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勿求-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名:勿求
作者:酿生贫

文案
八年,我其实很害怕回去。
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是噬魂的魔咒。我害怕,一旦踏足,那些回忆就会蜂拥而来,让我手足无措。
可今日,我还是回来了。
帝都的雪下了好久,我坐在雪地里,有人为我撑伞……

内容标签:

搜索关键字:主角:董奚棠定姚王 ┃ 配角:段清源,宁白 ┃ 其它:越霓


  ☆、第 1 章

  引子:
  “你的病我治不了。”
  “我只是失眠而已。”
  “因往事而惊梦,由心结而生悸,从何而始,原该从何而终。”年轻的大夫淡然而笑。
  来看诊的人缓缓离去。
  药童问:“师父,他命火将尽,为何不救?”
  ——————————————
  正文:
  八年,我其实很害怕回去。
  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是噬魂的魔咒。我害怕,一旦踏足,那些回忆就会蜂拥而来,让我手足无措。
  可今日,我还是回来了。
  慈康太后薨逝,城楼上飘着白幡,来来往往的行人身着素衣,祭奠着曾经辅佐了两代帝王的女人。
  满目的缟素,我不禁眼睛一酸。
  忽的想起七年前,那个人的死讯传到偏远的小山村,我正在新买的木屋里,给自己沏好一壶茶。
  他死了。
  那么突然!
  却又在意料之内……
  我呆呆地端着手里的茶,茶水将黄釉的杯子烫地灼灼,我却将它捏的更紧。
  仿佛疼痛,可以转移。
  帝都比我走之前,更加繁华。那些新修建的府邸阁楼,装饰着彩画雕栏,浮华旖旎,在这一片缟素之中,显得那么别致。
  我到了以前常去的酒楼,料想近年新刷了漆,所有的木栏杆和柱子都油亮油亮的。
  一个小厮陪着笑脸迎上来:“客官里边请。”
  “多谢!”我答。
  要了厢房和酒菜,我靠在窗边,眺望远处种满桦木的府邸。
  那是他长大的地方,也是我小时候爱去玩儿的地方。
  他的父亲是当朝大将军,为皇家立下赫赫战功,他跟在他父亲和大哥身边,耳濡目染,即便从未上过战场,却俨然有一股少年英豪的气势。
  后来,他成了校尉,常常去军营中训练士兵,最长,我有三个月见不着他。
  小时候的情分慢慢的疏淡了。
  有一次,他请我喝酒,笑我总是一副书生模样,亏得我董家世代文武不输,我的父亲和三个兄长,都是铁骨铮铮的男儿。
  我轻叹一声,说,同为老幺,我却有三个哥哥,一个姐姐,自然是过于宠溺了一些。
  他却突然收住了玩笑的模样,很是认真:“可如今,你父亲已老,侄子才五岁,董家就只有你了。”
  果然,军营能让人变得成熟么?
  他从前,不会管这些家族势力。
  我还记得我十六岁的时候,他说,有一天,他要离开将军府,策马天下,恣意江湖。
  我问他,可以带上我么?
  他答,司徒大人会杀了我的。
