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寡妇丫鬟-第4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夫人颇为自豪地点头,“这孩子的聪明劲儿,随了他爹爹,是块读书的好料子。”

    “婶母,文轩哥哥呢?”刘小妹被乳娘抱着,探着小脑袋也找不到,不免着急起来。

    蓝怡微笑,“顺着花溪走到弯角处就见到了,那边草还茂些。”

    “乳娘,快,快走。。。。。。”刘小妹一个劲儿的催促着,生怕文轩哥哥跑了。

    见她这着急劲儿,刘夫人和蓝怡哈哈大笑,“你们先去,先去,我们老胳膊老腿的,跑不动了。”

    待两个孩子走远,刘夫人才放慢了脚步,随着蓝怡缓缓前行,小声问道,“弟妹,你这是,有身子了?”

    蓝怡微惊讶,“刚刚足月,嫂子如何看出来的?”

    刘夫人抿嘴微笑,“你姨母扶着生怕你摔了的紧张劲儿,我哪能瞧不出来啊!”

    蓝怡也笑了,“瑶姨自诊出我怀了身孕,比我还紧张,恨不得让我让天天躺在床上才好。”

    贾氏不觉得自己做的过了,“夫人您不知道,桃儿是个马虎的性子,走路都会走神,平日里就没少磕磕碰碰的,这前三月又是要紧的时候,我这心,一点也不敢放下。”

    刘氏颇为认同地点点头,“弟妹年纪小,又是头一胎,是该小心些。我怀小宝时也是弟妹这个岁数,什么都不懂,那天跟着夫君出门每走多远忽然晕倒了,他把我抱去医馆才知道肚子里的孩子已经两个多月了。夫君每想起此事就后怕不已,后来应是把我按在床上安了两个月的胎。”

    蓝怡颇为同情的看着刘夫人,“嫂子,那段日子特别难熬吧?”

    “可不是!”刘夫人愁眉苦脸的,语气中却全是甜蜜,“那段日子,孕吐厉害,闻不得肉味,家里的饭菜根部吃不下去,夫君为了给我补身体,从酒楼雇来擅炖汤的厨子,两个月下来肚子大了一圈,脸却胖了三圈,好在夫君不嫌弃,到生产前每日扶着我走好几圈,生小宝时才没遭罪。”

    “刘大人对您真好。”贾氏真心实意地感叹道。

    刘夫人笑容爽朗自信,“我就是相中夫君人好才嫁他的,女人过日子,不就是图个知冷知热么。”

    蓝怡点头,看着自家金灿灿的山坡,更想周卫极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六七三章 两小无猜

    “文轩哥哥!”刘小妹终于见到文轩,高兴地挥舞着胖藕小胳膊大叫,“我在这儿呢,在这儿呢。”

    由水秀扶着坐在马背上的文轩锁起小眉头,想假装没听到又想起娘亲说的自己是主人要招待好客人的话,勉强抬起胳膊挥手示意。刘小妹更兴奋了,拍着乳娘的胳膊扭动身子要下地自己跑上去,乳娘不得不放下她,小心护着,随刘小宝往山坡上跑。

    文轩微微低头,抓紧缰绳,嘟嘟囔囔地道,“水秀叔,抱我下来吧。”

    水秀看他的小脸都是郁闷,不由好奇问道,“你不喜欢那个小姑娘?”

    文轩学着大人模样叹息一声,“她太吵了。”

    “文轩哥哥,文轩哥哥,这就是你的小白么,好可爱哦,我能骑骑么。我一点也不怕,你看,我都没哭哦,是不是很勇敢?”刘小妹跑过来拉住文轩的胳膊摇着,眨着明亮的眼睛盯着文轩,要他表扬自己。

    水秀抿嘴笑了,这小丫头,确实是挺吵的。刘小宝虽比妹妹稳重,但见了两匹小马也跳脱不少,眼睛粘在马身上就移不开了,“文轩弟弟,这个是小白,那个就是小火了吧,我能骑骑不?”

