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娱救世主-第3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不禁要问:工业光魔和d2的大门始终敞开着。只要有钱,华夏的电影公司也能去买他们的最顶级后期制作,为什么就没人买呢?”

    权宝雅说到这里时,陈撸鱼已然被绕了进去。见对方破题如此宏大,她都忘了自己是来找茬炒作的了,情不自禁地就捧哏着问:“对啊,为什么呢?”

    五毛钱特效盛行,这个锅究竟该谁背?是让做特效的人本身来背么?

    “这里面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华夏电影行业的套现制度,和常年以来形成的信用体制。众所周知,好莱坞电影制作方和发行方都是形成巨大品牌效应的。一部电影,是不是华纳或者20世纪福克斯、索尼发行,几乎就注定了观众对它们的投资规模认知。

    所以即使他们的大片票价卖得比普通无特效剧情片贵五到十美元,观众依然会有这个心理期待去掏钱他们知道他们就是在为这个视觉享受才多掏这额外的五美元的。

    但是在华夏,电影行业允许民资进入才短短六年,出片才五年。哪怕是华艺兄弟或者诚品影视,也依然没有形成品牌口碑。观众掏钱买票的时候是不在乎国产片的片头插着谁的标儿,也没有形成‘xx出品,必属精品’的品牌印象。

    所以华夏观众看国产片时,就像是一个上淘宝买组装机电脑的人,他们只看配置,不看牌子。配置好了性价比高他们才掏钱,如果牌子好但是同等配置比别人贵,他们就不掏钱。”

    顾诚没让权宝雅举小米手机这种“性价比”卖点的例子,因为这个世界不可能出现小米手机了。

    后世的小米虽然销量不错,但是小米这两个字,真的谈不上品牌价值。因为它并不能让自己卖出去的任何产品产生任何品牌溢价。不管这个牌子卖了几亿台产品,它也只是卖了几亿台贱货而已。

    毛利率,是品牌的尊严。烧钱或者平价得来的品牌,销量再高也是没有尊严和忠诚的。

    “这……听上去很有道理,可是跟我们刚才讨论的话题有关系吗?”陈撸鱼好不容易绕回来,才发现自己险些晕了。

    “当然有关系。”权宝雅有些紧张,似乎后面的话是顾诚教她的,“如果没有品牌,这时候电影制造商就要具体分析:是哪些因素在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是决定票房收入的关键?

    正如男人在网上买电脑。最容易量化和影响购买决策的,是cpu主频、内存、硬盘、显卡这些指标;而电影圈子里,容易量化和描述的指标主要是导演、影星,加上可描述的剧情、场景大小,这些属于容易被豆瓣网和人人网分享的内容,也能促成观众购票欲。

    而最不容易被影评人和网红用语言文字描述的是什么呢?正是画面的特效细节。比如说《赤壁》,豆瓣上最热的影评或许会说‘梁超伟和陈建斌对决那场戏,烧掉了40条道具战船’这个可以量化的指标,但影评很难抨击‘其中有六条船的建模完全一样,物理运动有多少穿帮的地方’。

    所以,常年累月下来,就逼得电影公司更愿意在那些‘影评人容易量化描述的方面’花血本。在有限的总成本投入下,就只能把‘后期细节打磨’这些不能影响观众购票的环节抛弃掉、粗制滥造。因为观众只有在买了票、进了电影院之后,才能亲眼看到这些细节上的瑕疵,而这时他已经花了钱,买了票,完成消费了。

    华夏电影公司没有品牌效应,也注定了他们不在乎观众的忠诚度,每一部电影都当成了‘只要把观众骗进电影院就算’的一锤子买卖。正如旅游景点的纪念品店都会宰客,因为他们知道客人一辈子只来消费一次,你给他好的体验也变不成回头客。

    长此以往,就算好莱坞顶级特效公司的大门始终敞开着,拿着钱就能买到,大家也不愿意去买因为特效好不好,是要买了票,或者至少看过盗版之后才知道的。长此以往,观众也形成了心理预期:只要是国产电影,不管什么片子特效都是不好的。

    而华夏电影的拍摄成本,也越来越倾向于‘把更多的钱花去作为片酬请明星、布设大场景’这些方面在东夷和扶桑,演员和编导等人员片酬很难超过全片制作成本的一半,而在华夏达到70%甚至80%的钱用于请明星这是很正常的。”

    陈撸鱼听到这儿时,竟然已经设身处地地陷了进去,觉得这番话好有道理。

    确实,只有面对去精品店买东西的人,才能强调‘整体用户体验’。

    而对于在淘宝网上点鼠标关键词搜索性能指标买东西、‘去掉一切中间环节,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技术宅而言,他们是不需要用户体验的。

    既然他们要的指标就是明星、烧掉多少道具,那就把钱花在明星这个刀口上好了。

    一个领域的生产者如果都倾向于粗制滥造,往往不是因为从业者卑鄙,而是因为“哪怕他们做好了,别人也怀着恶意揣测他做得跟大多数同行一样坏”,是因为“我做好了,却没有一个大数据统计维度,来证明我做好了”。

    正如当年日系车卖到华夏,底大杠材质比它们卖到欧美去的同款差太多。一方面固然要谴责扶桑车企偷工减料,另一方面也应该检讨国内的质检标准早期国内只测正撞强度,不测试侧撞和翻滚,扶桑人自然降低成本造侧撞不合格的车子。后来国标升级,也要测侧撞和翻滚了,扶桑车强度才有所提升,但总的来说还是“尽可能卡着法律的底限、做一个法律允许的的坏人”。

    “那顾诚是怎么这个问题的呢?难道还是不计成本不顾回报地撒钱?”陈撸鱼消化了很久,还是想不出怎么解决。

    陈撸鱼甚至不无恶意地揣测:莫非顾诚只是让权宝雅来帮他发发牢骚、实际上还是毫无解决方案?

