妆。或许要等到咱们成亲后才有时间去的。你放心吧,暗河既然冬日都能行船,其他季节更是没问题的,咱们随时可去。”

    蓝怡脸红起来,是啊,她也很忙的,到现在还没有把嫁衣绣好呢。

    青山商记这次出发的商船有四艘,压船的是青山鲜果的管事李大头,还有请来的程家的十人押送镖师队伍,安全无虞。

    夏顺等人亲自到码头,在夏重潇的叮嘱和程小七的羡慕目光下,蓝怡母子登船而去。行船,跟坐马车完全是不同的感受,好在蓝怡和文轩两个都不晕船,一路上又带足了吃食,夜晚又会在河边客栈歇息,两人一路稀奇着,路程并没有想象中的难熬。

    一路上,只遇到一场微雨,便平安到达了梅县码头。王承德父子早就在码头等着接他们回去。

    蓝怡和文轩到达之后,便乘坐马车赶往王家内宅,周老夫人的住处。

    周老夫人的院子一如往昔,院内高大的桂花树已开始萌发嫩芽,显出浓浓的春意。院门口等着的两个婆子见着蓝怡带着文轩过来,马上迎上来行礼,也有人快跑回去告知周老夫人。

    蓝怡挑挑眉,周老夫人的院子内有几个新添的仆妇丫鬟,衣着皆十分整齐鲜亮,态度也十分恭顺,看来周老夫人这半年,日子也有极大的改善。

    蓝怡的母亲郑氏并周婆子迎出多善堂的大门,蓝怡看到郑氏,鼻子一酸双眼含泪就迎了上去,“娘!”

    郑氏也双眼含泪,紧紧抓住蓝怡的手,转身跟周婆子给文轩行礼,“少爷,您可回来了,老夫人正等着您呢。”

    文轩乖乖叫了声“周妈妈、姥娘好”,才随着蓝怡进入多善堂。正屋的门帘已经打开,周老夫人由丫鬟扶着,身着暗紫绣黑色缠枝花袄裙,头戴同色镶鸽蛋大的翡翠绿石的护额,嘴角含笑,眼中含泪,喊道:“乖孙儿又长高了,快过来让祖母瞧瞧。”

    文轩上前两步,跪在地上叩首行礼,“祖母,孙儿回来看您了。”

    站起来后,他又整整身上的新衣裳,恭恭敬敬地给周老夫人行拱手礼,小小一个人儿把书生礼行得十分标准好看。

    周老夫人破涕为笑,“文轩这书生礼行得这样好,跟谁学的?”

    文轩受到表扬,笑嘻嘻地说,“跟哥哥,祖母,哥哥每天上学,宝宝也想去,娘说宝宝小,长大才能去。”

    蓝怡也上前给周老夫人见礼,笑着补充道:“宇儿正月底进了村里的义学读书,文轩羡慕得很,跟着哥哥学了好些东西,每日都念叨着。”

    见到孙儿这样向学,周老夫人欣慰地摸摸他的小脸,“乖孙儿,这点最像你爹爹,你爹五岁的时候就跟着先生学字了。明天就是你爹的忌日,文轩能回来,祖母很高兴。”

    周老夫人提起去世两年的儿子,又伤感起来,周婆子赶紧劝道:“老夫人,少爷刚坐船回来,想必还没吃饭呢,老奴这就吩咐人去备饭。”

    周老夫人擦擦眼泪,搂着文轩道:“人老了就是絮叨,文轩,桃儿,快跟我进屋,虽说入春了,但这风还是凉得很,吹多了是要生病的。”

    堂屋内的摆置与去年相同,佛像前三柱清香已燃烧过半,满室佛香。周老夫人带着文轩和蓝怡给佛祖磕头焚香后才在堂屋用素斋。

    文轩毕竟是小孩子,吃过饭后便安稳地睡在周老夫人的卧榻上,周老夫人在旁边静静地看着孩子,眼神中满是慈爱和欢喜,看着看着,竟流起泪来。

    “这孩子虽长得八分像母亲,但这鼻梁和眉毛与他爹一模一样,脾气秉性也更像哲儿,机灵中透着一股子硬气,待长大了,定也是个脾气倔的。”(未完待续。。)