  然后,我俩仰头大笑。
  后来,一场大战,他和他的父亲,以及我的三个哥哥一起上了战场。
  我在帝都翘首以盼。
  片纸书信,几行字,已是几番生死错落,多少英雄埋骨沙场,难数闺阁泪湿夜枕。
  次年三月,大军凯旋。
  我看到胜利的战旗从城外远远的飘扬而来,马蹄下翻滚的烟尘将他们衬托得那么英勇俊飞。
  今上率群臣在城楼上,一脸高兴。臣子们纷纷赞扬,段大将军不负皇恩。
  今上看了父亲一眼,说:“你的儿子也不错!”
  父亲拱手:“多谢陛下。”
  今上的眼睛突然移到我身上,问:“奚棠今年多大了?”
  我没有品阶,因为慈康太后恩典,才得以站在此处等待我的兄长们,和他的归来,便长辑答:“回陛下,草民十八了。”
  “今年也来殿试吧!”今上看上去很高兴,可群臣们却相顾摇头。
  三年前会试,我考了第九,原本要接着去殿试的,却因为发烧而错过了。
  很多人都觉得,我董奚棠因为害怕殿试名落,才故意装病,就连会试的第九,也是我的父亲暗中为我谋求的。
  然而,我不如他们想像的差,也不如表面上那么好。我知道,父亲一定做过什么。
  今上今日之言,就是给相关官员透一个风,就算我殿试成绩有多差,也一定要我榜上有名。
  只因为今上的生母慈康太后,是我的亲姑姑,已故皇后董夕屏是我的亲姐姐。
  他们嘲笑的,是外戚二字。
  “是!”我答,没有看那些人的眼睛,我的父亲也没有看我一眼。
  大军慢慢走到城楼下,大将军率众副将下马跪在城楼下。
  众人有些疑惑,各自相看,低低的发出声音来。
  我伏在女墙边,瞪大了眼睛。
  随后,穿着麻黄衣裳的士兵抬来两口棺木和一个在肩舆。
  我捂着嘴暗暗地叫了一声,然后看向我的父亲。
  父亲苍老的脸微微的颤抖,握着玉笏的双手像是要将玉笏捏碎一般。
  父亲退了几步,有臣子将他扶住,纷纷说着:“司徒大人请节哀。”
  我飞快地跑下城楼,跪在那个肩舆,喊着已经昏迷的兄长。
  有人过来将我扶起,我转头一看,是他,满脸风霜的他,他说:“你三哥为救我身中剧毒,军医已经极力救治,如今回了帝都,定然康复有望,你不要担心。”
  我的三哥,董息扬,如今好像只有驱壳而没有生命,我喊他,他不会回答。
  “那我大哥和二哥呢?”我问他,我在帝都心心念念盼着他们四个平安归来,可如今……为什么?
  他依旧扶着我,说:“最后一战,我军中了埋伏,你大哥被擒,英勇就义,你二哥带着小队突围,又抢回你大哥的尸体,在与我们汇合的时候,被……万箭穿心……我们赶到支援的时候,他就已经死了。”
  我将信将疑的看着他,他不会跟我说谎。
作者有话要说:  这是从前与朋友一起合写的坑,后来各有各的忙,写完闻香我觉得我想要把故事捡起来,毕竟董奚棠是我设定的人物,在那个故事里是一个配角,在这里自然就是主角拉!我改了一些设定,地理位置设定在赵国,时间轴在不醉时间段的百年之后。智商捉急去了,反正就权当一般言情来写。本文已经写完了,大概3。2w字,写的时候没有分章节,但基本都可以连贯,反正我觉得到这里我变得婉约了(够了),进度比较快,因为原本就不打算写长文,这边结束,也该是时候将从前的坑捡回来。额,就酱吧!