    “诚哥尝试了一下内部引入监督机制,模仿好莱坞的‘完片保险制度’,弄一家类似保险公司的外部第三方机构收取一定的费用,确保电影可以完片,并且全程跟进摄制工作。

    确保制作方在各个环节的投入比例符合当初项目报备时的预算案。如果前期超支过于明显,第三方机构有权剥夺导演的导演权,将剩下的钱和半成品片交给保险公司雇佣的导演拍完,并且确保包括特效、剪辑等后期制作环节的资金充裕度与预算计划相符。

    当然这仅仅是一个培养国内行业自律习惯和产业信用的临时措施,没什么创意。这些制度好莱坞都已经有了,而且在国内要想实施还有非常大的困难,据我所知根据华夏的法律,并不允许民资办理保险公司,法律上也不存在这种经营业务范围的保险公司,一切都是空白。

    从远期来说,诚哥希望建立一个国内的电影行业自律机构,大家建立起一套制作方信用值评估体系,愿意做品牌的制作方们,大家联合起来自愿加入、主动报备项目并申购保险,接受这个机构的监督。诚哥也会筹备一套电影公司的信用大数据采集平台,将每一次按预算比例完片或者未能按预算比例完片,都由一套中立的算法给出一定的信用分值增减就跟蚂蚁金服去年年底在支付宝上尝试推行的‘芝麻信用’一个道理。”

第12章 天道立法者

    在好莱坞,电影行业有严密的行业工会,管制和自律非常严格(当然有些投资在300万美元以下的片子,因为过于小虾米,工会可以不管,随便搞,这是为了降低普通人业余试试水的门槛。)

    同样,在好莱坞也有一套严格的完片保险制度。

    投资300万美元以上的电影,会被工会要求强制投保根据片子类型不同、后期制作资金需求的比例不同,大致要缴纳相当于全片投资2%~4%的钱,给一家专业的电影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拿了这些钱之后,会成立一个基金池,用于保护投资人的风险比如100部投保电影里面,有两三部因为出现意外事故,靠原有这点钱绝对不可能拍完了。如果这些意外事故是不可抗力的,没有人对此有过错需要负责,那么保险公司就出钱接管,把片子拍完。

    但在好莱坞的保险公司要做的远远不止是这些,他们收了保费之后,会派出一名甚至数名评估师,全程跟着为这部电影的剧组服务。这些评估师每天、每个拍摄环节都会查账,确认导演在拍到某个进度时已经花掉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

    如果导演超支了,一次两次他们还会善意提醒,并要求整改。次数多了,或者金额明显超支打不住了,他们甚至有权申请司法协助,强制执行把这个乱花钱的导演换掉,换一个保险公司另聘的导演来把片子拍完。

    所以,在好莱坞拍大制作,一部电影的预算案是非常细的,比如:演员片酬30%,编导薪酬12%,灯光道具场景等剧务人工累计8%,道具服装器材支出15%,布景场租10%,后期剪辑6%,配音合成8%,特效制作15%~30%……

    导演必须严格遵守每一部分具体花多少钱,绝对不允许和国内那样“写预算给投资人看的时候,演员片酬只占35%,后期特效音轨35%,到了实际拍片的时候给演员片酬65%,只留下5%给特效”。

    从这个逻辑可以轻易看出,电影完片保险制度,除了保证完本之外,最大的受益方就是后期制作团队。

    因为没有这项制度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前期环节预算超支,坑害后期环节”。

    一部电影,演员明星总是第一个环节雇佣的,片酬支付也是最早花出去去的钱。后期制作总是最后才花钱的,等他们想花钱的时候悲惨地发现已经没钱了。

    这样没有“第三方过程监督”的胡搞,能不产生“五毛钱特效”的悲剧么?

    最可怜的还在于:因为国内人人不要品牌,人人都跟旅游景区纪念品店一样做一锤子买卖的宰客生意。大家都致力于把钱花在把观众骗进电影院的显性、易量化指标上。

    于是就导致了“谁老实谁吃亏”,因为华夏观众根本不相信国内制片方会好好做特效,你明明做得好,也被同行的名声给坑了。

    陈撸鱼花了很久很久,才把权宝雅刚才那番话里的深刻沉重道理彻底想明白。

    “没想到,顾诚拍一部《不能说的秘密》,搞几个良心特效,唯美的后期制作,这背后竟然还有那么深刻的思考和深邃的道理。

    怪不得他不屑于让权小姐去参加《快乐大本营》或者《天天向上》了,这么沉重深刻的话题,上上我们《撸鱼有约》都嫌不够严肃呢。”

    陈撸鱼内心如此思量,已经收起了全部的轻视之心,决心回去好好把这一期节目打造成爆款。

    她彻底拿出谦虚的心态,向权宝雅私下里请教交流了很多意见,并且明言让摄像师关掉摄像机,保证这些话不会被拍出来。让她把顾诚想要说的、哪怕再惊世骇俗,也不要怕,尽管说出来。

    ……

    《撸鱼有约》的这一期,在两天之后就播出了,引起了非常剧烈的反响。

    yy贴吧上当晚就讨论得热火朝天。

    “原来国内的电影后期投入始终不足、效果始终不好,是有这方面的原因的呀!我一直都错怪五毛钱特效工作室了!”

    “还是诚哥敢说话,而且一贯霸气。看这架势又是要来颠覆一个行业的法则了。诚哥就是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