第二四五章 五等户籍

    郑氏带着蓝怡在多善堂的厢房内休息,母女两个半年未见,自然有说不完的话。蓝怡赖在娘亲的怀里,讲着这半年来的点点滴滴,郑氏跟着她时怒时笑。

    “你瑶姨没回来,回去你要多带些礼物。她最喜吃秀水街西头那家点心铺子的米酥,走的时候提醒娘莫忘了买。” 郑氏又心疼着宇儿小时候在李家的遭遇,“宇儿的身世,竟是这样子的。可怜这孩子了,小时候能活下来已是不易。”

    蓝怡咬唇,每次想起宇儿的身世,她就觉得自己待宇儿还不够好,应该更好一点,更好一点,让他感受到幸福,感受到爱。

    郑氏似乎是知道女儿在想什么,“桃儿,虽说三岁看老,宇儿本性是个纯善的好孩子,但是你也不能因为他的身世可怜就纵着他,让他养成好吃懒做的恶习,这不是对他好,反而是害了他。”

    郑氏的话说得很有道理,蓝怡在娘亲身上蹭蹭小脸,“知道了娘。”

    “你莫不放在心上,”郑氏又接着叮嘱道,“你看二爷,他五岁时去了爹娘,太夫人和老夫人把他接到身边养着,衣食伺候一如大爷。二爷嘴甜,哄得太夫人和老爷开心,什么事都由着他,老夫人又因为隔着一层,不好像大爷那样约束他,才使得他养成这样喜讨要、不知感恩的性子。”

    说起王家二爷王明礼,蓝怡坐直了身子,“娘。我进了王家大门,发现隔开各院的那几道难看的院墙都拆了,王明礼他们搬出去住了么?”

    郑氏一点她的鼻子。“只咱们娘俩就罢了,当这外人的面不可直呼二爷的名讳。若不想叫二哥,也得尊他一生二爷才是。”

    蓝怡是认了周老夫人做义母的,称呼王明礼一声“二哥”也属应当。蓝怡撇撇嘴,她才不要叫他二哥,这个称呼是周卫极的专用,“这里不是没有外人么。娘快说啦!”

    郑氏拿她无奈,笑着说道:“二爷夫妻还是一直住在多寿堂中,这多寿堂本就是二房老爷老夫人的住处。其实二房在外也有几处宅院的,二夫人吵了几次要搬出去,只二爷不许罢了。他说自己搬出去后,偌大一个王家祖宅就剩下周老夫人一人太冷清。他们在这里晨昏定省也方便。那些院墙。自三房搬出去后,你爹就拆了几个,花园的院墙是二爷做主拆的,说本就是一家人,留着院墙让人看着难受。”

    这王明礼,还真是会说话。

    “听爹爹说他这半年来闭门苦读,可是真的?”

    郑氏点头,不过还是犹豫的说道:“虽说是闭门苦读。但二房的热闹也不少。二爷半年内又纳了两个妾,其中一个你也认得。就是他身边的夏娇。二夫人自去年八月闹了那一场回来后,对二爷的态度大改,虽说面上还是敬着,但私底下纵着几个小妾争锋吃醋,闹得二爷很没面子,且她处处捉二爷的错处,只要找到一点就大吵大闹,带着文庭少爷回娘家,直到一月前又诊出喜脉才安生些。”

    上次周老夫人责备田氏偷取大房之物,王明礼不只不护着她,还大义凛然地说要休妻,田氏彻底看清了丈夫的薄情寡义,对他也死了心。再加上她有儿子护身,便由着性子折腾,只要王明礼捉不住她的错处就没有办法休妻,这是典型的我不好过也不会让你好过的做法。夫妻做到这等程度,除了相互折磨,还剩下什么?

    “娘,他们这样吵,田氏怎么还会有身孕呢?”