    文轩和喜欢刘小宝,用力点头,“嗯。小宝哥骑我的小白吧,小火是哥哥的,等他下学了给你骑,你再骑好了。”

    小白小火是两个小家伙的心头宝,养的膘肥毛亮的,小宝二话不说就要上去。乳娘赶紧拉住他,“哎呦,我的少爷,您可不能上去,万一被摔了可如何是好?”

    刘小宝不高兴地沉下小脸,“摔就摔了,我爹说不摔怎么能学会骑马?再说了,还有这位大叔保护着,我怕什么?是吧,大叔?”

    说完,他抬着与父亲相似的小瘦脸,机灵地望着水秀。水秀见山坡下的蓝怡和刘夫人都未出声反对,扶着刘小宝上马,“小白老实,我扶着你,不怕,挺直腰杆,双腿加紧,对,就是这样。”

    刘小宝在家也骑过马,不过都是高头大马,这么小的马还是第一次,小腿夹着马肚子,手握缰绳,激动的小脸发红,“驾,驾!”

    小白甩甩头,慢悠悠地往前走。刘小妹见了咯咯直笑,也想上去坐坐,不过看文轩往山坡下走,她左右看看,还是舍不得文轩,拉着他的胳膊连声问道,“文轩哥哥,你不骑马了么?还有你家的大黑和二黑呢,怎么没带着一起出来,你最喜欢大黑还是二黑呢?它们哪个更高呢,抓到兔子了没有?”

    文轩被她吵得脑袋嗡嗡只想,又不好甩开她,不高兴道,“你一个个的问,一下问这么多干嘛?大黑二黑在家拴着呢,现在村里人多,里正爷爷不准狗在村里跑。”

    刘小妹连连点头,“嗯,那我能跟文轩哥哥回去看狗狗么,我还想跟文轩哥哥去山坡喂鸭子,去地里捉虫子,好不好?”

    文轩心中后悔不已,上次跟娘亲去刘知县家时,就不该图一时痛快,跟刘小宝和刘小妹炫耀家里这些好玩的!

    “伯母好。”文轩走到刘夫人跟前,弯腰行了书生礼。

    家里的两个孩子没文轩和宇儿生白嫩,刘夫人见了文轩就觉得从心往外的稀罕,捏捏他脸上的小嫩肉,“好,好,伯母带了礼物给你和哥哥,就在车里,让妹妹带你去拿,好不好?”

    小孩子都喜欢收礼物,文轩笑眯眯地道了谢,被刘小妹拉着跑了。刘夫人看着两个小家不由感叹,“孩子就该这样满山遍野地跑才能皮实,弟妹,你看俩小家伙,玩的多好。”

    蓝怡呵呵笑了,小妹是很开心,自己的小儿子就不见得了,昨日知道她要来,小家伙把自己的宝贝藏起来不少,生怕被她拿了去,这还是大方的儿子第一次如此呢。

    刘过更由赵里正陪着,先看了村里农田中的庄稼长势,关系了虫害和灌溉的情况,又到村里的几户人家转了转,与大伙聊天,很快打成一片,其乐融融的,让本来兴奋紧张的村民渐渐安下心来,这才觉得刘知县也跟他们一样,是个活人,而不是那高高在上的青天老爷。当刘过更在周三奶奶家坐了半刻要走时,周三奶奶看着他,已经与看村里的子侄辈一样亲切了,“刘大人,快晌午了,我让孙子杀鸡,您今天无论如何也得在家里吃了饭再走。”

    杀鸡留客,是村里待客最高的规格了,刘过更笑扶着老人家的胳膊,“这怎么使得,家里养只生蛋的母鸡不容易,今天晌午我已应了去周家吃,你老就别再置办了。”

    众人都明白,他所说的周家,是周卫极家。周三奶奶拍拍他的手,“去卫极家也好,他家宽敞些,鸡还是要杀的,到时我给您送过去,行,就这么定了。”

    赵里正在旁边笑着解释道,“大人,卫极小时候没少在三奶奶家吃饭,最爱吃的就是三奶奶坐的窝头和菜饼子。”

    刘过更感兴趣的笑道,“那,老人家,今天中午您别杀鸡了,本官也想尝尝您的菜饼子,可好?自离了家,好几年没吃过菜饼了。”