  ☆、第 2 章

  后来我辗转得知,他口中最后的一战,不眠不休地杀了七日。
  司徒府的丧事在一个月后开始。
  三哥因为路途延迟太久,不治身亡。
  我穿着齐衰麻衣跪在灵堂边,一个一个地向来祭悼的客人回礼,我不知道他们有多少是真心祭悼,或许,对他们而言,这场大战,司徒大人折损三个优秀的儿子,只剩下一个不成器的,权势再滔天,也会撑不住。
  届时,董氏萧条,朝堂之上不知会空出多少肥缺。
  父亲一个人在书房坐了一整天,仆人告诉我,今日父亲水米未进。
  宋野扶我起来,原想去看看父亲,走到门口,却看到他在喝粥。
  没有打扰,我便走了。
  后来,仆人告诉我,段二将军来了。
  我在院子里见到他,他有些愧疚,站在那里,什么也没有说。最后,还是我先开口:“你回去吧。”
  “小少爷,有人要见你!”家仆急匆匆的跑过来,看着段清源,立刻闭了嘴。
  “谁?”
  “一个兵士,好像是三少爷的亲信。”
  三哥的亲信在战场上为护其主,都亡故了,我无法分辨这个人的真假,也只好先见他一面。
  他的眼睛很利,颇有几分三哥的影子。
  当他看到段清源的时候,恭敬的拱手:“小少爷,可否借一步?”
  “那我回去了,别太累!”
  “送段将军!”我朝家仆说道。
  他突然回头看了我一眼,好像要说什么,最后还是走了。
  我突然心里一紧。
  什么时候,我和他竟生疏成这样?
  段将军?呵!
  原来有一天,我也会这样称呼他。
  “说罢!”我长吸一口气,心里怪怪的。
  “回小少爷,最后一战原本是三少爷和段大将军商量好的对策,可敌人却好似知道一般,一击打破我军计划,三位少爷的死,并不是那么简单!”
  “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小少爷!三位少爷……”
  “你放心,我一个都不会放过!”
  也许是从那一刻开始,我就变了。
  三位兄长的死,我也怀疑过,但我没有对父亲说,我知道,父亲也是怀疑的。那个自称是三哥亲信的人,是真也好,是有心之人挑拨也罢,我只要证据。
  只要查出真相,我就要他们统统后悔!
  这一年的殿试,今上夺情允我参加。
  发榜之日,家仆回来告诉我,是探花。
  我和父亲都没有太高兴,只是很淡的应了一声。
  九月,今上授我礼部侍郎之位。
  金殿之上谢恩之后,宫人带我去了后宫。
  寿昌宫外的秋海棠跃满枝头,正是晨雾消尽让初阳,风把景福殿中的杏色薄纱帐吹得翻飞。剔红夔龙捧寿纹宝座上的老人抬起头看了看外头,饱经沧桑的面容爬满了她一生的殚精竭虑。
  下手处的紫檀六螭捧寿纹玫瑰椅上,那着了一身崭新的官府的年轻人正捧着青花葫芦纹的白瓷盏,埋头喝了一口新进的瑞凤衔霜。
  头发白了大半的慈康太后轻轻吐了一口气,歪着头看向我:“自你三位兄长相继故去,董家就独你一人可以仰赖了,你父更是在你母故后深居简出,鲜问朝政,这大司徒的位置,怕是早不想要了。如今皇帝看着哀家的面上让你补了个礼部闲职,原不指望你能多出息,可哀家日子不多,董氏还得由你撑着。死者已矣,过去的一切,该忘的,都忘了吧!”
  太后是我的亲姑姑,可首先,她是太后,她是今上的母亲。
  我答:“太后娘娘凤体康健,是董氏的倚仗,臣得上隆恩,必不负主所望!”
  “奚棠,哀家要你发誓。”慈康太后没有说出来的,我心里已然明了。
  “邵汶董氏十七世孙董奚棠立誓:此生不违慈康太后愿,神明录记,鬼怪兼听,逆之族弃,毁之众杀!”
  一个承诺要用毒誓来支撑的时候,往往像是戏台上粉墨咿呀的戏子,不过是照着戏文哼唱,戏文再挚情惹泪,也只是给人看的。
  慈康太后深谙此理,却依旧妄以一博。
  博今恩掩旧恨,博社稷重于私,博蝼蚁难抗虎……
  慈康太后一生的算计里,博,从来只是百一,可毕竟年岁老去,心也软下来,看不得杀戮,只祈望活着的人都平安,而那些旧日里的恩仇,早该随了流水,一去不回……
  出宫的时候,我遇到了他。
  他骑着马,一鞭尘扬,急急地朝城外而去。
  我不知道,他有没有看到我。
  可我知道,他为何而去。
  那个叫做越霓的女子,是他如今的牵绊么?
  我不敢多想什么。
  如果没有那场大战,说不定,我也可以……
  “少爷!”宋野叫了我一声。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