    郑氏抿抿嘴,看着女儿好奇地小脸,“夫妻再吵也是夫妻,本就是床头打架床尾合的。你也要嫁人了,切忌不可因为吵架就将丈夫往外赶不让他进门,这样子夫妻就真的生分了。”

    怎么说着说着,又扯到自己头上?蓝怡眨眨眼,一脸莫名奇妙,郑氏见她这样,不禁摇头叹息,怜爱地摸摸她的小脸。

    女儿还是太小了,该多在家留两年再嫁才是。

    “娘,哥的亲事还没有着落么?”

    提起这件事,郑氏长眉紧锁,怒道:“这个不孝子,娘给他相看了好几家的姑娘,人家都是乐意的,可你哥就是不点头,说什么要先立业再成家。要像卫极一样,待到二十五岁再成亲,他今年才十八岁,若再等七八年成亲,哪里还有好人家的闺女肯嫁给他!”

    蓝怡呵呵笑了起来,十八岁算起来不算小,但也不算太大呢。程家小七今年也是十八岁,也是没有定亲四处逍遥着,“娘,您这话可说错了,周二哥二十五岁才和我定亲,难不成我也不是好人家的闺女了!娘一生气,把自己都绕进去啦。”

    郑氏被女儿逗笑了,“你个鬼机灵!若是你哥能有卫极的福气找到桃儿这样的好媳妇,娘再等十年也愿意!”

    “娘,娶儿媳妇回来本就是要和哥过日子的,还是要他满意才成。哥既然不着急,就再等等吧,或许是缘分未到吧。”

    不知为什么,蓝怡总觉得王春荣不肯成亲与自己有关,自己曾和他提过脱去奴籍,娶一房平常人家的姑娘好好过日子的事情,当时他就是十分心动的。现在他们毕竟是王家的下人,娶妻的话,还是要讲究门当户对的。

    凡大周子民,户籍分为五等,第一等是贵籍,一般都是世家大族;第二等是良籍,便是普通的百姓;第三等是商籍,乃行商的人家;第四等是奴籍,就是像王承德他们这等为人奴仆的身份,除非主家开恩赐与脱籍,才能成为良籍或商籍;第五等是贱籍,是妓子,戏子等行当。大周的户籍等级分明,以一二级为贵,后三级为下,只是这几年衙门越发注重商事,商籍也可参加科举考试等,身份明显改善。

    捕快也属于贱籍。周卫极来提亲时,郑氏就因他是捕快而不欲同意蓝怡嫁与周卫极,春桃的青梅竹马的邻居王少言乃为良籍,所以郑氏更同意蓝怡嫁于他。现在王春荣要成亲,若非对方十分满意,纵使王承德身为王家的管家,颇有家资,就算穷苦良籍的女儿也不愿嫁入奴籍的,郑氏也只有从奴籍中为他寻亲。

    下人一旦脱去奴籍,若无田产家业,生计将难以维持,还不如跟在慈宽的主家不愁吃喝,所以也不是所有的奴籍都想脱籍入良籍的,这或许就是一种类似于寄生的思想吧。

    但从牢中出来后,王春荣的观点发生了很大改变,他也想像妹妹一样,可自己当家作主,不肯再这样将性命、前途交与他人之手。只是,父母都感恩于王家,他要脱籍并非易事。

    ps:感谢小癞的打赏,感谢jx060519投出的满分评价票,谢谢大家的支持。(未完待续。。)

第二四六章 坟前惊魂

    王明哲的两周年忌日,蓝怡带着文轩跟随周老夫人等人一起到坟上祭拜。

    “儿啊,娘带着文轩来看你了。”周老夫人语带颤抖地说,眼泪如断线的珠子,但在众多晚辈面前,她并未失态。

    文轩上前,按照娘亲的叮嘱,双膝跪在坟前,三叩首之后,念叨道:“爹,娘,你们是宝宝的亲生爹娘,可是,宝宝不记得你们。”

    他怎么会记得,父母死时,他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