    三奶奶有点犹豫,“不是啥好东西,老婆子我在村里摆摊卖过两天,来看花的贵客们买了吃都说剌嗓子咽不下去呢,大人别嫌弃才好。”

    “怎么会,本官小时候便是吃搀糠皮的菜饼子长大的,最好这一口。”刘过更真诚道。

    又与周三奶奶客气两句,赵里正陪着刘过更去转牡丹园,周老爷子跟在后边,脸拉的死长死长的,知道这是不会到自己家转了,背着手回村,去周四发家,叫周卫江去周卫极家里,帮着招待刘大人。周危机不在家,只蓝怡一个没见识的妇人在,刘大人一家子登门去吃饭,怎么能招待得好!若蓝怡懂事,就该请自己过去陪客才是!

    刘过更转完北山坡下去时,眼神落在蓝怡家的坡地里,盯着地里几种没见过的小苗,好奇问道,“这田里种的是什么,本官怎么看瞧着有些眼生呢?”(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六七四章 番薯价值

    刘过更兴冲冲地到了蓝怡家,进门便问道,“弟妹,你田里的红薯苗,何处得来的?奇哉,奇矣!为兄前两年听闻南洋岛国有此物,在我朝之内,却从未闻。”

    刘夫人嗔怪地看了丈夫一眼,“老爷,你这一惊一乍地干什么,也不怕把人吓着!”

    刘过更呵呵笑了,坐在夫人身边,两眼灼灼地望着蓝怡,“又不是小孩子,怎么会吓着?弟妹,是吧?”

    大周虽然与周边各国通商,但也有不少限制,为的是防着自己压箱底的好东西被人得了去。大周出口最多的瓷器、茶叶和丝绸,这些东西都是死物,是最终商品,别人买了去是无法复制的,他们若喜欢还得到大周来买,而大周把制瓷、茶树和养蚕织绸等关键技术牢牢握在手里既可。食品类的话,大周也会出口米面,特别是大周国内广泛推广种植的高产稻种占城稻,朝廷就严格规定只能脱皮成米之后方可出口卖于别国。若是私自出口稻种,一旦被查出,就有掉脑袋的风险。其他国家也是如此,国内主要的、高产的粮食品种,出口的只能是种不出来的加工食品,否则别别国学了去,就失了优势。所以刘过更听赵里正说蓝怡田里种的乃是番薯,才会如此惊奇。

    蓝怡也不隐瞒,把番薯的来讲了一遍,之后道,“去年吃着好吃,又见留在地窖里的发芽了,便试着亩了秧,没想到还真种活了。”

    刘过更听完感到十分庆幸,“花常业真是运道奇佳!竟能堂而皇之地把番薯种子带了回来,若是弟妹种植成功,他这份功劳便更不可没。”

    蓝怡听了一动,接话道,“若是如此,那真是太好了。花家兄弟现在日子过得不容易,若能赏些实惠的东西就更好了。”

    “放心,放心,为兄心里有数,知道什么东西真个有用。”刘过更笑眯眯地应下,脑中迅速盘算着如何帮着蓝怡种好那三畦番薯。

    刘夫人感慨道,“失之桑榆,收之东隅。他家的船沉了才不得不出海,否则哪得这份功劳,都说乘船苦,若是能赏些银子下来,转行开个小店也能安稳些。”

    刘过更却不如此想,“隔行如隔山,行船虽辛苦,但收益也不少。入了这一行,轻易不会转出来的。弟妹,你看这样可否,我回去后就让管农事的田中过来看看,帮你拿虫除草。当然,弟妹若觉得他不中用,再让他回去便是。”

    县衙司农事的小官田中蓝怡认识,是个死啃书本照章办事的老头,蓝怡穿越而来,对如何种植红薯并不陌生,不想他来指手画脚添麻烦,委婉拒绝道,“多谢大人好意,只两千余棵秧苗,家里这些人手,除草捉虫足够了,田大人事忙,怎好劳烦他老人家。等番薯有了收成,再请您和田大人来,下一步如何安排再请您示下。”

    若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